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265章 层层递进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265章 层层递进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265章 层层递进

第265章 层层递进

作为占据了目前全世界60%(后世为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的国度,岛国目前的汉方制剂虽然没有后世的两千余种之多,但也超过了一千个,其被普遍应用的临床有效方剂已经高达210个,生药业多达140种……这还是只是被纳入医保范畴的数量,没有被纳入医保范围的生药和临床方剂,以及那些属于保健美容范畴的中医药产品,那简直是多如天上繁星。

正是因为如此,以自研药为主营业务的三公株式会社其实并不介意钻探公司借用他们的药局渠道,来合作推广他们的那几款以美容保健为主的自主品牌中药产品。

事实上,他们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想要以这些项目的合作为契机,在华夏这片古老而神秘,但民众却对岛国普遍具有强烈排斥感的土地上,钻开一个口子,逐渐铺开对他们而言最具战略意义的GAP地道药材种植基地!

没错,GAP地道药材种植基地对于其余200余家涉足汉方药的岛国药企来说,虽然也是深具战略价值,但目前却没这个资格冠以“最”字……但他们三共株式会社不一样!就如杨默在正式谈判之前点出来的一样,他们三共株式会正在谋求与规模一点也不比他们小的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合并重组。

这是一个关乎到他们三共株式会社未来百年命运的超大型合并计划。

记住这个词,是合并,不是兼并。

除非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爆出惊天丑闻,否则别说三共株式会社了,岛国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药企有这个实力兼并这家规模排进国内TOP20的大型药企。

虽然出于“做大做强,走向全世界”的目的,这件事有岛国的大人物在推动,但在具体执行上却有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

第三株式会虽然主要聚焦在慢性病业务上,但却是以西式靶向药为主;而同样聚焦于慢性病业务的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却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汉方药上。

两家规模差不多大企业的合并,并不是单纯有了上层意志就足够的,你起码得形成足够的战略互补,主动谋求合并的一方也得拿出足够的诚意和诱饵才成……况且岛国现在汉方药的市场方兴未艾,人家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的发展前景甚至比三共株式会社还要光明一点,凭什么是你去合并人家,而不是人家来合并你?所以……

几经研究后,三共株式会社的董事局把撬动点锁定在了华夏优质地道药材的供应能力上……这也是所有岛国汉方药企的命根子。

毕竟中医以药为本嘛,再加上经过十余年的大肆收购,华夏的野生药材供应能力以一个肉眼可见的水平在下降,偏偏岛国的汉方药市场容量以一个吹气球的速度在膨胀,一增一减下,能够大量供应优质道地药材的生产基地,其战略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只不过即便改革开放了十一年,华夏对方的开放程度依然属于“有限开放”,商品贸易可以,但投资在华夏地头上建厂却很谨慎;再加上与后世不同,国内民众对于岛国的排斥感依然极强,因此想要在华夏建设高标准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与建厂还不太一样,这种种植基地还涉及到相关区域百姓的人和地,光民族感情这一项,就足够让人抓狂的了。

说实话,要不是今年恰好遇到华夏的经济寒冬期和出口冷冻期,而中日之间的破冰之旅又得到了华夏高层的高度重视,他们三共株式会即便是判断出在华夏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对于合并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具有着难以言喻的战略价值,但却也只能干瞪眼。

因此,只要能精准地拿下足够的华夏地道药材种植基地,他们付出再多的代价也值得……而齐鲁作为中日贸易之间的桥头堡,第一枪能否打响,自然至关重要。

只不过,一码归一码,虽然三共株式会社对于杨默资料上的那些地道药材种植地渴望到近乎眼红,但作为一个谈判老手,铃木次健自然不会跟个菜鸟似的自乱方寸。

………………

“杨科长,为了中日友谊,为了更好地促进这几款在谈产品和后续项目的发展和扩容,我建议……将贵单位目前投入的地道药材种植基地一并纳入进来,作为资产折算为新公司的股份。”

铃木次健诚恳地看着杨默:“请杨科长相信我们三共株式会社的诚意和实力,以岛国如今的汉方药市场容量和我们在药局渠道及医院的影响力,如果合作范畴只是局限于方才的那几款产品……说句自大点的话,这也未免有些太大材小用了些。”

说着,这个秃头老头不动声色地拍了拍杨默的马屁:“杨科长乃是贵国罕见的青年俊彦,知识之渊博,能力之出众,实乃在下生平罕见……以杨科长的才能和雄心壮志,想必也不会只满足于那区区几个产品每年带来的数十亿日元的效益吧?”

