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385章 争斗

汉家功业 第385章 争斗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385章 争斗

第385章 争斗

在刘辩去往尚书的时候,尚书台内的‘争论’渐趋激烈。

工曹尚书吴景沉着脸,道:“丞相,工曹目前主要负责的五项,第一,是治河修河,如果要达成尚书台的任务命令,不止需要大量的钱粮,还有足够的民夫,更重要的是时间。三年内完成对各大官道的整修,确保两河不再决堤泛滥,下官无法尚书台做出保证。”

太常卿孔融跟着接话,道:“目前,太学、鸿都门学在北方各州持续扩建,主要依赖的是地方士绅的捐纳,包括校舍,学生用度,博士俸禄等等。尚书台要求五年内扩建到所有郡,增加至少一百五十院。丞相,恕下官无能,太常寺做不到。”

刑曹尚书司马儁同样皱眉,道:“刑曹本就人手短缺,近年来一直推动刑曹在各州郡县的改制,但这并不是刑曹一力可以推行下去的。对于各种大案要案,刑曹勠力侦办,但无法按照丞相的要求,在五年内了结永汉之前的所有案件。”

兵曹尚书皇甫坚寿神色犹豫,还是跟着道:“丞相,兵曹的事情,过于复杂。一面要裁撤杂兵,一面要扩大禁军大营。对于兵制的改革,下官需要与大司马府仔细商议,才能做出决定。丞相提出的精兵策略,在当前纷乱的局势下,下官也不敢苟同。至于尚书台提出的削减军俸支出,下官坚决不同意!”

在场的官员看似心平气和,可接二连三的话,都是在对尚书台制定的‘建安五年施政纲要’提出批驳、反对,语气平和,态度坚定。

刘协,陈宫,王朗等人冷眼旁观,心里也在斟酌着措辞。

荀彧微微点头,道:“好,休会半个时辰。”

钟繇向来极有城府,喜怒不露于表面,但这会儿,他真的愤怒了!

荀彧摇了摇头,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那就说出来,”

这份‘建安五年施政纲要’,是对‘永汉新政’的一次全方面的总结以及进一步的完善与推动,几乎囊括了大汉国政的方方面面。

跟着进来的钟繇强压着愤怒,道:“不可。王朗是有备而来,我们必须妥善处置,一定要顺利完成这件事。宫里,可是一直在盯着。”

荀彧看的明白,听得清楚,刘协这是‘保留态度’,本质上是对尚书台拟定的改革计划持有异议。

对于刘协来说,说出‘支持’二字是艰难的。并不止于御史台的改制计划对他来说太过凶险,还在于支持尚书台的‘施政纲要’,会将他推到那些反对者的对立面。

卢毓低着头,嘴唇蠕动,欲言又止。

是这王朗要做什么?还是王朗背后的杨家不甘蛰伏了?

荀攸越发冷笑,满是恨意的道:“一丘之貉罢了,曹操是我给那王朗最后的颜面,他要是冥顽不灵,便是拼着受陛下的严惩,我也先料理了他!”

突然间,在静寂无声中,司马儁剧烈咳嗽起来。

王朗连辞官的公文都准备好了,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但此刻卢毓还是头皮发麻,怔怔的看着王朗双手举起的那道公文。

这是,要他在尚书台会议室,公然的支持尚书台,支持‘颍川党’吗?

荀彧还是摇头,道:“他之前不提,反而现在发难,应该是想清楚了,我们现在要弄清楚,王朗为什么做,对症下药。”

“陛下,”

卢毓在宫里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身为掌宫令,却又不怎么参与朝政,加上卢植的余荫以及刘辩的刻意庇护,从来没有人为难过卢毓。

“也不支持?”刘辩端起茶杯,在喝之前淡淡道。

坐在偏殿里,颇为悠闲的喝着茶,听完徐衍、卢毓的转述后,面露怪异,摸着下巴,自语般的笑道:“有趣了。吴景,皇甫坚寿,邴原等人出腔不意外,司马儁也跟着反对了……咱们那位廷尉终于不忍耐了?”

荀攸冷哼一声,道:“王朗,你的辞呈准备好了吗?”

