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464章 克绍箕裘

汉家功业 第464章 克绍箕裘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464章 克绍箕裘

第464章 克绍箕裘

贾诩迎着曹操的眼神,一脸平静,道:“司马,还有顾虑?”

曹操将手里的小刀放下,抬头看向豫州方向,浑身上下都是冷漠之意。

贾诩顺着他的目光,道:“‘颍川党’?司马多虑了,朝廷诸公并非皆是不择手段排斥异己之辈,再者说,他们也得考虑陛下的‘新政’,真的肆意构陷司马,第一个震怒的,便是陛下,朝廷诸公不会不清楚。”

曹昂,曹洪听着贾诩的话,紧紧盯着曹操。

曹操坐直了一些,依旧眺望着豫州,道:“我不是应该先去豫州见陛下吗?”

贾诩这才明白曹操看向豫州,并不是颍川,直接道:“不可!”

“为何?”曹操收回目光,转头看向他。

贾诩脸色认真了几分,道:“司马,这件事,一定不可对陛下解释!司马尽可对兖州,对尚书台解释,但在陛下面前,要主动请罪!”

“为什么?”

曹洪瞪着眼,道:“陛下已经对司马起疑,要是不解释,陛下一个震怒,杀了司马怎么办?”

贾诩没理会他,越发沉声道:“司马,在陛下没有召见你之前,也不可对任何人多言。至于那些攻讦之人,也不要阻止,任由他们去。”

曹昂,曹洪愣住了,完全不明白贾诩在说什么。

曹操狭长双眼闪过明悟之色,旋即冰冷的脸上展露一丝笑容,道:“文和说的有理。”

曹洪见曹操信了贾诩的话,顿时急了,道:“司马,陛下到现在都没有表态,这可不是好事情,这,真的不解释吗?”

曹操点头,再次望向豫州方向,拿起身前的小刀,割着羊腿,道:“我虽然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不表态,但至少说明,陛下没有对我起疑。尚书台这次前倨后恭,显然是遭遇了某种压力,我猜测,应当是陛下提前出手,有所遏制。”

贾诩微微点头,道:“司马说的不错。‘颍川党’对将军恨之入骨,能令他们息声的,也唯有陛下。从这上面来看,陛下对兖州发生的事情,怕是已经查的七七八八,是以,司马解释是多余的。”

曹洪,曹昂这会儿听懂了,神情颇为振奋。

曹操虽然面露笑容,可脸上依旧紧绷,淡淡道:“你们不要那么乐观,陛下的心思,谁人能猜?并且,如果这次渡过去了,也是最后一次。”

曹洪,曹昂一怔,顿时想起了什么,低头不语。

贾诩眼中少见的闪过一丝忧色,沉吟起来。

曹操的处境可以说非常的不好,不止是现在,未来更是。

曹操出自曹家,在过去便是当今大世家,从小桀骜不驯,浪荡不羁,更是看不惯官场上的种种龌龊,入仕之后,不论是阉党还是何进大将军一系,都是不假以颜色,杖杀阉党亲族,对何进吐口水,那都是信手拈来。

是以,仕途崎岖,三十多岁蹉跎而过。

到了当今陛下继位,曹操屡次有机会,可也以‘自以为的大局’为重,不仅陷当今陛下为匈奴围困上党,在征讨各种匪乱上,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朝廷命令,宫里旨意选择性执行,甚至是肆意妄为。

一桩桩一件件,无异令朝廷不安,令宫里的陛下震怒。

但那位陛下一而再的庇护曹操,使得曹操走到了今天,距离大汉朝最高兵权机构——大司马府大司马仅半步之遥!

这一次,‘曹操屠三城’,深深的触动了朝廷,也是对宫里那位陛下的极限考验。

曹操哪怕平安渡过了这一劫,将来旦有风吹草动,宫里都不会再庇护,甚至是将一切旧账翻出,连本带利,对曹操处以极刑!

曹操的一句话,将曹洪,曹洪,贾诩三人都打击的沉默了。

倒是他自身,悠悠的吃着羊腿,转头四顾,道:“二公子的人,是不是在四周?”

曹洪神情一凛,端坐笔直,凝色看着曹操低声道:“在。司马,要传信吗?”

