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434章 蚁搬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34章 蚁搬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434章 蚁搬

第434章 蚁搬

大华公司将下属三产单位里的那些做账的财务人员全部组织到总部来进行封闭式培训,对于那些单位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会计共享模式固然让大量的管理层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但那些原本负责做账的老会计们的调离,却让这些单位的管理层面临着另一个尴尬无比的残酷现实。

绝大部分管理层根本不懂财务知识……哪怕是各单位分管财务的副总,其水平大抵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能看得懂收支平衡表这种程度上。

虽然是外行管内行一直都是当下许多企业的通病,但只有真正面临着危机时,这些人才会产生巨大的悔意。

TMD,早知道就提一两个财务口出身的专业人士来当副总了。

眼下总部已经开始了逐一清查,要想保住身家性命的话,那就得趁着总部还没查到自己身上之前,把那一堆烂账补上。

可问题是,为了保住当下的这个肥差,他们可以不惜代价地将原本吃下去的肥肉想方设法地吐出来,哪怕为此去找第三方民间借贷都可以。

但要命的是……

没有了信得过的专业人士指点,这些账该怎么个补法才不会被总部的人瞧出问题,他们却是束手无策!你要知道,填账怎么个填法,乃是一门大大的学问,你要是直接傻愣愣地将钱随便找个理由补回去,那最多叫自首悔过。

总部或许会看在你态度良好的份上,对伱的处罚或许不会那么严厉,但你现在的职位,却是绝对保不住了。

MD,没有了当下这个的职位,暂待风平浪静后继续捞油水的可能都不复存在,他们怎么去偿还自己四处借钱欠下来的债务和利息?真要是如此,那还不如直接被请到总部的纪检科去喝茶算了,左右都没了退路,还不如去蹲上个十几二十年……实在不行,吃颗花生米也算得了个痛快!

当然。

如果可以,没有人愿意自绝于天下。

而这些三产单位的管理层虽然对于指挥部以及大华公司而言,只不过是一群小蝼蚁而已,但客观来说,这些人放在如今的社会上,也算是小有头脸的人物。

既然是小有头脸的人物,那么不管是人脉还是社会资源,自然也不至于贫乏到跟个普通人一样;虽然目前没办法从内部系统里去寻求解决方案,但从外部寻求支援,却是可以的。

因此,大华公司的内控调整工作仅仅只是开始了一个星期不到,这些三产单位所在地的掮客们,便忽然活跃了起来……

………………

夏津,南城街,十字路口。

虽然现在已经是盛夏,而且还是在连狗都不肯动弹一下的下午三点,但当地赫赫有名的第二饭店里,依然很是突兀地涌进了两拨客人。

经过某位本地很有些名气的掮客介绍后,黄海生不动声色地扫了扫身旁一直只是微笑着的李厂长,然后一脸热情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张总,幸会,幸会!”

一个看上去略有些富态的西装男皮笑肉不笑地跟他握了握手之后,没有什么恭敬意味地从兜里摸出一块手帕,不怎么耐烦地擦起脑门上的热汗起来:“听六子说,你们现在需要人帮着过桥?”

见到黄海生和李厂长脸上闪过一次不悦,那名诨号叫做六子的掮客赶紧笑眯眯地插了句嘴:“张总是阳信那边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喜欢交朋友不说,讲义气在当地那是出了名的……李厂长、黄副厂长,大家都是自己人,而且张总一直都是快人快语,大家伙都用不着藏着掖着。”

按照这位掮客见面之前的说法,这位张总是他费了偌大人情才帮忙找过来的大佛;而从六子如今表现出来的态度上来看,这位张总在某位人精的心目里,份量明显要比李厂长、黄海生这两位真正的雇主要重的多。

李厂长和黄海生毕竟也是在系统边缘上打混了十几年的油条,虽然不喜这位张总一见面就表现出来的怠慢,也同样不喜六子这位掮客那很有些势利眼的态度,但越是如此,他们对于这位据说从阳信县过来的张总,反而越加多了几分期待。

黄海生迅速地收拾好自己的情绪,非常诚恳地看着眼前的张总:“既然六子都这么说了,那我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没错,霞梅运动服装厂眼下的确需要找一位贵人帮忙指点过桥,而且要快……张总放心,大家现在已经是朋友了,事成之后,我们自然忘不了这份恩情。”

张总似乎对黄海生这番还算端正的态度比较满意,当下轻轻嗯了一声:“你们霞梅运动服装厂,需要帮忙遮掩的账务有多少?”

