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325章 “人情往来”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325章 “人情往来”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325章 “人情往来”

第325章 “人情往来”

沂水,泮池乡。

跟所有建立了希望小学的村子一样,这个后世被并入了沙沟镇的小乡变得热闹无比,只要这番景象能继续维持下去的话,显然不太可能迎来裁并的命运。

……………………

“好了,那就这么定下来了……我现在正式宣布,根据初步评估,今天第7项活计,也就是那三千方人造板,分别由李下村、东于沟乡,王庄镇揽下来。”

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看了看已经开始西移的太阳,哑着嗓子说道:“还是老规矩,相关的机械设备会由夏留通销社那边从大华名下的四家家具厂里面拆出来,然后运到咱们这边,暂借给咱们用一下;”

“但丑化说在前头,夏留通销社那边指明要的是细木工板,而不是咱们常见的胶合夹板或者蜂窝板;”

“人家知道咱们以前没做过这个,所以不仅仅是把机器借过来了,也把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找了过来,给咱培训,教咱们怎么弄这玩意,甚至就连交工时限都延长到了两个月;”

“所以,跟以前的活计不太一样,大华这次设定的标准稍微有点高,如果这次大家都能按质按量地如期完成,那么大华公司肯定会择优注资,投一个木材加工厂,甚至让你们三个村自己重组一个合作社来共同成立这个厂子也很有可能。”

“但如果大家学习速度跟不上,产量、品质、良品率上不去,那就不太可能跟以前的一样,只要丢了活计过来,就必然后续建厂了。”

旁边围着的人闻言,神情有些紧张,一个穿着蚂蚁蓝的老汉站了出来:“三娘啊,你刚才递给我们的那些资料,上面的数字俺看不懂,不过你既然说了标准比较高,那定然是比较高了的……只不过,夏留通销社那边以前丢出了的活计的要求是只要够用就行,为什么一下子会提高标准?俺们以前都没做过这玩意,要是做砸了咋办?”

被称作是三娘的妇女摇了摇头:“俺叔,我知道伱是想找我跟孙经理那边求求情,放宽放宽标准……但是,这事是不成的。”

说着,李三娘耐心解释道:“你们是不知道现在建材生意和家具生意有多火,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卖这些东西的,所以这玩意老鼻子赚钱了。”

“刚才说的,大华名下的那四家家具厂,就是因为品控不过关,差品率高,原料浪费太严重,这才导致效益不好的……而差品率高,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因为它们自己的人工板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细木工板不合格造成的。”

“跟大华公司合作之后,孙经理他们花了老鼻子劲,外加借着杨科长的威风,才逼得那些家具厂的厂长答应把人工板生产车间的活计丢出来,外包给我们这些村里人来做的;”

“所以,为了杨科长和孙经理的脸面,也为了这个活计能长久做下去,我们这边的标准必须要拔高起来才行……不仅仅是良品率要比那四家家具厂高,还要得比市场平均水平高一线,这样子那些家具厂才能创收,咱们得营生才能长久。”

说到这,李三娘语气诚恳地说道:“大伙毕竟不是泮池乡的人,我也不求大家伙能理解我们对于钻探公司,对于大华,对于夏留通销社的感情;也不求大家伙能理解我想给他们做点啥的心情;”

“但是,你们只需要知道,这三千方细木工板虽然对于俺们这些村里人来说已经是个非常吓人的活计了,但按照孙经理说的,这么点人工板,对于现在的建材市场和家具市场来说,简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等到那四家家具厂的产品品质上来了,逐渐打开了销路,后面的活计简直做都做不完……事实上,哪怕是那四家家具厂现在效益不好,但这三千方细木工板也不过是他们一个月1/3左右的用量而已,现在大家伙能知道这玩意的需求量有多大了吧?”

“所以,大家知道,在一开始就提高质量标准有多重要了吧……只要大家能够克服初期的困难,将质量提上去,那杨科长那边等到这些家具厂开始盈利,就完全可以把所有人工板的生产任务包出来,届时等着咱们的,就是一个怎么摔都摔不坏的金饭碗!”

嘶~!

三千方的细木工板才是人家一个月1/3的用量?大家伙被吓住了。

乖乖,要是把所有的人工板生产任务包出来,那不就是9000方一个月!?不不不,不止9000方。

这九千方只是那四家家具厂目前的生产量,等到效益好了后,需求量肯定至少翻个倍!这不是睁眼说瞎话,那位杨科长和夏留通销社的本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就算那些家具厂现在的毛病再多,效益再差,有他们在管着,销量翻个倍简直轻轻松松的事情。

而且,这还只是细木工板而已;

胶合夹板呢?蜂窝板?纤维密度板呢?