曹操吃着羊肉,忽然大笑三声,道:“那便没事了,有二公子的人护卫,可比黄中郎将的人更稳妥,一路无忧矣。”

曹洪怔了又怔,这是什么意思?

贾诩看了眼曹操,道:“司马,曹公那边,还得有所传信。”

曹操神情微动,道:“家父向来持重,无需担心。”

贾诩微不可察的点头,望向洛阳方向。

曹操这次回京,注定不会太平,到底会是什么结果,贾诩心底其实也没有底。

‘颍川党’其实很好判断,真正的难处,是在宫里。

那位陛下心思诡谲,着实难以揣度。

从豫州,从兖州,从并州,都有人在赶赴洛阳。

并州牧吴景的速度更为快一点,已经先一步到了洛阳。

他在向尚书台述职之后,便来到隐秘的茶馆,秘密见了一些人,而最后见的,是他的好侄子——孙权。

孙权脸色担忧,道:“舅父,朝廷里弹劾你的人逐渐增多,不止是豫州,兖州,冀州,青州的治河官员已经被抓了不少……”

吴景面沉如水,打断了他的话,道:“我已经知道,我就为了此事入京的。我现在问伱,曹操一事,朝廷是怎么打算的?”

孙权一怔,道:“舅父,为何不关心自己,反而关心那曹操?”

“说你的。”吴景道。

他作为前任工曹尚书,一直被委以重任,主要任务之一便是治河,为此朝廷给他从牙缝里挤出了不少钱粮。

现在各处都传出河官贪渎,并无实际修河的事,作为当时的工曹尚书,吴景近来被疯狂弹劾。

孙权见状,只好道:“舅父,朝廷里众说纷纭,争执的十分激烈,至今没有定案。不过,以我来看,关键并非是所谓的曹操屠三城一事,而是帝心。”

吴景现在颇为慌乱,闻言立即道:“继续说。”

孙权谨慎的组织话语,道:“在我看来,陛下现在看重的,其实并不是稳定局势的人,现在也不需要稳定局势,而是做事的人。尚书台诸公,行事四平八稳,没有破局的锐气。反倒是曹操,屡屡打破常规,对于苛政弊政从不手软。我猜测,这或许是陛下看重的原因……之一。”

吴景双眼微睁,继而恍然大悟般的连连道:“对对对,你说的对,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吴景说着,神情不断变幻,心里涌出了无数个念头。

他认为孙权的话是对的,这也或许是他脱身的关键。

“舅父,也要对曹操出手吗?”孙权见吴景久久不言,忍不住的问道。

他这么说是有道理的,曹操的战功赫赫,先后平定黄巾军,袁术,董卓,也自然是可能是吴郡孙氏的最大敌人!

吴景迅速回过神,双眸灼灼的注视着孙权,道:“不是。而是,如果朝廷对曹操轻拿轻放,那么对治河一事,或许也不会大动干戈。”

孙权不明所以,道:“这是为何?”

吴景现在是满腹心事,没有心思与孙权解释,道:“我问你,你在宫里可还顺遂?”

孙权点头,道:“并无大碍,皇子以及其他世家子弟,倒是颇为和谐,并无欺辱于我。”

“那就好。”吴景长吐一口气,道:“那你就好好待着,与大殿下关系亲近一点。我为你安排的婚事,出现了一些波折,我再为你重新寻觅一个。”

孙权对此并不在意,反而凝色道:“舅父,兄长被陛下带走,是否有危险?”

吴景直接摇头,道:“如果陛下要对伯符动手,不会这么大费周章,不必担心。好了,你早些回去,莫要引人怀疑。”

孙权见吴景这么匆匆打发他,不由得道:“舅父,可是……”

吴景已经起身了,道:“行了,没有你的事,好好读书就是了。”

说着,吴景急匆匆的离开。

他现在浑身都是官司,得想办法脱身。

孙权目送吴景匆匆离去,心里还是一百个担忧。

三天之后。

刘辩回到了洛阳,悄悄进了宫。

潘隐一路随行,汇报着近来宫里宫外发生的事情。

刘辩时不时点头,脚步有些快。

时隔半年回京,他有些想家了。

潘隐小碎步,亦步亦趋,道:“陛下,目前孔太常还被关在尚书台偏房,时不时叫骂。”

刘辩眉头一挑,摆手道:“孔卿家怎么说也是太常卿,当世大家,怎能如此对待?你让人去将他放出宫。”

潘隐道:“是否要交代几句?”