黄海生闻言,微微犹豫了一下,跟旁边的李厂长对视了一眼后,咬了咬牙:“最少1100万,而且最好在半个月内搞定!”

1100万!?

饶是六子这位掮客这些年来也算是见过了不少大风大浪,也着实被吓了一跳。

这尼玛,也太吓人了吧!

要知道,现在还是1990年,而霞梅运动服装厂,也不过勉强算个中等规模的三产单位而已。

如同老六之前所介绍的,那位张总果然不是一般人,听到1100万这个在当下足以吓死人的数字后,脸上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只是沉吟了一会儿后,便蜷起了手掌,在桌子上叩了起来,显然是陷入了沉思。

叩~叩~叩~略有些烦人的叩桌声足足响了几十下,那位张总这才抬起头来:“这个忙可以帮,但丑话说在前面,大家都是第一次合作,非亲非故的,所以……辛苦费300万,什么时候见钱,什么时候出手!”

嘶~李厂长和黄海生齐齐发出抽吸声。

尼玛的~300万?黑!太TMD黑了!

这简直比借印子钱还要来的狠。

不过对方越是如此,他们反而越是信了对方的确有办法帮到自己。

微一沉吟,李厂长开口了:“张总,如果真能帮得上忙,300万的辛苦费是应该的……只不过如此一来,需要帮忙遮掩的账务,就不是1100万,而是1300万了!”

很明显,霞梅运动服装厂真正需要填上的账务其实是1300万,不过从李厂长能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自掏300万好处费的情况来看,霞梅运动服装厂的管理层这些年来捞到的油水,着实是非常不少……你要明白,这是填账而不是销账,那1300万,是要真金白银地填回厂子里去的。

如六子所说,张总果然是个豪爽人,闻言后一拍桌子:“好!够爽快!1300万就1300万!李厂长、黄副厂长,你们这两个朋友,我交了!”

黄海生脸上虽然挂着笑容,眼角却忍不住抽了抽,然后探究似的问到:“张总,既然大家都是坦诚相见的朋友了,那么我冒昧地问一下……您是打算怎么帮我们遮掩这1300万的账务呢?”

说到这,黄海生补充了一句:“张总,不是我们不信你,而是六子之前可能也给你介绍过一些情况了,霞梅运动服装厂过往的账本大部分全部交到总部去了,虽然总部那边可能因为人手不足,暂时还没清查这些账本,但要想想办法把这1300万悄无声息地补进去,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得不说,虽然黄海生和李厂长这些人不懂财务知识,但对于系统里面一些游戏规则却是很了解的……这些钱又不是只有他们过手,因此只要能把钱补回去,同时让财务账本形成一个勉强看得下去的闭环,那么大概率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张总闻言,却是满不在意地笑了起来:“黄副厂长,这个你不用担心,既然接了这活计,我自然有办法。”

说到这,张总有些不耐烦地拿着手帕擦了擦刚刚冒出来的热汗:“这么说吧,像你们这些上了一定规模的单位,最费精力、也是最难查出来的帐莫过于隐藏性债务……那么既然如此,以【存货计提跌价】的形式,把这些隐藏性债务以成本的名义混淆到新增业务里面,然后绕个弯把钱补进去不就行了?”

存货计提跌价?

