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280章 控价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280章 控价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280章 控价

第280章 控价

济南,纬十一路,农贸市场。

作为当下济南最大、最有名的菜市场之一,在往年的冬季,这边的摊位会稀松了许多不说,售卖的物资基本上都应该是家禽肉蛋、海鲜、酱菜、干货为主了才对。

但今年似乎非常不同,一夜之间,市场里铺满了各种绿油油的新鲜蔬菜,粗粗望过去,卖新鲜蔬菜的摊位竟然占据了总摊位的三分之一还朝上。

“黄瓜!大棚黄瓜!刚从藤上薅下来的细黄瓜……3块一斤嘞了啊!”

“空心菜!大棚空心菜!刚从土里面拔出来的空心菜……五毛钱一大把了啊!”

“豆橛子!大棚豆橛子!又嫩又长的豆橛子……八角钱一斤,16块钱一捆,最后十捆了啊,要的赶紧下手!”

……………………

在密密麻麻人群中艰难挤出来的白蒙蒙使劲地喘了两口气。

不得不说,第一次亲眼见识到北方买菜架势的她,有点被吓到了。

“师父,你确定这些人把菜买回去后是自己吃,而不是转头在胡同口摆个摊子自己卖?”

小徒弟心疼地抻了抻裤脚上刚才被刮出来的那道浅浅的小口,然后指着那一堆堆宛如小山般被拉出来的各色蔬菜。

杨默瞅了一眼那些兴致勃勃拉着推着,又或者拖着箩筐挤出菜市场的百姓,见怪不怪地说道:“当然是自己吃……也就是这会大伙没钱,买不起车,要不然,一车一车地把菜往家里带,楼道里码着半人高的蔬菜墙……那景色才叫壮观!”

北方人都有囤冬菜的习惯,买起菜来也都是按捆按袋的来买,因此哪怕到了后世,北方冬天赶大集囤冬菜都是堪称一景。

虽然说随着经济和物流的快速发展,后世一车车囤冬菜的现象往往只会发生在农村地区,城里人还是过着他们的精致生活……但那毕竟是后世不是?在千禧年之前,城里人照样会在自家楼道里堆满各种各样的越冬蔬菜。

一楼道都是半人高的蔬菜墙?白蒙蒙咋了咋舌,从南方来的她,根本无法想象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但今天这些成堆成堆往外拉的蔬菜又不可能作假,因此她倒是没觉得是自家师父在吹牛,当下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这些蔬菜卖那么贵,我原本还在担心会不会不好卖,但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

杨默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贵?能说出这个字,只能证明你对北方这边的情况还是不了解,更说明你前面的东西都学到狗屁股里面去了!”

“贵不贵,要看需求,更要看对比……相比于去年十块钱一斤的黄瓜来说,我们给出来的出棚价和市场指导价,已经很便宜了好不好!”

白蒙蒙没法反驳,在杨默的强烈要求下,第二批次出棚的越冬蔬菜是由临邑县供销系统强制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然后统一对接经销单位和下游商户的,其出棚收购价以本年度同类应季蔬菜的收购价为标准乘以三;除此之外,在他的建议下,临邑县的主管单位还费了巨大的精力,申请到了与德州、济南、泰安三地的物价管理单位的联合行动,对于市场终端的越冬蔬菜售价进行监管;一开始她还以为这样做的目的是杨默担心这些高价蔬菜不好卖,毕竟一开始她是以常规应季蔬菜的销售逻辑区看待这件事的,但如今亲眼见识了北方人囤冬菜的疯狂之后,却又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因此,这种两头卡的方式,在现在的白蒙蒙看来,却很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意味在里面了。

种植户虽然赚的不算少,但却没有得到他们一开始以为的十倍收益;而因为限价的原因,经销单位和个体商贩虽然利润也比往应季蔬菜的丰厚,但却也远远达不到盆满钵满的程度。

她完全可以想象,被这么一搞,临邑县的那些大棚种植户的种植激情肯定不可能有一开始来的高了,明年别说把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扩充到5万亩了,就连2万亩都够呛……这还是在主管单位愿意垫付大棚基建费用的前提下,要是没有这个政策,估计扩充到1.2万亩都够呛。

想到这,白蒙蒙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然后压低了声音:“师父,虽然伱把价格这么一压,的确是迅速解决了这些越冬蔬菜的常规渠道销售问题……但要是明年临邑县的农户种植积极性没那么高了,你就不怕没法子向马县令交代?”

