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553章 修身养息

汉家功业 第553章 修身养息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553章 修身养息

第553章 修身养息

在卢毓与陈群,杨修‘闲聊’的时候,刘辩已经回到后殿,手里拿着一道‘密信’,神情玩味。

这是益州士族以及部分官员的联合密信,收信人是钟繇。

而这封信的情绪可用四个字来表达:归心似箭!

这些人,不满于刘璋的统治,希望归附朝廷。

“仲达,你怎么看?”刘辩看着信,漫不经心的道。

掌宫令司马懿站在刘辩身前不远,躬身低头,十年如一日的恭敬模样,道:“陛下,臣以为,自刘焉死后,益州便分为三派,一是刘焉旧属,二是本地士族,三是心向朝廷。刘焉死后,三方互相争斗,旷日持久,虽然刘璋以兵力强压,勉力控制,但随着朝廷日益复强,尤其是克复荆州之后,益州三派逐渐分化,皆有一部分心向朝廷,加上刘璋无能,任由奸佞横征暴敛,庶民期盼王师再临之心,前所未有的炽盛……”

刘辩微微点头,道:“仲达分析的,颇有道理。”

“谢陛下。”司马懿立着,语气中没有什么情绪,只有恭敬。

不远处的潘隐,徐衍则暗自摇头,这司马懿在陛下身边时间还是太短,完全不懂陛下赞许的‘严重性’。

刘辩放下奏本,拿起茶杯,微笑着道:“那你以为,现在是朝廷收归益州的良机吗?”

司马懿头也不抬,道:“回陛下,臣以为不合适。一则,朝廷平乱未定,二则,益州虽乱且稳,加之益州地势险要,一旦发兵征讨,必然旷日持久,对于眼下朝廷来说,实非良机。”

刘辩轻轻喝了口茶,不置可否的道:“那你认为,现在的良策是什么?”

司马懿神色认真的思索片刻,道:“陛下,臣以为,当继续分化益州三派,使之内斗不停,同时施加外力,迫使刘璋储备大军,空耗钱粮,待等时机成熟,朝廷定可一战而胜,收复益州!”

刘辩放下茶杯,默默一会儿,忽然抬起头,看向他,道:“荀仆射向朕建议,派一能臣赴益州,收拢三派忠于朝廷之士,待等王师兵至,内外夹击,事半功倍,你怎么看?”

司马懿神色不动,心里却抖了又抖。

话头到这里了,司马懿哪里还不明白,所谓的‘能臣’,便是他!益州是什么地方,是刘璋的地盘,他司马懿要是过去,鬼都知道是干什么去的,那还能得到王师吗?

王师还在集结,怕是刘璋就要了他的脑袋!“臣请命!”

只不过是刹那间,司马懿就抬起手,沉声道:“臣愿赴益州,为朝廷,为陛下克复益州做准备!”

刘辩微笑着道:“卿家一片赤诚,朕心甚慰。这样吧,加卿家为成都太守,并巡盐使,三日后,由禁军护卫前往。”

成都太守,巡盐使!

这两个官职,无一不是要命!

那刘璋现在领的,是绵竹太守,私自又领了个‘督益州军事’。

要是司马懿真的领了这两个官职过去,实际上地位是比刘璋要高的!这不是逼着刘璋动杀心吗!?“臣,领旨谢恩!”司马懿毫不犹豫的行大礼。

一脸镇定平静,心头惴惴不安。

他这一过去,刘璋肯定不会立即杀他,可日后呢?

刘辩没有立即‘免礼’,而是看着司马懿的背影有些出神。

王朝末年,忠勇之士无数,奸邪之辈更不少,不到最后,谁能分得清忠与奸?

情势已不同于历史,可刘辩还是分不清,分不清曹操的忠与奸。

曹操已四十多岁,宦海沉浮,城府极深。

司马懿才算初出茅庐,稚嫩的很——刘辩还是看不清!

