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443章 利空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43章 利空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443章 利空

第443章 利空

还是那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而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是国内外,都有大把大把的人诟病华夏始终不肯完全放开金融市场,使其不具备常规意义上的市场运作的可能性。

但其实,国家之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肯完全放开,有着许多的考虑;

比如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过于薄弱,经不起剧烈波动啊;比如当时国家缺乏相关经验,不敢一下子就全部放开啊;比如华夏设立金融市场的主要初衷是为了给一众重点国营企业融资,不愿意过于市场化而陷入被动啊;

巴拉巴拉的,等等。

但在杨默看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正是岛国在九十年代遭遇的那场大规模金融狙击,这才让华夏始终没敢完全放开金融市场。

你要知道,当时的岛国可是实打实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区区弹丸之地,其GDP总额甚至逼近了阿美莉卡的60%,是华夏的4.2倍,其经济实力之强大,不可谓不夸张;可经过那场漫长而规模庞大的金融狙击之后,如日中天的岛国经济却逐渐进入了失去的四十年;华夏素来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岛国的遭遇就这么眼睁睁地发生在自己面前,在没有彻底把握之前,又怎么可能把敏感无比的金融市场全部放开?

当然,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市场化运作只是个题外话,那不是重点。

重点是,作为一直密切关注岛国经济,并对其进行研究的欧美经济学界,以岛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期的一系列变化和遭遇作为蓝本,在以自由经济架构为基础的前提下,总结出了国家经济层面的六大利空,并一直引以为戒。

而正是因为没有踩中这六大利空,后学末进的华夏这才能在1998年的那次金融海啸中没有受到太大波及,甚至可以出手帮助香江全身而退;

实际上,在许多人看来,98年的那场金融海啸,其实就是九十年代初岛国遭遇的那场金融狙击战的再现罢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那场金融狙击战的延续……只不过南朝鲜和其余东南亚国家可没有岛国那么庞大的经济体量,因此自然被杀的丢盔弃甲。

………………

所谓六大利空,其实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隐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如果你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不幸同时踩中了这六点,除非是人家高抬贵手,否则恭喜你……伱即将陷入一场被动之极的货币战争。

而很不幸,不管广场协议是不是岛国自己主动签订的,但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在市场那只无形的手的操控下,岛国异常精准地一步步踩中了那六大利空;

像杨默这种重生者,即便不记得岛国的股市和汇率市场究竟是具体在哪一天进入重大拐点的,但凭借着后世的印象和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也大致能判断出这个时间窗口究竟在那一段……这才是他急于跟三共株式会社达成合作的主要原因。

第一大利空:货币严重超发。

这是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的重大问题,虽然岛国现在的经济活力依然如日中天,但实际上只要你去查查数据,就能知道如今的岛国,其M2余额已经是其GDP总值的两倍还多了。

这些超发的货币,无疑是相当于给某位亲爹做空日元提供了充足之极的弹药——后世的亚洲金融海啸里,泰国之所以会成为那个最大的倒霉蛋,就是因为货币超发的太厉害,给了索大鳄借泰铢狙击泰铢的机会,堪称是教科书级的空手套白狼案例。

第二大利空:出口贸易未来走弱的预期强烈。

诚然,岛国素来是全球知名的进出口大国,凭借着其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制造水平,如今的岛国汽车、电器、半导体、精密仪器、光学仪器、药品等等一系列产品,放在全球都是大杀四方的存在,而以岛国的出口额基数来讲,8%的出口增长率,实在是一个有些夸张地数字。

可问题是,你要搞清楚,这里说的是“未来走弱的预期”,这跟当下的实际贸易出口量是有很明显差别的。

最简单一点,如今岛国的支柱型出口商品是汽车,本国经济拉动率最高的也是汽车,可随着前些年阿美莉卡那场针对岛国汽车的轰轰烈烈的抵抗运动,这几年下来,即便岛国不遗余力地在开拓东南亚市场和非洲市场,但日系车在全球,尤其是在欧美的市场份额依然在不断下滑。

除此之外,随着阿美莉卡的加压和产业向南朝鲜转移,岛国的半导体、电器在欧美地区的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更重要的是,岛国近一年以来,汇率是呈现一种“拉锯中逐渐下滑”的态势的,随着132:1、140:1、148:1这三个支撑点的失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岛国已经不太可能拖得住日元的汇率了;

而众所周知,日元贬值有利岛国的出口,1990年那高达8%的出口增长率,日元汇率的下跌不可避免地贡献了一份很大的力量;

可随着日元的汇率跌到谷底,然后在国际炒家的操作下强势反弹呢?