以成本的名义混淆到新增业务里面?对财务知识的了解仅限于皮毛的黄海生和李厂长听的面面相觑。

张总见状,脸上露出一种鸡同鸭讲的不耐烦,但似乎想起这毕竟是一笔收益高达300万的大单,这才耐着性子简单解释了一下。

………………

所谓“存货计提跌价”,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财务知识,只要理解了会计分录的底层逻辑后就全明白了。

简单举个例子:假设某公司有一批存货,数量100个,进货价为150元/件,每卖出一个存货还需要发生销售费用20元。

那么假设目前市场上该批存货的售价为140元/件的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所以这一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140-20)X100=12000元;而存货成本=150X100=15000元;发现了没有,此时存货成本是高于可变现净值的,那么按照会计准则,就需要对该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成本-可变现净值=15000-12000=3000元。

因此,在账本的会计分录上就会显示为: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七条规定: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2、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即如果该批存货已经与下游客户签订了销售合同,则其售价就是合同价,并非市场价,则需要用合同价去计算其可变现净值。

也就是说,假设一个月后,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该批存货的市场售价涨至200元/件的话,此时,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200-20)x100=18000元。

由于该批存货在此前已经计提30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那么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购入成本-存货跌价准备=15000-3000=12000元;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18000-12000=6000元。

到了这里,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九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所以虽然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已经有6000元了,但是只能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3000元内进行转回,即只能转回3000元。

所以到了这时,应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0。

贷:资产减值准备 3000。

此时,这批存货的账面价值=12000 3000=15000元,即恢复到了原来的购入价;如果按照200/件的售价全部售出,则可以实现利润=(售价-销售费用)X数量-成本=(200-20)X10-15000=3000元

至此,一个完整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转回的会计分录就处理完毕。

………………

简单地做了一个概述后,张总意味深长地看着黄海生和李厂长:“李厂长、黄副厂长,现在听明白了吧,你们运动服装厂的账本如今其实并没有全部交上去,只要趁着这个档口,赶紧签订几份长线合作大额订单合同,然后稍稍变更一下合同签署日期,那么这1300万,就能通过后续新做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形式补回厂里。”

说到这,张总微微笑了笑:“其实如果二位有把握的话,这1300万也可以不用全部补回去,可以通过【可变现净值】的控制,适当地挽回一部分损失……当然,这件事究竟如何拿捏尺度,全凭二位做主,我就是个帮忙过桥的朋友,替你们拿不了主意。”

听到可以适当挽回损失,黄海生还在那怦然心动呢,李厂长却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张总,多谢你的好意,但事有轻重缓急,当下这档子事,还是先把那1300万全部填回去比较好,至于挽回损失的事情……以后再说!”

虽然直到现在他还是听的半懂不懂,但作为一根老油条,他很明白在系统里面的生存之道……既然如今大华公司开始玩真的了,甚至连他的靠山都不敢多放一个屁,那么他最好还是不要动歪脑筋,把那1300万全部填回去比较好。

还是那句话,或许在普通人看来,不管是国企还是央企,其实也就那样,无非是仗着自己的独特地位在那大而不倒罢了;但只有他这种在系统里面摸打滚打了十多年,且小有份量的人才知道,其实这个系统里面厉害的人海了去了,没道理一个从阳信蹿出来的土鳖老板都能想到的办法,总部那帮子狠人想不到。

总归一句话:出来混的,态度要端正,既然你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妖兵,那么上面的神仙打架,你乖乖地把瓜果奉在手里候着就行,不要以为自己在凡界做了几天山大王,就真的以为自己也能变成齐天大圣了。

想到这里,李厂长深深吸了一口气:“张总,实不相瞒,我和黄副厂长对于这块其实不是很懂……你就直说吧,我们接下来该怎么操作?”

张总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旋即赞许似的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李厂长……受教了!”

说完,张总收起了从一见面就没离手的手帕,然后微微坐正:“李厂长,黄副厂长,其实二位要做的非常简单……阳信县那边今年四月份刚刚举办了第一届梨花会暨经贸洽谈会,这事你们知道吧?”

