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256章 复刻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256章 复刻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256章 复刻

第256章 复刻

虽然知道能在短短的大半年内就将默默百炸操持成这么大一个项目的人肯定是个雷厉风行的家伙,但李骏还是没有想到,自己那边的股份还没变更完成呢,杨默这边就把他叫了过来。

因此,当他二度站在九龙宾馆门口的时候,要说心里不激动,那是骗人的。

这两天他补了不少资料,不管是庆丰食品还是第五农场,但凡是杨默扶持的亲信单位,就没有一个不在短期内飞黄腾达的。

庆丰食品自然不需多说,默默百炸 默默百炒 默默百卤三大项目,合起来年营收数以千万计不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具有全国连锁潜质的超级项目,只要等到条件合适,又或者全国经济回暖,分分钟就能靠着开放加盟的模式开遍全国。

而第五农场也同样不可小觑,虽然大家现在都看得出来这家单位是属于默默百炸的配套单位,主要就是负责817肉鸡的供应链体系打造的任务,但别的不说,光凭它麾下的那家股份同样有些玄奥的817鸡苗繁育所,就足以成为真正的金凤凰……忘记说了,随着默默百炸原料的解禁,以及中间那段极具话题效果的徒步送鸡事件,再加上充满报恩意味的百所希望小学项目,817肉鸡在齐鲁地区彻底大火之余,那家“老六鸡苗繁育所”目前的鸡苗订单累计量也正式超过了2000万羽,在这个年代堪称恐怖。

嗯……

上次的话说的那么透彻,想必自己现在也应该算作是杨默的新晋嫡系了吧?

就是不知道,这位手段总是出人预料,运气也好到爆棚的年轻科长,这次把自己找来,是想点拨自己一场何等的富贵呢?怀着有些不太确定的兴奋,李骏深吸一口气,踏进了九龙宾馆的大堂。

……………………

与上次不一样,杨默既不在五楼的会客室,也不在二楼的科长室,而是在三楼单独开辟出来的产品陈列室里。

而当李骏在这个占据了三楼将近一半面积的超大陈列室里见到杨默的时候,他正在和六七名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对着桌子上的一大堆蔬菜和几堆瓶瓶罐罐交流着什么。

“李总到了?来来来……赶紧进来。”

被李骏礼貌的敲门声惊醒,杨默并没有起身,而是很随意地招了招手。

见到杨默这幅姿态,李骏顿时松了一口气,心情也愉悦了许多,要是杨默今天太客气,反而才是个大大的坏消息呢!“李总,过来瞅瞅,看看这些东西认不认识?”

杨默指了指桌上那堆略有些凌乱的东西,语气里带着一丝好奇。

李骏闻言,赶紧两步跨了过去,定睛一看,咦了一声:“这是……图桑卡?”

看着那几罐包装花里胡哨,上面还印着俄文的铁罐头,李骏有些吃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夏早在六十年代就与毛熊国没有商业上的来往了,因此这种毛熊国产的肉罐头就此在华夏的市场上销声匿迹,除了极个别特殊场所外,你根本见不到这玩意。

瞅着这十几罐不是印着牛头就是印着鹿角的罐头,李骏有些纳闷,这是打算仿照着图桑卡的样子出点肉罐头?不应该啊,这种里面全是超大块肉的填装模式绝对是傻大气粗的代表,原料成本降不下来不说,价格也比一般的肉罐头要贵上一截,根本不适合华夏的国情嘛!

关键是,据他所知,默默百炸的原料供应目前也只是堪堪够用而已,杨默哪来的那么多鸡肉来生产这种罐头?

嗯?不对,不仅仅是图桑卡,还有好多沙拉罐头。

多瑙河牌番茄什锦沙拉罐头……31戈比。

乌X兰牌番茄甜椒沙拉罐头……20戈比。

顿河牌蔬菜沙拉罐头……48戈比。

库班牌番茄卷心菜沙拉罐头……30戈比。

涅任斯基牌黄瓜洋葱沙拉罐头……31戈比。

看着这些专门贴上了价格的扁罐子,李骏委实有些懵逼,在他这种业内人士看来,图桑卡和这些沙拉罐头不管是原料选择还是在生产工艺上全完就是两码事,他实在不知道杨默今天把他找来是干什么。

杨默却是略有些惊奇地看着他:“咦?李总你认识这些玩意?”

瞅了瞅旁边的几名白大褂,李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以前……接触过。”

想起离齐河县并不算很远的殇河,以及这两年越来越活跃的倒爷们,杨默顿时了然地点了点头:“接触过就好。”

说着,又指了指被单独摆放在一起的另外一堆形状各异的罐头:“那这些呢?”