那时候岛国的出口还有可能这么强劲么?定然不可能!一个守不住本国货币汇率支撑点的国家,压得住未来的汇率反弹么?

不现实的!

所以,岛国今年8%的出口高增长,无非是最后的晚餐而已,未来出口贸易未来的走弱,在那些嗅觉灵敏的人眼里,几乎就是铁板钉钉上的事情。

实际上,这到底是不是岛国出口增长“最后的晚餐”,其实并不重要;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是,“预期”这东西是可以炒的,甚至还能炒成大利空……岛国不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阿美莉卡这位亲爸爸说他们行,不行也行;但要说他们不行的话,行也不行。

在很多时候,决定一国经济宏观走向的,并不是经济本身,而是背后那一根根代表着硬实力的铁管子。

第三大利空:国内高速增长的通胀岛国毕竟是个资源贫瘠,且严重依赖原料进口的国家,所以自打进入80年代起,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日创新高”,它们国内的CPI始终都处于一个令外人看不懂的高位,每当你以为这已经是极限了的时候,很快你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

不得不说,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在耐受力这一块,实在是令人看不懂……要是换成普通的西方国家,连续十几年CPI的涨幅逼近甚至超过3%的话,民众早就给你掀桌子了。

没办法,从80年代起,尤其是1985年以后,岛国的资产泡沫化就开始严重了起来,随着货币的超发,日元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每年都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下跌。

日元在国内不值钱,在国外就更不值钱了,偏偏岛国又不是阿美莉卡,不具备货币霸权,因此除了把这些钱疯狂地投资到海外贡献GNP之外,便再也没有更好的法子……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三共株式会社为什么听到几百亿日元的投资额,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原因,在这个资源重商主义的年代,与其把那些钱放在国内贬值,他们巴不得赶紧投资到海外那些具有真正价值的资产上呢。

第四大利空:夸张的债务杠杆。

其实,作为当下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资源贫瘠的岛国一直很重视外海投资,其GNP总量此时虽然没有后世的那么夸张,但也非常不容小觑,因此虽然其M2余额已经是其GDP总值的近三倍,但其实只要自己不作死的话,日元也不是那么好狙击的。

只不过很可惜,自打签订了广场协议以后,从1985~1990年这五年时间里,由于岛国的债券市场太过开放,这种开放程度甚至夸张到了企业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发券的地步,恰逢日银把利率降到了最低水平,这导致企业在市场上发债比找银行贷款更划算、还更省事,于是大量的岛国大型上市公司把融资方式从原来的银行借贷改成了发债……到了1990年,岛国公司融资的结构里,来自银行贷款的仅有大约220万亿日元,而自发债的融资额度,却已经快要追平银行贷款,达到了200万亿的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感受到强烈危机的岛国银行为了业绩,开始过度放贷起来,不但那些信用差的公司可以获得贷款,甚至只要你有房子等有价值的不动产,银行甚至可以低息放贷给个人……这又导致了信用过渡扩张,于是到了现在,岛国出现了大量的“僵尸贷企业”和“僵尸贷”,这些僵尸贷企业沦为大型公司的融资口器不说,也使得岛国银行业的坏账和呆账水平达到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

于是乎,面对着这种人人身上都背负着巨额债务的凶险情况,岛国为了防止全方位暴雷,不得以之下,又只能通过超发货币来稀释这些债务,于是陷入了一种“越超发货币,债务越多,债务越多,越需要超发货币来稀释”的怪圈。

所以,岛国近一年以来的汇率剧烈波动,其实说到底还是要怪他们自己作死,如果不是他们自己进入了这种怪圈,以它们的经济体量和活跃度,其他人就算是想要狙击日元,也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第五大利空:资产过度泡沫化。

前文说过,自打岛国在1989年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后,国内的那些财阀和上市企业就开始屁颠颠地玩起左手倒右手的游戏来了,这种纸面上的繁荣虽然一片欣欣向荣,但其本质就跟两个人通过一摊狗屎创造了一亿元GDP的故事一样,无非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罢了。

然而可怕的是,此时的岛国保守估计有将近30%的M2余额都汇聚在股市和楼市里,而玩这种纸面游戏的企业,也并不是一家两家,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到了现在,岛国的股市里有将近2/3的股票都是公司之间相互持有的,这放到后世,你敢信?