在小徒弟看来,杨默力荐地这套做法,除了走货速度快一点,让这些越冬蔬菜几乎没有滞销的后顾之忧之外,简直是一无是处。

杨默闻言,却是恨铁不成钢地给这小徒弟脑袋上来了一爆栗:“丫头,你到底有没有搞懂什么叫菜篮子工程!?菜篮子工程的第一目的不是让你去大赚特赚,而是为了保证民众在需要的时候,以最便利的方式、以最实惠的价格去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蔬菜!”

说到这里,杨默拿指头狠狠戳了戳白蒙蒙的额头:“还没法子向马县令交代?你那小脑袋瓜子就没想一想,为什么在临邑县的专项工作会议上,马县令他们会通过我和冯副总的提议?”

“你要搞清楚,这是齐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成规模的越冬蔬菜上市,别看只有一万余吨的供应量,但对于以后北方地区的越冬蔬菜供应来说,不管是出棚价还是终端零售价,都有着极强的价格锚定作用……这次工作的出发点也并不是完全为了创收,所以有些东西你不能只看表面!”

“你信不信,如果两头的价格不控制住,明年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固然可以很轻松地翻个一两番,但同样会出现一边百姓在骂我们赚黑心钱,另一边种植户却因为大量蔬菜滞销巨额亏损的现象……到时候别说成绩了,马县令不被问责就算好的了!”

正在捂着脑袋的白蒙蒙一愣:“滞销?亏损?怎么可能!齐鲁这么多人,每个人的单次囤菜量又这么大,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杨默翻了个白眼:“只准你引进冬季大棚种植技术,就不准别的县引进这项技术?只准你们临邑县的越冬蔬菜运到济南来卖,就不准别的县把蔬菜运过来卖?……天下没有这个道理嘛!”

“你好歹跟在我身边两个多月了,商品价格越高受众越少的基本到底是懂的吧?”

“如果你一开头就不开始有意识地管控,并且下个价格锚定物,而是任其以纯市场的机制去运作,一斤黄瓜还是卖到10块钱的话,你觉得今天能有那么多百姓跑过来囤冬菜?”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则是国人跟风成性。以今年越冬蔬菜的利润,你信不信明年至少会有十个县跳出来,咬着牙,一下子把越冬蔬菜的种植面积扩充到50万亩以上?”

“如果到时候大家还是按照10块钱一斤黄瓜的价格来卖,但是能接受这个价格的人又拢共只有这么点,产出的那么多黄瓜,你觉得能全部卖得掉?别说全部卖掉了,能卖出去1/6就算谢天谢地了!”

“10块钱卖不出去怎么办?那只能降价呗……8快、6块、3块,甚至到最后1块钱一斤都未必能卖出去!”

“你要知道,百姓都是有观望心理的,当你开始迅速跳价之后,百姓并不会真的感到实惠,而是会一直等下去,一直等到你的价格维持住了,再来衡量这个价格是否与他不知道调了多少次的心理预期相匹配,然后才来决定是不是大量/常量购买;”

“但不管他们是不是觉得值,在这之前,种植户、经销单位,却早已经亏得连裤衩都没有了,别说明年继续种植越冬蔬菜了……在背负高昂负债的情况下,不闹出人命,不闹出**来都算好的了!”

“至于主导越冬蔬菜种植的主管单位gong信力,那更是一场灾难……县域治理本来就是工作难度颇大的一件事,要是gong信力受损,那以后的工作可就难啰……要是这种事多来一两次,嘿嘿~”

说到这里,杨默叹了口气:“这是标准的崩盘流程,一旦出现了崩盘现象,对于种植户,甚至主管单位积极性的打击简直是毁灭性的……所以,你知道趁着第一茬越冬蔬菜大规模上市的宝贵时机,倾尽全力做价格锚定的重要性了吧?”

