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370章 迂回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370章 迂回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370章 迂回

第370章 迂回

“要谈及DZ市的轻工业,就必然绕不开德州的纺织品,尤其是棉纺织品行业……棉纺织品行业的产业链虽然不是最长的,但所影响的面却是轻工业里最广的;”

“根据市里面对纺织品出口扩大的可行性分析来看,德州的棉纺织品行业是大有可为的。”

“首先,1978一1989年是我国建国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发展最快的十一年。”

“在此期间,纺织品出口总额由24.3亿美元增加到131.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6%,超过同一时期全国外贸出口年均16.5%的增长率,纺织品出口创汇总额在全国名列第一,占全国总出口额的近1/4。”

“而DZ市纺织品去年的出口总额,虽然相较于前年有所下降,却依然保持住了2.7亿美元的规模,在所有的轻工业领域里排名第一。”

“除此之外,在国内纺织品市场上,德州的棉纺织品出口也占有重要地位,共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并给11个其余省份供应大量棉织品原材料,是国内十大棉织品原料供应城市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纺织工业的第一大生产国,纺织工业虽然在世界产业转换过程中成为夕阳工业,但由于其吸收就业率高,资金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七五期间,纺织业作为我市创汇大户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轻轻吸了口气,向辉继续说道:“当然,经过研究,我市的棉纺织品要继续扩大出口的话,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第一、由于大量的棉花供应指标外放给外省和兄弟城市,导致DZ市的纺织原料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七五期间,期间,德州纺织品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靠国内廉价的原料及劳动力,靠以量取胜的低成本竞争挤占国际市场,获取外汇。”

“由于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1985年以来,DZ市纺织纤维原料的供需差距已达到2.6万吨。由于纤维供不应求,为保出口需求,本地人均棉织品实际消费量难以得到提高,目前,由于纤维短缺造成的内外销矛盾日益尖锐。“

“未来的几年内,如果德州的棉花产量没有大的突破,将会有200万锭的生产能力缺乏原料,原料不足,已成为扩大出口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本地企业技术设备老化,工艺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

“纺织企业技术设备老化是制约本市纺织产品上质量、上档次的重要因素。”

“以棉纺印染为例,目前德州超龄服役的棉纺设备占总数的30%,全市总计约100万锭,其中有30万锭还是解放前的遗留设备。”

“印染设备不仅超龄使用率达30%,而且设备基本按大批量,大规模生产要求配制,难以应付小批量、多品种和灵活多变的生产格局。”

“从工艺技术水平看,德州纺织工业新技术、新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只有0.7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只有5%,一般和落后陈旧水平的占94%。”

“目前,世界上代表纺织新技术的【气流纺纱】和【无梭织机】拥有量已超过700万锭,占棉纺总锭数5%以上,生产能力占总生产能力18%以上,其中无梭织机总拥有量已达50万台,占棉织机总数18%以上,生产能力占总能力近45%……而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这个比重更大。”

“而我市目前拥有的气流纺和无梭织机的比重只占总数的1-1.5%。从企业微观运行机制看,大部分企业普遍缺乏积累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的能力和积极性,因此在短期内弥补与世界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不可能的。”

“正是由于技术设备及工艺水平落后的制约,DZ市纺织业的货币劳动生产率只及美国、日本的1/9~1/8;实物生产率只及美国的1/4,日本的1/3;印染业只及美国的1/10,日本的1/3。”

“三、产品档次低、质量差、初级产品比重大。”

“过去几年,纺织品出口增长主要靠资源型初级制品的大量出口,【以量取胜】和低工资低成本以廉取胜,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少,加之纤维供应量不足,德州出口纺织品技术含量不但没有随着出口的扩大而提高,有时还比以前下降,产品档次提高也不快,这些因素从整体上制约着我市吨纤维创汇能力的提高,1989年,德州吨纤维创汇能力虽然提高到了5600美元,却仍然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长此以往下去,DZ市棉织品的出口规模和创收能力,只会得到进一步的削弱。”

说到这里,向辉微微换了换气:“总之,经过市里面的专家研究和推断,进入1990年开始起,世界纺织品市场虽然不可能出现过去20年那样两位数的贸易增长,但也不会出现呆滞局面。”

