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527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汉家功业 第527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527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527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洛阳城里风波激荡,各种矛盾被激发出来。

六曹九寺、洛阳府,廷尉、羽林军等等,几乎所有部门机构都在超负荷运转,应对此起彼伏的突发事件。

各主官不在洛阳城,无疑使得各种理政效率大降,使得种种矛盾更加炽烈,洛阳城仿佛乱套了一样。

而洛阳城里最安静的地方,莫过于皇宫。

随着各州郡县叛乱的增加,又兼之禁军被派出去一半,是以,宫里一直在调整布防,白天晚上时不时‘宵禁’,并且宫里还在削减黄门、宫女的数量。

这就导致了宫里变得异常安静,远不如以往那么热闹。

这会儿,崇德殿后殿内,刘辩抱着二儿子刘愈,正在教他练字。

相比于大儿子的愚钝,二儿子就聪明的多,一点就透,而且比刘辩预想的写的好的很多。

“对,就这么写。”

“不错不错。”

“嗯,比父皇写的好。”

刘辩不吝啬对小家伙的夸奖,笑容满面。

何太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门口,看到这一幕,一脸不安又凝色,几次想要进去又停留在原地。

徐衍悄悄来到门的另一侧,对着何太后躬身,低声道:“小人见过太后娘娘。”

何太后一见,连忙悄步过去,拉他到一旁,压低声音道:“你老实告诉我,是否真的危险了?”

徐衍一怔,旋即明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何太后不知道才怪,能忍到今天才来问已是极限了。

他微微一笑,躬着身道:“娘娘多虑了。无非是一些贪官污吏的狗急跳墙,散落各地,乌合之众,朝廷逐一平定,只是时间的问题,并无大患。”

何太后认真看着徐衍的表情,确定不是糊弄,这才大松一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对了,不用告诉陛下我来过,还有,这几天都不要去我那了。”

徐衍道:“小人明白。”

何太后点点头,悄悄转身,在门口探出头,观察了刘辩一会儿,这才悄然离去。

徐衍目送着何太后的背影,无声的进入后殿。

来到刘辩身后,他刚要说话,刘辩就摆了摆手。

徐衍顿时会意,悄步退到一旁。

他是看明白了,何太后担心陛下,陛下也知道何太后来了,两人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父皇,我也能建府吗?”突然间,刘愈转过头,白皙偏瘦的小脸一脸纯净好奇的问向刘辩。

刘辩微微一笑,摸着他的头,道:“父皇可舍不得你出宫,老实待在宫里陪着父皇。”

刘愈眨了眨眼,似疑惑似喜悦,继而笑着道:“那我就陪着父皇,一辈子都不出宫。”

刘辩用力的摸着他的头,笑容更多的点头。

徐衍头也不敢抬,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

二殿下这个岁数,其实应该明白很多事情了。

“陛下。”

潘隐从外面急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道奏疏,一封信。

刘辩看着刘愈写的字,字迹散乱,任性随意,虽然极力想写的好,可还是掩饰不了潦草。

“不错。”

刘辩夸奖了一句,伸手接过潘隐递过来的奏疏与信。

他先是打开了信,仔细看完,不由得微微沉思。

这是皇甫坚长的信,内容大概是刘表派给袁绍的援兵,行进还不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多少天都无再寸进。

而袁绍攻破南海郡后,一路长驱直入,杀到了交趾郡城下,但却又再次陷入僵持,袁绍猛攻近十天,不大的交趾城始终没有攻破,反而损兵折将不少。

袁绍现在改变策略,分兵进攻交趾其他郡县,将交趾团团围住,困做了一座死城!