李骏侧头望去,眼睛里露出惊讶的眼神:“这是……以前汕头专门用于出口的天坛牌猪肉罐头?”

“还有……辽西罐头食品厂产的和平牌豆角罐头?”

“福州水仙花牌青豆罐头?”

“以及……长城牌酸黄瓜罐头?”

“这、这、这……”

见到表情有些凌乱的李骏,杨默一乐:“李总竟然知道这些罐头的出处和用途?”

李骏赧然一笑:“让杨科长笑话了,主要是这里面有些牌子已经不用了,不少产品也已经停产了快二十年了……乍一眼看到这么多已经在市面上消失不见的东西,一下子没缓过头来。”

为自己之前的失态解释了一下,李骏开始规规矩矩地回答刚才的问题:“杨科长,实不相瞒,其实以前我就是罐头厂的,而且就在天津长城罐头厂上班……你也知道,那会儿每个口岸都有一个或两个出口的专用商标,长城牌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自然知道这些罐头的用途。”

说到这里,心下隐隐有所猜测的李骏补了句:“杨科长,忘记说了,当初面向毛熊国和东欧出口罐头,统一使用的就是长城牌商标,只不过是由中粮总公司统一对外签订供货合同,然后给各地下达执行而已。”

杨默讶异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刚瞌睡就送来了枕头。

扫了一眼旁边几个之前已经争吵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研究团队成员,杨默摸了根烟递了过去:“哦?看样子李总对毛熊国那边的口味偏好是有所研究啰?说一说。”

看了一眼里面只有一个烟头的烟灰缸,李骏接过烟却没有点燃,而是将那根华子别在耳朵上,这才开口道:“有所研究倒是谈不上,不过稍微有所了解倒是真的。”

沉吟了一下,李骏组织了一下语言:“杨科长,这么说吧,虽然咱们国家和毛熊国是邻国,但两国之间的口味差异之大,其实远超寻常人想象,许多咱们国家引以为豪的美食,人家根本吃不惯……甚至是东北地区的许多美食,那边人也不太能接受。”

说到这里,李骏举了个例子:“我记得我的师父曾经跟我讲过一件事,大约是1954年吧,我国首次对毛熊国出口猪肉罐头,是按我国传统口味生产的红烧猪肉;”

“结果到了年底,中粮的李瑞征副经理去毛熊国交流的时候,毛熊国方面提出抗议,说红烧肉不适合他们国家的口味,不愿意再进口了,后来还是我方承诺愿意按照对方的要求对工艺进行改进,这才没把口子封死;”

“不久之后,毛熊国方面就派罐头专家来试制清蒸猪肉了;据说当时是由捷克派罐头专家试制原汁猪肉和午餐肉;而民主德国派罐头专家试制浓汁猪肉(又称古拉许),这些品种基本上都是生猪肉装罐,不加酱油、白糖等调味品,原汁原味……那玩意我尝过,难吃的一批,白瞎了那么金贵的猪肉,但对方却觉得味道非常不错。”

“总之,或许是因为之前的红烧猪肉罐头让那些毛熊国太难以接受,在那之后,但凡生产对毛熊国出口的罐头厂,都要有毛熊国罐头专家驻厂或巡回检查验收才能发货……两国的口味差异之大可想而知。”

杨默点了点头:“李总这话说的在理,一千条舌头有一千种口味偏好,并不是咱们觉得好吃的,其它国家的人就一定觉得好吃了……口说无凭或许不足以说服人,但人家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总归不会是有假吧?”

最后一句话,却是对着那几名白大褂说的。

听到杨默在点自己,那几名白大褂表情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齐齐点了点头。

或许是因为和毛熊国之间的往来已经断了太久的缘故,即便这两年有不少倒爷活跃在北境,但国内的食品界还是普遍对毛熊国的口味陌生了起来。

虽然说帝都的莫斯科餐厅依然火热,但客观的说,在这个年代,那地方没有点身家和地位根本没胆子进去不说,那里面许多菜的口味,也并不能真正代表毛熊国普通大众的口味,自然对罐头这种平民化的食品的口味给出具有足够价值的参考意见。

偏偏从60年代开始起,毛熊国民众对于蔬菜罐头的需求逐年递增,到现在已经逼近8公斤/人/年的水平了,这么大一块市场,由不得杨默不上心……别以为一人每年只吃8公斤的罐头很少,在寒冷的毛熊国,蔬菜的价值可不比肉低多少,而且由于毛熊国那边的人对于蔬菜罐头的购买都是集中在结冻季,伱完全可以理解为这是他们在5个月内的蔬菜罐头消耗量。

