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170章 青苗法?不,这是资源倒配法! 3

第170章 青苗法?不,这是资源倒配法!(3)

第170章 青苗法?不,这是资源倒配法!(3)

扫了一圈众人,杨默笑嘻嘻地说道:“第二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债务置换法。”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单价涉及到5000元及以上的产品,不管这东西是叔叔婶婶们是自己单独购买的,还是几个人合起来购买的,甚至是村子里组织大家一起搞的公共基建项目,都可以按比例换算成指定商品的消费额来抵充这部分的债务;”

说着,杨默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了起来:“打个比方,今天早上在跟刘婶聊的时候,她对能够抢收作物的小型收割机很感兴趣;”

“如果最终刘婶和村里的几个叔叔婶婶决定一起联名,把这台价值4.5万元的小型收割机买了下来;如果按照第二种支付方法,她们可以不需要直接还这四万五的本金,而是可以将其换算成为9万元的指定商品购买额……刘婶他们只要在5年内,在供销社或者供销点里,各自按照比例买上足够多的指定商品就完事了。”

话音刚落,底下哗地一下就闹腾开了。

杨默双手压了压,示意大伙安静:“我还没说完,等我说完后,各位叔叔婶婶走也好,骂也好,甚至朝我吐口水,我也绝不拦着。”

说着,杨默耸了耸肩:“我知道这把这些钱忽然加倍,听上去很吓人,但我需要补充三点,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三点:”

“第一、这些指定商品,都是我们精心筛选出来的,以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商品,都是叔叔婶婶们用得到的东西……比如锅碗瓢盆、比如被套床单、比如食用油和孩子的书包文具、比如大伙身上穿的衣服鞋袜……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糖果吃食和酒水饮料,甚至是拿来送礼的奶粉和麦乳精。”

“我也是从农村里出来的,自然知道各位叔叔婶婶们在日常生活里需要什么东西……有句话说得好,买哪家的东西不是买?”

“左右这次大型助农活动,各家单位都出力不少,肉烂在锅里总比便宜了外人强不是?”

“而且叔叔婶婶们放心,到时候乡上的供销社和村里的供销点,都会贴上一张大大的告示,上面会写那些商品是可以作为债务置换指定购买的,也会专门腾挪出一个区域来陈列这些商品……实在不行,叔叔婶婶们到时候可以先过去看看,再决定要不要采用这种支付方法。”

杨默说完,下面的村民的喧哗声小了不少,如他所说,当下农村里各家的生活物资普遍缺乏,如果能用这种法子同时进项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虽然这个置换比例高了些,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不过……

看到下面部分村民的态度有所松动,杨默耸了耸肩:“第二,我想请各位叔叔婶婶放心,这些指定购买商品并不会给你贴一个虚高的价格标签来坑你们;”

“事实上,不但不会价格虚高,这些东西到时候展出来的价格甚至比同类商品普遍会低上一两成,甚至是三四成也不一定……而且我不妨把话放在这了,这批商品也只有你们能购买,要是城里人想占这个便宜,还没门路呢,买这些指定商品可是需要白条当做证明,然后现场勾划债务额度的!”

“之所以价格会这么低,一方面这是是大型助农活动,有临邑县的主管单位和供销系统盯着,我们必须要把功夫落到实处,而且这些商品的生产单位都是国企,也干不出那些明降暗升的坑人把戏;”

“另一方面嘛,也不瞒各位叔叔婶婶,这些商品都是各家单位的滞销库存商品,眼下各单位日子都不好过,因此也想着能快速汇拢资金,因此也算做是打折促销吧……不过各位放心,滞销归滞销,但质量却是杠杠的,让伱们买的绝对不是什么残次货!”

“总之,我把话放在这了,如果你发现购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结果售货员还不给退的;又或者在正规商店里发现有同一个牌子、同一个款式的商品标价比指定你们购买的东西还便宜的,你可以当场把柜台砸了,把这事告诉我们钻探公司……我们来帮你收尾!”

………………

这话说的下面人怦然心动。

供销系统各个点店的服务水平虽然差的一匹,但上柜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却是能让人放心的,既然杨默当着下面这一圈主管单位的领导和供销系统的领导说出这话来,那自然不像是诓人的模样。

指定购买的商品便宜个2~4成?便宜这么多!?

脑子灵活点的已经发现这其中的商机了。

如前面所说,当下农村里的生活物资其实非常匮乏,许多东西是想买却舍不得买,而且每个村子里都少不了那么一些“谨慎”的人,听到这翻倍的债务置换,说不定就不敢尝试了。

所以如果指定购买的商品真的足够丰富的话,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价差,把商品6折拿回来,然后8折甚至7折卖给那些胆小鬼或者外村的人好不好……很多东西往日里大家舍不得下手,无非就是觉得价格贵了,但只要能把价格打下来,抢着买的人多的是!

