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 第129章:锦鲤、金蟾,鬼斧神工

第129章:锦鲤、金蟾,鬼斧神工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源源不断的清水,顺着上层出水口往喷水池流去。最后会经过两条一米来长的大鲤鱼,从鱼嘴中进入水池。

这两条鲤鱼,名为吐水锦鲤,它们也是水力钟喷泉的一部分。两条锦鲤,外加十二兽首,总共十四个喷水口,会不间断的朝扇形水池内喷水。

吐水锦鲤,是全天候运作,十二生肖兽首,则是每个时辰轮转。只不过由于兽首还未就位,所以现在只是两排空白的石座。

李子夜和村民们的还原,让网友们第一次见到除十二兽首以外的瑰宝。

要不是李子夜的视频,观众们恐怕还不知道,原来水力钟喷泉,还有金蟾、锦鲤、水库、水风车,这些构造。让观众们是大开眼界。

两条吐水锦鲤,不断将清水注入池子。激-荡的水流,渐渐漫过金蟾的三足,然后维持在一定深度。

本以为看到这里,喷水池内的景象,差不多都有所了解了。

谁知这时,画面中却出现了“前方高能!”的提醒!

这段文字,属于官方提示,所以让屏幕前的观众们,一下子聚精会神起来!好奇究竟会有什么高能出现。

只见霎时!两条吐水锦鲤的水流,忽然小了下来。很快从喷泉变为了涓涓细流。

观看视频的小伙伴们,目不转睛的望着屏幕。事出反常必有妖,既然说了高能,那肯定不会是水流停止。这点意识,粉丝们还是有的。

于是所有人,都保持专注的看着画面。

当石雕锦鲤口中的水流,下降到只有几滴的时候。忽然!水池中那十二尊空白石座,突然喷-薄出十二道激流水柱!

把整个扇形水池,都喷得水雾一片,颇为壮观!

十二道水柱,在半空中以优美的抛物线,坠入水池。带起无数细小水珠。

阳光洒落,照耀在那些水珠和水雾上,隐约出现一道七色彩虹,若隐若现的在水池中闪现……

屏幕前的观众们,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场景。如果画面里的这座喷泉,是用现代技术建造出来的工艺品,那观众们不会对它有任何惊叹。

因为像这样的喷泉,外面一抓一大把。甚至更为壮观的音乐喷泉,他们都见过不少。

然而,李子夜设计的“水力钟喷泉”,却是完完全全的古法炮制,没有借助任何电力、电气。

这样一来,事情可就真的不简单了!弄得不少网友,心里有一百个好奇,很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和构造,究竟蕴藏了何种玄机。

“啊啊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种规模的喷水,真的没用到电机嘛?感觉太不可思议啦!”

“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大神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位大佬能出来解答一下不?万分感谢!”

“牛啤!牛啤!牛啤!看个视频直接把我给看跪了,可还行?这究竟是什么神仙技法,不依靠电力,能喷这么老多?”

……

网友们都表现出极度的好奇。如果这个问题,他们不搞明白,那会非常难受。搞不好还会落下心结。

李子夜作为宠粉博主,外加他也需要澄清一些细节,免得有人怀疑他和村里长辈,弄虚作假。明明装了电机,却在视频里说没装。

现在这个世道,无论网络还是现实,都很容易受到欺骗。什么捡漏群、刷单群、闲鱼群,什么许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问候,接着开始借钱……

如果你说没钱,借不了。那他还会甩出支付-宝、微信,让你贷款借钱给他。

一当又一当,当当不一样。正是因为被骗多了,再心大的老好人,都开始警觉起来。

只见李子夜来到镜头前,气定神闲的说道,“你们有听说过‘水法’二字吗?当初乾隆皇帝,也对这幻化美妙的水法,感到痴迷与不解。”

“一到午时,圆明园水池中的十四道喷泉口,就会准时喷涌。场面就像刚才见到的一样……”

李子夜一边说着,一边带领众人,来到不远处的水库。之前的镜头,只播放了水库和水风车的近景。

现在镜头拉远,观众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原来这巨型水库,是建造在一处十米多高的石坡上。

“你们眼前的这座水库,在古代也被称为‘盛水高塔’。它是水法机关的组成部分,在没有电力和电机的年代,华夏祖先们利用压差,把水压向远近各处的出水口。”

“除了这座大型水库,我们在另外几处位置,也建造了较小型的水库,用来配合水法的运作……”

话音落下,镜头随之一转,只见水池四周,还矗立着几座高塔模样的水库。每座水塔的高度,都至少在五米以上。可见工程规模之大,超乎众人想象。

它们是整套水法体系的能量源泉,也是水池喷泉的控制节点。

看到这里,不少屏幕前的观众,顿时坐不住了!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此精妙且宏伟的设计,必须要全体起立,才对得起这份尊重呀!

“全体起立!给子夜大佬敬礼!大佬果然是大佬啊,这么恢宏的设计,也真是没谁了!”

“我去……原来水库建造在这么高的位置啊?而且还远不止一座!简直叹为观止!”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子夜大神这设计,真的把我震惊到了!这得多大的工程量啊?”

“墙都不服就服你!国内第一座复刻版的圆明园水力钟喷泉,马上就要诞生了吧?”

