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50章 哎呀呀,谁叫我们齐鲁人直呢?(3)

第50章 哎呀呀,谁叫我们齐鲁人直呢?(3)

第50章 哎呀呀,谁叫我们齐鲁人直呢?(3)

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中,杨默端着那本上面不知道写了什么东东的笔记本,直接起身走到会议室正前方那块不知道有了多少年历史的水泥黑板前,拿起一枝粉笔,唰唰唰地画了一个井字格。

“张主任一再跟我强调,我们钻探公司是央企单位,做任何决策时,站位一定要高远,觉悟一定要纯粹……像三产这种关系到无数职工家属和在职合同工的重大项目,更是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

杨默转过身来,笑眯眯地扫了众人一圈:“所以,在张主任看来,关于三产试点项目的拟定,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各个因素!”

横向?

纵向?

众人听着这两个陌生的用词,齐刷刷地把视线挪到张文顺身上。

而同样是一头雾水的张大主任见到其他人狐疑的目光,眼角抽了抽,脸上却摆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淡然神情。

杨默见状笑了笑:“首先,我想请诸位领导思考一件事情……我们搞这些三产试点项目,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看见杨默丢给了自己一个眼神,张文顺犹豫了一下,还是认真想了想:“自然是为了给公司创收……老何,你认为呢?”

被张文顺直接点名,何科长即便再不乐意,也得出言配合:“没错,搞这些三产试点项目,就是为了盘活公司账面资金,给公司创收!”

向科长也点了点头:“没错,从我们资产管理科的角度来看……现在通货膨胀这么严重,眼睁睁地看着账面资金贬值,那是在犯罪!”

见到三位科长都已经发言,众人的目光转向自己,谢秘书心里暗骂一声,这才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我们是央企单位,老是盯着钱大谈特谈不合适吧?公司当初设立这些三产项目的初衷,除了当时物资供给不便,需要自力更生之外……更重要的难道不是为了帮助解决闲散职工和家属的就业问题么?”

话音刚落,杨默就一脸惊叹地翘起了大拇指:“说的好!果然不愧是王经理的得力助手,谢秘书的思想站位就是高……没错,作为央企单位,搞这些三产试点项目,就是应该以解决闲散职工和家属的就业问题为第一要务……至于创收,虽然也很重要,但却要排在后面了!”

见到杨默竟然当众支持自己,谢秘书顿时一阵错愕。

而张主任三人则是在短暂的错愕后,隐蔽地对视一眼后,嘴角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刷刷刷在黑板上写了几笔后,杨默转过身来:“既然是以解决闲散职工和家属就业为第一要务,那么不管是什么三产项目,要想入选试点名单,首先就必须要满足【就业岗位多】这一点要求,其次才是能给公司创造收益……关于这一点,各位领导没什么意见吧?”

众人犹豫了一下,齐齐点了点头,包括谢秘书——自己刚说出去的话,总不能打自己的脸吧?见到所有人没有反对意见,杨默把目光看向覃鑫:“覃经理,我想问一下,目前所有的三产项目中,用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一个?”

瞅了瞅其余的脸色,覃鑫想了想:“目前用工人数最多的,应该是建筑队了吧?大约有一百六十多号人……不过诸位领导也清楚,在咱们公司,土木工程这种事不是天天有,平摊下来的话,一年里能忙上个两三个月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杨默点了点头:“的确,吃两个月干饭,喝十个月的稀粥这种事不可取,完全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咱们选出来的项目怎么也得让人天天吃上干饭不是?”

“不过覃经理给出来的这个数字倒很有借鉴意义……既然是试点项目,而且还是公司打算大力支持的试点项目,那总归不能太寒酸不是……干脆这样,我们以160人的用工规模为标准,经评估后,未来一年内能达到这个用工数字,且能够正向创造收益的项目,咱们留下来二选……评估后无法达到这两个要求的,直接过掉……诸位领导认为怎么样?”