“根据世界经济及人口的增长趋势及纺织品,成衣市场会进一步活跃,棉花、羊毛、化纤价格坚挺,纱、布货源紧缺的现状,在未来几年内,世界纺织品、成衣贸易增长率达到6-7%是完全可能的。”

“也就是说,以1988年为基数,五年之内,世界纺织品、成衣市场贸易额有可能达到2661一2842亿美元……从宏观上来看,这是我们DZ市的机遇。”

“但是,世界纺织品市场容量扩大的趋势虽然为我国提供了纺织品出口的美好前景,但从纺织贸易战的发展趋势看,也增加了进一步挤占国际市场的难度。”

“第一,国际纺织品市场相互争夺、限制和对抗摩擦的局面只会越来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越来越重。”

“第二,在当今世界纺织品贸易战中,非价格因素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纺织品出口大户的前10名中,有6名是高工资国家,3名是中等工资国家,特别是成衣业,高工资国家占有着世界出口贸易的主动权和相对优势,而随着数次职工工资的上调,DZ市的廉价劳动优势正在逐步下降。”

“在世界纺织品市场朝着高质、高档和高值产品发展的背景下,如果DZ市纺织品还靠初级制品和低值产品,以数量规模推行出口,无论是从今后世界纺织品贸易市场的摩擦、争夺和对抗加剧的发展态势,还是从本地资源供给与本地消费矛盾加剧的现状看,DZ市的棉纺织品都缺乏增长的后劲。”

“因此,从本地纤维资源不足,纤维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以及国际纺织品进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客观条件看,未来几年DZ市要扩大纺织品出口,只能走提高出口产品加工层次及档次、质量的路子,靠提出吨纤维创汇能力扩大出口创汇额,并避免出口与本地消费的矛盾。”

将DZ市棉纺织行业的概况和所面临的问题概述了一遍后,向辉看了看神情一直平静的众人,终于进入到了实质性内容:“对此,市里面给出来的指导意见是……拿出魄力,扩大原料供给、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企业体制改革!”

拿出魄力?

众人闻言,顿时认真了起来,这四个字的含义,大家都知道。

“向秘书,我想知道,关于原料供给这一块,市里面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在获得杨默的首肯之后,穆大小姐第一个举手提问。

按照传统思路,既然要提高棉织品原料的供给量,那定然跑不了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

偏偏在过去的一年里,杨默不但投资了数量众多GAP药材种植基地,默默百炒的蔬菜供应基地也是遍地开花;除此以外,商业示范基地所衍生出来的各种项目也需要配套大量的土地产能……诸如食用玫瑰种植基地、用于供应紫皮糖原料的花生种植基地、各种药茶的原料种植基地等等等等。

可以说,如果DZ市主管单位计划大力度调整经济作物的结构比例,并大量增加棉花的规划种植面积的话,那么杨默这边的一系列项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不得她不关心。

向辉闻言,理解地笑了笑:“关于这方面,市里面进行了仔细研究,甚至还数次开会进行了专门讨论,之所以至今都没有敲定最终方案,目的就是为了顾及各家单位的考虑……大华公司作为DZ市的重要合作单位,自然也在重点考量之中。”

强忍着心里的惊艳感,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不能再明确的暗示后,向辉说道:“在一开始,市里面的确打算从明年开始起,大幅提升禹城、夏津等地的棉花种植面积,使其不低于180万亩,预计产能突破14万吨,用以应对德州地区棉织品原料短缺的突出矛盾;”

“但进入4月份之后,市里面对于这一数字不断进行修改,从180万亩修改成了160万亩,再从160万亩修改成了145万亩,并在上个星期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再度修改的建议,拟定将明年棉花的种植面积缩小到130万亩……当然,在9月份以前,这个数字还有可能修改。”

说到这,向辉微微解释了一下:“在德州地区,近几年来,棉花这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双贫特征】……即只有贫困地区才愿意大规模种植,只有贫苦户才愿意大规模种植。”