刘辩摇头,无奈的道:“这还真是天不遂人愿啊。”

这袁绍,打一个交趾都费这么大劲,原本这盘棋是有他的位置的,不曾想,袁绍根本没有能力上桌。

不是他的计划不好,而是袁绍能力太差了。

刘辩将这封信放到一旁,道:“给二公子回信,让他帮帮袁绍,尽快拿下交趾,看看他还能不能赶上残局。”

“是。”潘隐轻声应道。

刘辩又拿起奏本,打开看去,不由得眉头一挑,认真的做好,仔仔细细的看去。

这是来自吴郡的奏本,是吴郡太守孙静,也是孙策的叔父的奏本。

奏本内称,孙策遭到偷袭,身负重伤,可能不久人世,请求朝廷将孙权派回,准备他兄长的丧事,同时阴晦的提及,希望孙权袭承乌程侯爵位,并且任吴郡太守。

刘辩皱起眉头,神情思忖。

这么一出,是在他计划之外的。

孙策在他的棋盘上是一颗极其重要的棋子,他要是突然死了,一些计划得有所改变。

“父皇,怎么了?”刘愈见刘辩久久没动静,回头问道。

刘辩看了他一眼,道:“去玩吧。”

小家伙顿时起身,十分乖巧的道:“儿臣告退。”

刘辩坐在原地不动,目光还在孙静这道奏本上。

孙策一死,吴郡必须要有一个主事人,孙静不是有野心之辈,一心想的是避世治学,不想掺和俗世争斗。

吴郡是一个特殊之地,必须要有個足够能力的人镇守,孙静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孙权?”

刘辩轻轻自语。

孙权今年也快十八岁了,在洛阳这段时间十分低调,在宫里读书的成绩也是属于‘中下’,保持着一贯的谨慎低调,看不出真实才学。

但刘辩很清楚,这是一个很有能力,也有野心的年轻人。

要不要用一用?

在这盘棋上,他能否起到预设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孙权没有孙策的勇猛,是带不了兵的。

孙策是猛将,是统帅,但孙权更像是一个统治者,在乱世之中,孙权无疑更具危险性。

但刘辩需要是一员猛将,能够让袁绍忌惮的猛将。

潘隐立在一旁,无声无息。

刘辩沉吟再三,转过头,问向徐衍道:“孙权还在宫里吗?”

徐衍立即道:“是,在侍从庐。”

刘辩嗯了一声,拿起这份奏疏,起身道:“走。”

刘辩一出门,不远处的典韦,身穿重甲走过来,单膝跪地的瓮声道:“启禀陛下,一切都准备好了。”

刘辩微微一笑,心里舒坦不少,道:“好。那就差不多了,走吧。”

典韦不知道‘走吧’是什么意思,一如既往的无声跟在刘辩身侧。

刘辩一行人来到侍从庐,站在桥头,刘辩背着手,静静望着南方。

袁绍,孙策的接连跳出棋盘之外,令刘辩意识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便他是皇帝,太多事情不会按照他的计划、预想的那样进行。

不多时,一身锦衣,面冠如玉,如浊世佳公子的孙权来到了桥上,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刘辩转过身,仔细看着孙权,不由得感慨,真是一副好皮囊啊。

孙权低着头,神色平静,等着刘辩说话,心下,自是也好奇,为什么这位陛下在这种时候,突然要召见他。

是要利用兄长平乱吗?

在孙权猜测的时候,刘辩微笑着道:“说起来,朕正在为几个儿子的婚事烦恼,朝廷的诸位卿家,似都不太愿意与朕结亲。”

孙权一怔,这是什么话头?

这件事他是知道的,尚书台的三公,都不约而同的拒绝了与皇室联姻,各有原因,一度惹来皇太后的不满。

只是,这位陛下为什么与他说这些?

“仲谋可有婚配?”刘辩的声音在孙权的狐疑中响起。

孙权心脏猛的一抽,继而不动声色的道:“微臣并无婚配。”

刘辩嗯了一声,道:“你觉得长公主如何?”

孙权不知心惊了,眼角不可遏制的抽了又抽,不自觉的更加躬身低头,道:“微臣乃低贱之人,长公主犹如皓月,贵不可言,不能直视,微臣绝无妄念,请陛下明鉴。”

刘辩摇了摇头,笑容满面的道:“仲谋不用自谦,你是乌程侯之后,乃是贵戚,如何配不上长公主?我看她也挺喜欢你的,朕今天定个亲,认你这个女婿。”

孙权脸色骤变,噗通一声跪地,道:“微臣,微臣……”

刘辩双眼微微眯起,等他语无伦次一阵,这才道:“行了,起来吧,孙静上书了,你看看吧。”

孙权对于刘辩的突然‘定亲’,可以说是如遭雷击,手无足措,饶是他心智极高,一时间也想不清楚是该接受还是拒绝。

容不得他多想,在刘辩的话音中,他缓慢僵硬的起身,双手接过孙静的奏本。

他小心翼翼的打开,只是看了一半就脸色惊恐,急急看完,呼吸急促,整个陷入了惊疑、恐慌、剧烈不安之中。

这是孙静的亲笔信,他认的出来,只是,只是,他的兄长真的遇刺了,快要不行了吗?

