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65章 胡萝卜与大棒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65章 胡萝卜与大棒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65章 胡萝卜与大棒

第65章 胡萝卜与大棒

经营指导小组才驻派到鑫泰管理公司,就引起了血雨腥风无数,短短一个星期,就有23名合同工被解约,并且不排除继续优化的可能——这对于总人数刚刚突破80大关的鑫泰公司而言,无疑是一场令所有人自危的大地震。

于是乎,各种流言开始满天飞,那些被解约的合同工更是天天堵在鑫泰公司门口,让公司高层给他们一个说法。

虽然由于某种神秘的力量,这事才闹腾了两天,就被迅速压了下去,但很显然,这事远没有到偃旗息鼓的程度。

不过这事至少暂时来说,跟杨默没什么关系,这种内部的事物,有人事科的派驻人员在那,轮不到他去管。

事实上,他也懒得去管这种破事,作为试点项目的实际运营负责人,他自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忙。

………………

双林村,距离乡街大约不到两公里,庆丰食品加工厂。

经理办公室。

“授信额度……241万!!?”

看着对方递过来的那张并未盖章的授信审批书,庆丰食品加工厂的经理刘仙福,差点没当场从椅子上蹦起来,一脸惊疑不定地看着坐在覃鑫左侧位的杨默。

不要误会。

这个授信额度不是太低了。

相反,是太高了!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即便刚刚经历了物价闯关,但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却依然不容小觑。

他当初整个食品厂的厂房和设备拢共加起来的投入也才不到140万呢,如今对方竟然给出了241万的授信额度!?杨默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刘经理没看错,就是241万……这是我们鑫泰公司经营指导小组统一意见后,给贵厂的授信额度。”

见杨默丢过来一个眼神,资产管理科的郑科员理了理手中的材料:“其实经过资产查验,贵厂的土地、厂房、设备折旧后,总价值评估只有87.4万元;”

“而根据核销,以银行对账单为依据,抵冲所有的购销合同、应发工资、供应商欠款,贵厂的实际欠款已经超过了31.2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惯例,即便按照最宽松的政策,能给予贵厂的授信额度也不会超过56万元!”

听着这一组组数据,刘仙福额头上的那道小疤轻轻跳了跳,在惊叹这群人的效率之余,心里的疑惑更甚——没错,之前听到钻探公司这边能够给予这方面的帮扶之后,他心理的预期就是35~50万的授信额度。

郑科员见状,眉眼间闪过一种初掌大权的满足和恣意,轻轻喝了口茶调整心态后,继续说了下去:“但是,贵厂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而且是进行了初步股改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推动国内主要经济体和次主要经济体的股份制改革,树立先进典型,我们经营指导小组研究后一致决定,破例给贵厂大幅提高授信额度,以便贵厂能快速突围!”

说着,郑科员扭头对着杨默笑了笑:“当然,刘经理必须要感谢一下杨主管……要不是杨主管看好贵厂的发展,在提交的计划里大幅提高了贵厂今年的营收预期,我们就算能给你增加授信额度,也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到241万这么多!”

很显然,作为一个草莽出身的人物,刘仙福虽然不缺小商人的精明和敢打敢拼的狠劲,却绝然听不懂郑科员刚才那番话里的弯弯道道。

但至少有一件事他是听明白了——自己这个厂子之所以能拿到这么高的授信额度,全是因为那个年轻人的缘故。

看着刘仙福惊疑不定地看着自己,带着两块横肉的脸上交织着半喜半虑的表情,杨默瞥了瞥眉眼间隐约有些自得的郑科员,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哥!聊天也是要讲究看人下菜碟的,你丫的是不是在国企里待糊涂了,人家草根出身,怎么听得懂你机关单位那一套!?

伱这么云里雾里的一通,人家听不懂你给自己的邀功不说,要是误会了什么,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当下微微一笑,身子往沙发上一仰,直接搭起了二郎腿,语气里带着一丝类似于上位者的轻慢:“刘经理,你好歹也是走南闯北过的人,有些话也就敞开了说……这241万的授信额度你犯不着多疑,说句难听点的话,你这么个半死不活的小厂,也不至于让我们起什么心思……真要是起心思,那么今天过来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了。”

虽然这话听着有些不太让人舒服,但刘仙福听了之后,却是微微松了口气,犹豫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地陪着笑:“杨主管这话可就冤枉我了,诸位领导一看就是刚正不阿的好领导,我老刘从来都是规矩人,哪能门缝里瞧人吶……只不过,这241万的授信额度……是不是有点高了些?”

在这个年代的齐鲁,央企的领导在许多百姓眼里,就是半官的身份,再加上刘仙福本来就是自己主动求上门的,因此这幅做派不难理解。

听到这货极为突兀地中间插了句“我老刘从来都是规矩人”,又见到对方对于这个授信额度很有些心惊胆战的意思,杨默焉能不知道这货在想什么?他深知对于这种出身草莽的人物,有些时候话说的越直白越好。

当下不耐烦地摆摆手:“刘经理,我再强调一遍,不要把你之前的那一套拿出来……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你只需要知道……给你多少授信额度并不在于你这个厂子真的值多少钱,而是在于我们认为银行需要贷给你多少钱才能保证后续计划的顺利开展!”