他没就这个话题继续延展。

事实上,后世诸多农业项目在短短两三年内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也远远不只有跟风种植和缺乏合理价格锚定点的这两个因素……但越冬蔬菜这种民生物资跟那些纯经济作物的社会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不说,94以后的情况跟当下也是两码事。

因此作为一个华夏农民的后代,在其实还有另外手段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最起码的良知迫使他选择了一种最粗暴、最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同时又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农民损失的方案……虽然许多人未必能理解,虽然其实已经有种植户在背地里骂他了。

很显然,小徒弟并不完全理解自家师父的用意,但即便如此,稍稍推演了一下后,白蒙蒙还是被杨默描述的那番情景吓住了。

虽然她老爸曾经跟她说过,县域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走钢丝,任何一个稍大的决策失误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但直到如今,她才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这里面的难度……就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就这,还是自家师父点出来后,自己才看到的。

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白蒙蒙点了点头:“我明白了,马县令他们同样也是预见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答应了师父你的提议的。”

杨默扫了她一眼:“不是预见到了这个问题,而是在我的提醒下想起了这个问题……关于菜篮子工作里的难点,朝廷早就总结出来了……也幸好有朝廷的文件背书,否则你以为他们就这么容易被我这么个什么都不是的小年轻说动?”

白蒙蒙表情有些古怪地看了自家师父一眼。

什么都不是的小年轻?

师父,你这话当真的?不过相比于吐槽,她现在更关注的是另一点:“朝廷早就总结出来了?我怎么没注意到?”

杨默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麻烦你回去以后逐字逐句地看一下朝廷的相关文件,在关于蔬菜生产供应链打造的工作要求里,是不是提到了【解决短缺——四季常新——注重质量——吃得放心——标准化生产】的计划步骤?”

白蒙蒙一呆:“是有这块的内容,可是……跟跟师父你这次的控价建议又有什么关系?”

杨默翻了个白眼,转手又是一个爆栗:“什么叫解决短缺?你真以为【短缺】这两个字就是纯粹的没有物资?”

“全世界每年产的粮食够全世界的人吃七成扔三成,可至今每年仍有上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你总不能说是因为全球粮食短缺吧?”

“生产力提升 供需关系平衡 购买力平衡 物流保障,才是解决短缺现象的四大支撑点!”

“所以……跟在我身边这么久了,你该不会连最起码的供需关系都没吃透吧?”

白蒙蒙想了好一会儿后这才反应了过来,面红耳赤地垂下了小脑袋。

百姓买不起的话,越冬蔬菜种再多也没用;

越冬蔬菜种再多的话,卖出出去也没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各个环节的价格尺度,让大部分百姓买得起越冬蔬菜,让种植户和经销单位又能保持起码的经济价值驱动力便是关键……只有两边的损益达成平衡,越冬蔬菜这个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才可能健康有序地成长下去。

不,这里面还涉及到其余地区的种植积极性,过热或者过冷,都容易让越冬蔬菜这个市场崩盘,甚至还会产生极为不好的连锁反应。

这就是自家师父在这次越冬蔬菜大规模上市的时候,强烈要求采用两头压价策略的用意所在么?

想到这,白蒙蒙又想起临邑县菜篮子工程专项工作会议上,杨默提出来的种植品种调整建议,以及附上的基于那一百个村子调查出来的各地优势品种清单。这才惊觉,自家师父竟然连后手都准备好了。

那份各地的优势蔬菜品种清单放在信息并不通畅的当下可是宝贝,也是临邑县跟其余地区谈判和分蛋糕的砝码。

只要趁着这次大规模上市,把越冬蔬菜的价格锚定线划出来,那么在看到没有想象中的暴利后,越冬蔬菜的跟风种植就不会过热,但同时又保证了不错的吸引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其余周边地区有建越冬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的迹象,临邑县农业局的人完全可以跑到那边去,把那张优势品种清单往人家桌子上一拍,然后对号入座地协商起今年各自应该种那些品种的蔬菜,以及每种蔬菜种多少的问题。

不要怀疑,只要具有先发优势的临邑县肯这么干,大概率是谈的成的……如今物流并不发达,大家都是以方圆100~150公里就近供应蔬菜,在蛋糕大小既定的情况下,想必是不愿意看到因为规划工作不到位而打得你死我活的现象的。

察觉到这一点,白蒙蒙看向自家师父的眼里全是仰慕。

自家师父……好厉害!

