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542章 双开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542章 双开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542章 双开

第542章 双开

在后世大部分人的观念里,美日之间是标准的“父贤孝子笑”关系,岛国对于阿美莉卡那边是言听计从,阿美莉卡除了隔个几年十几年在自家儿子的身上狠狠回一波血之外,对于岛国也是极为重视和照顾。

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有些偏颇的。

最起码,在70年代~千禧年初中期这段时间里,阿美莉卡那边是极为忌惮岛国的经济实力的……可以这么说,要不是华夏的异军突起,让阿美莉卡转移了战略重心,某位贤父绝对能把那位孝子啃的连骨头都不剩。

这段时间里,阿美莉卡对岛国忌惮到了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岛国对北美市场也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策略,美、加两国在国际的经济地位和竞争优势相对减弱,这让阿美莉卡感到巨大的威胁之余,也意识到了进一步加彼此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于是乎,1980年里根在竞选阿美莉卡总统时就提出一个包括阿美莉卡、加拿大、墨西哥及加勒比海诸国在内的“北美共同市场“的设想;而加拿大也紧随其后,在1983年提出了关于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请注意,加拿大提出的是仅有美加两国的自由贸易区设想。

虽然由于加拿大的这个设想的自由贸易区范围跟阿美莉卡当初所提出来的,有着不小的出入,很有些阉割版的意思,因此直到1988年6月2日才正式签署相关协议。

然而加拿大的物资虽然丰饶,但人口基数和工人效率摆在那,很快阿美莉卡就发现,仅靠加拿大根本无法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商品,至于对岛国的一系列产品进行平替,那就更加不现实了。

于是乎,随着海湾战争告一段落,阿美莉卡重新启动了关于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涵盖范围的谈判,并最终于1992年8月12日,成功签署了关于美、加、墨三国之间全面贸易的协议(NAFTA)。

没办法,墨西哥虽然经济不发达,工业制造能力也稀松平常,但胜在人口众多啊,足有1.2亿人之多呢,而且墨西哥虽然在国际上的形象不是很好,但公正的来说,墨西哥人手脚还是比较勤快的……阿美莉卡太需要这么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源源不断地给他提供各种廉价的平替商品,从而摆脱对于岛国的依赖了。

事实上,随着NAFTA正式生效,美、加、墨三国之间,形成了一個加拿大负责出资源,墨西哥负责出人力来制造,阿美莉卡负责出部分技术,然后躺在沙滩椅上舒服地享受着各种廉价的平替产品的格局……从很大程度上来说,NAFTA协议的生效,彻底让阿美莉卡成为了北美的黄老爷,不但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对着岛国的一系列商品说“不”,也开始了一步步把中南美洲变成了自己真正后花园的进程。

这个协议甚至上了华夏中学教材,其意义和影响力之巨大,不言而喻……事实上,NAFTA完全可以被看做是阿美莉卡靠着自己强大实力和影响力打造的一套“介乎于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的一套经济流通体系”,不管是对于东盟还是对于华夏,乃至于那个始终没能落地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都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OK,回归正题。

虽然如今距离NAFTA协议的签署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启动了谈判程序的阿美莉卡却已经把主要的框架条款都已经列了出来,而且凭借着阿美莉卡本身的实力以及海湾战争挟胜而归的威势,哪怕再没脑子的人,也不会认为份协议签署不了,也不会认为阿美莉卡列出来的这些协议框架最终会有多大的变动。

所以,在那些列出来密密麻麻的条款里面,有几条很容易地就引起了某些有心人的注意:1、自协议签署之日起,在未来的10~15年内,逐步取消三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

2、为确保优惠只给予北美地区生产的商品,NAFTA制定了原产地规则,用以确保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商品,才能享受零关税待遇。

3、对于农产品、纺织品、汽车、能源及基本石化产品等敏感商品,NAFTA设有包括商品溯源在内的一系专门规定,将会逐步取消这些商品的关税。

这三条协议看上去非常正常,然而但凡是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立马就能嗅出其中的猫腻。

………………

“杨总,您的意思是……如果《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能够顺利签署的话,我们必须抓住协议生效前几年的那个重要风口?”

