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405章 人心溃散

汉家功业 第405章 人心溃散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405章 人心溃散

第405章 人心溃散

“拉开他们!拉开他们!”

座位上的张洪急的大吼,不停的拍惊堂木。

这些都是普通百姓,又在廷尉府大堂,总不能太过,衙役们奋力拉扯,根本拉不开,愤怒的百姓淹没了大堂。

四处闻讯而来的衙役冲进来,几乎是一个一个的将人给拖了出去,然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袁谭给救出来,带到了后堂。

“怎么样?”

后堂一间偏房内,王朗伸着头问道。

医师翻来覆去折腾半天,还是转头抬手道:“回廷尉,没救了。”

大汉朝廷虽然已经实际上控制了北方八州,可对于地方上的实际掌控力,跟不上来说,还在依托于地方的士族大户,同时在两州‘开战’,朝廷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各种资源应对上,也是‘捉襟见肘’。

钟繇作思索状,道:“治粟都尉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遏制土地兼并,也要落到实处。”

荀彧点头,道:“陛下对他也颇为赞许,近年来,他安置了灾民数十万,能力不错,品行俱佳,将来或可入尚书台。”

从内心来说,他还是有那么一点向着朝廷的,希望大汉中兴。

王朗,张洪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宫里要出京微服私访,这给尚书台平添了巨大压力。

……

孙权却直视吴景,道:“舅父,我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朝廷的‘新政’,这些正常破肖王莽新朝,必然激起天怒人怨,或是自毁之举!”

吴景尽心尽力的为孙家外甥谋划,沉吟着道:“再过几日,我送你入宫侍读,陛下对你兄长颇为忌惮,你要小心谨慎,与二位殿下的关系要谨慎处理。虽说大殿下是默认的东宫太子,但未正式册立之前,一切都有变数,切莫大意。”

荀彧看着他,道:“吏治,赋税,户丁,土地,这四大项,从吏治开始,目前的重点还是赋税。”

孙权依言坐下,静等着吴景说话。

这些阻力在‘新政’推行这么多年后,朝廷深知其中的艰辛,是以感受到压力最大的尚书台,不说呼吸不顺,那也是举步维艰。

他惯常严肃着脸,但朝野都知道,这位钟仆射是出名的善于游说,三羌,乌桓,鲜卑都是他为钦使,安抚再三。

钟繇一怔,道:“他不是打定主意不入仕吗?”

这样‘不得人心’的国策,可想而知会带来怎样的反弹以及可怕后果。

……

吴景心里挣扎着,无奈的叹息道:“谨言慎行。”

荀彧拿起身边的茶,淡淡道:“今天有个风声,诸葛玄即将进京,接任吏曹尚书。”

孙权却并这么想,双眸隐晦闪动,道:“舅父,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袁绍叛逆,为天下所不容,如果兄长择机,先行灭袁,尽得荆、交二州,以江东基业,坐观天下,未尝没有大业之机!”

这孙坚二子,一个勇猛无畏,一个心思缜密,都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人才。

荀彧抬头,仿佛听到外面的脚步声,道:“公达,你见一见王廷尉吧,我与元常去见何颙与刘岱。”

吴景看着孙权,心里微松。

孙策占据吴郡,被夹在朝廷与袁绍之间,可以说是相当凶险。

钟繇已经明白了,所谓的风声,多半是荀彧放出去的。

王朗冷哼一声,道:“不是你的人,伱猜会是谁的人?”

孙权虽然才十四五岁,可已经十分成熟,认真思索半晌,道:“舅父怎么看?”

孙权抬起手,手指沾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

袁谭被打死在廷尉大堂,而且案子还没审完,这怎么向朝廷,向宫里交代?