就连当下最令人头大的运输保障问题,也因为各地护车队的出现,让人看到了解决的可能性……准确的说,是护车队再加上国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的道路整治工作,让人看到了希望。

临邑县菜篮子工程第一阶段最令人没底的四大环节,除去蔬菜大棚前期的基建成本是由冯副总解决了外,其余的销售调节、物流保障、生产调控,自家师父竟然一下子帮忙就解决了两个半?嗯……

虽然说销售这一块,明面上更重要的是各地农贸市场/集市的建设,而这方面是由临邑县主管单位来主抓,但白蒙蒙很清楚,载体固然重要,但价格才是关键……只要成功地把这次的价格锚定线划出来,民众对越冬蔬菜的价格预期有了个参照物,那么以后就算是有人想要乱价,也没那么容易,这其中的积极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总之,你记住,不管做什么事,第一枪最为重要……因为第一枪往往意味着规则和方圆;”

“虽然现在看起来我们做的事情是在阻止大家快速致富,但实际上,我们却是在为他们未来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持续收益谋求保证……农业是一切经济的基础,农村更是华夏经济的压舱石和蓄水池,随着科技发展,蔬菜的亩产可以轻易达到数千斤,但每斤只能卖个几分钱,却又未必真的是好事了!”

杨默如此总结道,也不管小徒弟听不听得懂这其中的庞杂因果。

………………

在农贸市场依然是各大国营单位一统天下的八十代年末,今天的价格联合监督行动其实就是走个过场而已,他这位科长出现在这里,纯纯就是为了表现钻探公司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说白了就是个吉祥物。

因此,对于面子工程并不在意的他,跟着几位主管单位的领导亮了一下相之后,便开始缩在一旁放飞自我了起来。

嗯……

这货放飞自我的形式也很单纯,就是……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站在农贸市场门口处发呆。

也不知道这货是不是有异能,在这西北风跟刀子似的大冷天里也能站着发呆,估计也是没谁了。

再度从农贸市场挤出来,小徒弟拿胳膊碰了碰自家师父,然后殷勤地将一条煎鲅鱼递给杨默:“师父,天冷,吃点东西暖暖身子!”

看着那条焦香四溢的鲅鱼,杨默也不拒绝,直接拿过来在背部位置啃了一口,然后满足地叹了口气。

嗯,不错,不错。

虽然鱼皮没怎么刮,有些腥苦,但煎的却很透,而且还是拿小火煎出来的,都快成鱼干了……自家小徒弟果然很会选。

见到杨默吃的开心,白蒙蒙也开心了起来,然后有样学样,跟着自家师父蹲下来抱着鲅鱼啃。

她也是听市场里面的人说齐鲁人都好鲅鱼这一口,这才买了两条过来试试,没想到平日里对于吃食从不怎么在意的师父吃的那么开心,也不枉自己缠着老板让他帮忙多煎了五分钟。

一条鲅鱼其实没多少肉,杨默这人吃东西又素来不讲究细嚼慢咽,短短一分钟,那条不到两尺的煎鲅鱼便只剩下了鱼头和主刺。

“师父,我再去给你捎两条!”

见到杨默有些意犹未尽地将鱼刺和竹棍丢进垃圾桶,连三分之一都还没啃完的小徒弟立马站了起来。

杨默摆了摆手:“不用了,这玩意就是吃个念想而已,差不多就得了。”

白蒙蒙闻言,有些失望,旋即眨巴眨巴眼睛:“也是,老是吃煎炸的东西容易腻,要不……我去帮师父端一碗豆腐脑?”