听到这货把“后续项目的发展和扩容”,以及“每年数十亿日元”这两句话咬的很重,杨默余光瞟了瞟呼吸忍不住急促了几分的其余众人,眼中却闪出一丝笑意。

“这几款产品……每年能有数十亿日元的效益!?”

仿佛一个没见过钱的土包子似的,杨默难以置信的声音响起,双手撑在了桌子上,一副随时都有可能站起来的样子。

见到杨默这么一副失态的模样,铃木次健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光芒……任伱再难搞,听到这么多钱之后,还是绷不住了吧?呵,华夏人啊!

谁让你们穷呢!?他倒是不怀疑杨默这幅样子是装出来的,作为一个老手,这种情况他见得太多了……尤其是在东南亚的某些落后地区。

有些矜持地笑了笑,铃木次健语气非常坚定:“那是自然,我们国家目前汉方药的市场容量已经超过了1.2万亿日元,这几款产品的效果这么好,一年区区几十亿日元的销售额又算得了什么?”

听到这个老货悄悄的把“几十亿日元的效益”,变成了“每年几十亿日元的销售额”,杨默忍不住大骂这货的无耻……你丫的是把我们华夏企业当成什么都不懂的菜鸟了,效益和销售额能是一码事?

不过鬼火归鬼火,杨默却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领导,的确还没能搞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但这并不重要,即便是每年几十亿日元的销售额,对于当下的华夏来说,也算是一块不小的肥肉了。

歪着脑袋看了铃木次健一会儿,杨默的模样更像是一个土包子了,想了想后,有些犹豫,又有些期待地开口:“几十亿……不知道铃木专务说的几十亿大概是多少呢?九十亿日元能被叫做几十亿,二十亿却是也能被叫做几十亿呢!”

铃木次健闻言,嘴角抽了抽,心想我就是嘴上那么一说,这些产品都还没正式投入市场测评呢,我哪知道究竟能卖多少?歪着头扫了扫一旁的诸田让,看到对方微一沉吟后,在桌子底下悄悄伸出来的指头,铃木次健微笑着转过头来,以一种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多的不敢说,但以我们三共株式会社的实力,初期一年四十亿日元的销售额,却是没问题的!”

诸田让闻言,瞳孔忍不住缩了缩,这个数字比他刚才比的要多了十亿……身为药妆事业部部长,他很明白像这种新投放的产品,销售目标一下子上调了30%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但即便是身上可能压的重担翻了一倍,他却也不敢吱声,更不敢在脸上露出任何异样……铃木次健是他的上司,一个只要有合适理由,就随时可以终结他职业生涯的上司。

更何况他现在也看出来了,这次的合作远远没有他以为的那么简单……左右这次谈判自始至终都是铃木次健在开口,他想怎么谈就怎么谈吧,大不了事后诉苦一番,然后由他去向公司申请销售政策。

听到四十亿日元这个数字,杨默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旋即眼中又露出一丝热切,毫无形象地狠狠一拍大腿后,大声说道:“好,既然贵社这么有实力和信心,那我们不妨把这一点写进备忘录和后续的合约里!”

“一年四十亿的销售额……这些产品既然是自主品牌,那按照我们跟南朝鲜的合作经验来看,清关协议额至少也该有个20亿日元才对吧?”

“那干脆就以20亿日元的清关协议额为标准……约定时间为两年,两年时间,想必以贵社的实力,应该可以把这些产品顺利地推广开了吧?”

“至于以后的清关协议额,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再谈!……铃木专务,您觉得怎么样?”

看着之前还老神在在的杨默忽然化身为一条双眼中写满了贪婪与凶狠的饿狗,铃木次健的眼角忍不住抽了抽。

喂喂喂,我刚才随口说的几十亿只不过是一个约数,是我丢出来的诱饵啊,以你们华夏人的做派,不是应该羞于谈钱,然后再心念大动之下以一个朦胧含蓄的姿态顺着这个诱饵咬钩么?怎么就开始锱铢必较地算起这二十亿的具体金额起来了,还一副不把这个清关协议额定下来,后面的事情就没得谈的架势?

