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360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1)

第360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1)

第360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1)

系统里经常自我调侃地方主管单位的四大班子。

这很生动地描述了各套班子的特性。

在大众的印象里,各地的书记是妥妥的班长,市长是副班长,双方搭台唱戏,相互配合;然后接下的便是两套班子的副职按序排名。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对,又不怎么全对,或者说有一定的偏差。

如果按照党内排名的话,这种顺位没什么问题。

但排名是排名,权责是权责;

在市区这一层面,在大部分情况下,班长没办法、也不会直接干涉副班长的工作不说,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权责份量排在第三名的,其实并不是市委副书记。而是常务副市长。

原因很简单,常务管的事情太多了,一些事情常务不同意,连上会汇报和讨论的机会都没有!这可是一个主管着市里最重要的财政审计、人事等工作,协助处理市政府工作的关键岗位。

不过这种类似于“掌柜”的角色,可着实有些不好做。

在这个“官虽不卑,民却更尊”的年代,

在这个经济尚未走出寒冬的时期,

在德州这种亲儿子企业(地方国企)占比超过90%,经济活性却持续走低的老工业区,

常务这个位置,就更不好做了。

所以叶涛在听到秘书汇报,说是大华公司的杨副总请求与他会晤的时候,立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虽然说德州目前只是个县级市,他这个常务只是个正处级干部而已,按照对等原则,即便大华公司要求会晤,那也应该是他们同为正处级干部的总经理丁翔而已;像杨默这种挂着副总职位,实际上却只是个正科级干部的家伙,见他应该用上“请求拜访”这四个字才对。

但他却没有觉得任何不妥。

杨默本身的权力和影响力,早就不是一个区区正科级干部所能概括了;

别的不说,光与德州主管单位深度合作的这几个月里,对方用另一种形式完成了当初允诺的“本年底投资额度不低于6个亿”的承诺不说,实际引进投资额还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不但如此,那个仿佛凭空变出来的商业示范区,开始逐渐盘活了这座中小型城市的内部经济流动性不说,更是靠着那上百个延伸出来的项目,陆陆续续地给本地创造了超过4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这还是有着东营和兰陵分了一杯羹的前提条件下。

像这样的狠人,别说以一个平等的姿态请求与自己会晤了,就算是事先不打任何招呼敲开市长办公室的大门,市长也会立刻放下手中的要紧事,笑眯眯地请他坐下喝茶。

………………

“叶常务,我听说咱们德州正在努力提级,想从县级市变成地级市?”

甫一结束了商业互吹,杨默就有些突兀地说了一句乍看之下八竿子打不到边的话。

叶涛闻言,眼神波动了一下,旋即笑了起来:“这都多少年了,咱德州还不就是个县级市么,这提级的事情年年努力,年年没影……杨总就不要笑话我们了!”

随着国家打算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这些年来,从县变成市的地方不知凡几,从县级市变成地级市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

但德州这边的情况却微微有些特殊。

简单来说,后世大家认知里的DZ市,放在当下应该叫做“德州地区”,而如今的DZ市,放在后世,准确的称呼应该叫做“德州区”才对。

没错,“地区”既是一个地理概述,也曾经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国内的行政建制;如今的DZ市,只不过是德州地区下面的一个县级市而已,中间的区别大了去了。

杨默见状,却是微微一笑:“我听说莱芜那边直接绕开泰安去朝廷里游说去了,也想要从县级市升为地级市,泰安那边的领导知道后,直接气的摔了杯子?”