尤其是‘颍川党’要是怀疑其中有猫腻,认为是廷尉府针对‘颍川党’,将惹来大麻烦。

孙权乔装打扮,仔细看过判决后,悄悄离开,来到不远处一个茶楼。

因此,士族大户比以往更加膨胀,有地有钱有粮,更有无数青壮,随时可以武装。

孙权旋即一笑,道:“舅父也无需为兄长太过担忧,袁绍看似兵多将广,但寒冬腊月,他不会贸然开战。即便开春,也不会。袁绍没能占得豫、徐二州,便处于守势,不会贸然公开叛乱,他只能向南,吞下荆、交二州,联络益州刘璋,三羌,共抗朝廷,二分天下。”

钟繇下意识的瞥了眼荀攸,与荀彧道:“袁谭被百姓打死,未必是一件坏事,转圜余地大了很多。”

“我来。”钟繇严肃着脸道。

王朗还没到尚书台,消息已经先一步到了。

钟繇道:“我去年在宫里,听陛下的意思,好像有意陈宫去工曹。”

吴景看着孙权,细思着他的话,不由一怔,道:“你的是意思?”

王朗皱了皱眉,道:“殴打袁谭,也是安排的。”

“还有事情?”钟繇看着他问道。

荀彧起身,道:“没事,走吧,我也去见见陈宫。”

宫外,袁谭的判决书被贴在了廷尉府外,引来了无数驻足围观。

就这样轻松的拿捏住了荀攸,简单,直接,有效。

王朗打断了他的话,道:“死了就死了,这个案子要的尽快结束,不能继续损害丞相、朝廷的声誉,我去一趟尚书台,说明一下即可。你将案情了结,将判词贴在门外。”

“好。”荀攸起身,转身向外走去。

荀彧轻轻点头,道:“我已经拟定了一份名单,等我们见过各州州牧后,名单会扩大,吏曹要做好准备。”

到了这种时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但也是绝佳的机会!”

吴景点点头,道:“你兄长那边自有考虑,你无需多虑。蔡邕或者钟繇有女,我想办法让你婚配,你可有异议?”

孙权面色迟疑,道:“这一点,怕是不够吧?”

相对而言,朝廷在地方的权力影响本就微弱,即便多年改革,企图增加控制力,可‘稳定’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同样弥足珍贵,他们消化了战争中的迅猛发展,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更是不同以往。

“这些再说吧,司隶不能乱,但‘新政’也不能停。”

钟繇也猜到了,顿了顿,道:“好,司隶不能乱,不过,我觉得青州也可以同时进行。”

张洪脸色微变,道:“廷尉……”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荀攸仿佛没有察觉到钟繇的目光,道:“吏曹也准备好了,对于一些语焉不详,迟疑不决之人,会安排他们轻松的事情,或者请他们辞官。”

钟繇面临疑色,却也没有追问,与荀彧往外走,道:“洛阳府尹俨然等同于以往的司隶校尉,只不过没有兵权,听说,他最近在三辅之地推行‘兵农一体开垦’,还是颇有成效。”

“行了,”

“舅父。”孙权进到包厢,抬手见礼道。

孙权说的没错,朝廷的政策,是‘自杀之举’,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强迫,别说地方上了,便是六曹,便是尚书台,最支持宫里的‘颍川党’,都是在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执行。

“我再想办法,为你兄长谋划一桩亲事吧。”吴景道。

连年战争,制造了无数人口死亡,同样遗落了众多的荒地,对朝廷来说,是不缺地的,但另一方面,世家大族也在趁机发战争财,土地,尤其是腴田基本都落在士族大户手中,同时,这些士族大户也成了受难百姓的‘庇护所’。

“不是。”张洪道:“只是让他们带带风向,是百姓太过愤怒了。”

孙权深深拧眉,朝廷的强大,对他们来说,并非是好事情。

这样是宫里早就要求的事情,吴景拖延多日,现在只能应命了。

可他也有自私的一面,希望家族不倒,香火永续。

“是。”张洪道。但他心里还是觉得,这里面颇为诡异,还有别人的手笔。

张洪回头瞥了眼,越发低声道:“是有几个人,下官已经让人给钱封口,出洛阳躲一阵子了。”

荀彧喝了一口,道:“何颙与公达一同入朝,刘岱是宗亲,这两人的态度至关重要,一定要说服他们。”

等他走了,钟繇面带疑惑道:“公达这是怎么了?”

