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135章 单向防火带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135章 单向防火带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135章 单向防火带

第135章 单向防火带

要聊双层PPP模式,就得先知道PPP模式。

PPP模式,就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通常被翻译为“公私合营模式”;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主管单位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的合作模式,为的就是能够大幅减轻主管单位的财政负担和风险的同时,通过吸纳社会资本来撬动重大项目的巨量投资。

事实上,这是一种后世广泛被应用的模式,别说干咨询、金融和工程的人了,哪怕你在暑假在工地搬过几天砖,又或者喜欢坐车四处旅游的同学,应该对它都不陌生……除了最知名的帝都4号地铁线和鸟巢之外,各地的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发电站、桥梁建设项目中,有许多采用的也都是这种模式。

当然,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PPP项目采用的是BOT模式(建造-运营-转让),因此极容易出现项目做到一半便不了了之的情况……即便是顺利交付,也因为民间资本想要在运营期快速回收成本,导致发生种种急功近利的事情而颇受诟病。(比如过高的高速收费、比如景点分段收费等等)但实际上,PPP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合作模式”的总称,其模式并没有任何固定可言,其应用途径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大型基建项目……只要能有效撬动起社会资本,在可控范围内,让其投资到对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建设有帮助的项目中去,都可以叫做PPP模式。

………………

只不过,即便后世国内的PPP模式已经逐渐脱离了大型基建的范畴,并开始应用在乡村开发上,但一般主体方依然是“主管部门-村集体-企业”或者是“村集体-企业”,在加上采用的是BOT模式……

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部分项目在运营期内,身为村集体的一员,村民们未必能足额拿到该归于自己的那一份利益。

于是乎,便出现了“双层PPP模式”……这是一种由温老师基于PPP范围框架下,结合国内乡村的实际情况,微创新出来的合作模式。

简单来说,在双层PPP框架下,合作主体依然是村集体-企业,但在这个过程中,村委会却是需要将项目所涉及到的村民,根据人力和资源在经过行政部部门的相关平台评估后折算为资产包入股,成立一家新的村集体企业后,由这家新的村集体企业与外来的企业共同P成一个新的项目管理公司。

这中间最大的区别,并不是取消了SPV环节(专门做了股权架构设计的项目公司,破产损失极小),弱化了传统BOT模式下的风险隔离机制……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以国人的聪慧程度,只要愿意,有的是办法在情况不对的情况下通过种种操作抽身逃离,从而避免自己的损失。

双层PPP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在设计层面最大程度地保证主体双方,尤其是村民应得的利益,并且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虽然说这一切的前提是项目能够盈利,但只要人心齐,总归是更容易成功不是?

(为了避免被各位读者老爷吐槽水字数科普,关于双层PPP和SPV的内容点到为止,有兴趣的自己去查,又或者去看我上一本书《1998》;)

另外,我知道网上现在关于温老师的争论很厉害,甚至将资本下乡拿出来说事;但我想说,这种事情,是非功过只能留待史书来说……菜刀也能杀人,但你能把它定义为凶器么?参考胖东来的全员工持股模式和普通超市的区别,我一直很看好这种“复古式设计模式”的潜力……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把双层PPP模式应用在旅游业,我反倒觉得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偏差。)……………………

但杨默设想中的双层PPP模式略有些不一样,甚至将主体的主次位掉转了过来。

虽然他同样要求这几个村子的生产大队与默默百投共同P成一个新的混改制企业;

虽然他同样要求几位乡贤各自回去说服村集体,将各村可用于建设鸡舍的空地和适合的人手P成资产包;

虽然他同样要求这些资产包要经过默默百投的评估后作价折股,并且承诺默默百投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在新企业的股份占比不会超过20%;

但是……

这几个村子的生产大队,却不是直接P进新企业的。

他们会以联营的方式,先成立一个A公司,

然后通过股权设计,在A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一个看似专门负责养鸡的SPV公司,

再以这个SPV公司的名义,与默默百投P成最后的新公司,然后参与新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就是说,这是个双层SPV性质的公司。

最关键的是……这家SPV公司的股权架构中,占有60%股份的大股东是一家“合伙企业”,而这家合伙企业的个人股东是杨默的母亲和吕莹莹的母亲。

很明显,杨默是在构筑防火带,而且还是单向防火带。

如果哪一天,默默百投落在了其它人手里,并且要做一些打压村民养鸡厂的事情的话,杨默这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不是要通过让SPV公司破产倒闭的方法,占了便宜就跑;

反正这家SPV的注册资本可能只有一万,破产清算的话,杨、吕二人的母亲,撑破天也就把这一万赔出去,这么点钱,几个村子全完掏的起……但默默百投那边,损失的可能就是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资金投入了。