看着下面的部分村民眼神开始炽热起来,杨默脸上的笑意更甚。

跟后世的演唱会一样,之所以留出这么个极容易察觉的价差BUG,他就是希望部分先知先觉点的村民在利益的驱使下去充当黄牛,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村子里的流动性给盘活起来……这年头没几个人是傻子,在这种几乎不设限的条件下,只要有了第一批黄牛,第二天绝对会跳出第二批、第三批、甚至第十批黄牛,然后靠着村与村之间的血缘枢纽,把这些商品的流通性不断往外扩;

只有把各村的消费积极性在指定范围内充分调动起来,并且初步构架出一个不同于城市经济的小生态框架,临邑县的区域经济才能在农村市场这个被人忽视的蓄水池支撑下软着陆,部分本地企业的三角债务危机也就顺利成章地解开了。

………………

见到已经有人在交头接耳起来,杨默敲了敲黑板:“多补充一句,除了那些农用机械之外,其它的,诸如给村里面修路、修烘干房、修应急发电房,也可以用这种置换方法;”

“国家不是说了么,要想富,先修路……咱石坪村本就不富裕,这路要是再像眼下这么烂下去,大伙想要奔赴小康,那不得等到猴年马月啊!咱不得高低整上一条车怎么也碾不坏,雨怎么也冲不坏的柏油马路来?”

之前就有所猜测的杜老南闻言,嘴巴都哆嗦了起来:“小、小杨领导,你是说……修路也能用这种支付方式?”

杨默点了点头:“修路不得用水泥、碎石、碎砂、沥青?”

“不得用热补灌缝胶、密封胶、渗透防水剂、发泡剂?”

“不得用挖土机、渣土车、铲车和碾压机?”

“不得让县里专业的工程队来施工,不得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以及住宿?”

“同样的,不管是修烘干房,又或者是建一个小型脱谷厂或者面粉厂,甚至是把村里面的榨油厂和棉花脱籽厂升升级,都可以采用这种支付方式;”

别有意味地朝着这位村主任笑了笑:“这一门一门的,可全是生意啊。既照顾兄弟单位们的活计,也能给村里面小小地创创收,这不挺好么……最主要的是,当村里的基础设施上去了,发展也就盼头,不是么?”

杜老南听懂了他的意思,一脸难以置信地扭头看了看椅子上的某两位领导,得到对方颔首示意以后,心里忍不住狂喜起来。

虽然他不清楚并不归本地行政单位管辖的央企,在有上级文件的情况下是可以独立开展一些基建工作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明白杨默这番话的含义和份量。

天见可怜,穷了几十年,连修二里土路的钱都差点掏不起的石坪村终于有希望了!

只要这个所谓的特别工作小组真的能拿出钱来兑现承诺,别说去消费双倍价格的指定商品,就算是五倍、十倍,他也不带一丝含糊的!

做了近十年的村主任,没有人能比他更明白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基建,对于一个穷村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看了一脸潮红的杜老南,杨默笑了笑,继续说道:“第三、还是那句话,既然是助农,那就得把工作做扎实,沉淀到细节里面去;”

“所以,我们特别工作小组并不希望我们这些国营单位与各位叔叔婶婶之间只是个单纯的帮与被帮,又或者你们以为的单纯买卖关系;”

“简单来讲,我们希望叔叔婶婶们能够放下戒心和顾虑,把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想法说出来,给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权益,也为我们这些国营单位提供一些指点。”

说着,杨默抬手指了指刘桂芬:“像之前刘婶提出的意见就很好,她跟我说,咱齐鲁这两年下半年雨水都很丰沛,要是等到8月初去抢收稻子的话,因为品种原因,这些稻子受了雨以后基本都是倒伏的;”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是现有的普通型号的收割机,不管大小,即便是能在田间腾挪的开,面对着这些成片倒伏的水稻也没法收割干净……届时能一次收割上来的稻谷能不能有一半暂且不提,剩下的稻穗被履带一压,至少会有1/3会被压进了淤泥里,显然是要不成了……从这方面讲,如果不考虑实际因素就买寻常型号的收割机不是在帮忙,而是在添乱!”