按理说,既然搜罗到了毛熊国本国的罐头和以前华夏出口到毛熊国的罐头,有了参照物之后确定蔬菜罐头的口味应该并不难。

但问题是,一来,国内以前用于出口的那些罐头早就过了保质期,根本无法食用,自然也无法借鉴……再说了,杨默很确定,以前那些罐头的口味对于毛熊国的民众来说,也只是堪堪能接受的程度,根本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二来,还是老问题……原料的差异。

虽然桌子上有不少毛熊国的罐头,但那些由牛肉和鹿肉制作的图桑卡还好,那些蔬菜沙拉罐头里面用到的原料品种,却跟华夏的蔬菜品种差异甚大……不管是黄瓜、洋葱,番茄、豆类,还是香料。

食品这个行当很有些意思,不管是咸淡味差了那么一丝,还是香气和口感稍微有点区别,甚至是脆糯度有所不同,味蕾感受就会被十倍乃至百倍的放大,因此想要拿一堆毛熊国并没有的蔬菜原料来调制出他们能接受的口味,里面的技巧虽然不能说很难吧,但也绝对不简单……也幸亏面对的是以饮食粗犷著称的毛熊国,要是诸如法国意大利这等饮食文化深厚的国度进行类似操作,那杨默就要彻底抓瞎了。

所以……

刚才那些白大褂,争吵的便是如何在毛熊国已知的口味基调上,用何种手段调出类似的口味和口感。当然,既然是披着白大褂的研究团队,又是石油单位的外部机构,那么自然在科技这一块有所建树。

事实上,刚才他们争论最厉害的话题点之一,便是通过什么样的科技处理手段,去将那些现有的蔬菜原料,调制成毛熊国人可能接受的口感和味道。

………………

明白了这些人之前争论的重点后,李骏内心一喜,脸上却是一副惊骇的神情:“杨科长,还好现在还没定下来口味方案,否则就坏菜了……即便不需要走通关流程,但这些罐头却万万不可走科技路线啊!”

几名白大褂闻言,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了起来。

杨默也有些奇怪地看着他,不明白这货为什么表现的那么夸张。

杨默对于毛熊国算不得多么熟悉,也很少吃罐头,已经习惯了后世生活的他,只要一见到瓶瓶罐罐之类的东西,下意识的就会默认里面肯定添加了防腐剂和各种科技物质,因此委实没觉得这有什么。

李骏闻言,却是面容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杨科长,罐头是全世界范围内,少数几种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就能长期保存的食品之一……巴氏杀菌法虽然古老,但一直被证实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这种方法未必百分百见效,因此阿美莉卡和岛国那边才陆陆续续发明了许多化学防腐剂……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据我所知,在罐头这一块,毛熊国那边是坚定的传统防腐手段拥趸者,对于化学防腐剂有种强烈的排斥……顺带着,对于化学添加剂也有极强的厌恶感。”

说到这,李骏解释道:“其实这里面的缘由有些复杂,倒并不是说毛熊国的人就真的一开始就不肯接受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了,更多的其实是舆论意识造成的。”

舆论意识?

杨默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心里满是惊奇,莫非毛熊国也跟后世的华夏一样,各种唯恐天下不乱的营销号满天飞,然后同样把防腐剂这玩意给妖魔化了?李骏见状,小心翼翼地解释道:“这事其实得从十几年前开始说起。”

“1973年,岛国发明了一种带着蟹肉香味的【苏里米】,也就是所谓的蟹**,并开始向世界出口这玩意。”

“但是岛国的蟹**是在太贵了,阿美莉卡人和毛熊人就于1984年在摩尔曼斯克合资建造了一个苏里米工厂……这事虽然听上去好像是天方夜谭,但的确是真的。而且这家合资的苏里米工厂虽然建起来了,但生产出来的蟹**却是各卖各的。”

“再之后没多久,阿美莉卡人发明了一种廉价的蟹肉口味的调味料,于是阿美莉卡开始大量生产这种含有调味料的廉价蟹**起来,并销往国内和世界各地。”

“随着时间推移,毛熊虽然也被蟹**的新潮淹没,但毛熊人用真的的蟹肉制作并调味,而不是用鱼类的边角料调制出来的便宜玩意;因此阿美莉卡人和岛国人的部分国内媒体在知道此事之后,对毛熊人能吃到真正的螃蟹肉表示赞赏之余,却也嘲笑他们的守旧,并将打击范围扩大到所有的罐头领域(后世的毛熊国商店供应的一部分蟹**,依旧是真正蟹肉制作的);”