司马懿头磕在地上,本已经准备起身了,久久听不到那句‘免礼’,只能保持在姿势,心里揣度不断。

不远处的潘隐见状,悄悄上前来,低声道:“陛下。”

刘辩抬起眼皮,瞬间清醒过来,道:“免礼。徐衍,带他去见左栗。”

“是。”徐衍应着道。

司马懿告了退一声后,异常恭敬的退了出去,刘辩轻轻伸了個懒腰,轻声笑着道:“现在差不多了。”

司马懿出了崇德殿,神情依旧保持着恭敬,在徐衍的带领下,先是去了黄门北寺狱,而后转道尚书台,最后去的吏曹。

但在司马懿抵达之前,王朗就收到了另一个消息。

“你是说,卢毓为颍川太守,陈群,杨修佐之?”王朗看着来报信的员外郎,面带诧异的道。

“是。”员外郎神色发紧,欲言又止。

不需要他说话,王朗已经一脸了然之色,神色怅然,道:“陛下,这是在警告我们……”

员外郎默默点头,不敢乱说话了。

‘颍川党’与‘杨党’都想要‘颍川太守’这个位置,毕竟是‘颍川党’的大本营。

但宫里突然让与两党不沾边,或者说属于宫里人的卢毓为颍川太守,还要陈群,杨修为辅,其意不言自明。

“让他们都收一收吧。”王朗想清楚了,撑着桌子站起来道。

宫里的态度十分明显了,要是继续斗下去,就要准备好承接宫里的怒火了。

天牢里那么多‘尸体’,不差姓王的。

员外郎却低声道:“尚书,我们要是罢手,‘颍川党’反而趁机下狠手怎么办?”

‘颍川党’太强了,掌控着几乎所有权力,一旦‘颍川党’找到机会,可能会一举将‘杨党’送进天牢!

朝廷里的人,有谁敢说‘干净’二字,又有谁没有‘赴死’的把柄!?王朗闻言冷冷一笑,道:“事情到了这种地步,陛下已足够宽容了,要是真有人还不收手,那就是触犯逆鳞,龙之逆鳞,触之必死!”

员外郎瞬间懂了,道:“下官这就去传话。还有一件事,朝廷须要的官员众多,有很多人送信递话……尚书,是不是要有所回应?”

王朗不禁皱眉,头疼的厉害。

他是吏曹尚书,掌握着官帽子,可着要求的人多了,也是麻烦事,尤其是‘提要求’中的有一些,是他想要拉拢以及不能得罪的。

“再等等吧。”王朗眉头一松,道:“那刘表到京了,第一时间通知我,我要第一个见他。”

员外郎一怔,道:“尚书,这是一个敏感忌讳之人,为何要见他?”王朗神色自信,看向门外,道:“刘表是宗室,素有威望,以陛下的性格,我料定陛下不会杀刘表,或许还会重用!”

员外郎心里迟疑,嘴上道:“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王朗站着不动,望着门外,目中闪过自得之色,自语道:“你们就继续结党营私,扩大势力吧,越大越好,我看陛下能容忍你们到几时!”

……

洛阳城里风波逐渐平稳,朝廷的秩序在回归,而地方上的剿匪也逐渐变得稳中用力,随着一处处叛乱被剿灭,各种清算随之而来。

抄家灭族是常事,而得来的金银珠宝钱粮等等,在不间断的被运送往京城。

太仓已经装不下了,在城外新建了数个大仓,同时户曹等的官员也在不断清点,搬运。

这边禁军送进去,那边户曹的官吏就在一点点清数,运走。

在各州平乱初见成效时,各州州牧以及重要的郡守,纷纷收到尚书台的命令,齐齐动身前往洛阳。

毫无疑问,他们这一次,与以往将大为不同,得到的不止是强制性的命令,还会有他们渴望已久,久旱急需的钱粮!所谓的大乱后有大治,在尚书台一系列周密的筹划之下,各地的禁军,城防兵以及各州进行招募的青壮,在秋季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开垦荒地的大潮之中!