听到160这个数字,何科长等人顿时抽了一口凉气,但听到杨默用“大力支持”这几个字来卡谢秘书,犹豫了一下,一时竟然不知道该不该反对。

而谢秘书自然也看出来这番话是在卡自己,当下却只是笑了笑,然后微微颔首,表示支持。

开玩笑,你以为160人的用工规模是个小数字?而且还要正向创造收益,你当这是做算术题呢,哪有1 1=2这么简单!杨默见到何科长等人虽然脸色不是很好看,却并没有出言反对,知晓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顿时暗地里长长舒了一口气,看向张主任的眼神也免不了有些佩服起来——作为这件事的串联者兼第一当事人,只要张主任一个眼神,何科长和向科长自然立马就会跳出来反对。

而眼瞅着诺大的一个板子架在自己脑袋上了,张主任却依然在那稳如泰山,虽然不知道这货是不是有后手,但仅凭放任一个小年轻在这种场合里大放厥词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这货是个实打实的御人高手!只不过作为一个曾经的VC老鸟,杨默深知这种情况下,哪怕有困难,也要把一些核心数据量化才行,否则接下来毫无主动权不说,事情也会被伱来我往的太极拳磨成一滩浆糊。

见到众人虽然都有所惊疑,但对160这个数字却暂无异议,杨默立即趁热打铁:“OK,撇开现实去谈理想是在耍流氓……诸位领导,这些三产项目既然是为了解决闲散职工和家属的就业问题的,那我们就得聚焦一个核心问题;”

“那就是……这些闲散职工和家属究竟有什么特长,适合哪些类型的三产项目?”

“或者说,以160人的用工标准来看,什么样的三产项目才会在大量扩工后,依然能够保证正向收益?”

杨默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的神情都凝重了起来——与之前讨论的框架性问题不同,这是一个介乎于虚实之间的要害问题。

作为一线生产单位的老油条,这些人都不是白痴,自然知道一旦用人不当的话,再好的项目落实到实处也是白瞎。

偏偏这个问题又难以回答的紧——如今不是后世,普遍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这些家属和闲散职工,不但学历普遍偏低,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其行为和观念也往往会有一些不足以为外人道矣的参差之处。简单来说,就是稍微有些技术含量的事情他们做不了;而那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却又比较枯燥艰辛的工作他们又往往不愿意去做。

这倒不是单纯地说他们吃不了苦,而是钻探公司如今的价值氛围有些浮躁,许多人宁愿里子过得苦一点,也不愿意落了面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价值状态跟村里的闲汉有一些类似。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但是以160人的规模为限……

咳了咳,何科长说道:“小杨,要学会发掘群众身上的闪光点嘛……就我所知,公司家属里擅长烹饪的家属很不少,完全可以百花齐放,在餐饮这个方向上使使力嘛!”

何科长此言一出,不只是向科长,连张主任也认可地点了点头。

这话倒是不假,作为汇聚了西南三省各处人才的地方,钻探公司这边的特色小吃和美食可谓是数不胜数,但凡你能叫出名的西南名菜,十有**这边的家属都能做出来,而且味道也不算差。

杨默听出了他的告诫和暗示,微微点了点头。

事实上,何科长这话除了告诫他不要动不动就用工厂思维,什么项目都往工厂上靠之外,本身的建议也颇有一定的前瞻性——众所周知,后世大名鼎鼎的兰州拉面,其前身就是某家央企的三产小面馆。

但是很可惜,现在是八十年代末,并不是九十年代,而现实情况也不太可能允许他们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慢慢地去做连锁——当然,最重要的是,除非你做中心厨房,再打通南方地区的销售渠道,否则以目前齐鲁这边的餐饮习惯和钻探公司的管理水平,不可能靠一个餐饮公司就容纳160人的用工规模。