众人点了点头,对于向辉隐而不说的内容了然于胸。

不管是种植棉花、管理棉花还是采收棉花、初加工棉花,都是一件极其折腾人的事情,其耗心耗力程度,在所有的农产品里面,绝对能排的进前三甲;但凡能有更好的选择,农户是绝对不愿意种这玩意的。

这也是为什么产棉区为什么基本都会在本年的第三季度就会敲定明年的种植规划,并且会提前做组织动员工作的原因……没办法,不留出足够的动员时间的话,明年的工作根本没办法按计划开展。

当然,向辉之所以刻意提到“双贫特征”这四个字,其实就是告诉杨默,市里面是出于大华公司的考虑,这才不断调低规划指标的……毕竟大华公司目前通过商业示范街衍生出来的大部分项目都集中在贫困地区,一旦棉花来年的种植规划面积太大,势必会影响到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

这固然可以体现出DZ市主管单位对于大华公司的重视,却也侧面说明了这种事实际的主动权究竟在谁手里……双方如果携手共进的话,那自然是1 1>2的效果;但如果哪一天真的闹别扭了,DZ市主管单位也不用干点别的,将棉花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一扩大,连锁反应之下,大华公司的那些项目势必焦头烂额。

对于这一点,杨默只是笑了笑,却没放在心上,大华公司又不是民企,央地合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中间的种种因果缠绕哪里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因此越是这种看上去直接了当的钳制因素,越是不需要担心。当下只是微微颔了颔首:“向秘书,所以市里面打算如何协调棉花产能的矛盾呢?”

这算是切入到了重点了,不管步子迈的大与小,既定的大方向肯定不能变更,所以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这才是对大华公司真正具有价值的信心……对方毕竟是叶涛的秘书,不是那种连主次都分不清楚的小年轻,既然把棉纺织品产业拿出来第一个说,那肯定更双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关联。

听到杨默发问,向辉立即回归正题:“关于这个问题,叶常务的想法是在下一次的扩大会议上,着重提出【向技术要产能】的思路。”

“也就是说,在下调种植面积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保证完成明年14万吨棉花产量指标!”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有效提高棉花的亩产量,这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而要想提高棉花的亩产量,那就必然要从种子、器械、农药、化肥、农资这几块入手;”

“种子这一块好说,省农科院以及市里面的科研机构最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棉种的改良,目前已有中棉所12号,鲁棉9号,鲁棉11号这三个新品种可供选择,今年刚好是这些品种小范围实地栽种的第三个念头,验产评估完成后,便可以决定究竟采用哪个作为主栽品种……从1986年开始,德州地区棉田的枯萎病就越发的严重,市里面本就计划停止种植鲁棉6号,更换更抗病、更丰产的品种。”

“器械这块也好说,对于大田,市里面本来就有联合收割的传统;而对于各县那些分散的小田,市里面也有意借鉴临邑县债务置换模式的先进经验,贴息将小型棉用器械分期卖给各村……刚好,这也能缓解各农用器械厂的经营压力。”

“但是化肥、农资这一块,就必须要率先进行技术升级,以及增加投入使用量了……在过去的几年里,农民不舍得增加农田投入,是棉花亩产量上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叶常务有一个思路,看能不能借用钻探公司和夏留通销社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力,配合说服和动员那些棉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增加诸如新型化肥、农药、地膜、灌溉设备的投入?”

“毕竟要想做到农业增产,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舍不得投入可不行……偏偏这又涉及到私人资金的投入,而且棉花主要种植区多为贫困乡,我们的工作人员又不可能强制要求他们加大投入。”

说到这,向辉认真地看着杨默:“杨总,市里面对于棉纺织业原料的增产,看的很重,为此还在会上提出了新增地力补贴、棉花新品种植补贴、轮作补贴、保护性耕作补贴和农机补贴……除此之外,甚至还提出了地膜回折旧收政策和替粮补贴。”

“所以,一旦这些措施在会上全部通过的话,棉花增产的政策基础是有的,棉农的利益保障也是有力度的……唯一欠缺的,就是如何让这些棉农主动增加田间投入的有效推动手段!”