阻燃板和刨花板呢?

要是自己这些村子再能揽上几个其余的活计,那就真的不得了了!

想到这,老汉看向这个当初因为带着孩子冒雨给默默百炸送了两只大公鸡就迎来了人生转折的女子,咬着牙狠狠一点头:“三娘你放心,我回去就召集人手,然后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哪怕再苦再累,哪怕晚上不睡觉,到时候也得跟着老师傅把知识给学透了……咱李下村穷,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大活计,万万不能让他从俺们的手上飘走了!”

说着,老汉睥睨地看了看旁边的另外两拨人。

东于沟乡?

王庄镇?哼,敢跟我们村拼吃苦?

两个月后,木材加工厂是俺们村的!………………

半个小时后,老汉带着身后的五名同村汉子走在一条依然初成规模的乡街上。

这是泮池乡最近两三个月才逐渐形成的乡街。

虽然泮池乡并不算大,但这条最近才自发形成的乡街的规模却已经不比沙沟镇那边的乡街小多少了,而其热闹程度更是更胜一筹。

“路过的老少爷们都停下来看一看啊,星悦服装给咱庄稼人专门生产的春秋服啊……做工认真,没线头,劳保布料,透气耐磨不说,还有四外一内五个深兜,随身装个两三斤的零散东西也不用担心掉了啊……衣服里面带着内衬,天热了脱,天冷了再挂上去,肘子处更是给你进行了加厚处理,干活随便你怎么折腾不说,也不用遭那个冷热的罪了啊!”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整扯着嗓子吆喝着,身后的三个平板车上原本堆的冒尖的衣服,已然只剩下大半车。

而这些平板车上分别贴着三张硬纸板,分别写着:

大华公司(钻探公司下属单位)下属星悦服装厂特供;夏留通销社售后保障,不满意可无条件退换;诚招村级代理,量大价优。

很明显,这走的是夏留通销社惯用的下沉路子。

虽然说那些东营来的人,或者星悦服装的人看到第一张硬纸板上写的内容肯定会鬼火三丈……大华公司什么时候成了钻探公司的下属单位了?你把东营指挥部放在哪里?但没法子,那一百个被援投了希望小学的村子,以及他们附近的村乡,只认钻探公司的名号,要是把指挥部标注上去,难说效果立马降低了一半。

然而更有趣的是,拉着这三车衣服过来的卖的明显是同一个村民小组的,这边的汉子正在卖力吆喝着,顺便给密密麻麻围观的村民又是打滚,又是摩擦地亲身演示着这衣服究竟怎么个好法,而另外的一男一女,则是拿着本子和笔,一脸虚心地向另一小堆人问询着什么。

“大妹子,这衣服耐磨是耐磨,那四个兜装东西也的确方便,样式更是洋气,不过这颜色是不是有些太单调了?不是蓝的就是灰的……你给夏留供销社那边反映反映,让他们给星悦服装厂说说,弄点其它颜色来嘛……我瞅着整成碎花的就挺好,我就喜欢碎花色的!”

一个中年妇女又是满意,又稍有些嫌弃拉了拉身上那件深灰的四兜新衣。

板车前的女人认真地把意见记了下来:“好,赵姐,你说的我都记下了,等明天夏留通销社的小陈过来,我就反映上去……放心,只要各村反映颜色的问题比较多,那边一定会让星悦服装厂加花色的。”

说着,女人从板车后面的纸箱里拎出一小袋糖果来递了过去:“多谢赵姐肯帮我们提意见,你也知道夏留通销社那边的规矩,这是感谢您的小礼品,不成敬意!”

“哎哎哎,赵姐,别推辞啊……啥叫这事是我在帮你?孙经理上次过来时说过了,这叫厂民一家,你们肯提意见,给我们一个改进的机会,我们感谢还不急呢……赶紧接着,这是上个星期咱们附近几个乡公选出来的小麻花,您拿回去尝尝!”

“觉得不好吃的话,可以去黑牛的摊子上提提意见;觉得好吃的话,不妨给旁边人推荐推荐……放心,不贵,能通过夏留通销社的审核拿到咱们村子里卖的吃食和衣服,咋可能贵啊!”