而且这是一场纸面数字游戏,默默百投的上百万资金并不是真的物理亏损了,而是通过这种手段,转移到几个村集体共同成立的A公司手里……偏偏这是一家联营的村集体企业,只要稍作手段,账面上最有价值的偿还资产就只剩下土地和上面的鸡舍而已,哪怕钻探公司再恼怒,哪怕他们再想不顾商业规则玩连坐,但面对着土地这种性质敏感的集体资产,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到时候,有了默默百投前期上百万资金的投入,A公司的养鸡厂完全可以“就地复活”,然后一举成为附近小有影响力的中型肉鸡场……有了这个资本,干点什么不成?当然,这是一种风险预案,只要接收默默百投的领导不太过刁难杨默的话,他是不愿意使出这招“风险隔断”的手段的,毕竟这招很臭名声。

事实上,要不是国企员工不能从商,那家合伙企业的个人股东一栏,填的就是杨默和吕莹莹的名字了。

或许有人会说:杨默你是不是傻?为了几个村子的利益把自己埋进粪坑里……伱真当自己是圣母啊!

呵呵……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你只需要知道,作为前提条件,四个村子所共同成立的A公司里,四支生产大队各自占21%的股份,而剩余的16%股权池里,将会有9%的股份以“突出贡献奖励”的名义,划拨给某两人的父亲……甚至A公司的总经理一栏,写的就是杨默父亲的名字。

从公正的立场上来看,这略有些过份,也意味着只要不干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这家潜力无限的A公司将会一直掌握在杨默父子手中。

但面对着一年至少15万只鸡的养殖指标、默默百投上百万的投资额,以及那条肉眼可见的康庄大道,别说区区9%的股份和主导权了,就算你让这些乡贤和四支生产大队的人天天给你捶背洗脚伺候着,他们也不带一丝犹豫的。

贫穷……从来都不光荣!………………

花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杨默才给各位乡贤清楚了自己设想的双层PPP是怎么回事之后,这才一脸严肃地看着大伙:“俺叔公,诸位叔叔伯伯,咱们现在所干的一切,都是在与时间赛跑。”

“谁也不知道默默百投的新经理什么时候定下来;谁也不知道我这个经营指导小组组长还能发号几天的施令;”

“所以……这家由各村成立的新单位,请各位必须回去以最大的努力做生产大队思想工作,最好能在五天内组建完成……同样的,那家SPV公司,也必须在一周内走完所有程序;”“现在用个人的名义成立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企业并不容易,所以……这件事得麻烦三叔公您了……放心,我会让我朋友在县里面提前招呼一声,但您还是得露个面,带着我和莹莹的母亲走这么一趟……两位长辈在这块不熟,我那朋友也不是工商系统的,出点啥意外,总归不太好。”

三叔公想了想,没什么犹豫地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杨默让他走这一出,并不是真的怕出什么小意外,而是让他站出来表态给几个村子里的人看一看……所谓说不如做,他在这几个村子里的辈分最高,有些事情他出面,效果才会好。

杨默见状,笑了笑:“虽然新单位要五天后才会正式成立,但咱们也不能干等着,诸位回去做通各村生产大队的思想工作后,就劳烦叮嘱着赶紧把前期工作开展起来……该统合用地的统合,该平整的平整,该选人的选人;”

“等这些工作做好后,我会让这方面的专家过来一趟,为咱们量身定制一套鸡舍建设方案……同时,技术培训工作也会提前展开。”

说到这,杨默总结道:“还是那句话,咱们现在一切都在跟时间赛跑,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合作框架敲定,把项目弄起来……到时候就算默默百投的新经理上任,面对着黑纸白字和已经投出来的钱,他也不愿意冒着风险毁约吧?”

听到“冒着风险毁约”这几个字,众人都笑了起来。

双方都是恩怨纠葛了十几年的冤家,他们当然知道钻探公司最怕什么。

笑了一阵后,一个四十五六的汉子忽然有些犹豫:“杨默啊,实不相瞒,有这么一大个赚钱的项目,回去以后说服生产队没啥难度,反正都是一票子穷哈哈,能有钱赚就等于天上掉馅饼,没人那么矫情;”

“可问题是……其它的村子好办,面积和人口都不大不小,也只有一个生产队;”

“但俺们白杨村面积和土地虽然很多,但人口同样不少啊……村里可是有两支生产大队呢,就算你说的那个肉鸡生长速度再快,但一批只养个几千只鸡只怕用不了那么多人吧?”

说到这里,汉子有些赧然:“要不……杨默你看能不能想个法子,给我们村多弄点养鸡指标?”