在场所有人顿时闻歌而知雅意。

怪不得这位向秘书会把棉纺织业放在第一个话题来汇报呢,闹半天原因在这里啊!叶常务果然是叶常务,这工作推动切入角度……果然绝了!嗯……

没错,从表面上来看,棉纺织行业跟双方需要努力推动的孤岛二号项目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向辉刚才的那话,听上去也是希望杨默这边充分发挥在农村地区的基层影响力,提升棉花的亩产量而已。

但你不要忘了,向辉刚才话里面的另一个重点……“增加田间投入”。

你要知道,进入八十年以后,华夏的农业就已经逐步向现代化农业开始转型了。

而现代化农业,又被称作是“石油农业”。

就拿棉花种植来说,除去那些农用器械所需要用到的柴油和汽油外,地膜、灌溉管、保水设施、化肥、农药,全都离不开石油……准确的说是石油衍生出来的化工产品。

尤其是农药和化肥这两样增产至关重要的农资,那更是怎么绕都绕不开“石油”这两个字。

而且最微妙的是……

DZ市打算全面更换棉花品种,不同品种的棉花种植要点所有区别,配适的化肥和农药总归不能跟以前的品种一样吧?

很好,对这一块稍微有所了解的同学就知道,就这么点不同,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绕过了一些遗留的问题。

再加上DZ市需要钻探公司和夏留通销社发动那些棉农增加田间投入来提升亩产量……那么理所应当的,你把一些农资的蛋糕分给人家不过份吧?

以钻探公司央企的尿性,在这一块重组出几家农药公司、化肥厂、农资公司,专门用于应对这一块的物资生产……不过份吧?不过份?那很好!靠着那上百万亩棉田的基本盘,这些农资公司的业务顺利开展起来后,在德州地区的相关领域里,也算小小的有点发言权吧?

有了发言权后,人家对于从DZ市上游兄弟单位采购过来的原料有所微词,不算很奇怪吧?

什么原料纯净度不达标啦,什么塑料膜的厚度和延展度不达标啦,什么产能无法满足要求啦,什么价格成本太高啦……巴啦巴啦的,伱没法反驳吧?没法反驳?

那很好!那人家对你的产业配套不满意,从东营或者外地买入各方指标达标的原料,进行加工生产,你不能有啥怨言吧?你要搞清楚,像德州这种老工业区,最见不得的就是自家有的东西,结果你朝外面买。

但偏偏你自己东西的质量不如别人,价格也比别人贵,那你在怨不得别人之余,却也给了市里面一个借口。

只不过,这个借口要有足够的份量……最起码,仅凭农资这一块,却也不足以让市里面冲破层层阻力,引入孤岛二号这种超大型的石油化工项目。

但是俗话说得好,集腋成裘嘛!工作总归要一点点的来。

再说了,这只是纺织行业可以积累的动能而已,轻工行业可不仅仅只有纺织行业能与石油化工沾上边,可以积累动能的地方,多着呢!向辉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又看了看一脸平静地杨默,微微顿了顿后,忽然补了一句:“当然,提升棉花的亩产量,只是补足原料缺口的方式之一,叶常务曾经在会上提出……如果想要充分发挥DZ市的优势,在纺织业这一块提升竞争力的话,还需要大力提升高品质人造纤维的产能才成!”

高品质人造纤维?穆大小姐顿时脸上涌出喜色。

这个提议要是落实成文件,那么孤岛二号项目的引进,可就成了一半了!

一颗心砰砰地跳了起来,穆大小姐把目光转向杨默。

此刻的她,非常希望杨默能帮着落实一下这件事究竟有多大的把握。

但杨默却只是微微笑了笑,仿佛对向辉补充的这一条信息比较满意……但也只是满意而已。

“向秘书,据我所知,德州的轻工业里面,玩具行业在过去的十年里,复合增速一直不错……虽然近四年来,出口额一直在下降,但来自国内沿海城市的代加工订单和组件订单却有小幅增加……要不你接下来给我们说说市里面对这一块未来规划的指导意见?”

玩具?

怎么这位杨总又把话题引到了这么一个不如何起眼的行业里了?哪怕你把话题转到食品包装产业,我都能想得通啊。

有些复杂地看了杨默一眼,向辉微微点了点头:“好!”

——————

PS:除夕快乐,红包拿来!

不给红包?

算了,咱下楼放烟花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