叶涛闻言,眼皮子跳了跳,最终只能苦笑:“原来这事杨总也知道了啊。”

这却是一段众所周知的公案,莱芜自从83年撤县升市,变成一个县级市后,便由泰安那边代管;随着莱芜的经济迅速腾飞,泰安那边甚至还把寨子乡、沂源县的黄庄镇划归莱芜管辖;

结果由于莱芜发展的太快,已经不甘于只做一个县级市了,于是便干脆绕开泰安,想要升为地级市,并且成功在1992年升了级,这着实让泰安的领导气的不轻……明天就给你批复,因此早在去年年底莱芜那边就开始行动了起来,故而齐鲁系统里有不少人都直接或者间接的知道了这件事。

杨默却是笑呵呵地点了点头:“虽然说这件事情有些于情不合,但如果我是莱芜的领导,我也会这么干……毕竟县级市说白了跟县也没有太大差别,跟地级市完全没有可比性,莱芜现今经济发展的这么好,凭什么还要委屈巴巴地当个县级市,然后被泰安这个穷大哥代管着?”

县级市和地级市除了实际行政级别有差异之外,权益也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表现在对下属县域的管辖权上:县级市名义上虽然对于下属县域有着管辖权,但由于两者间的财权、规划是相对独立的,本质上是另一个城市,因此凡事往往都需要商量着来。

而地级市对下辖的县域更多则是利用手上的建设用地指标、审批权限、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级市对于下属县域的管控力,跟县级市不是同一个级别的……手中能把控的资源不是一个量级,份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叶涛大脑飞速运转着,思考着杨默为什么忽然会提这件事,眼下这幅表态又是什么意思,脸上却笑呵呵的:“话说莱芜那边之所有这个底气,杨总你们在其中也贡献不小啊……你们搞的那个啤酒出口项目,去年的总出口额度都超过1700万美元了吧?这么多外汇,可着实给莱芜的经济发展添了一把火。”

一般来说,县升地是有指标卡在那的。

除了最起码的人口要求之外……

要么伱级别够高,至少省直属;要么你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并且位于国家下一步战略规划的要害区位;

要么经济足够发达,人均收入,税收,GDP各项指标都非常耀眼。

而很显然,工业与外贸双双齐步的莱芜属于最后一种情况。因此叶涛这句话虽然有着些许开玩笑的意味在里面,却也不算有假……如今的齐鲁有着工业基础的地方多了去了,但很少有像莱芜这样借个啤酒厂就能一年创汇上千万美元的项目。

杨默笑吟吟地看着眼前这位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旺盛精力的男人,轻轻点了点头:“叶常务说笑了,我们央企本来就有帮扶地方经济的责任嘛,不过随着中日、中欧之间的破冰之旅越来越顺利,齐鲁这边民间出口贸易量又逐步提了上来,我听说有好多地方趁着这波回暖潮一边大力推进外贸,一边打算申请县升地……咱德州这边可得加快速度了。”

叶涛闻言,脸色顿时微微一变。

虽然升为地级市有着明确的标准,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潜在前提条件……那就是省内地级单位不能过多,省内你如果已经有20多个地级市及以上单位了,那么地升市就基本不太可能了。

而如今的齐鲁,地级以上的城市虽然不多,但起码也有七八个;因此在外贸即将回暖的大趋势下,对比那些有着区位优势的沿海城市,要想挤进前20名内,身处内陆西北方位的德州委实没有多少的优势可言。

“杨总,不知道你有何高见?”

叶涛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着杨默的话题顺了下去。

他很明白,以杨默央企干部的身份和对方如今的影响力,决计不会无缘无故地跟他聊这种有些跨界地话题的……虽然华夏一直都有央企干部在地方主管单位挂职的传统,但不管怎么说,对方名义上毕竟还只是个正科级,离这种事还有段距离。

杨默见状,笑了起来,却是随身从文件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轻轻放在了茶几上。

“我们大华公司与DZ市是共同进退的深度合作伙伴,因此自然希望DZ市能顺利升为地级市,毕竟地方和央企是孪生子,只有你们进步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得到发展嘛……我们在大华工业园不计成本地投了那么多成本和精力,自然不愿意在建了个框架后就此裹足不前。”

杨默这话看似是在给叶涛吃定心丸,实际上却很有些敲警钟的意思。

我们大华公司的实力你们也看到了,我超出了当初的承诺,在你们这引来的投资远不止六个亿,不但打造了一个商业示范区开始盘活你们德州的经济,甚至还在几个月之内就给你们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这放眼整个齐鲁,像我们这么讲究的企业也没几家吧?