“不用,朕回来的消息,暂且瞒一瞒。”刘辩道。

潘隐应着,道:“是,小人这就安排。”

刘辩嗯了一声,绕过却非殿,道:“让左栗来见朕。”

潘隐应着,道:“陛下,曹嵩带着田丰已经到京了,田丰关在鸿胪寺。”

刘辩直接道:“又不是什么罪人,关着他做什么,放出来。”

“是。”潘隐应着,道:“曹司马,明天到京。”

刘辩脚步一顿,旋即继续走,道:“他也不关。”

“是。”

潘隐跟着刘辩,一边说一边来到了嘉德殿,两人不动声色的让开。

刘辩直奔他的崇德殿,道:“让大小乔带着孩子去后殿,晚上,后宫所有人去永乐宫。”

潘隐道:“是。陛下,近来洛阳城谣言四起……”

刘辩随意的嗯了一声,道:“让他们去办吧。对了,杨彪还在洛阳吗?”

“前日出城了,”潘隐跟在刘辩身后,道:“好像是钟仆射拜访之后。”

刘辩深吸一口气,道:“王朗最近在忙什么?”

潘隐道:“在审案,听说,廷尉府要将过去积累的案子,在半个月内全数审结。”

刘辩哼了一声,道:“荀攸也在进行突击提拔,他们倒是心有灵犀。”

潘隐不说话了。

廷尉府与吏曹易主,等于是‘颍川党’与‘杨党’换家,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潜在的巨大危险。

刘辩看着已经在望的崇德殿,道:“行了,今天就这些吧,让徐衍来见朕。”

“是。”潘隐应着,脚步停下,目送刘辩进入崇德殿。

刘辩进入崇德殿,就是迈入的那一刻,瞬间有种无法言说的安全感,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还是家里好啊。”

看着熟悉的一幕幕,刘辩微笑着,走向后殿。

到了后殿,他脱掉外衣,与侍女道:“准备洗澡水,朕洗个澡。”

“是。”宫女应着,退后出去。

刘辩坐在他椅子上,安全就更浓了,摸了摸椅子,双手放在桌上,笑容忍不住的浮现,道:“舒服……”

这会儿,只见门外响起脚步声,旋即两个女子抱着孩子走进来,一个清纯可人,一个美艳成熟——大小乔姐妹。

两女见到刘辩,也是喜形于色,来到近前行礼道;“臣妾见过陛下。”

刘辩已经走出去了,扶起两人,双眼直直的看向她们怀里的孩子。

“刘箕,刘裘……”刘辩激动的双手颤抖,伸出两个手指,轻轻戳了戳两个小家伙粉雕玉琢的小脸。

两个小客户睡的很熟,似乎感觉到了有人戳他们的脸,吧唧着小嘴,轻皱眉头,表达不悦。

‘箕’、‘裘’,是这两个小家伙的名字。

“朕抱抱。”刘辩揽过双臂,抱向两个初次见面的儿子。

大小乔都是笑着,要将孩子递过去。

“陛下,水准备好了。”宫女出现在不远处,轻声道。

刘辩顿时想起来,浑身臭汗,收住手,道:“朕先洗澡,待会儿抱。”

“是。”大小乔看着刘辩,目光盈盈,水润如波。

刘辩看着两女,忽然在她们愕然中,伸手将两个孩子接过来,而后放在软榻上,一把拉过两女,直奔浴房。

两女顿时俏脸绯红,对视一眼,连忙低头,跟着刘辩进了浴房。

……(此处省略一万个字)

一个时辰后,刘辩从浴房出来,身着白色单衣,披头散发,一身双臂,浑身舒泰的走向软榻。

后面跟来的大小乔,也是身着半透明的轻纱,披散着头发,俏脸如水,媚眼如丝。

刘辩抱过两个儿子,见他们还在睡觉,轻轻点头,笑着道:“箕裘,这个名字不错,丞相取的名字,颇有深意。”

克绍箕裘。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而‘克绍箕裘’,则是继承父祖基业。

而‘箕裘’之前,还有一个‘绍’字,寓意颇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