而这时,刘辩已经来到了与尚书台一墙之隔的嘉德殿。

钟繇径直起身,道:“我去找曹操,应该不难,就看他能不能说动王朗。”

王朗已然是决意反对,不惜辞官。

说话的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需要他们警惕的,是那些没吭声的!

如果这两项摊开来讲,才是最为艰难的。

刘辩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却并不认为曹操能说服王朗。

但对于尚书台提出的‘迫切’改革计划,他们都难以接受,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

思来想去,钟繇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因为朝廷的高官,都在隔壁的会议厅里。

这,钟繇是要接吗?

“皇弟,你怎么看?”刘辩忽的转头看向刘协,笑眯眯的说道。

王朗坐直身体,一本正色的抬起手,道:“廷尉府的‘新制’推行本就受阻严重,钟仆射应该深知其中的难处,是下官无能。如果尚书台执意推进新计划,下官只能请辞。”

可王朗做到了这一步,他们要是不接,颜面何存?

安静的会议厅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王朗这道奏本上,心思如潮,浮想联翩。

荀彧默默一阵,向着王朗道:“廷尉?”

钟繇深吸一口气,道:“我与他再谈谈?”

“私会?”

面对着六曹九寺的高官们不一而足的反对声,丞相荀彧,左右仆射的钟繇,荀攸都面不改色,只是一直暗动眉头。

荀彧坐下来,倒是不见丝毫情绪,倒了杯茶,自顾喝了一口,道:“元常,之前是你与那王朗沟通的,可有异常,今天为何反复?”

钟繇坐在左首,沉吟着道:“倒是没有。该让给他的都给他了,莫不是他还有什么其他的图算?”

钟繇稍稍沉吟,道:“得找个人。”

‘颍川党’要怎么应对,是接还是不接?

这要是接了,必然朝野不安,天下震动。

刘协的话,戛然而止。

眼见着‘新旧丞相’两党要公开相争,一旁负责记录会议内容的卢毓突然出声,道:“这些,要记录进去吗?”

钟繇满脸严肃,沉声道:“王廷尉,廷尉府确实事多繁杂,但你这一推二六五,动辄辞官,是想要胁迫尚书台吗?”

对于这样的回答,刘辩自然不满意,道:“你反对尚书台的那份施政纲要?”

刘协最怕刘辩问这个了,硬着头皮,道:“臣弟不反对。”

议事厅里那么多人还在等着,必须尽快回去,否则夜长梦多。

钟繇点头,快步离开。

王朗要被赶走吗?

‘新旧丞相’两党的党争,从这一刻开始吗?

荀攸心里恼恨,并没有失去理智,是以没有反对。

所有人都看向他,有人担忧,有人惊疑,有人恍然。

荀彧端坐着,微笑着与刘协道:“殿下,御史台可有问题?”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他以‘辞官’反对,一旦传出去,可以想见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尤其是对尚书台拟定的‘五年纲要’带来不可想象的冲击与阻碍。

荀攸冷笑一声,道:“休想!就这么多,他想再多一点都不可能!”

本是眼观鼻鼻观心的刘协,瞬间惊醒,故作沉吟的道:“丞相,御史台的改制,目前来说还算顺利。”

“曹操。”忽然间,荀攸说话了,冷笑着道:“那杨修就在曹操的帐下,用曹操最适合不过。”

刘协浑身一抖。

“是。”徐衍应着,退后出去。

这一幕,令在场的所有人呼吸顿促,双眸圆睁。

余光一扫,三人心中更沉。

‘新政’内容中的两大支柱,一是土地、二是吏治,而这两部分责任在户曹,吏曹,也就是在荀彧、荀攸身上。

刘辩抱着茶杯,目光异色的看着门外。

刘辩喝了口茶,看着他道:“不要藏着掖着,你是朕的皇弟,有什么可怕的?大胆的说出去。”

前面的人无不长篇大论,刘协的短短几句,看似附和了荀彧,实则犹如一记闷棍,使得会议厅陷入短暂的沉默。

所有人都清楚,论资排辈,荀攸都是高过钟繇与丞相荀彧的,是‘颍川党’的真正主人。

这是王朗的正式辞官公文!