但合作要讲究个对等,不能总让我单方面付出对吧?

如果你们德州无法升为地级市,无法帮我们大华公司协调更多的社会资源、提供更多的助力,那么对不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不得到时候我们大华公司就得搬家了……相信有了商业示范区作为成功案例后,省内那些符合要求的城市只会夹道欢迎我们去他们那里。

被杨默这话一敲,仿佛听不懂其中含义的叶涛脸上笑容虽然依旧,但背上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如果单论投资体量的话,大华公司对于DZ市而言虽然重要,但却也没有寻常人以为的那么重要。

德州如今虽然只是个县级市,但每年GDP过个百亿是没问题的,而且像他们这种老工业区,结症另有所在,外来投资这种事,其实有固然欢喜,但没有却也无伤大雅。

但大华公司依托商业示范区构筑的那个看不见的整合分销平台,对于他们来说可就太重要了。

没错!

像德州这种老工业区,最大的难题不是生产,不是资金,而是如何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然后拿到新的订单,从此走上正向循环的道路。

虽然说大华公司搞的那个商业示范区,目前撬动的主要是以食品、饮料、服装、中草药等行业的流通,而不是德州最滞销的各类工业品;

但既然对方在商品交易区设置了机械、电器原配件等区域,那就说明对方已经做了逐步撬动工业品流通的计划。

到了现在,没人会认为杨默设置的那些区域是在做表面工作,既然他设了这些区域,那就肯定有把握把这块的业务盘活!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DZ市与大华公司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某种微妙的掉转。

一开始是德州主管单位以一种老大哥的姿态,看在大华公司允诺的那六个亿投资的份上,给予对方政策和工业用地上的支持……严格来说,这些东西是大华公司以一种低人一头的态度要来的。

但到了现在,却是德州主管单位需要以一种矮了半截的姿态,求着大华公司帮着他们解决包括工业品在内的一系列滞销品走出德州地区,并且帮着他们进一步盘活市里面的经济活性,甚至帮着他们以市场为鞭,逐步完成由下而上、倒逼式的产业升级。

而一旦大华公司搬家,这一切都将告吹不说,一个城市原本平滑甚至是上扬的经济曲线忽然急转直下,后果可是很严重的!而且叶涛并不怎么怀疑杨默是在忽悠自己。

钻探公司本就是以任性闻名。

事实上,当初大华公司没有选择青岛或者泉城,直接落户到德州豪掷数亿,在外人看来本就是一次任性之极的选择;如果对方再任性一次,在做出极其亮眼的成绩后弃德州而去另选其它城市,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

而DZ市的主管领导们也一直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大华公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杨默这个人;大华公司的核心资产并不是账面上的那十几个亿资金,而是杨默那独树一帜的想法、令人惊叹的商业眼光,以及堪称恐怖的社会资本号召力。

正是因此,当初杨默跟东营那边的领导出现了矛盾时,你齐鲁石油管理局就算再牛逼,关我屁事!我稀罕的是杨默这个能帮我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你们的那摊子五颜六色的东西。

所以,当杨默隐晦地说出这番警告的时候,对于叶涛这种真正明白DZ市经济结症在哪里的人来说,威胁性比东营那边正式发函还要来的强烈。

大华公司搬走就搬走,一城重资产的德州不稀罕你那么些钱,反正钻探公司就在德州的地盘上,到时候动用关系想办法把杨默请过来当狗头军师就可以了。

但如果是杨默自己想要放弃德州,那可就彻底没辙了……这货可是直接造就钻探公司任性名声的狠活,他自己要是不乐意,你找再多关系也没用。

………………

脑海里闪电般地浮过各种想法,叶涛微微深吸一口气,目光转移到茶几上的那份文件上。

“DZ市1989年3大类31项考核指标结果?”

看着这份本不应该出现在外人手里的材料,叶涛心里一阵翻滚,瞳孔微微缩了起来。

杨默,

你今天过来,到底想要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