覃鑫仔细品味了一下杨默透露出来的那些信息,然后有些不太确定地开口问到。

杨默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我果然没有看走眼……老覃,在默默百投这一年多来,你算是炼出来了。”

覃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中大定,旋即大脑开始告诉运转起来,琢磨起初期应该在墨西哥那边借壳埋子起来。

站位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覃鑫好歹也做了一年多默默百投的副科长,自然看得出来杨默刚才着重强调的那三条在谈的框架协议里,之所以反复用上“逐渐”和“符合条件”这两个词,说白了就是阿美莉卡要预留出足够的窗口期,给本国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转移和扎根的时间。

你要搞清楚,虽然本质上是阿美莉卡需要大批量游墨西哥制造的平价商品去替代岛国的进口商品,但实际上,作为这些商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阿美莉卡和加拿大天然拥有市场的主动权,毕竟他们才是掏钱购买的那一方。

可有着警示案例在前,阿美莉卡可能再像二战后扶持岛国那样扶持墨西哥么?

显然不可能。

所以,实际上要让NAFTA协议生效,必然要有一个前提……这些向美、加两国出口的制造品,其背后的主要生产企业,或者是相关产业的核心环节,必须要有美加两国的资本参股,甚至是控股。

想清楚这一点并不需要多强的洞见性,这两年阿美莉卡不断把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向南朝鲜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是这么干的……既然南朝鲜那边要想承接那些产业就必须接受这样的条件,那么身为自家的后花园,墨西哥也肯定需要这样照办。

这种霸道的潜在条件虽然有些过份,但同样却也意味着一些普通人看不懂的巨大机会。

你要知道,如果美加两国的资本纷纷涌入墨西哥的制造业,这固然会让墨西哥丧失很大的产业主动权,但这种介于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的经济流通体系,却也意味着在资本注入的同时,会带去大量的技术……虽然由于阿美莉卡正在逐渐把一些中高端制造业转移到南朝鲜,墨西哥这边能得到的大部分技术含金量无疑会低一些,但对于基础尚还薄弱,在这方面无比渴求的华夏来说,这些技术已经是宝贝疙瘩了。

嗯……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虽然华夏自从九十年代起,制造业的水平便开始有了长足发展,并在千禧年之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强国,短短三十年间就有如此大的提升,仿佛这些技术的进步是一件水到渠成,且轻而易举的事情似的。

但实际上,只有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才知道华夏这么一步步走来,中间的历程何等的艰辛。

大部分以为的技术获取和升级:华夏跟岛国或者阿美莉卡合资建厂,投资规模上去了,项目也有价值,于是对方无偿转移一部分技术给你。

实际上的技术获取和升级:数以亿计的普通工人投身于“三来一补”的外贸项目中,靠着廉价的劳动力和无数的血汗让国外企业赚的盆满钵满,然后等他们在华夏以低到发指的成本生产出一千万件衣服后,这才在主管单位的反复交涉下,施舍似地向你转移一个铜制拉链的生产技术,或者告诉你在安装机器时,那颗螺丝需要拧几圈。

可以说,那些年的华夏,为了能获得一项实际价值100元的技术,甚至不吝于付出200元甚至是1000元的代价……要实现全工业门类的技术升级,难度绝对是地狱级的。

现在知道,一个可能获取大量制造业技术,哪怕是绝大部分都是中低端制造业技术的机会,对于此时的华夏而言,有多珍贵了吧?嗯……

到了现在,想必各位老师已经看出来了,杨默之所以忽然打算让覃鑫和李骏在墨西哥那边重开地图,主要就是冲着那些未来几年内就会逐渐转移过来的技术去的。

而事实上,这既是某家中型资产公司的业务范围,也是沈兴跟杨默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没办法,沈兴所在的系统特殊,跟石油系统一样,他们都有开展境外业务的要求和硬性指标,像这种单位,责任和权益是相辅相成的,即便是要剥离业务,也万万没有光把肉分了光留下硬骨头的道理。

而沈兴之所以提出这个倡议,并且把目光锁定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其实说起来还是受到了杨默的启发。

杨默让张文顺新开地图,以吉尔吉斯斯坦为跳板,想要硬生生插入到毛熊国主导的欧亚联盟经济圈里去,这件事在一些小圈子里其实已经传开了……虽然这个计划依旧还在筹备阶段,但这事既然是杨默主动提出的,不管后面顺不顺利,但最起码证明这个逻辑是能跑通的。