作为并州牧,何颙在并州的‘新政’推行上,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态度,执行力,都是对‘新政’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他虽然是工曹尚书,看似位高权重,实则远离权力核心,在无形中被孤立,对于孙策的帮助,微乎其微。

荀彧与钟繇边走边说,出了尚书台。

荀彧神色动了动,摇头道:“力量不够。”

吴景摇了摇头,道:“杀子之仇,岂是那么容易忍下的。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只能看天意了。”

王朗沉思一阵,道:“你老实告诉我,其中是否有你安排的人?”

袁谭被愤怒的百姓打死,至少会减轻朝廷面临的压力,袁绍要谋反的借口也并不那么充足。

这些手段,根本不足以帮助孙策在吴郡立足,还需要其他手段。

荀攸飞速接话,道:“好。”

钟繇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道:“那就并州!晚上我们宴请何颙。”

孙权道:“以我来看,朝廷并非铁板一块,有些人,是可用的吧?”

荀彧道:“并州。并州地广人稀,连年战乱,相对压力小一些,由并州开始,也算积累经验。”

吴景为此也想过多日了,道:“陛下之前一直在推动孙刘联姻,那刘备虽然能力不济,但总归是宗亲,又是豫州将军,与他结亲倒也是不错的选择,早日将你们二姐送入豫州吧。”

两人对视着,沉默半晌,钟繇道:“你是打算从哪里开始?”

荀彧神色不动,道:“各州州牧以及一些郡守将陆续进京,我们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说服他们,完全支持‘建安五年施政纲要’,并戮力同心,全力推动。”

吴景脸色骤变,左右四顾,继而沉声低喝道:“休得胡言!”

吴景看着那个字,紧紧皱眉,旋即伸手抹掉,道:“我尽量想办法试一试。”

两人说着,对视一眼,顿时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百姓愤怒可以理解,但愤怒到这种程度,就令人心生怀疑了。

孙权看着吴景,道:“舅父,朝廷里,真的无人可用吗?”

吴景老脸纠结在一块,心里堵的慌,不知道该说什么。

吴景深深的注视着这个外甥,道:“你是指……”

吴景神色沉思,仿佛不知道怎么开口,好半晌才道:“朝廷这边诛杀了袁谭,袁绍肯定有动作,徐、豫州聚兵吴郡,到底是针对袁绍,还是你兄长,尚且难说。”

大汉朝廷的赋税,绝大部分来自于土地,是以‘赋税问题’,归根结底,还会落在户丁、土地上。

好好的审案,结果罪犯被百姓打死在正堂,这叫什么事情?

张洪挥手,赶走了所有人,与王朗低声道:“廷尉,现在怎么办?”

钟繇有些意外的看着荀攸,这种自断羽翼的行为,不是荀攸的风格。

在这种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手段比联姻更为有效了。

荀彧坐着没动,欲言又止。

吴景神情凝重,道:“坐下说吧。”

在刻意的引导下,洛阳城的舆论锋芒直指袁氏,将荀彧彻底给摘了出来。

孙权沉色点点头,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

孙权一怔,旋即抬手道:“愿听凭舅父安排。”

大汉朝廷推行的‘新政’,想要从他们身上收税,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袁谭的身死,令他倍感不安。如果说洛阳是龙潭虎穴,那皇宫就是刀山火海,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吴景见孙权点头,心里还在思虑。

孙权早就接到了吴景的密信,脸上也疑惑的道:“朝廷这次处置的有些果决,而且仿佛有意逼反袁绍,这是有什么阴谋吗?”

孙权微笑着,道:“舅父,只要朝廷这一次不是针对吴郡,那么我们便有机会。依朝廷的的‘新政’,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三年,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了。”

听着好外甥的话,吴景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默默点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