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497章 公

汉家功业 第497章 公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497章 公

第497章 公

永汉元年,九月中。

刘辩带着刘绍,在一众文武官员的陪同下,视察茂院。

工曹尚书陈宫跟在身侧,介绍着道:“陛下,茂院总共有考棚一万三千间,同时可容纳一万五千人考试。茶水间,茅厕共八百,防水,防火,防盗等一应俱全……”

刘辩拉着刘绍,慢慢走着,看着,不时点头微笑。

孔融等到时机了,插话道:“陛下,今年报考的士子,总人数为六千八百人,这还是因为各地道路难行,阻碍了一些人入京。外加朝廷剔除了相当一部分品相不佳、劣迹斑斑之徒,如若不然,总人数可能过万。”

刘辩笑容不变,略带感慨的道:“想当初,朕初登大宝,四处求才,招贤馆一年到头也不过百余人,朝廷内内外外空缺无数,朕愁的日夜睡不着,只能假装勤政,到现在,外面都在传朕夙兴夜寐,通宵达旦,哈哈……”

刘辩在笑,身后的朝臣们却笑不出来。

刘辩漫步走着,笑过一声,没有继续暗讽,道:“孔卿家,朕听说,近年鸿都门学招生很不理想?”

孔融神色暗紧,连忙道:“回陛下,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朝廷正在大力推行开垦、屯田、安民,庶民忙于耕作,对求学……并不那么热衷。”

说到这里,孔融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刘辩,继续道:“第二,是因为治河,征讨乌桓,朝廷钱粮吃紧,给到太常寺的大为减少,是以,今年的招生略有减少。”

“略有减少?”

刘辩回头看了他一眼,道:“锐减近五成,也叫略有?朕问你,今年鸿都门学以及庶民报名大考的有多少?占比多少?”

孔融神色变了变,余光瞥向身旁的丞相荀彧,礼曹尚书陈琳等人,见他们不插话搭救,只好硬着头皮道:“今年报考的鸿都门学生,大概七十余人,占比,十分之一……”

刘辩已经转头看向丞相荀彧了,淡淡道:“丞相。”

荀彧稍稍沉吟,道:“陛下,此事,也不能全怪罪于孔太常。臣以为,鸿都门学在洛阳,在地方都发展不顺,除了各种钱粮外,还有各级官员不上心。臣建议,一,设学政官,专门督促设学事宜。二,将学政纳入州郡县的考核。三,加大建学,设立目标,限期完成,并由御史台监察御史交叉巡视。”

刘辩唔了一声,道:“准。”

荀彧躬身,应下了这份旨意。

其他人闻言,神情各异,默默不敢多言。

对于‘鸿都门学’的不断发展,已经引发朝野的剧烈反弹,反对声此起彼伏,各种缘由都很多,也很充分。

但他们身前的陛下一再亲力亲为,令他们纵然再想反对,也只能满腹心思压在心底。

刘辩带着刘绍,在茂院‘闲逛’,与朝臣们‘闲聊’,忽然好像第一次瞥到了皇家钱铺的大掌柜刘巴,笑呵呵的道:“刘掌柜,你好像有话说?”

按理说,刘巴是没有资格出现在这种场合的,在场的,无不是大汉朝最高级别的官员。

在众人目光注视下,刘巴小心翼翼的上前,道:“朝廷录仕,似乎,还有些苛刻的条件,圣人言有教无类,微臣以为,我朝量才为用,当不至于过于‘苛刻’,堵塞天下士子的拳拳报国之心。”

刘辩眉头一挑,看向陈琳,道:“礼曹出了什么歧视、不公平的规矩?”

陈琳神色如常的道:“回陛下,是有一些,主要是品行方面。”

“还有出身。”刘巴飞快接了一句。

孔融,陈琳瞟了他一眼,即便是荀彧也淡淡的抬起了眼皮。

刘巴清晰感受到了,可还是拘谨又从容的道:“我大汉百业,皆有大志,朝廷,有所区别对待,恐伤万民之心。”

刘辩重重点头,与荀彧道:“丞相怎么看?”

荀彧躬身,道:“尚书台将认真研议此事,不日上报陛下。”

刘辩嗯了一声,与刘巴道:“朕听说,你皇家钱铺又新铸了一批钱?”

“是。”

刘巴一脸拘谨,道:“总数在五千万左右。”

“都给丞相,”

刘辩大手一挥,道:“铸币的事要加快,我大汉到处都是杂七杂八的,尚书台之前与朕说,至多五年就能替换完成,伱不能拖后腿。”

“臣领旨。”刘巴道。

荀彧自然明白刘辩的意思,跟着躬身应下。

说完这几句,刘辩继续踱步,被他拉着的刘绍,一直眼巴巴抬头看着刘辩,小脸上都是似懂非懂之色。

刘辩没有与他解释什么,道:“今年录取还是保持在三百五十人左右,要做到公平公正,大才不遗野,决不能因为判卷错误,让人才流失……”

陈琳,孔融一脸肃色的作聆听状。

说了半路,刘辩忽然回头,仔细看了眼,道:“王卿家怎么不在?”

荀彧连忙为王朗解释道:“回陛下,王尚书昨日告假,河南县发生弊案,亲自去处理了。”

刘辩倒也没有特别在意,道:“尽量早点回来吧,曹操也快到京了。”

众人听到刘辩提及‘曹操’,神情各有异色。

虽然曹操是民间,甚至是在野官员中的名声有所翻转,但朝廷高层,依旧不喜欢,或者警惕这个人。

‘柳城遭屠’,朝廷虽然闭口不提,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饱读诗书文人,对曹操这种行径,这种人,无法容忍!

而这会儿,右仆射荀攸,确实已经接到了曹操,并与他同乘一辆马车回京。

马车上,荀攸一脸笑容,谈笑风生,说的都是曹操平定乌桓一战的经过。

曹操也面带微笑,偶尔附和几句,表现的十分内敛,真诚。

荀攸瞥了眼窗外的许褚,笑意更浓的道:“你的请功的奏本尚书台看过了,虽然朝廷里有些微词,但尚书台还是批了,已经送到了宫里。”

“是柳城一事?”曹操不动声色的道。

荀攸摇头,道:“值此大胜,立储在即,这等事情,尚书台决意按下,孟德无需介怀。”

“那微词是?”曹操脸上多了一丝好奇。

荀攸故作沉吟,道:“罢了,我就说与你听。你的请功奏本上,到处都是‘曹’与‘夏侯’,皆是你本族。朝廷有人怀疑,你是有意如此,携公自肥。”

曹操面色如常,心里却明白了。

荀攸说的已经是很委婉了,就差说他培植族人,壮大势力,图谋不轨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