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381章 瑞雪兆丰年

汉家功业 第381章 瑞雪兆丰年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381章 瑞雪兆丰年

第381章 瑞雪兆丰年

第二天,洛阳城头飘起了漫天的大雪。

进出皇宫的御史台大小官吏一如往常,只是裹了裹厚实的棉衣。

“姓陈的,昨天突然封城又解封,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姓陈的’揣着手,没好气的道:“我怎么知道,反正该说不该说,该做不该做,你心里要有数,不要自找麻烦。”

“哎,你说,咱们在尚书台,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这次的行动,啧,又快又狠,我跟伱说,肯定不简单。”

‘姓陈的’哼了一声,道:“你别跟我一人说,待会到了偏堂,你跟所有人说。”

因为风寒告假的吴景,躲在府里以避开这场汹涌的暗潮。

“估计是老天知道陛下喜欢雪,特意下大一些。”

秦峥皱了皱眉,将外衣挂好,淡淡道:“等会儿再说。”

传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官场技能发动,没用多久,便没人追问那些消失的同僚了。

钟毓正低头看着他的档案,赞许的点头道:“勤勤恳恳十余年,未有半点过错,难得。”

钟毓缓了缓,道:“好。让他们盯好了,不能放走,也不要闹出动静了。年底了,大家都不想再闹出大动静来。”

十余年不犯一点过错,也不曾有一点功劳,在大小事情上,都没有他的名字,‘本分’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是罕见能形容的了。

“不敢当。”

经过一夜的忐忑,秦峥多少缓和了一点,没有了昨天的紧张忐忑。

中年人看了眼前面,歪着头道:“就是交钱保平安,一人五缗,保你一年平安无事。”

“就是苦了我们,这天不亮就来除雪,估计中午,晚上还得有。”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姓陈的’终于进了,来到的是刑曹侍郎钟毓的值房。

“你这人,我跟你关系好才跟你啰嗦的,其他人,我跟他们说得着吗?对了,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吏曹那边说是要年终定案,今天六曹尚书亲自坐班,将召集很多人去问话。”

他们熟悉的同僚,已经消失了很多天,既无告假,也无其他消息,仿佛凭空蒸发了一样。

他之前只是猜测,宫里对‘颍川党’并没有外表看似的那么信任,远没有想到,居然已经到了决裂的程度!

吴景嗤笑一声,道:“‘颍川党’坐大到这种程度,宫里换做任何人都不能放心。你在洛阳时间还短,慢慢看就是了。”

秦峥刚进门,门外忽然站出了三人。

这时,一个家仆来到门外,远远的抬手大声道:“主人,荀仆射派人来请主人赴宴,说是寻常家宴。”

颇有些明眸皓齿的孙权担心的看着吴景,道:“不会牵扯到你吧?”

偌大的洛阳城,在大雪的掩盖下,悄然中发生着剧烈的震动。

“这雪怎么越来越大了……”

吴景怔了下,旋即大为欣慰的点头,道:“文台有后,老夫也就放心了。”

钟毓嗯了一声,道:“去吧。”

一旁的值房从事史从案桌上起身,道:“回侍郎,分配到刑曹的还有十二个,目前都在门外,暂无异动。”

秦峥双眼一黑,就要向后倒去。

‘姓陈的’满脸不在乎,揣着手,在大雪里迎头,道:“每年都搞这么一出,无非是做给陛下看的,咱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就是了。”

吴景对孙权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颇为感慨的点点头。

“什么辛苦钱?”‘姓陈的’一直在尚书台,经历了不少风雨,还是第一次听到‘辛苦钱’的说法。

“是。”从事史应着道。

吴景深深的看了眼孙权,道:“屋里只有我们舅甥二人,我便与你直言,在洛阳城里,多看少说,尽量不说。”

孙权恭谨的躬身,对于他舅舅的夸奖不见多少高兴之色,反而道:“舅父,这几天我悄悄观察过了,朝廷的局势十分晦涩难明,‘颍川党’一家独大,却又有诸多势力制衡,宫里的陛下,这是谁都不信吗?”

这是他藏了多少年的秘密,怎么都没想到,钟毓居然知道!