“当这些新闻传到毛熊国之后,毛熊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宣传攻势,大抵就是说些【那些XXXX会给你塞一些防腐剂,和他一起吃一样的东西,并赞美他的先进。但毛熊人的产品没有防腐剂,他们也没法帮毛熊国发明的新防腐剂,于是只能嘲笑毛熊人使用中世纪水平的防腐手段】;”

“再到后来,毛熊国那边的主流说法就演变成了【那么毛熊人民食用的罐头到底有没有防腐剂?有,但绝不是XXXX发明的狗屎防腐剂,而是醋、盐、烟熏、煮沸。只有在毛熊国,人们才会为了健康和幸福使用这些原始的中世纪的防腐系统】。”

简单将事情的原委说出来后,李骏总结道:“杨主任,你也知道现在毛熊国和阿美莉卡的关系,也知道毛熊国现在的状况,所以在当下的这种情况下,要是运到毛熊国的蔬菜罐头被吃出来有添加剂的话,那说不得就是一场大大的麻烦……而且,您知道的,有些事情在这个时期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无解的死结,就算您在那边有朋友都未必有用。”

捕捉到这其中的要害,杨默顿时悚然而惊……自己终究是在后世生活的太久了,竟然忽略了这些商业之外的问题。

而旁边几个白大褂也是吓出了一声冷汗,看向李骏的眼神中竟然多了几分感激……与杨默不同,他们不是重生者,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对于这其中的要命之处才越发的理解。

李骏见状,连忙笑了笑:“杨科长,其实这几年我们喜相逢罐头厂陆陆续续地也跟毛熊国也有了些间接接触,因此对他们那边的口味偏好也算有那么一丢丢点了解。”

“简单来说,毛熊国那边基层民众的整体饮食风格比较偏粗犷和简单,并不需要,也不适合去做太多的文章,在味道风格上只需要把握住【酸】、【油】、【甜】、【咸】四个要点就好了。”

酸、油、甜、咸?

杨默有些迷惑地看着李骏。

李骏挠了挠头:“这里面的关系,其实我觉得没那么难以理解,个人觉得主要还是因为气候原因造成的,我就先从【油】这一点开始说起吧。”

“根据之前跟那些倒爷的接触反馈来看,毛熊国各种罐头卖的最好的时候大约是在10月下旬到来年4月份的这段时间,也就是那边的冬季;”

“据说那边的冬天能冷到令下四五十度,那么冷的天,自然要多补充点热量,所以即便是据说他们夏天的时候会吃的比较清淡,但到了冬天,肯定是油水越多越好……我师父也说过,毛熊国的专家当初过来监督的时候,一个劲地要求我们在猪肉罐头里多放油,而他们的图桑卡里面也一定会飘着厚厚的一层油,想必就是这个原因了。”

说到这,李骏笑了笑:“如果我的这个推断没错的话,那么他们喜欢吃甜的就很好理解了,一样是为了补充热量……以前我刚跟着我师父那会,正是国内罐头对毛熊国出口的高峰期,据说国内的那些糖水罐头和水果罐头在毛熊国那边受欢迎的很,诸如杏子糖水罐头和糖酱苹果罐头这些品种还被疯抢……这一方面是因为毛熊国本来就不怎么产水果,一方面却是因为那些罐头里放糖放的多的缘故。”

“至于吃酸,我觉得其实是为了解腻。”

“我有个倒爷朋友,在闲聊时曾经说过一个有趣的观点……毛熊国的国菜里不是有一道红菜汤么?在民间的做法里,红菜汤做的越酸、越油越好,甚至有些地方还会要求越咸越好。”

“他认为,这道国菜充分地展现了毛熊国的饮食特点……天气冷,所以需要摄入大量油水来保证热量;但吃的太油又容易腻得慌,容易闹肚子;所以得需要酸来解腻。”

“像他们那边顿顿必备的酸黄瓜、酸菜、酸奶油,莫不是因为如此……毕竟在毛熊国,肉类和鱼类的获取,其实要比蔬菜容易的多。”

“至于咸,也很好理解,那边的人跟咱们齐鲁一样,据说从事体力劳动的比较多,而且不分男女,甚至听说有不少矿工都是女的;”

“干的活越多,对于咸的东西就喜欢……就像咱们齐鲁,我许多外地的朋友都觉得这边的菜咸的发苦,但我却不觉得,而且但凡少放一点盐或者酱油就觉得没滋味,其实一个道理。”

“至于其它的,其实倒也没什么,主要就是调料这块需要注意,那边的大部分人好像吃不太来辣椒、花椒、姜、葱这些东西,像是香菜和草果、八角之类的大料,更是一点也沾不得,要是不注意放上那么一点的话,哪怕东西再好,他们也接受不了;反倒是香叶、洋葱和咱们国内不怎么受欢迎的茴香,他们特别喜欢……除此之外,倒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

见到杨默始终静静听着,时不时地还点头认可,李骏底气越来越足,当下就引入了正题。

“杨科长,如果我猜的没错,您今天把我叫过来,主要是想着利用临邑县的越冬蔬菜来复刻六十年代的蔬菜罐头,然后出口到北边吧?”