……

粉丝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李子夜的传承,可跟网上那些花里胡哨,糊弄观众的假大师不同。一切都是真才实学,没有暗箱操作。

所以即便是那些杠精、黑子,故意要在鸡蛋里挑骨。他们也挑不出李子夜半点问题。

毕竟以某人的“老谋深算”,哦不是!以某人的深谋远虑,许多问题在一开始,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这时,镜头再次转换,来到了两块巨大的花岗石前。

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它的纹路与颜色,是黑白橘三色,它跟锦鲤的肤色相近,十分适合用来雕刻。

从华夏古代起,这种独特的石料,就被用来制作宫殿中的石像。

李子夜跟前的这两块花岗石,接近一米八的长度,一米来宽,一米来高,奇重无比。至少需要十几个人来抬,才能挪动。

李子夜拿着墨笔,在花岗石上分别画出两条锦鲤。黑色的墨线,游走在花岗石表面,发出沙沙的响声。

他握笔的手很稳,画出的线条也很流畅,整个过程赏心悦目,给人一种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舒适感。

当墨线停留在最后的鱼尾,只见画出的锦鲤,以一种鲤鱼跃龙门的姿态,生动的呈现在镜头前。

接着,李子夜继续提笔,在另一块花岗石上,画下一条与之对称的锦鲤。

这两条,就是之前视频里出现的吐水鲤鱼。

在画出线条后,李子夜拿起锤子和凿子,开始他的石雕工艺。

首先他会去掉石材上那些无用的石料,将鲤鱼的轮廓凿击出来。而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

看似简单的两步骤,做起来却十分考验技巧。

李子夜分别用到“浮雕”,“圆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等技法。一边雕琢,一边现场教学,让更多人的喜欢和了解这门技艺。

“我现在用到的雕刻手法,名为浮雕。是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成为半立体型的雕刻品。”

“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

李子夜在讲解过程中,凿刻出锦鲤的背脊,在鱼背上雕出精细的鱼鳍。并且适当的雕出一些镂空,增加背脊和鱼鳍的真实感。

他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不少学雕刻的学徒,甚至老师,都受益匪浅!

包括那些不懂石雕的网友,此时也看得是津津有味,不管听没听懂,反正感觉很上头。

“明明像天书那样听着,但就是很享受,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一瞬间,我都感觉自己成为雕刻大师了!”

“自从看了子夜大神的视频,我的眼界也高了不少!原来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玩意儿,现在都不入法眼了~”

“大神,你这是在试图教会我们石雕的艺术嘛?可我们没有你那天赋,真的学不会呀!”

……

不管网友们学不学得会,李子夜作为华夏传承者,表率作用还是得有。

“接下来,我们用到沉雕手法,进行雕刻。沉雕又名“线雕“,采用了“水磨沉花“雕法。”

“此类雕法吸收华夏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抛光后,描摹图案,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

李子夜说着,将鲤鱼的左右两面抛光打磨,然后手法细腻的刻下鱼鳞,划出一条条具有真实质感纹理。给鱼鳞增添张力与活力。

“透雕是一种复杂的雕塑形式。它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镂空。”

“透雕与镂雕、链雕的异同表现为,三者都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

李子夜,游哉游哉的传授着他的宝贵经验,整个过程显得很是轻松。

然而他的轻松,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学得会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这样随心驾驭。

很快,鲤鱼的鱼头和鱼尾,也被李子夜手中的锤子与凿子,雕琢出来。

接着他如法炮制,以流水线作业,外加惊呆众人的体能,雕琢出第二条锦鲤来。

画面中的他,从清晨开始琢剁,一直到日落西山,余辉映照。夕阳,将大地和天空都染得红火一片。

李子夜一次又一次的挥动着锤子,叮叮当当的敲击着石面……如此力度,如此续航,把网友们都给看呆了!特别是那些新来的观众,当场都傻眼了!

“我的天!我没看错吧?从日出到日落,这是核动力续航吗?好可怕的体能啊!给大佬跪了!”

“如果换做是我,别说锤一天了,光是拿着凿子的手,都搞不好酸的发麻!所以子夜大神是真的牛批!”

“都来看看,这才是他喵的业界良心呀!什么什么小鲜肉,什么假大师,能有子夜先生十分之一的刻苦不?”

……

在视频的加速下,李子夜动作娴熟的将两条锦鲤,都琢剁完成。

花岗岩的橘白色泽,搭配李子夜精湛的雕工,使得两条锦鲤,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是那么美轮美奂。几乎每一帧,都可以做背景桌面。

看得不少网友,直接截图保存。如果有机会,他们真想亲眼看看,李子夜的这些鬼斧神工。

雕刻出锦鲤之后,现场还有一块巨型的汉白玉,等待着李子夜“下手”。

这块汉白玉,自然是用来雕刻三足金蟾的。它通体纯白,内含闪光晶体,自从古代起,这种石料就用来制作宫殿中的石阶、护栏和雕塑。

正所谓“玉砌朱栏,华丽如玉。”指的就是汉白玉。

“鬼工球的雕刻技法,有小伙伴知道吗?”李子夜,在镜头前露出微笑。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鬼工球,取鬼斧神工的意思,它又被称为“同心球“。制作相当繁复,工艺要求极高。

原本是取自天然巨骨,如猛犸象牙。骨分内外分五层,皆被打磨成球状。

每球周身百孔,最里一只球为实心,颜色丹碧粲然,其外四球则洁白无缝。以金簪自孔中依次拨之,则内中四球圆转活动,日夜不歇,可谓精巧绝伦。

而李子夜要打造的鬼工球,则被含在金蟾口中,它材质既不是象牙,也不是巨兽骨,而是汉白玉。

可以说,李子夜即将展现的技艺,跟鬼工球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