最终,那名中年妇女喜气洋洋地拎着装有十多个小麻花的袋子走了,看着对方见到熟人就拎起来炫耀一番的模样,女人笑了起来,然后拿起铅笔,有些笨拙地将那位赵姐反映上来的意见写在笔记本上。

………………

而此时,隔着不到一米的另一名汉子也在认真接待跑过来反映问题的消费者。

“刘二哥,这衣服好是好,耐磨不说,装起东西来也着实方便……但是,这咯吱窝的部分,是不是有些太紧了……虽然不至于蹦开缝,但干重活的时候,也太不舒服了。”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有些苦恼地挠了挠脑袋,然后抬起胳膊,给男人演示了一下这件跟中山服很有些类似的衣服的不便之处。

那名姓刘的汉子,闻言,表情立马严肃了起来:“这是个麻烦事,星悦服装厂以前的衣服是卖给城里人的,城里人讲究好看,却不需要干重活,所以当初在定版型的时候,腋下这块收的比较紧……对于体型比较偏瘦的人来说,这没啥事,但对于俺们这些膀大圆粗的庄稼人而言,这就是大问题了。”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晚上就给夏留通销社那边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去与星悦服装厂沟通,看能不能在下一批的时候,把版型改出来。”

说到这,汉子想了想,对着青年说道:“陈虎子,虽然都是同乡的,按理说不该那么见外,但这次真的要谢谢你发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干脆这样,这衣服呢,我做主,按照退货处理了,这十五块钱你拿着,等到新版型的衣服出来之后,我再免费送你一件!”

看着汉子从兜里掏出钱来,青年人赶紧摆手:“这又不是什么大问题,退我钱干啥,我只是过来反映反映问题,又没打算占你们便宜……可不能收!可不能收!”

汉子却是不管他,硬生生地把钱拍在青年的手里:“啥叫不能收!钻探公司和夏留通销社都有规定,对于出现了严重质量问题的商品,一律要召回,并且给予一定的补偿……这衣服腋下紧的不方便干活,那就是重大质量问题……赶紧的,把衣服钱手下,然后等新版衣服出来了,再补你一件!”

说着,看着一脸涨红却死活要把接钱还回来的青年,汉子眼睛一瞪:“让你接着就接着,你是不是想坑死我,让我违反规定?你信不信我的分销商资质被取消后,生活没了着落,天天跑你家蹭饭吃!……赶紧接着,这钱是可以报损的,人家钻探公司身上掉下一根毛就能把星悦服装厂给买了,你给他们省什么省!”

青年见状,只得满脸涨红地把钱给接了过去。

汉子见状,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从板车背后拿出一小袋东西递过去,想了想,又加了一袋:“这是上个星期初次公选出来的酒酥花生,按照规定,女的送糖果,男的送花生……东西不贵,喝酒的时候配上一点,我试过,虽然稍微有点辣,但是吃起来蛮香的,觉得吃得惯的话,下次去村小卖部或者陈瞎子的摊位上去买!”

“还有,回去后帮忙问一下周边人,还有谁觉得衣服的腋下紧的,觉得腋下紧的,让他们赶紧过来登记,我把钱退给他们,然后等新版型的衣服出来了,再补他们一件新的……虽然到时候会立公告牌,而且也会在各村的广播立说这事,但肯定有些人不好意思过来,多送了你一袋花生,你就得帮着多问一嘴!”

青年人闻言,看着一脸认真地汉子,心里莫名有些暖暖的:“好!不过我估计人家不会要你退的钱,实在不行,到时候补一件新的就成了!”“滚!你这不是让我犯错误么!不肯来的,你把他打晕了,扛也要帮着我扛过来,听见没!”汉子笑骂道。

………………

“大妹子,这衣服洋气是洋气了,耐磨也是非常耐磨,但是它不好洗啊……喏,我上个星期买的,结果昨天洗它足足花了大半个小时,连手指头都差点搓破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气哼哼地朝着板车前的女人伸出了自己有些发白的手指头。

女人有些犯愁:“婶,实不相瞒,已经有好几个老乡反映这个问题了,可现今的布料就是这个样,好洗的不耐磨,耐磨的又不好洗啊!”

妇女撇撇嘴:“我在一旁看着呢,哪能不知道这问题已经反映过了?”

女人巴巴地看着她:“已经知道了?”