李厂长和黄海生对视一眼:“略有耳闻。”

这几年来,凭借着自己的区位优势,齐鲁各地打着各种名义组织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多不胜数,阳信县那边去年趁着梨花节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很有些“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时髦意味,因此他俩的确也曾听说过。

张总闻言,又是点了点头:“实不相瞒,老弟我在信阳县那边,有一家不成气候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虽然业务规模不怎么样,但是各类产品的出口指标,还是捏着一些的。”

李厂长和黄海生对视一眼,强自忍住心中的激动,又是点了点头。

张总轻轻地叹了口气:“眼下随着亚运会的即将召开,各种各样与运动沾边的商品也开始好卖了起来……国内是这样,国外也是这样。”

“所以,但凡是有点远见的人都看得出来,哪怕亚运会结束了,这股运动风潮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消散……当然,诸如李厂长和黄副厂长这样的人才更是目光如炬,早在五月份中旬,运动概念还没被彻底炒起来之前,就洞悉了这么一个市场趋势……嗯,不得不说,二位不愧是人中龙凤,这洞察力,厉害!”

李厂长和黄海生听的眼睛放光,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位张总建议他们把业务合同的签署时间“变更”为五月中旬,但如果这事真的就这么揭过去了的话,等到风平浪静之余,他俩指不定还会因为“富有市场洞察力”,而被上面好好地嘉奖一番,说不定连位置都可以挪一挪。

张总见状,又是轻轻笑了笑,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所以,早在5月17日的时候,贵厂便与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合作,签署了一份总金额高达700万的业务合同。”

嗯???黄海生忍不住插了句嘴:“张总,不是1300万么,怎么又变成了700万的合同?”

张总扫了一眼,没去理会,自顾自地说道:“这是一份集合代工、承销为一体的对赌合同。”

“简单来说,就是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和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一致看好未来的运动服装市场,并认为随着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海内外运动服装,尤其是中高端面料的运动服装的销售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但与此同时,作为亚运会的主办国,华夏在此期间,也定然会存在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中高端面料运动服装产能预估不足的矛盾。”

“所以经过双方友好商谈,达成合作意向如下:”

“为了更好地挖掘出中高端面料运动服装的市场潜力,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和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决定精诚合作,彼此视为一级合作伙伴,并给予对方应有的待遇;”

“在1990~1991年度的中高端面料运动服装的合作项目里,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负责渠道的拓展和销售;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则负责中高端运动服饰的原料引进、生产、储存、运输……当然,这批中高端面料运动服装的品牌归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所有。”

“双方基于上述原则,签署了一份服装数量32万件,金额为700万的生产委托合同。”

“这本来是一笔很正常不过的委托代加工合同,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发现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截止到6月25日为止,除了最开始那笔50万的订金之外,便再也没有打过货款;”

“于是李厂长和黄副厂长怒气冲冲地找到了对方,结果发现对方其实是家空有资质的皮包公司,账上根本没有多余的钱;”

“与此同时,二位还发现了,对方虽然暂时没有钱支付服装厂的货款,但却是在积极寻找和拓展这批服装的销售渠道的,并且还有着许多相关在谈的代销项目;”

“不过与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之所以除了首批3万件贴牌运动服之外,再便也没有从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提货了,并且一个劲地把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当成仓储中心,并不是因为销售不出去,而是因为他们正在炒作这批贴牌服装。”

“之前的判断没错,随着亚运会的即将举办,华夏中高档面料运动服饰,尤其是中高档面料的品牌运动服装,有着巨大的需求缺口……而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所做的,便是借着拥有该品牌服装独家销售资质的优势,一边惜售,一边不计成本地借钱在海内外进行宣传和造势,从而实现提升终端售价的目的……终端销售价提上去了,那么这些服装的分销价也就提上去了,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能赚到比常规模式多得多的收益,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不是么?”

微微顿了顿,张总笑盈盈地看着二人:“不过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的做法最终能不能如愿以偿不知道,但他这种行为却明显触犯了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的利益……服装厂代工生产这些贴牌运动服装是需要花费大量成本的,况且把服装厂当成仓储中心,这也极大地提升了服装厂的运营成本;一心想要保全国有资产的李厂长和黄副厂长,自然是不干的。”

“不过一码归一码,虽然李厂长和黄副厂长的拳拳之心可昭日月,但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的客观情况也摆在那,你让他们继续履约原有的委托代工合同,那是决计不现实的……毕竟他们为了宣传炒作这批服装,前前后后又是借了600万的巨款砸在各种海内外媒体上呢……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这个炒作计划的决心和信心。”

“所以思来想后,两方便又磋商出一套新的解决方案出来……双方一级合作伙伴的身份不变更,在已经完成了65%代工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为了避免国有资产造成重大损害,并且几经评估后又认为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的这套计划拥有较强的可执行性,于是干脆拍板决定,后面的货款不用给了,直接入股到这个项目中去,双方在这些服装销售出去后,按照项目股份占比分红。”

“如此一来,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却不干了,认为还有两个月亚运会就要召开了,而且前期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努力,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这种做法是在摘果子!”