既然可以以吉尔吉斯斯坦为跳板嵌入到毛熊国的经济圈里去,那眼瞅着阿美莉卡已经重新启动了关于扩大NAFTA涵盖范围的谈判,那么是不是能以墨西哥为跳板,小小地嵌入到北美自由贸易区那边去呢?只不过这种计划周期极长,持续投入成本极高,中途失败的风险也极大,即便是杜兴非常有诚意地送出了几份大礼,但他依然没有任何信心能让杨默接受这个看起来像是一大块肥肉,实际上是一个极为沉重的包袱……但他也没办法,如果不能把权益和责任一并接过去的话,那么他和杨默的合作,也只能提前画上句号。

不过令他惊异的是,杨默在听到他打算拿出来重组的哪家资产公司,以及这个拾取绑定型的计划之后,只是稍稍考虑了五分钟,最终竟然却是点头答应了,这实在是让他不得不高看这位比自己外甥女仅仅大了两三岁的年轻人一线……虽然年轻,但身为正处级干部,杨默的格局,却一点不比自己的领导他们来的小。

只不过这却又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了。

作为重生者,而且还是曾经涉足过外贸的重生者,杨默自然知道,自打进入九十年后期开始,随着国人逐渐摸出来了贸易跳板模式,像自己一样在各地借壳设立中转业务和摆渡点的华夏企业可谓是遍地都是。

甚至到了后世中美两国在贸易商掰腕子的时候,华夏有相当一部分产品都是以零部件的形式出口到墨西哥,然后再由墨西哥的本地企业组装成商品直接卖到阿美莉卡;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发生在阿美莉卡身上,同样也发生在欧洲、岛国、南朝鲜、东盟、甚至是天竺身上。

正是因为如此,后世阿美莉卡的某位高官,才会无可奈何地哀叹:根本无法摆脱MADE IN CHNIA,也根本无法摆脱华夏的供应链。

所以,就杨默的角度来看,既然这种跳板模式已经被证实走得通,左右不过是早几年晚几年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多少风险的自己又何必故作姿态去拿捏人家?

这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早一天能全面铺开这种跳板模式,华夏便有可能早一天能进入全产业升级的阶段,他杨某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还是拿捏的清楚的。

………………

“所以……杨总,你的想法是,想要通过提前布局的形式,把墨西哥那边打造成为华夏的商品中转站?”

李骏脸上露出惊容,他没想到,杨默竟然打算双开。

要知道,张文顺在喀什和吉尔吉斯斯坦那边的动作都还没正式开始呢。

杨默点了点头:“老李,之所以想让你一并过去,一方面伱是做罐头业务起家的,欧美那边对于各类罐头的需求量大的惊人,以你的经验,即便是换了壳,也更容易把业务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嘛,则是墨西哥那边不比国内,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多的很,应对起来也麻烦的多;”

“资本和股权方面的事情,老覃可以挑起大梁;一些不方便摆在台面上的事情,有你们未来的搭去负责;但是商业经营以及一些不黑不白的事情,却是需要你担起来了……在这方面,你的经验无疑要更丰富一些。”

杨默这话说的很透彻,在**十年代做生意,尤其是民企和乡镇企业做生意,可远不是后世人以为的那么温文尔雅,如果做不到能文能武,你早晚要被坑的连骨头都不剩。

即便是在国内做生意都是这个样子,就更别提做外贸业务了……前文提过,李骏对毛熊国的市场非常了解,这显然不是单单一句“之前有朋友在毛熊国那边做生意”能够解释的。

而过去一年里,喜相逢罐头厂能够顺利地在那么多乡镇地区开设业务衔接点,并且独立开拓出那么多小型区域渠道出来,也无疑证明了这一点……还是那句话,不要以为齐鲁人素来以朴质闻名,就以为这边的业务好开展了,齐鲁这会以民风彪悍而出名的地方着实不少,而但凡能被成为“民风彪悍”的地方,就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

李骏听闻杨默的话,脸色不自然地微微变了变,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深吸了口气后,旋即有些忐忑地问道:“杨总,虽然您的指示我听明白了,但我有些没把握的是……既然叫做华夏商品的中转站,那么不管是成品还是配件或者原料,总归是要从华夏这边进口才成。”

“可阿美莉卡那边列出来的框架协议里,不是要求对商品进行溯源么?”

“如果那边查得紧的话,即便我们在墨西哥那边成功借壳,但这一旦溯源起来……会不会功亏一篑?”