为什么,为什么发生的这么这么突然?

心慌意乱之下,孙权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明白,低着头在那里,双手颤抖,浑身冰冷。

刘辩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淡淡道:“好了,回去吧。”

孙权一愣,抬头看向刘辩,似乎不太明白这个意思。

刘辩道:“回吴郡吧。你兄长也是有大功于朝廷的,他的临终所请,朕不能反驳,乌程侯、吴郡太守,也会如他所愿。”

孙权还在慌乱中,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在他兄长即将不行、他可以回到心心念念的吴郡的诱惑之下,孙权感激涕零的跪地道:“臣叩谢陛下!”

刘辩目送着孙权的背影,背着手,神情异样的道:“潘隐,伱说,孙权会听话吗?”

潘隐道:“小人听二公子说,孙权被吓的不轻,肯定会听话,不会像他父兄那样的。”

刘辩微微点头,道:“袁绍,孙策出了棋盘,现在,只剩下一位了。”

潘隐一怔,剩下一位?

是谁?

与此同时,大司马府内,来来回回的官吏就没有停过,各种嘈杂的声音更是如铁菜市场,此起彼伏,错综嘈杂。

这会儿,司马朗拿着几道檄文,脸色愤怒阴沉的来到曹操的值房,道:“大司马,那笮融又发檄文了。”

曹操面色不动,神色接过来看去。

只见这道檄文非常简短,先是列举了刘辩的十二条大罪,第一条就是‘篡逆不孝’,第二条‘杀害忠良’,第三天则是‘屠戮世家’,其他罪状不等。

曹操随手扔掉,看向其他几道,都是一些少有些名望之人,有的是县令,有的郡守,倒是没有列举刘辩的罪状,而是将荀彧,曹操,田丰打上‘不世奸佞’的头衔,扬言要‘清君侧’。

曹操全数扔到一旁,道:“无需理会。”

司马朗见曹操这么沉得住气,忍不住的道:“大司马,这些檄文一发,肯定惊扰全国十三州,不知道会鼓动多少人,还是还是要有所应对才是。”

曹操面色淡然,道:“按照计划行事。”

司马朗嘴角动了动,还是忍住话头,道:“是。”

“大司马!”

司马朗还没有退走,乐进扯着大嗓门进来,急声道:“小平津的急报,说是有叛军攻打小平津,人数可能有数千人。”

司马朗脸色急变,停住了退出的脚步。

曹操神情如常,道:“区区数千人,何必这么惊慌?”

乐进看着曹操的表情,道:“大司马,这只是暂时的,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叛军在赶过去,小平津只有三千人,要是守不住,叛军就杀入洛阳了。”

小平津是拱卫洛阳的‘八关都邑’之一,在洛阳东北方向。

这‘八关都邑’是当年朝廷为了应对进入洛阳的黄巾军所建,是拱卫洛阳的最后一道防线!

曹操依旧毫无波澜,淡淡道:“我已下令,从附近州郡抽调兵马、城防兵充实八关,无需担心。”

司马朗这才松口气,可不等他退走,乐进又道:“禁军大营那也传来消息,说是吕布的部下联络了马车等人,意图强夺禁军大营的控制权。”

曹操脸色终于变了,沉声道:“消息可准确!?可有皇甫尚书的公文?”

乐进摇头,道:“是禁军大营传出来的消息,还没有确认。”

曹操下意识的摸向腰间,拿起酒壶,轻轻喝了一口,沉思片刻,道:“没有旨意,没有皇甫尚书的正式公文,暂且不要动。”

乐进瞥了眼赖在门口不走的司马朗,欲言又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