“但李厂长和黄副厂长在评估完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之前的各种报表后,却非常看好这种合作模式,毕竟代工生产才能赚几个钱?比起这种卖品牌的方式,那收益差老鼻子远了,于是直接发出威胁……要么现在就按照当初的合同履约付款,要么就接受新的合作方案,否则将以诈骗和损害国有资产的罪名,把对方告上法庭!”

“最终,在漫长的拉锯战后,对方接受了李厂长和黄副厂长的新合作方案,但多了一个附加方案……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要入股项目摘果子可以,但作为条件,必须要一次性补偿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前期垫付的那600万宣传费用,双方后续必须以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的宣传方案为准,各自按照彼此的股份比例分摊后续的各种营销和宣传费用。”

说到最后,张总长长叹了口气:“有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其实这事是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占了个天大的便宜,因此李厂长和黄副厂长没有丝毫犹豫,答应了这个条件;”

“只不过嘛,好事多磨,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眼见着最多还有两三个月就能大功告成了,毕竟是没那么容易爽快答应下来的,因此李厂长和黄副厂长即便是用出了种种手段,也直到明天才跟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那边正式变更了合同;”

“当然,李厂长和黄副厂长毕竟是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的主要领导,为了不影响士气,这件事始终没有告诉职工,因此厂里面一直也都没有传出消息出来也是正常的……二位,你们觉得呢?”

李厂长和黄海生的神情早就从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变成了一脸的佩服。

这TMD的,这位张总何止是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转回的手段填账的另类方案啊,更是给他们铺出了一条可进可退的康庄大道!这300万的辛苦费……

花得值!………………

两天后,孟姐看着黄海生拿过来的几份合同和一堆之前从未见过的账本,顿时皱了皱眉。

合同变更?

还涉及到几个月前700万的代工生产和一份上个月高达600万的特别支出?

扫了一眼那叠被黄海生冠以“因为在谈业务需要,暂时没有上报给总部”的账本,以及那些不知道是哪位做的会计分录,孟姐冷笑了起来。

在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和后续销售环节做弥补是吧?

呵,真要是查你,你这些新送上来全是漏洞的账本,就是妥妥的铁证!

一帮子连最起码的财务知识都不懂的傻叉!果然,那些原本做账的老会计被强制送到总部学习之后,这些门外汉的动作处处都是马脚。

正自冷笑间,孟姐翻开那几份合审验起来。

嗯??

看着乙方签名处,“阳信县泛亚体育用品销售公司”后面仿佛用笔习惯不规范带出来的那个不规则小勾,孟姐瞳孔微微缩了缩。

这是……?翻了翻另外两本合同,一样的,后面都有着那个不规范的小勾。

不动声色地看了一脸得意的黄海生,孟姐神色如常地笑了笑:“这些文件都没问题,黄厂长,稍后我给你入账。”

与此同时,那位在李厂长和黄海生面前拽到没边的张总,正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恭恭敬敬地拿着电话筒,向对方汇报工作:“夏津霞梅运动服装厂这边的工作已经完成,那新到账的900万(含300万的辛苦费)应该转到哪个账上,请指示。”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这个不急,先等等,我去征询一下法图迈的意见,这些钱都是她要用,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打到哪个账户上,她说了算……哎哟哟,我也是头痛了,直接汇在一个账户里不就可以了么,非要搞那么复杂!”

似乎是已经习惯了对方那小女人般的随意语气,张总对于对方的埋怨只是笑了笑,只不过听到法图迈这三个字后,他的表情却越发恭敬了起来:““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