总之,岛国的资产泡沫形成的链条如下:70年代金融改革——全面放开金融市场——大公司自己去市场上发债——银行日子难过——过度放贷——信用过度扩张——坏账呆账严重——大家拿钱一起使泡沫越来越大。

然后到了现在,发展到了一个经不住轻轻一戳的程度。

第六大利空:阿美莉卡的高利率众所周知,自从在蓝星两强赛里与对手分出胜负来以后,阿美莉卡虽然一跃成为蓝星独家霸主,但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极大精力和财力的它,却迫不及待地露出了獠牙,四处寻找猎物来吸血,用于回复自己的体力。

很显然,某位经济体量已经占到了自己GDP总值60%,却整天叫嚣着“岛国可以说不”的某位亲儿子,便是它的首选对象。而新时代的金融战争虽然看上去不见任何血腥,显得文明无比,但无疑要比真正的战争要残酷的多,能够攫取的战果也要丰盛的多。

在这一块的战场上,阿美莉卡手里的致命武器便是众所知之的美元霸权。

而要发挥出这件武器的威力,必做的一件事便是……加息!截止到1989年5月17日为止,阿美莉卡的美联储完成了其历史上的第二次,共计16轮的加息行为,使其利率从原本的6.9%,一下子跃升到了9.8125%的历史高位。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某位亲爸爸的货币狙击,岛国要是胆敢以加息来应对(从1987年开始,一直到美联储加息结束,岛国的利率一直都维持在2.5%的低位),阿美莉卡那边就敢搂草打兔子,顺势狙击岛国的资本市场;

但很显然,如今自信心高度膨胀的岛国一直想要对阿美莉卡说“不”,于是在1989年,便主动把利率开始提升,并最终提到了6%的水平。

你要知道,以岛国现在的情况,岛国加息无异于主动刺破自己的资产泡沫,而此时的阿美莉卡的利率也一直处于相对高位,像日韩这种没有资本管控的国家,一旦形成利率暴跌的趋势,在高利差的吸引下,岛国的内资、外资,都必然会快速流失;届时肯定免不了一大堆岛国企业更名改姓。

当然,岛国胆敢主动尝试刺破泡沫,那是有一定信心的,岛国毕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手里面的外汇储备可不是后世的那些东南亚国家可以比拟,因此抵抗起来,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轻易就范的。

事实上,近一年来日元汇率的反复拉扯和剧烈波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而直到1991年岛国的股市才开始崩溃,到了1995年,岛国的经济才彻底陷入了停滞,而不是许多人以为的大衰退,无疑不在告诉大家一个现实……岛国这跟骨头,并没有许多人以为的那么好啃。

不过这对于杨默而言,并不重要。

受制于华夏此时的国情和现行的金融市场惯例机制,他是不可能通过金融手段在这场史诗级的漫长拉锯战里吃到足够的肥肉的……再说了,如今他的实力也没资格上桌当庄家,金融从来都是一场零和博弈的游戏,一只意外闯入的小杂鱼,很容易就被牌桌上的巨鳄们在不经意间顺手吃掉。

况且他本身就更看重于价值投资,而不是仅仅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价格投资,因此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这场漫长拉锯战正式进入白热化之前的宝贵窗口,瞄上的根本不是那点可以带来双倍甚至数倍回报的热钱。

只不过白蒙蒙的情况跟他不一样,自家小徒弟的父亲需要面对的情况也跟他不一样,因此他并不介意把岛国即将面临的整体态势呈系统性地解说给这丫头听。

毕竟铜仁那边陆陆续续地去了好几拨岛国Asemin商会的会员企业进行投资考察不说,三菱银行的香江分部也引荐了一些日企过去考察,想必有了之前照搬过去的“珍贵经济木材的产权金融交易合作”作为铺垫,自家小徒弟的父亲在相对完整地搞清楚这些日企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和真实诉求后,定然可以从对方身上最大化地谋求到该得到的利益和收益。

………………

听到自家师父详细地给自己讲述什么是六大利空,并且对照着岛国的实际情况一一阐述这些利空将会给那些日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方的真实诉求,并且可以通过这些日企在本国的经营模式中产生的需求点和财务运作模式给自己的父亲创造出怎样的合作切入点之后。