旋即反应了过来,立马从板车后面的箱子里拎出一袋水果糖递了过去:“实在不好意思,婶,这问题我们现在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袋水果糖您拿着,回去给小孙子解解馋。”

妇女瞪了她一声,把袋子推了回去:“瞧不起谁呢?去俺们三贤庄打听打听,俺赵淑芬脾气火爆是火爆了点,但是这种爱占便宜的人么!?”

女人傻了眼,手里那袋水果糖递也不是,不递也不是。

妇女见状翻了个白眼:“我过来是想跟你们反映一下……我瞅着电视上现在不是有些台在打广告,整天吹嘘着那个啥洗衣粉很好用么……我琢磨着,钻探公司那么牛,生产点洗衣粉拿过来卖应该不成问题吧?”

“喏,这法子不错吧,既能解决这衣服洗起来麻烦的问题,又能给咱这些做家务的人省点力……左右以后都会买这玩意,不如让钻探公司和夏留通销社以及你们赚这钱……反正我现在挺信得过你们的,也不用担心被坑。”

说着,妇女瞅了女人一眼,撇了撇嘴:“放心,俺赵淑芬在村子里还算认识几个,实在不行,等钻探公司那边的洗衣粉到了,我帮你们在村里面吆喝吆喝!”

女人闻言,脸上满是错愕。

她只见过村里人防贼似地看着那些商家,生怕别人是过来骗他们这些苦哈哈的,但是像眼前这样,主动要求人家来赚自己的钱……还是第一次。

妇女见状,骄傲地哼了一下:“这几个月来,多亏了钻探公司和夏留通销社以及你们乡,俺们附近这十几个村子靠着那些活计,日子好过了不少……人家不计代价帮衬着咱们,咱也不是不讲恩义的人;人家给了咱生计,咱再反过来帮衬一下人家下属单位的生计……这人情往来,没毛病!”

说完,妇女一把夺过女人手里的水果糖:“总之,我觉得这洗衣粉是个好活计,愿意掏钱买这玩意的铁定不少……大妹子你先把这事报上去再说,到时候再看看人家愿不愿意做这事!”

女人呆呆地看着逐渐远去的妇女,心中涌起一阵狂喜,恨不得现在就冲到李三娘那边去跟她合计这事。

夏留通销社那边一直很鼓励这种由下而上的项目,之所以要求她们不断开展有奖反映问题的业务,就是想要从无数的细节要求里,找到有群众需求基础的新项目。

而赵姐刚才的那个建议,如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话,那简直是给她们泮池乡送成绩啊!

………………

与一般的商场不一样,聚拢在板车前反映问题的人非常多,这与板车上那些不到两个小时就基本卖光的情况,形成一种非常古怪的反差。估计就连经济学家看了,都会直呼看不懂。

事实上,不只是卖衣服的,那些卖食品、卖生活日用品的,卖小型农具的,有一个算一个,摊位面前都挤满了人。

不管你承不承认,如今的泮池乡,已经成为了附近十几个村乡事实上的商品集散地,并且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漏斗市场特征。

李下村的老汉看着那些围着摊主谈承销业务的村民,若有所思。

好半晌之后,他才一挥手:“走,大伙随我回李三娘那边去!”

旁边一个汉子有些奇怪:“这不刚从李三娘那边出来,咋又要回去呢?”

老汉瞟了他一眼:“咱刚才不是看见了,夏留通销社那边又公选出来了一批新产品么……咱回去跟李三娘唠唠嗑,看能不能选一两样东西,把附近这十几个村乡的分销权拿下来!”

汉子大惊:“叔,这可使不得涅,虽然说咱村这段时间很是揽了些活计,大家伙也攒了点钱,但是咱们刚刚被分到了一千方的细木工板加工活计……就算咱现在不需要建厂,机器也不需要买,但最起码的工棚得搭一个吧,一些必要的基础工具得置办吧?未来两个月得给供电所交的电费得准备着吧?咱现在哪还有富裕的钱去拿分销权?”

“再说了,拿到了分销权后,可不是在街上摆个摊就完事了,按照夏留通销社那边的要求,咱得派出业务员挨村挨村地做宣传,做推广才行,最起码也得准备四五十号人手……咱村现在还有六个大大小小的活计没忙完呢,哪还有富裕的人手去干这事?”

老汉鼻子里哼了哼:“别整天只懂得盯着俺们第八、第九村民小组的那两百来号人,实在不行,咱跟其他村民小组合作成不?我就不相信咱们第八第九村民小组这两个多月来小日子过的飞起,其他人见了不心热!”