“不,不,不可能……”袁成脸色发白,浑身剧烈抖动。

刑曹这般有条不紊,其他四曹也在进行着类似的举动,一些人茫然的上钩,而后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五曹官衙内。

吴景虽然病着,可脸上都是从容微笑,道:“这次是朝廷明摆着借五斗米教,清算过往叛逆的党羽,我们不在其中,无需担心。”

孙权不解,道:“是我想问的,不应当吗?”

秦峥安慰着自己,来到值房前,脱掉外衣,掸了掸雪,推门进入值房。

秦峥僵硬着脸,点点头,道:“府里可有什么事情?廷尉来了吗?”

‘姓陈的’不以为意,道:“知道了,你干什么去?”

吴景嗯了一声,沉默一阵,道:“伯符那边,我们都尽量不要通信。朝廷这一次的动作干脆凌厉,与以往大为不同。以我的推断,尚书台是准备好了,明年会有大动作了。”

秦峥没有说话,径直走入大门。

“秦少丞。”

袁成恐惧到了极点,整个人僵在那,嘴唇蠕动,似想要说什么,却一个字发不出来。

钟毓摇了摇头,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去吧。”

吴景面露忧色,轻叹道:“有些事情还不告诉你的时候,你记住我的话就是了。还有,在太学里,要低调,切莫与任何人走的太近,更不要企图暗中拉拢什么人。”

‘姓陈的’一怔,连忙讪笑道:“小人无才无能,让侍郎见笑。”

这会儿,大理寺的小吏们正在除雪,一个个冻的瑟瑟发抖。

吴景双目恍然,似心有余悸的道:“记住就是了。”

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几人简单交谈几句,便匆匆各自离去。

钟毓摇了摇头,继续翻着案卷,感觉有些疲倦,拿起茶杯,道:“还有几个?”

直到足足五天之后,洛阳城的各个官寺终于逐渐反应过来。

不止是是尚书台、六曹九寺,禁军、羽林军中也发生着类似的事情。

明显是有目的的联姻,孙权毫无抗拒之色,道:“父亲不在,全凭舅父安排。”

文台,孙坚的字。

吴景有几年没有见过孙权了,听着他的话,有些意外的打量他,道:“这是你想问的,还是有人教你?”

这人哈着气,摇头无奈的道:“丞相又熬了一夜,我得去给他弄点吃的,还得再去一趟御史台,听说御史台那边的监察卷也要在年底前定下。”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孙坚这两个儿子,大儿子孙策勇武过人,驰骋疆场;这二儿子孙权明显机智敏锐,有勇有谋。

吴景对于孙权大为满意,道:“已经发出去了。另外,我准备在京里为你们兄弟谋划两桩婚事。”

孙权心中暗惊,道:“舅父的意思,是宫里与‘颍川党’到了这种程度吗?”

孙权应了声,心里却逐渐慌乱不安。

孙权连忙抬手,满脸谦逊,道:“舅父,还请舅父写信给兄长,请他韬光养晦,暗蓄实力。”

再接着,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言流出来,震惊了不知道多少人。

秦峥终于反应过来,威严之色变成了惊恐,指着那司狱,哆嗦着嘴角,道:“你你,你是要羁押我?你凭什么?我是少丞!”

司狱的笑容彷如万年不变,道:“下官有廷尉的手令,如果少丞觉得不够,尚书台的手令,下官也有。”

这一圈忙下来,见来的人还是稀稀拉拉,想着今天太冷,估计有不少人告假,他也没有多在意,在诸位参政、仆射的值房前走过,确定没有什么动静,与同僚交代几句,这才离开尚书台,来到刑曹。

或许是天冷,或许是还早,秦峥被带走,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

吴景摆了摆手,等那家仆走了,与孙权道:“在洛阳城里要提防很多人,这荀攸就是最大的一个。此人貌似心胸宽广,礼贤下士,实则小肚鸡肠,眦睚必报。惹怒了他,后果极重。”

‘姓陈的’摇了摇头,对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十分反感,却也无奈,只能道:“快去吧,我点卯之后再去刑曹。”