众村民纷纷点头,然后将视线挪到刘桂芬的身上。

刚才光顾着兴奋了,竟然忘了这一茬,农活这种事情变数太多,也太细,任何一个环节有不对付的地方,都有可能出事。

果然,还是女人心细啊,一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扫了一眼被瞅的有些脸颊发红,却如同一只公鸡般挺着胸膛的刘桂芬一眼,杨默哈哈一笑,然后将脑袋扭向了某处:“三家农机厂的人都在这里,有没有技术人员能现场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明显是另一种形式的竞标,众目睽睽之下,能够第一个提出解决方案的厂家,大概率更能获得村民们的青睐,然后收获至少3台以上的订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村民对于这种债务置换方式一点也不排斥,有了兜底以后,出手的大方程度自然跟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而杨默之所以忽然玩这么一出,除了要做案例之外,其实也是因为对于齐鲁本土的这些机械制造厂的技术人员有着足够信心。

后世国内第一工业强省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曾经干过外贸的他自然知道这些平日里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技术人员究竟有何等扎实的基本功和令人意外的技术微创能力……如果不是齐鲁这边企业跟条扭屎虫一样戳一下动一下,说句自大点话,后世的长三角还真的未必能坐上工业第一制造中心的宝座。

见到杨默竟然现场考教,三家农机厂的负责人顿时表情变了,不怎么懂技术的他们瞅了瞅稳稳当当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的诸位领导,嘴巴动了动,最终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只能把目光投向身边的技术人员。

他们现在是看出来了,今天这么大一帮子领导,纯粹就是过来站台表立场的,真正做主的,还是黑板前的那个年轻人;眼下,也只能寄希望于身边带过来的技术人员能够争口气,别让他们脸上无光就好!丫丫的!早知道今天会有这么一出,接到电话后怎么也该把分管技术的副经理带过来,顺道再带上两个技术主管才是,下面推荐过来的人说是车间里的技术骨干,但都是小年轻,谁TMD知道靠不靠谱啊!接受到自家领导的眼神,其余两家机械厂的技术人员还在犹豫,九龙机械制造厂的年轻技术员却已经站了起来:“关于针对倒伏水稻的收割,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只需要在原有收割机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就可以了;”

“简单来说,在行走部前、工作部下方增加一个深齿铲斗,让其贴地作业,倒伏的水稻稻杆就会顺着深齿,在铲斗自身弧度的作用下变直,然后被上方的工作部吸入、切割、分离;”

“这样一来,虽然会因为地形原因或者雨水原因,在过程中会吸入一定的淤泥,但至少不会出现稻穗被碾压报废的情况,在后续稻谷的烘干过程中只需要多筛抖几次,谷壳上的淤泥干燥后自然会变成尘土被吹走,并不会影响脱壳大米的品质。”

说完了这个乍听之下土到掉渣,但一听就知道行之有效的办法后,这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却支支吾吾了起来:“只不过……增加一个深齿铲斗技术虽然并不复杂,只要有材料,一个技术小组一个下午就能改造完成,但是成本、成本……”

看着这名羞于谈钱的技术人员,杨默咧嘴一笑:“成本大约会提升多少?没事,你大大方方讲出来就行!”

这名技术人员悄悄瞅了一眼自家的领导,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里全都是不自在:“大、大约出厂价要往上涨个500块钱左右。”

说着,他的语气明显急了起来:“我们厂现在没有这种铲斗的模具,要去县里定才成……那边虽然是兄弟单位,但一个1.5X0.8的深齿铲斗,不大批量采购的话,一个怎么也要400多块才成……再加上运费和工时费……”

杨默见到这个甚至还比自己大了两岁的技术人员涨红着脸在那解释,忍不住好笑地摆摆手:“能解决抗倒伏作物的收割问题就成……那500块钱,我们特别工作小组认了。”

这些用于“置换”的农具器械,甚至是工程款,都是特别工作小组代付的,这也是这名技术人员为什么会紧张的原因……虽然这些小型收割机都是按照出厂价给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其实也略低于陈飞宇说的4.5万元/台,但对于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来说,500块钱也不是一个小数了,害怕他因为这个而否定掉这个改造方案,从而丢失可能到手的订单也很正常。

见到这位技术人员欣喜若狂的表情,杨默咧了咧嘴,然后转过身来:“咱们这是助农工程,加量不加价,刘婶你放心,若果你真的打算跟自己的几个好姐妹一起订一台小型收割机的话,不管改多少处,只要不是太过份的话……价格都是四万五!”

说着,杨默朝着刘桂芬挤挤眼:“所以,刘婶,要不你现在就跟姐妹们商量一下,看看还有啥问题需要解决的,一并赶紧说出来,我们的技术人员好帮你出方案!”