杨默笑了笑:“这个你放心,别说阿美莉卡现在的科技和管理根本做不到完全溯源,即便是溯源查到了原料或者配件是来自华夏的,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深究。”

说到这,杨默看了他和覃鑫一眼,提醒道:“老覃、老李,你们别忘了这个NAFTA协议主要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出现的……在岛国的热销商品没有被完全平替之前,阿美莉卡是不会在意这些商品的原料和配件是来自于哪里的。”

当然,等到岛国的商品被全面平替之后,阿美莉就会发现,他们国内的民生商品市场,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被更平价的华夏货物所占领,到时候想要再次实现平替,可就更难做到了。

李骏轻轻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不安:“可是既然阿美莉卡打算对岛国商品实现平替,那么对于各类商品的价格肯定要有这更低的要求,否则根本平替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只是成品溯源,可华夏的那些原料和配件不远万里地漂洋过海而来,再加上好像墨西哥这边的关税也不算低,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还能有价格优势么?”

杨默仿佛没听到他的疑问,只是自顾自地在那冲茶。

正当李骏以为自己的话让杨默不喜,觉得自己缺乏担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杨默轻飘飘的声音却传了过来:“关税?什么关税?”

李骏一愣,这位老大竟然不知道什么叫关税?

不应该啊!

旋即却是反应了过来,脸上顿时露出惊骇之色。

杨默悠哉哉地又是分了一泡茶过来,瞅见他脸上的神色,顿时轻轻笑了起来:“我说过,墨西哥跟我们国家的情况不太一样,那边从上到下都乱糟糟的很……其实这事老李你也不必过于放在心上,我已经让杜兴自己去找王一诺去了,如果王一诺愿意掺和进来,两边自然会帮你们协调一些条件合适的人手和当地华侨过来。”

李骏顿时秒懂,赶紧点了点头,却是再也没敢问下去了。

从杨默最后透露出来的内容来看,很多事情已经不是自己这种小蚂蚱应该知道的了。

反正这位老大素来以胆大心细著称,既然已经决定要双线作战,那么肯定已经有了全盘计划,自己只需要老老实实地按照他的指示去做,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好就完了。

………………

半个小时后,随着几人起身告辞。

唯一留下来的卓玛丽轻轻关上门,然后歪着头看了杨默一会儿:“老弟,你把宋文轩叫回来……只怕不只是为了告诉他关于酒店连锁项目的好消息吧?”

杨默摸了根烟出来点燃:“那是自然,中日经促会虽然只是初建,甚至内部的事宜都没没有完全理顺,但盘子却远要比那劳什子酒店连锁大得多……如果为了这种事就让老宋专程跑一趟,那不是主次不分了?”

卓玛丽笑吟吟地看着他:“我就知道……老弟,你之所以把宋文轩叫回来,又当着他的面给老覃和李厂长交代任务,就是打算接着他的口,把在墨西哥建跳板这件事,告诉那些岛国企业吧?”

杨默毫不吝啬地给了她一个大拇指:“果然不愧是卓姐,你这总助没白当……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老宋也不是傻子,知道有些话是不能由我亲自说出来的,所以不出预料的话,他一定会在合适的机会和合适的场合,把这些消息透露给那些岛国企业。”

卓玛丽风情万种地瞥了他一眼:“要不都说老弟你是披着人皮的老狐狸呢,明明想要左右逢源,打算借势从岛国那边多套些技术和项目过来,却连嘴巴都不肯张一张……遇到你这种合作伙伴,那些岛国企业也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杨默哈哈一笑:“谁让NAFTA当下主要针对的就是岛国呢?我们可以在墨西哥借壳,甚至可以去加拿大借壳,不是因为我们的手段有多精明,而是因为我们是华夏;在经济上对于阿美莉卡而言毫无威胁,但未来却是一个极重要的产业和资金转移地的华夏……所以阿美莉卡当下并不会介意我们在里面卡点油。”

“但是岛国却不行,他们要是胆敢有样学样,保准会被阿美莉卡整的连内裤都保不住;”

“所以,那些岛国企业如果不愿意放弃北美市场,又不愿意主动缴械投降的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只有找我们华夏的企业来合作,借一下我们华夏的壳……只有我们华夏,才能凭借着未来那庞大的市场让阿美莉卡在察觉岛国企业在其中小规模的、间接地参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那些岛国企业选择借其它国家企业的壳都不行!”

说到这,杨默的笑容变得有些阴险:“所以,这么好的敲竹杠机会,我怎么可能眼睁睁地放弃?”