看着刑曹门口排起的偌大长队,‘姓陈的’一如往常,缩着脖子,老老实实排队,在人群既不显眼,也不主动攀谈,像一个逆来顺受的老实人。

吴景瞥了他一眼,道:“应该与我们无关,事关‘新政’。‘新政’涩阻多年,宫里早已经无法忍耐,‘颍川党’势力渐大,要是不作出一些成绩来,对于宫里来说,‘颍川党’就只剩下威胁,那便死路不远了。”

司狱任由他倒地,等了一会儿见秦峥没有反应,这才淡淡道。

孙权认真的听着,道:“我听说,那黄门北寺狱才最是可怕,进去的人,鲜少活着出来。”

司狱笑容不变,道:“少丞可能没有听懂下官的话,须是必须的须。”

司狱微微一笑,道:“少丞,是这样,我们那边有点事情,需要少丞亲自处理。”

吴景没有在孙权脸上看出其他东西,顿时笑着道:“你年纪轻轻便能有这种敏锐,着实不错。”

‘姓陈的’带着恍然的疑惑哦了一声,而后想着要不要回去取钱。

看着空荡荡的座位,很多人想要探寻,但迎来的,都是上级的严厉痛斥。

所有的忧惧,所有的惶恐,所有的侥幸,在这一刻化作乌有,尘埃落定。

更为隐秘的左栗,在路口,在转弯处,在黑夜中,在路人碰撞中,无声的带走了不知道多少人。

令人羡慕。

吴景转头望了眼门外,见大雪还在飘,轻轻一笑,道:“聪明人就要表现的不那么聪明,只有不聪明的人才能让人安心。”

他是廷尉府少丞,仅次于廷尉王朗,自有威严。

“舅父,”

工曹尚书吴景的府邸。

“带走。”

啪打

刚刚挂好的外衣突然落地,发出了令人心惊肉跳的声音。

“兄台,怎么有人没出来?”‘姓陈的’悄悄与前面的一个中年人低声道。

孙权清晰都感觉到吴景的情绪,抬手道:“外甥记下了。”

‘那张鲁应该逃走了,不然不会这么安静。’

秦峥回头看去,见是司狱司的人,不由疑惑道:“一大早有什么案子吗?”

孙权瞬间就懂了,继而道:“舅父,那我应该怎么做?”

“哎,陈从事史,吏曹那边通知,让你去辰时去刑部。”正好一个同样官服的小吏迎面而来道。

在一个个投入黄门北寺狱后,一顿酷刑之下,牵连出了更多的人。

白茫茫大雪,掩盖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

孙权闻言,几乎没有犹豫,抬手道:“舅父,我打算入学太学。”

‘姓陈的’拘谨微笑,道:“不敢,皆是下官本分。”

不知道过了多久,‘姓陈的’注意到,进去的多,出来的少,不禁有些疑惑。

两个狱卒上前,扶起秦峥,径直拖走。

‘姓陈的’脸色骤变,双眼露出惊骇欲绝的表情。

钟毓抬头看着他,面露异色,道:“没有半点过错,也无半点功绩,你是怎么做到的?”

‘姓陈的’来到偏堂,见诸多同僚的位置是空的,也没有在意。照常的擦拭桌椅,烧水,为各位大人物准备公文书信。

中年人回头看了眼,神神秘秘的低声道:“我听说,得出辛苦钱。”

小吏连忙道:“廷尉还没到,府里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尚书台那边通知,要求尚书台尽快处理积案,准备年终审结的事。”

孙权这才放心,观察着吴景的脸色,道:“舅父,我来洛阳几天了,宫里还是没有召见我,你说,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意味?”

孙权知道吴景的意思,不解的道:“要谨慎到这种程度吗?”

“见过中丞。”

在当今皇帝之前的几代皇帝,要么宠信宦官,要么信任外戚,从来没有眼下的这种‘平衡’朝局。

“什么大动作?”孙权下意识的追问道。

他虽然不担心有事,可能花钱保平安,那再好不过——他不差钱。

“中丞来了,见过中丞。”

如果洛阳城是这种情形,对于他们吴郡来说,是好是坏?

孙权一时间判断不清楚,总觉得坏处更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