卢毓心里一个激灵,转头看向最前面的三人——丞相荀彧,左仆射钟繇,右仆射荀攸。

荀攸问王朗要辞呈,这是刀兵相见,肉身相博,是撕破脸!

王朗面不改色,从怀里掏出一道公文,双手举起,道:“回右仆射,下官准备好了。”

如果钟繇接了王朗的辞官公文,朝廷瞬间崩裂,且不说这场会议进行不下去,最重要的是‘建安五年施政纲要’将沦为一场极其不好笑的笑话!

到了那时,后果将严重的超过所有人的想象,谁都承担不起那个责任!

刘辩越发意外了,心里琢磨着,一时也想不透彻,道:“让人盯着,徐衍,伱去将陈留王叫来见朕。”

如果今天不能让王朗松口,同意他们拟定的‘纲要’,宫里的雷霆之怒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钟繇不得不停下脚步,他判断不准这位颍川老前辈是在解围还是真的不行了,只得转过身与荀彧道:“丞相,司马公病重,还请暂且休会,请医师为司马公诊治。”

刘协低着头,根本不敢看刘辩,道:“臣弟相信,钟仆射有他的考虑。”

他们并没有急着开口,因为这份‘纲要’真正主力并不是他们,而是‘颍川党’掌控的最为要害的两个部门——户曹与吏曹。

本来就有些安静的会议厅,瞬间落针可闻!

“哦?”

荀攸同样很生气,这王朗平日油盐不进就算了,居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发难!

说着,他心里暗松一口气,径直起身离开。

刘辩古怪的眨了眨眼,继而思索更多,道:“你是说,钟繇请出了曹操,去劝说王朗?”

这位太老了,八十多岁的年纪,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小辈,而且是孙辈居多。

荀彧应了一声,道:“他要是提了什么要求,暂且答应下来。”

这一咳嗽就止不住了,会议厅里都是他的咳嗽声在回荡。

王朗,可不是简单的廷尉府廷尉,也不是一个人,他所代表是前任丞相杨彪以及四世三公的底蕴!

刘协头皮发麻,心里挣扎再三,道:“臣弟支持。”

因为曹操与杨彪,与王朗其实并没有多少交情,曹操有什么能力,说服王朗改变心意,与‘颍川党’合作呢?

他直接起身,大步走向王朗。

他们在等,等荀攸开口。

徐衍这会儿越过刘协,来到刘辩身后侧,低声道:“陛下,钟仆射请了曹司马,曹司马正在去往尚书台偏房,准备与王廷尉私会。”

刘协向来是极力远离朝政,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

“应该是这样。”徐衍躬着身道。

依‘颍川党’现在的实力,别说王朗了,就是杨彪都能随意拿捏。

对于这个他的继任者,廷尉府的廷尉王朗,钟繇的怒火遏制不住了。

刘协的御史台,王朗的廷尉府,陈宫的洛阳府,都在这份‘纲要’之内。

荀彧,钟繇,荀攸万万没想到,之前还谈的好好的王朗,会在这个时候公然以辞官要挟!

没等多久,刘协就急匆匆的来了,神情谨慎的行礼道:“臣弟参见陛下。”

荀攸紧随着荀彧来到偏房,顿时就阴沉着脸,难以遏制怒火的低吼道:“我看就罢了那王朗,我看还有谁敢反对新政!”

钟繇略有迟疑,道:“曹操,能劝动王朗?”

他们现在不能直接与王朗对线,需要找一个中间人。

对于尚书台发生的事情,他也很是意外,原本以为针对的地方会是关于清丈田亩那些,不曾想到这里就卡住了。

荀攸坐在那,双眼恨意闪动,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咳咳咳,”

一个小吏急匆匆进来,道:“启禀陛下,钟仆射去了大司马府。”

荀彧看向他,道:“关于吏曹、户曹的部分,他们还没有说。”

还不等刘协回答,一个小吏急匆匆跑进来,道:“曹操与王廷尉携手而出,似相谈甚欢。”

刘辩眉头一挑,道:“相谈甚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