铃木次健这边表情不自然,诸田让那边更是嘴里跟吃了黄连似的发苦。

任何一个潜力新品投放市场,走的都是一个曲线过程,而且初期的发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根曲线的陡峭程度。

一个新品,要想在市场初期实现四十亿日元的销售目标,其所需要的投入的人力财力资源要远超于三十亿日元的那款产品……两者的投入差距甚至可以达到一倍。

而作为一个事业部部长,他当然清楚像这种国外的自主品牌,清关额二十亿日元,绝对不能等同于岛国市场的四十亿销售额……对半毛利只适用于啤酒这一类快消品身上,药品或者保健品的话,按照常规操作,二十亿的清关额,最少也要等同于八十亿日元的末端渠道销售额。

几个新品,要在市场初期实现八十亿日元的末端渠道销售额?

除非是公司愿意大力支持,又或者绕开传统药品的部分销售环节,否则的话……

想到自己很有可能因为劳累过度猝死在岗位上,诸田让差点哭了出来,然后忍不住悄悄向铃木次健投去求助的眼神。

铃木专务啊,您应该很明白二十亿日元的清关协议额意味着什么吧?您可不能为了自己的功绩,不顾我们这些下属的死活啊……岛国现在招人可困难着呢!铃木次健会在意自己下属的死活么?显然不会!

只要能拿下足够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成功推进三共株式会社跟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的合并,累死一两名部长算什么?因此,看到杨默这么一副不懂行,却被小钱蒙蔽了双眼,不把那二十亿清关协议额写进备忘录和合同里,就不肯往下谈的趋势,他在恼怒之余,却也只能点了点头:“好!”

见到第一阶段目标达成,杨默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换上一副喜笑颜开的表情,内心深处也轻松了不少。

铃木次健没有就这二十亿清关协议额的事情跟他们掰扯,其实并不如何出乎他的预料。

所谓屁股决定立场,在收到三共株式会社民间考察交流团名单的那一分钟,他就知道对方是冲着什么来的……三共株式会社和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几年后的那场合并案太出名了,甚至被岛国和西方媒体渲染成“岛国药企向欧美药企发起挑战的冲锋口号”;而以第三株式会社的规模和影响力,即便当下是破冰期,即便中间有岛国领事馆的牵线,但一个专务董事出现在钻探公司的第一批造访名单里,还是有些规格超标了。

很显然,第三株式会的董事们对于岛国这次的破冰之旅其实并没有多少信心;但地道药材种植基地对于推动他们跟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合并的事情又太过重要……因此害怕错过当下这个“短暂空窗期”的他们,基于种种考虑,最终更倾向于采取梭哈的策略。

这并不奇怪,基于岛国独特的ZZ地位,八十年代末对中日破冰之旅不看好的企业多如天上繁星,而在这段“空窗期”内急于梭哈求成的岛国企业也并不在少数……事实上,这也是我国九十年代初期不少地区的主管单位对于日企开始抱有好感的重要原因,无它,形成了惯性认知。

本来就抱着不惜一切代价的心态过来争取地道药材种植基地的合作,再加上杨默早在谈判之前就交代保书贤等人露出对于这次合作的不感兴趣和抗拒,以及这次谈判过程中杨默最初表现出来的难搞和他们第三株式会在一些并不看重的环节上的不断让步……种种因素叠加之下,铃木次健的心理成本成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因此在杨默刚才耍流氓似的强硬态度下,对于这二十亿日元清关协议额的事情,也就这么认了下来。

不要说铃木次健太菜。

所谓关心则乱,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富兰克林法则之下,这么一点点代价完全无足轻重;

而且杨默提出的种种要求,其实无非是让在客观上有求于他们的三共株式会社少占了点便宜罢了,并没有超出正常商业合作的范围,就算没有药材种植基地的项目放在后面,铃木次健也不会受到董事局的责难。

………………

“接回之前的议题,既然我们已经就这几个项目两年内的清关协议额达成了共识,那么杨科长……”

“我们可以谈一谈合资公司,以及药材种植基地的事情了吧……要知道,我们国家对于国外的药品和原料,监管可是很严格的,一旦被抽查出质量问题,那么对于我们合作的这几个项目就是一场灾难!”