杨默有些无语:“咱们再守个半个多小时左右就可以收工吃午饭了,一碗豆腐脑下去,到时候哪还有多余的肚子去会餐……你这是打算给市里面省钱?”

白蒙蒙讪笑了一声,这才想起中午还有场工作会餐,滴溜溜地转了一下眼睛:“那……师父,要不给您端一碗大碗茶来暖暖身子?这天怪冷的。”

看着一脸期待的白蒙蒙,杨默笑了起来:“怎么今天这么殷勤?不太像你的作风啊……怎么,有事?”

虽然白蒙蒙平时在杨默面前也很殷勤,但很显然,今天这小姑娘的殷勤有些超出了正常范畴。

白蒙蒙表情很无辜:“哪里,当徒弟的,孝敬孝敬师父难道也有错?”

杨默好笑地看了她一眼:“怎么,这段时间没去张主任家里吃腊肉,让你紧张了?”

杜冰采访王一诺之后,某个死胖子曾经几次邀请杨默去家里吃饭,第一次杨默是去了的,但发现这货全程对此事避而不谈之后,后来再邀约,他就没去了。

白蒙蒙表情有些不自然:“哪里,师父你想多了,以你和张伯伯的关系,就算闹点别扭,也犯不着我来担心嘛。”

听着这强行上架子的话,杨默笑了起来,却也没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那就是这段时间没让你晚上过来一起听课,让你和张主任胡思乱想了?”

白蒙蒙脸色有些僵硬,有些扭捏地说道:“也不完全是啦……主要是你这段时间天天晚上跟王总待在一起,张伯伯他、他、他……”

见自家小徒弟他了半天也没他出个所以然来,杨默笑眯眯地摸了一根烟来点上:“担心我反悔,跟王总站在一起了?”

白蒙蒙难以启齿地支吾了几下,最终还是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杨默嗤笑了一声:“这个死胖子,究竟有多少事瞒着我,这才心虚到连这种事都不敢当面跑过来问我啊……竟然让你这小丫头充当传话筒。”

说着,杨默笑眯眯地看了白蒙蒙一眼:“你不妨回去给你那位张伯伯说,就说我杨某人纵有一万个缺点,但好歹也是个带把的爷们,只要他别犯浑,我答应他的事情,自然万万没有反悔的道理;”

“但同时,麻烦他记住一点,我和他的私人关系虽然不错,也始终站在他这一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什么事情都要顺着他的意思来,而他也可以什么事情都可以把我蒙在鼓里,甚至在不告知我的情况下把我当成棋子去利用了;”

“大家合则聚,不合则分;这道理……懂?”

捕捉到自家师父眼中的那抹不满,白蒙蒙有些畏惧地点了点头,却是一句话也不敢帮腔。

一边是师父,半个爹;

另一边是伯伯,跟自家老爸有过命交情的那种。

两边都是自己的长辈不说,而自己的这位师父也绝对不是那种对领导唯唯诺诺的主。

更何况,虽然自家张伯伯名义上对杨默有提携之恩,算得上是杨默的老领导;但实际情况跟外人以为的大不相同不说……自家师父现在还比张伯伯高半级好不好!

正自想着的时候,几名领导模样的人走了近来。

“哈哈哈,杨科长,委屈你了,这大冷天的被冻坏了吧……这马上就是饭点了,走走走,我们这些东道主可得好好款待一下杨科长一下才成……顺便,向杨科长和贵县的干部取取经!”

看着那名笑容可亲的中年干部,白蒙蒙知道对方并不是物价部门的领导,而是泉城某区的主要领导之一……大抵是跟马县长平起平坐的那种。

看着一脸害羞模样的杨默与众人互相奉迎了几句后朝着某张平平无奇的轿车走去,白蒙蒙小脸带上了一丝深深的忧虑。

张伯伯啊。

师父早就不是那个除了一身本事外,什么凭仗和资源都没有的小白身了。

你们真要是产生了隔阂,甚至是渐行渐远的话……

即便是王兴民经理能够顺利回归,对你那也是得不偿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