现在,朝廷不缺地了。

“陛下,青州的户数,相比于中平年间,减少了五成。”

青州牧崔钧,跟在刘辩身后,神情凝色又小心的道。

人口的锐减,自然就产生了大量的荒地。

刘辩走在茂院,看着两边正在认真答题的考生,道:“今年的考生,比去年也锐减了一半,只有两千多人。”

崔钧低头,大气不敢喘。

‘科举’在几年前,还动辄七八千上万,甚至于往前推,单是太学生就高达数万!战争是极其可怕的事情,尤其是耗时长久的大战,恐怖程度简直不可想象。

一个州,数百万人,锐减一半!大汉朝在成帝时,户数高达近两千万,而现在,纵然没有仔细核算清楚,但可能只有四五百万户!也就是说,大汉人口‘消失’了数千万!崔钧亦步亦趋的跟着,感觉着气氛有些安静,连忙道:“臣,一直是深为赞同陛下的修身养性的国策的。”

崔钧已是青州牧,对国政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尤其是眼前陛下继位以来,力求‘稳定’,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用兵。

虽然这些年几乎没有停过征战,但相较于前朝,那是极大的克制了。

真要是穷兵黩武,这四五百万户,可能还要再减一半!刘辩路过一个考棚,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有些意外,招过不远处的陈琳,低声道:“朕记得,这贾逵去年不是考过了吗?”

陈琳瞥了眼,道:“他涉入弊案,遭到了吏曹的除名,后来证明是清白的,又给了他机会。”

刘辩双眼眯起,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道:“这些世家大族啊……”

陈琳,崔钧都不敢说话,跟在刘辩身后。

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贾逵,是真的清白的吗?就算是,那他背后的贾家是清白的吗?

没人说得清。

“陛下!”

刘辩还没走几步,潘隐急匆匆而来,递过一道密信,低声道:“陛下,皇城府从交趾来的。”

刘辩眉头一挑,连忙撕开看去,只是一扫,就略微意外,自语道:“这士燮,士家,这么坚韧吗?”

崔钧,陈琳等人低着头,刻意回避。

刘辩却没有避着他们,将信递给陈琳,道:“卿家怎么看?”

陈琳躬身接过信,认真看完,沉吟着道:“陛下,士家在交趾经营多年,又与蛮夷关系密切,他们能反攻下交趾郡,臣并不意外。只是,这袁绍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说着,将信递给崔钧。

崔钧更加小心了,一字不落的看完后,迟疑着道:“陛下,士家貌似忠臣,实则暗藏野心,皆是虎狼之辈,不能不防。”

刘辩站在原地,转头望向南方,手里摩挲着玉佩,静静盘算。

这封信的内容,是士燮率兵攻破了交趾郡,张郃主动退兵,退守到了南海郡。

而会稽距离南海郡十分遥远,加上后勤补给,袁绍想要增援南海郡,必须要再次筹集粮草,千里迢迢送过去。

甚至于,士家要是继续进兵,企图‘收复’南海郡,袁绍还得尽起大军,再次与士家交战。

袁绍这几年大战没有停止过,耗费钱粮无数,加上扬州地广人稀,人口并不多,士燮反攻,对袁绍来说,将士一个巨大的考验!

尤其是局势大变之下——荆州已落入朝廷之手!

从吴郡,从豫州,从荆州,朝廷有多个可以进攻扬州的方向与跳板。

袁绍想要发兵交趾,与士燮决战,还得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备朝廷突袭!

袁绍,会怎么做?“你们觉得,袁绍会怎么办?”沉思中的刘辩,随口说道。

崔钧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悄悄瞥向陈琳。

陈琳抬起手,道:“陛下,臣以为,袁绍可能会放弃交趾郡,甚至是南海郡,退守扬州,以求自保。”

崔钧旋即跟着抬手,字字铿锵的道:“陛下,臣以为,这是讨伐袁绍,诛灭叛逆的良机!”

陈琳直接摇头,道:“不论是徐州的张辽还是豫州的刘备,刚刚经历大战,还须整顿徐州、荆州,根本无力再起大军,短时间内,朝廷无法对袁绍用兵。”

陈琳的意思很简单,想要调动大军征讨,第一步是调集粮草,而后是抽调军队,再然后才是开拔,这个过程,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得半年以上!而荆州,徐州的乱局还没有彻底底定,朝廷需要更多是时间去消化、掌控。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已是入冬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