“而跟贵单位不一样,我们三共株式会社是一家上市公司,一旦因为药品的质量问题而被媒体曝光,股价暴跌的损失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铃木次健的表情很严肃,言下之意也很明显。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杨默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为难这个老头:“我理解。”

“这样吧,由我方提出申请,默默百投和第三株式会社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国际贸易……新公司的落成地点就建在临邑县;”

“而除了资金之外,我公司愿意将十处道地药材的种植项目折算为无形资产入股,而贵公司需以技术、设备、共享渠道来折算入股……这是最起码的条件,缺一项都不可,至于每一项资产的股份折算和股份分配嘛,我们后面详细谈!”

“你觉得怎么样,铃木专务?”

听到杨默如此干脆的挑明了主题,铃木次健忍不住大喜,前面拟定的那二十亿日元清关协议额果然起作用了。

但是……

“只拿出十处道地药材的种植基地折算入股?”

铃木次健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些不满杨默的小气:“杨科长,作为三共株式会社的专务董事,临行前董事局特意交代过了,为了促进中日之间的友谊,此次来华,我的投资金额权限是410亿日元,也可以折为3亿美元(此时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为1:138)……齐鲁作为我们三共株式会社访华的第一站,杨科长只愿意拿出十处道地药材的生产基地来,是不是有些太浪费机会了?”

铃木次健深知华夏此时对于外汇的渴望,因此将那“3亿美元”咬的很重……虽然。

杨默却是笑了起来:“十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很少么?铃木专务是不是对我国的情况有什么误解?”

“要知道,贵社计划要合作的,可是GAP药材种植基地,这种高规格的药材种植基地,无论是前期投入还是后续维护,成本都都是很高的哦……忘了提醒铃木专务了,对于这家新合资公司,我们是打算尽可能往中医药的全产业链去拓展的,其余地方的花费同样惊人。”

铃木次健却是笑着摇了摇头:“杨科长,不管是技术还是设备,我们三共株式会社都不缺,为了项目的顺利开展,我们甚至可以用厂家成本价折算进资产;”

“至于资金嘛……身为专务董事,向董事局申请追加资金的权限是有的,410亿日元不够,我们可以再加;”

“不过新公司的投资规模是跟着药材GAP基地的规模走的,以杨科长提供的这份资料来看,就算是把这48个中药材种植项目全部折算进来,我新公司需要投资的金额也不会超过……100亿日元哦~”

听到这货把“投资规模是跟着药材GAP基地的规模走”这句话咬的很重,又把“100亿日元”拉的长长的,杨默瞥了旁边脸色潮红的几名菜鸟。

岛国人总喜欢这么拿着钞票钓鱼么?呵呵……

如你所愿。

想到这,杨默轻轻笑了起来:“铃木专务可能对我们国家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的确,刚才给你的清单上,只有48个药材种植项目,其总面积也不过就是2万亩不到……在铃木专务想来,如果我方只拿出10个种植项目来,总面积怎么也不可能超过3000亩,对吧?”

铃木次健点了点头:“的确,三千亩的种植面积已然不小了,但对于我们三共株式会来说,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杨科长可能不知道,我们岛国的药企在东南亚那边投资的GAP基地,动则就是数以万亩计,甚至数十万亩计算。”

听到这货在吹牛皮,杨默也不去点破他,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所以说铃木专务对我们华夏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嘛!”

“在东南亚那边,贵社只要有钱,想投多少亩就能投多少亩,但在我们华夏,这却是不可能的……我们华夏适合种植道地药材的土地,基本上都是集体所有制;”

“嗯……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国有土地之间的区别,铃木专务可以找人稍微咨询一下,虽然都是公有制,但区别还是挺大的。”

“所以……在我们国家,推行这种GAP种植基地最大的难点,其实并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土地的使用权……哪怕是主管单位出马,往往也并不好使。”

“因此,贵社的那三个亿美元,未必都花的出去哦!”

铃木次健闻言,顿时一惊,也听出了杨默的潜台词:“杨科长,你的意思是……?”

杨默哈哈一笑:“我没有什么意思,我只是想要告诉铃木专务,别的单位只能投1万亩的种植面积,那是他们只有这个能力投一万亩;”

“你看到的这份名单上,只有不足1万亩的地道药材,那是因为我们部门目前的资金只够去投那么多……这中间的区别,懂?”

铃木次健闻言,想了想后,倒抽一口凉气:“杨科长,你的意思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