杨默笑着点了点头:“李总果然眼光如炬,正是如此……事实上穆副科长在年初的时候也曾动过这个念头,但拿出去的样品,人家都不满意,所以一直耽搁着了。”

李骏连忙自谦了一番,然后脸现难色:“杨科长,说句不自谦的话,我们喜相逢也有一支不算差的技术团队,再加上我以前好歹也接触过北边的业务,因此只要原料合适的话,调配出那边基本能接受的蔬菜罐头和蔬菜沙拉罐头,倒也还算有信心。”

“但问题……就在原料上面啊!”

说着,李骏扫了扫码在桌子上的那一大堆蔬菜,有些为难地看着杨默:“实不相瞒,就我的经验来看,目前临邑县所产的这些越冬蔬菜里面,也只有西红柿能拿来做独立的泡番茄罐头……而且据我所知,这种泡番茄罐头在那边的冬季非常昂贵,即便品种和个头有所不同,但铁定会大受欢迎;”

“胡萝卜、青豆、菜椒、卷心菜这四样跟西红柿搭配一下,可以拿来生产蔬菜沙拉罐头;”

“如果不追求销量的话,黄瓜和西葫芦也能做成蔬菜沙拉罐头……额,忘记说了,毛熊国那边做酸黄瓜的原料是小个头的黄瓜,跟咱这刺黄瓜不太一样,其实如果非要做酸黄瓜也行,不过得等到下一茬,刺黄瓜刚刚挂小果的时候就摘下来进行提前腌制和半阴干,这样口感才能仿个七八成,不过那样我怕菜农不乐意。”

第一次知道北边竟然吃西葫芦的杨默有些好奇地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毛熊国这些年推出了一系列“健康罐头”,其中便有酸奶油西葫芦沙拉罐头……虽然这玩意被大部分民众所鄙视,但却也有一小部分还算能接受。

沉吟了一下,杨默瞅了瞅旁边那几个表情各异的白大褂,这才说道:“既然李总有信心,那干脆这样,我们分开行动,你刚才说的那几种罐头,就麻烦你们喜相逢罐头厂先去把口味突击研究一下,然后争取在一个星期内把样品搞出来……王主管这边嘛,也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把样品搞出来,同样是一个月,到时候我们找人来做现场测评。”

说到这,杨默摸出一根烟来,朝着李骏示意了一下后点燃:“至于其余的越冬蔬菜品种……我很感谢李总的牵挂,但这事不急,等着你先把样品搞出来,等做了评测再说。”

接过杨默划过来的打火机,李骏取下了耳朵后面的烟点燃,感受到对方略显亲昵的态度,他也轻松了许多,当下壮着胆子问道:“杨科长,我瞅着这些越冬蔬菜的品种少说也有二三十种,剩下的那么多品种,您打算怎么处理?”

杨默长长地吐了口青烟后笑了笑:“李总你有所不知,如今毛熊国那边的食品供应越发的紧张了起来,虽然目前还不至于出现短缺,但却已经开始在走计划分配了……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口味合适,人家对于陌生食物的容忍度自然也会高一些嘛,你说是不?”

说到这,杨默耸了耸肩:“再说了,你不奇怪为什么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蔬菜罐头,但却放着那么多图桑卡么?”

闻歌知雅意的李骏闻言,脸上露出浓浓的惊诧:“杨科长,817肉鸡……产量已经跟上来了?”

杨默摇了摇头:“哪能呢,817肉鸡虽然长得快,但又不是浸了水的黄豆,咋可能一晚上就给你发出一盘子豆芽来?”

“不过,一般的817肉鸡供应量虽然还没上来,但特种饲养的817肉鸡却差不多该出栏了,本来这些鸡是有他用的,但既然越冬蔬菜的事情更急一些,那说不得,只能先调一批特种817肉鸡来应应急了。”

特种817肉鸡?

那是什么东东?李骏有些茫然地看着杨默,不过对于杨默要怎么处理那其余的越冬蔬菜,却越发地好奇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