捕捉到了谢秘书脸上那丝看好戏的表情,杨默轻轻地笑了笑:“当然,钻探公司家属们那堪称百花缭乱的厨艺和做出来的特色菜品,肯定当得起宝藏这么一说……”

“事实上,根据张主任的评估,等到国内的城市化率进程进一步提升,市场环境和物流情况进一步改善,餐饮这条路乃是钻探公司三产项目杀出重围的的无上利器。”

“只不过……现在就上马餐饮连锁项目,却是不太合适。”

随口照顾了一下何主任的面子后,杨默也没等其他人发表意见,径直继续说道:“事实上,在张主任看来,钻探公司的家属们和闲散职工,虽然有种种不足,但却有一个其它单位无法比拟的优势……脑子活!”

脑子活?听到这个不是答案的答案,众人面面相觑起来。

他们承认,由于地区文化的差异,钻探公司的人普遍要比齐鲁这边的人要思想活跃的多,可在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下,与其说这些人思维活跃,倒不如用“偷奸耍滑”这四个字来形容更贴切些。

孙健所在的152钻井队几乎全员参与夏留村的民间集资就不说它了;就在今年上半年,鑫泰公司的几位职工在其亲友的怂恿下,直接利用那个小煤矿将褐煤拉去洗煤厂加工的间歇期,就地玩了一出“就地传花”你敢信?——区区两千吨焦煤,就放在原地不动,但打出来的批条却在短短三天内转手了11次,从最初出厂价的37.24元/吨涨到了51.3元/吨,最终又回到了煤矿,一进一出下,公司就亏损了两万八千余元。

像这样的事并不是个例,这些年来,钻探公司里面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事情不知道凡几,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与部分家属和闲散职工有或轻或重的关系——这种令公司高层恼火无比的行为,在你嘴里,竟然就成了闪光点?杨默见着所有人都盯着自己,杨默咧嘴一笑:“诸位领导,张主任说了,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嘛!——我知道部分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但这也侧面说明,咱们公司职工家属和闲散职工的商业思维很活跃,口才也很了得嘛!”

“只要招人的时候严格审核,人品有重大瑕疵的不要,外加正确引导,160人的用工规模轻轻松松不说,创收能力更是杠杠的……张主任和我都觉得这事大有可为!”

众人听的有些不对味,谢秘书更是心里有些发毛,直接开口问道:“小……杨是吧,你们张主任到底打算搞什么项目……我怎么听着听着,感觉跟公司现有的三产项目都不怎么沾边呢?”

杨默哈哈一笑:“诸位领导,最近这几年,上面文件一直在强调创新改革……既然是试点项目,张主任自然不会新瓶装旧酒,把目光全部只停留在公司现有的三产项目上,毕竟现在的客观情况大家都清楚,现有的三产项目不管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太多的花来,更没办法从真正意义上去解决大部分家属和闲散职工的就业问题。”

说着,杨默顿了一下:“准确的说,张主任的想法是……这个试点项目虽然不聚焦在公司任何现有的三产项目上,却又囊括了所有的三产项目……只要试点项目运行顺利,最多一两年,在创收之余,公司家属和闲散职工的就业问题就算不能完全解决,但却也能消化个七七八八!”

众人听的悚然而惊之余,却又一头雾水。

创收之余,还能解决大部分家属和闲散职工的就业问题?

你丫的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么?

毫不客气的说,要是你们张主任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别说他支持谁了,就算是他自己要去坐下一任总经理的位置,那也是铁板砧砧的事情……哪怕是那位王总回来了也不好使!

隐蔽的瞅了瞅一直宛如弥勒佛般坐在座位上的张主任,发现对方也是两眼空洞之后,何科长咳了咳,小心翼翼地看着杨默:“小杨,你……们综合办公室究竟打算搞什么试点项目?”

见到连何科长这种老狐狸都被震的差点露了馅,杨默好笑之余,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诸位领导,听说过【套期保值】这个词么?”

套期保值?从来没听说过这类金融名词的众人,面面相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