虽然七八十年代大部分的村子只有一支生产大队,但一些人口多的大村往往会有两支、甚至三支生产大队,因此采用规模化养殖的话,一批只养区区六千只鸡真的没办法所有人都有活干。

用不到你就P不进新公司,也就赚不了钱,一旦项目走上正轨,就很容易因为眼红病发生矛盾,也多出一些不可控的风险。

杨默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键,想了想,却是摇了摇头:“不成,那15万只鸡的饲养指标是从三个农场里面抠出来的……现在那边的鸡舍已经盖到一半了,那几家农场同样也有大用,临时改图纸很麻烦不说,缩减他们的养殖规模,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汉子闻言,顿时有些失望的啊了一声。

不过这个养鸡项目本来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于情于理,他也没有不满的资格……就算是这中间因为会有一支生产队落选而产生矛盾,那也是他这个本村话事人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万万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把希望寄托到杨默这个小辈身上。

杨默见他有些失望,却是笑了笑:“叔,虽然增加你们村肉鸡的饲养指标不太可能,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汉子闻言,顿时大喜:“小默,你有啥好法子?”

杨默笑嘻嘻地看着他,又扫了扫众人:“其实,跟种田一样,养鸡这一行当涉及到的环节很多,可不仅仅只是大伙看到的肉鸡这么点东西……种鸡孵化与筛选、疫苗生产、饲料生产、各种防疫药品的生产、粪便无害化处理、屠宰分割、鸡毛的回收再利用、到最后的食品加工和运输,前前后后加起来二三十个环节呢。”

说着,杨默摸出了烟又发了一圈,这才定定地说道:“虽然育种和防疫环节,由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缘故,咱们没法碰;其它的大部分环节由于整体考虑,也被划拨了出去……但是屠宰分割环节和特种饲料的生产环节,却是分出一部分产能出来的。”

说到这,杨默看了一眼汉子:“叔,你们白杨村可转为工业用地的荒地并不多,因此屠宰分割厂就别想了,这玩意听起来不起眼,但是论及用工人数和占地面积,却绝对算得上大户……不过承担部分特种饲料的原料种植和生产任务,却是没什么问题。”

特种饲料?

众人有些疑惑地看着杨默,这个词杨默之前也说过一次,但他们始终不清楚这玩意是什么东西。

杨默见状,笑着解释道:“所谓特种饲料,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就是根据肉鸡生长周期的不同需要,掺了不同中药成分的玉米饲料罢了;”

“如果成分配比得当,这玩意不但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效减少肉鸡的发病率,还具有一定的催肥效果,对于提高鸡肉的品质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甚至还能增加鸡肉的特殊风味,用特种饲料养出来的鸡,不但能卖出高价,在国外的一些地区也很受欢迎呢!”

“事实上,俺们村的那个特种肉鸡饲养场,养的就是这种玩意……其余的四家农场,在现阶段也有2万只特种肉鸡的饲养指标,这算下来,对于特种饲料的需求,也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说着,杨默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白杨村那边离泰安比较近,往年也曾经小规模种过黄精、白花丹参、瓜蒌、黄芩之类的中药材;”

“虽然好像没怎么听说黄精、白花丹参、瓜蒌对于禽类养殖有什么作用,但是黄芩由于能明显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却是特种饲料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呢……要不,把玉米和黄芩的种植订单分一点给你,另外在你们村子建一个以黄芩为主的中草药初加工厂?”

“要知道,中草药这玩意奇怪的很,如果你用西式的工艺将里面的物质萃取出来,工序颇为麻烦,费用也颇高不说,效果还不咋地;还得靠着人去按着中医的法子制备,然后磨成粉后添入到饲料里才有用……这可是个功夫活,人少了可干不成。”

汉子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中~!俺们村除了规定的主粮和棉花用地外,还能有个三百多亩的经济用地……到时候全给你种上这些东西!”

“除此之外,村口旁边还有十多亩根本种不了东西的盐碱地,到时候就在那盖加工厂!”

杨默闻言,笑了起来,看了看时间后,站起身子:“好了,三叔公、各位叔叔伯伯,既然事情已经吩咐的差不多,那咱们就赶紧动起来吧……时间也不早了,我和莹莹还得回公司呢。”

众人见状,点了点头,如杨默所说,现在一切都是在与时间赛跑,的确分秒耽搁不得,于是赶紧告别,然后等着把杨默送出门后立马返回村子。

正当杨默跟众人打了声招呼,打算去把那位小车队的师傅叫醒的时候,杨妈却忽然叫住了他。

“小默,等一下,先进屋来……妈有话要跟你说。”

见着素来在外人面前拘谨内向的母上大人顶着众人好奇的眼光叫住自己,杨默一头雾水地挠了挠,然后乖乖地跟着进了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