小徒弟大受震撼之余,鼻子一酸,差点就要哭出声来了。

她知道师父对她一直都很好,但能像杨默这样毫不藏私,而且肯为自家徒弟着想师父,真的是很少见了。

杨默以往教她的东西都是在当下宝贵至极的知识;而今天讲的这些东西,更是可以从底层逻辑上号住那些来华投资日企的脉搏,其在当下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堪称千金不换……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区对于外来投资始终抱着一种又爱又恨的态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搞清对方的真实诉求和心理价码,甚至连人家的运作模式都没搞清,导致哑巴吃黄连的踩坑事件比比皆是,最起码从这一点来说,杨默今天讲的这一摊东西,对于她父亲这一类群体来说,的确是价值无量。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自家父亲如今的艰难处境,也没有人能比她更清楚杨默今天讲的这些东西对于她父亲能起到的帮助有多大。

想到这,白蒙蒙眼睛红红地看着杨默。

师父,如果你不是齐鲁人而是贵州人,或者还没混到现在这样位卑权重的地步……那该多好啊!

见到自家小徒弟眼睛有些红红的,杨默笑了笑,夹了一片有些凉掉的腊肉放进嘴里。

好好地品味了一番猪皮那Q脆无比的口感后,他才放下筷子,歪着头看向自己的小徒弟:“小白,我听说你爸这段时间经常跟你通电话,看样子是非常希望你能回去帮他了;嗯……回去的时间定下来没有?”

白蒙蒙闻言,眼圈更红了,小脸却有些泛白:“具体时间还没定下来,我爸其实也想让我在师父你身边多学点时间,但他那边工作开展的确有些困难,也的确是需要人去帮他……所以,我估计……差不多也快了吧?”

明明是个作风爽利,敢爱敢恨的小辣椒,这番话却说的断断续续犹犹豫豫,白蒙蒙心中的不舍可见一斑。

杨默见到这妮子一副小儿女的姿态,只是轻轻笑了笑:“回去的时间定下来后告诉师父一声,师父做一桌子菜给你送行……不要那么一副垂头丧气的表情,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师父这边的事情忙完后,找个机会,我会去贵州看你的!”

诶?白蒙蒙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师父,你真的会来看我?”

这年头的交通实在不能算作是发达,像贵州那种地无三里平的山区,走上一趟更是艰难无比,因此在白蒙蒙的心里,师徒一旦分别,要想再见面,只怕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杨默却是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当师父的什么时候骗过你?”

华夏的基建工作其实一直没有停下来,而自打进入九十年代后,华夏在这一块可谓是以一种腾飞的速度在发展,等自己忙完手里面的要事,大抵也是明年年末或者后年的事情了,到时候去一趟铜仁散散心,虽然不可能跟后世一样当天到达,但左右无非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罢了。

教徒弟其实是一件非常劳心劳神的事情,他这一辈子没打算再教第二个徒弟,因此在脱得了身的情况下,花上几天时间去探望探望自己这唯一递过拜师茶的小徒弟,既是情分所在,也并不是什么难以抉择的事情。

白蒙蒙却是没想那么多,听到杨默的话之后,顿时欢喜起来,立即得寸进尺地扬起自己白白嫩嫩的小手:“一言为定……骗人的话就是小狗!”

听到这幼稚无比的威胁,杨默翻了个白眼,然后懒洋洋地抬起右手跟她拍了拍:“好,骗人的话,师父就是小狗。”

一旁的土狗同学见到这师徒俩宛如小孩子般地对话,顿时兴奋了起来:“到时候我也要去!小白……到时候你说的那个什么茶泡还是啥玩意的,一定要弄点给我尝尝!”

白蒙蒙一脸的豪气:“没问题!只要你们是在清明节前后来的,我保准让你吃到吐!”

听到可以大吃特吃,土狗同学顿时更来劲了:“到时候你跟我说的什么龙泡、乌泡之类的,也要整上!”

白蒙蒙大咧咧地挥了挥手:“放心,那玩意在我们铜仁遍山都是,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清明节前后来,你想吃多少我给你摘多少!”

土狗同学:“对了!对了!还有你说的那个什么叫什么公子的鱼来着……对了,车车公子,到时候也要带我去抓两条!”

白蒙蒙:“没问题!到时候我带你去河里抓,然后就在河边烤!”

土狗同学:“还有山螃蟹!”

白蒙蒙:“小事一桩!”

土狗同学:“野杜鹃!”

白蒙蒙:“到时候让你吃一朵丢一朵!”

土狗同学:“到时候还要请我骑水牛……我还没见过水牛长啥样呢!”

白蒙蒙:“……”

——————

PS:最近看了一些亚洲国家货币的汇率走势,我只能说,历史这玩意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