卓玛丽白了他一眼:“能把阳谋用成阴谋的感觉,估计也只有老弟你能做得到了。”

说着,极为不见外地舒了舒自己的腰身,将自己那炸裂般地身材展露无疑,卓玛丽的语气里不无埋怨:“所以,您老人家今天把我这个小小的总助叫过来,哑巴似地听了一个多小时的小会,其实就是想告诉我……后续关于跟那些岛国企业的接触和试探事宜,就只能落在我这个可怜人身上啰?”

杨默嘿嘿一笑:“总不能一上来就让我去跟那些小鬼子谈吧?我一出面,就没有转圜余地了,万一到时候谈崩了就不好了;所以第一道接触交给老宋,第二道接触由你这个总助出面,是最合适不过的。”

“事实上,如果我能最终不出面,是最好不过的,否则以后难说会留下什么话柄……其实德州城产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妥妥的业务二把手,这么重份量的职位,已经足够敲定大部分合作事宜了。”

卓玛丽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明明是为了方便甩锅,却硬生生被说的仿佛是在给自己戴高帽似的,这货的无耻程度,也是让她开了眼界了。

不过卓玛丽不是其他人,诸如李骏等人不敢问出来的疑问,她这个总助却是可以。

当下瞅了瞅门口,发现门缝下方并没有任何阴影后,这才压低了声音:“杨总,刚才其他人在,有些事我不方便问,现在没人了,我才斗胆问上一句……大华公司今年一整年的预算在年初就已经分配完毕;城产基金公司这边除了城建账户上还剩下五千万不到的专项资金外,大基金账户上全都是负债。”

微微顿了顿,卓玛丽的声音放的更低:“眼下德州和兰陵两地的稍微有点实力的企业,富裕资金都被城产基金借的差不多了,即便不考虑今年公司需要支付的债券利息,等到那些企业积累出新一轮的足量闲散资金池,起码还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所以,别的不谈,就光谈在墨西哥借壳和建立跳板市场这件事……资金的问题怎么解决?”

双开地图固然听着很爽,但资金却是个大问题,用屁股想想也知道,沈兴那边重组过来的那家资产公司,是决计没有这个能力独立承担起这么大一个计划的资金的……就算是原本有足够的资金,达成重组协议以后也会没有。

城产基金公司具有一半的城投公司属性,如果杨默跟田广跃和尤亚坤的关系不是那么微妙的话,依托DZ市主管单位,杨默有的是办法筹措出足够资金来;但是很可惜,以卓玛丽对杨默的了解,这货在没有把叶涛彻底扶起来之前,是决然不可能向尤亚坤他们服软的……实际上就算扶起来,也不太可能向他们服软。

所以,卓玛丽是实在想不出杨默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到这块的资金问题……要知道,张文顺去开拓吉尔吉斯斯坦这个跳板市场,预算都高达5亿;在墨西哥那边照本宣科地再来上一套,预算怎么也不可能比张文顺那边低太多吧?

这可是最起码也是3亿以上的资金!

别看杨默这两年动不动就是数亿规模数亿规模地整项目,但那基本上都是靠着薅指挥部那边羊毛挤出来的资金,换了任何一家其余的单位,都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手笔……别说数亿了,数千万就已经足够惊动全国了!

但是今年指挥部那边的预算也已经基本分配完毕了,要想再从指挥部那边借力,却是千难万难了!

杨默看着这位水蜜桃脸上的忧色,不以为意地耸了耸肩:“关于资金的问题嘛,卓姐你不用担心了……反正下个月才和沈兴他们签战略重组协议,等项目正式启动的时候,总归不会少了资金就是!”

听到这货又在那卖关子,卓玛丽忍不住一阵无语。

不过听到杨默把话放出来了,她终究还是踏实了不少,毕竟眼前这个家伙时不时的就有惊人之举,既然他说到时候资金不会存在问题,那应该就不会出问题了。

想到这,卓玛丽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然后又瞅了瞅外面的天色,却是身子一斜,半个身子搭在了杨默的肩上:“老弟,今天周六,眼下还有五分钟就下班了……所以按照约定,今晚上就得劳累劳累您了。”

杨默仿佛对于卓玛丽忽然靠过来的举动见怪不怪了,闻言看了看手表,有些心累地叹了口气,然后站起身来:“成……卓姐,今晚上吃啥,带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