“虽然在订货合同签订以前,只要你们有问题和需求,这些厂家的技术人都能帮你们出方案,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量身定做一台收割机、拖拉机、甚至是扬谷机和烘干房,但事关抢收工作,咱能早一天敲定下来毕竟更好不是?”

听到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所有的农用器械和基建设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改造,而且不额外收取费用,所有村民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小杨领导,能不能让厂里的师父稍微等一等,我把那几个妯娌和当家的叫过来……让他们自己说说还有啥要求!”刘桂芬眼巴巴地看着杨默。

杨默笑的很开心:“没事,刘婶你去叫就成……今天一整天,我们都会在这,不管是谁,不管你们凑份子打算买什么大件,我们都会在能力范围之内力所能及地帮你制定制化解决方案。”

话音刚落,刘桂芬固然是屁股上宛若起火似的跳了起来急急忙忙地朝着村里跑去,其余的村民也一下子跑了一大半……看着那边喊边叫的模样,想来是去拉人了。

而那一堆制造单位的负责人见状,却是苦笑了起来。

穆大小姐在之前的电话沟通里就说过了,将会在第二阶段里采用“小而散”的业务出单方式,他们原本以为是通过走乡串村的方式东卖一台,西卖一台,因此也没太往心里去,答应了下来。

结果……

竟然是以台为单位的定制化改造方案?看着前排那几位自始至终都在微笑着的领导,各单位负责人无声的叹了口气。

算了,定制改造就定制改造吧,反正现在厂里面也没什么活,

至不济……

给工人们练练手,让厂子看上去多上几分生气,总归也是极好的。

………………

趁着中途歇场的功夫,穆丽雅悄悄拉着杨默的袖子走到一旁。

“杨默,瞧这架势,一个村需要搭进去的钱不会低于100万……毕竟你也承诺过,那些让村民们指定购买的商品也是由我们以出厂价分批兜底,再流入供销点的专柜上的,两边加起来,着实不是一个小的数字。”

说到这里,穆大小姐脸上带着一丝疑惑:“虽然说不管是农用器械还是那些日用品,我们拿到的价格都很低,但从价格上来看,是可以两头盈利的。”

“但你是不是忘了,以这些村民的实际收入来看,要想周转完那么多的货物,让资金全部回笼,至少也是三五年的事情了;”

“你即便是打算学着王安石来一手青苗法,好歹也该参考一下当下的通货通胀速度吧?”

“我算过了,如果在一年之内回笼所有资金,我们能通过价差赚上一笔;如果在一年半内回笼所有资金,我们则是不赚不赔;但要是超过这个时间……”

穆丽雅的意思很明显,如果超过一年半,那就稳赔不赚,即便那些村民们都是采用这种置换的方式去“偿还债务”的话,但如果都是转化成五年期的话,那简直要亏到姥姥家。

杨默闻言却是笑了笑:“100万?不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这边各方面需求的旺盛度,绝对不是你所能想象的;而衣食住行乃至农业生产方面没被挖掘出来的需求,也是多如天上繁星!”

“事实上,连带着基建设施工程在内,我的心理预期是每个村大约给个300万左右的滞账标准……整个临邑县大约有236个村,王总刚盘出来的7.06亿甚至还不够用的呢!”

说着,杨默摸出一根烟来,把玩了一下罗勇刚送给他的那个煤油打火机,喀嚓一声点燃,轻轻吐了一口青烟后,这才说道:“知道么,就跟咬着牙每个月多掏400块钱租一间屋里家具炊具相对比较齐全的人,和一个租了个除了床什么都没有的屋子的人之间的差别一样,后者虽然乍看起来掏的钱要少上400,但实际上只要过上几个月就会发现,后者的实际生活支出往往会比前者高的多,而且生活质量还要比前者低了不止一筹。”

“所以,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有没有踏过那条基准线,非常重要。”

“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让钻探公司去当那个傻子,先行出资垫付那些农用机械的购买费用,然后再将这笔费用转化为以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债务】,刺激这些村民们主动承担的原因。”

说着,杨默看了一眼沉思着的穆大小姐:“呵,大小姐,你该不会是一开始以为我是打算学着西方社会的那一套,玩一手双向镰刀吧?”

“我承认,这种做局手法跟资本的那一套很类似,但从本质上来说……”

说到这里,杨默看了一眼几名正在偷偷打量自己的领导和单位负责人,慢悠悠地弹了一下烟灰:“呵,青苗法?”

“不,你们误会了,这是资源倒配法……除了行政单位,只有大型央企敢玩的血食返还之法!”

——————

PS:今天只有一章。

这两天倒霉透顶,昨天在路上被水泡了近三个小时,差点没能回到家;今天又得去处理水淹七军后的种种狼藉。

哎~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