说着,老汉重重叹了一口气:“也是我傻了,到今天才想明白……我问你们,你们觉得咱们村明明各方面的条件都不算差,可这两月,为啥咱们村被派发的活计比别个村要少?”

其余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老汉为什么忽然说起这个。

的确,作为离沙沟镇最近的村子之一,他们李下村不但人口突破了两千人,就连包括木匠、石匠、篾匠、铁匠之类的人才也比许多村子要来的多……按理说,像他们这种村子,李三娘那边派活的时候,肯定应该有限选择他们才对。

可结果并不是这样,这两个月来,他们村被派发的活计虽然不算少,但也绝对排不进前十,要不是这次的人工板加工的活计需要有大量有木匠和篾匠基础的人做支撑,这活计绝对轮不到他们李下村。

偏偏李三娘瞧着又不是徇私的人,即便跟他们泮池乡毫无瓜葛的村子,她也不吝派发许多好活计。

因此,被老汉忽然提起这个,众人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

老汉见状,叹息一声:“说起来也怪老汉我,亏得我活了大半辈子,直到刚才看见在衣服摊前提主意的那个大妹子,我才反应了过来……是俺们忘了【人情往来】这四个字,所以才明明守着一座宝山,却偏偏混成了这种上不上下不下的模样!”

“所以,哪怕咱手里面再紧,哪怕咱人手不够,需要找其他村民小组来合作,这些被公选出来的新产品,咱也得拿下来一两个分销权才行!”

人情往来?旁边的几个汉子愣了愣,想起之前那位赵姐说的话,顿时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

要不说齐鲁的汉子糙呗,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问题在哪儿。

也亏得是钻探公司和夏留通销社这种单位了,要是别家单位,谁会待见自己这些净干些如同白眼狼般的事情的人啊!

叔说的对,哪怕是勒紧裤腰带,哪怕是这些产品不赚钱,咱也得把这分销权拿下来!

………………

而此刻。

德州,城北,某个布局跟钻探公司机关家属区很有些类似的小院里,茄子姑娘讶然地看着自家姐妹。

“闹了半天,杨默说的下沉市场就是指哪些村子?”

“这、这怎么可能!?”

林落苏觉得自己的三观都要破碎了。

地球人都知道华夏的农村从来不富裕,那边的消费习惯也以谨慎著称,除非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商品,否则要想取得一点点成绩,简直难如登天……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城市化战略;也正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把市场重心放在了那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

穆大小姐一边捯饬着手上的花盆,小心翼翼地把茄子姑娘刚刚送过来的月季花连土放进去,一边则是很随意地回答道:“这有很么不可能的,没瞅见这才过去大半个月,就有二十几家三产单位开始逐渐盈利了么?”

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穆丽雅一脸地骄傲:“实际上,这还是因为目前大华工业园区还没有把试点区建好,杨默也并没有正式插手那些三产项目运营的结果,如果等到试点区建的差不多了,别说区区二十几家单位外加几百个新增岗位,就算是再翻上几十倍上百倍,对于杨默来说,也不过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说到这,穆丽雅放下手里的这盆中国古老月季,朝着自家姐妹笑了笑:“知道么,按照杨默的说法,国内北方农村的消费市场之所以一直起不来,那是因为大家伙都没钱的缘故,只要能想办法让大家伙都赚到钱,一旦成功跨过了生存基础线,农村地区的消费热情,其实一点也不比城市地区小!”

“最关键的是……与城市不同,当下的农村地区是再传统不过的小圈式熟人社会,一旦能够正向介入到他们的生产-生活消费生态圈中去,并且与他们处成了朋友,产品和品牌的粘度将会高的可怕,堪称一堵无形的铜墙铁壁!”

说到这,穆丽雅擦了擦额头地汗水,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只小花猫:“落落,你也是看过一些商业书籍的,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次听到这番理论的林落苏被震的不轻,她很想反驳这傻木头的言语,但大半个月就能让二十多家死狗般的三产企业在悄无声息中转死为生的事实摆在那,她想反驳也反驳不了。

而听到穆大小姐最后的话,林落苏下意识地说道:“意味着什么……呵,意味着只要杨默能让产品挤进去,除非是他自己犯傻,又或者价格和质量差距过大,否则其余的同类产品就根本挤不进去!”

但刚说完,林落苏就反应了过来:“不过这太难了,你确定杨默做得到?”

穆丽雅对于自家姐妹那充满着狐疑与不信的语气并不在意,只是学着杨默的样子耸了耸肩:“能不能做到……拭目以待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