刘仙福一听,顿时明白了过来,闹了半天是因为这个啊!

虽然他跟国企接触的并不多,但他也知道,不管是国企还是主管单位,资金的审批程序向来繁琐无比,往往批笔百十来块钱都要两三个月,金额大一点的话,耽误个小一年都是正常……因此,每逢报计划时,留点资金冗余,或者设一个“中转储存站”是常有的事。

但是如此一来……

刘仙福瞥了一圈众人后,语气愈加小心翼翼:“那……杨主管,我们厂子……?”

杨默呵呵了两声:“既然是给贵厂的授信,那么自然是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贵厂的身上……等贷款下来后,该补发工资的补发工资,该支付货款的支付货款……但在给审批书盖章之前,我觉得我们需要先达成几个共识,然后签一份备忘录才行!”

其实按照后世的常规操作,贷款下来后一般只会支付部分拖欠工资和货款,保证企业能正常运转就行,更多的资金则是会用在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上,其余的要等到企业财务状况真正好转后才视情况逐一补番;

但一来这年头的职工并不是后世的顺民,账上有钱却不补足拖欠工资的话,很容易闹出事来;

二来钻探公司毕竟是央企,凡事讲究个立场站位和“根正苗红”,要是杨默等人敢按后世的“常规操作”在这块暂扣资金的话,那无疑是把一根能要人命的小尾巴送给别人。

听到对方开出条件,刘仙福心中又是一定。

这才对嘛,这都什么年代了,如今这世上哪还有做好事不图回报的人?虽然说之前诸如以答应挂靠 额度授信等条件入股他们食品厂32.7%股份的事情已经敲定了下来……但眼前这笔授信额度可是高达241万啊!给出这种足以买下3个自家厂子的额度,怎么可能只需要付出区区三成多股份的代价?深深吸了口气,刘仙福脸上的表情严肃无比,连声音都带着一丝颤音:“领导们有什么想法,请尽管提。”

看着这个面相中带着一丝凶厉的汉子这么一副待宰羔羊的表情,杨默笑了笑:“第一点,挂靠后,【庆丰】这个牌子虽然依然会保留,但除去支付必要的历史债务外,剩余的专项资金将会全部倾斜到新品牌上……而这个新品牌,庆丰食品加工厂只有使用权,所有权却是归鑫泰管理公司所有。”

意思要新起一个牌子?这是……啥新发明的联营方式?

可自己不是已经挂靠了,还整这一出干啥?刘仙福皱了皱眉,虽然略有些不舍,却也没往心里去,当即应承了下来——当下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于品牌本来就不怎么重视,再加上他之前做的是以人脉为主的TOB业务,故而对杨默的这个要求并不怎么以为然。

杨默见他这幅样子,抿了抿嘴:“第二点,既然庆丰食品加工厂已经决定要挂靠在鑫泰管理公司下面,并且我方也给予了贵厂241万元的授信额度,那么于公与私……贵厂以后的经营管理权必须要上缴到鑫泰管理公司,每一笔款项的往来,也必须经由我们的财务人员监督……当然,胡经理以后虽然会变成胡副经理,但我们并不会常驻贵厂,厂子的内部日常管理依然会交由你来负责。”

刘仙福闻言愣了愣,虽然心有不甘,但想起现在的大环境,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

杨默见状,并没有出言安抚,而是笑眯眯地说出了第三个条件:“第三点,既然鑫泰公司已经入股,并且确定了是32.7%的股份,那么按照相关规定,贵厂原有的股份结构也要发生变化才是。”

刘仙福闻言,猛地抬起头来,脸色难看的厉害。

意思是……

这32.7%的股份都要打算从自己的身上割?

要知道,当初借着股改的名义,他用资金和设备占了双庆食品厂49%的股份,其余的51%则是由村集体占有;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这个食品厂才被勉强划入集体企业的范畴——但问题是,借助这个村里面投资规模最大的食品厂,他在村集体里拥有了非常不可忽视的话语权,甚至连集体表决的主动权也在他手里,这种双套环下,说这家食品加工厂从里到外都是他的私人企业也不为过。

而很不幸,以现在的风向,睡不好觉的人是他这个人,而不是双林村集体——退一万步讲,厂子倒闭,人家无非就是没有了额外收入,继续回到土里刨食吃而已,而自己就算命大不用吃鸡腿,几年的缝纫机却怎么也跑不了。

因此,用屁股想想就知道,如果鑫泰公司那边就只是冷眼旁观的话,这些股份都要从他这里出。

但是如果这32.7%的股份都要从他身上割的话……

想起自己一下子只剩下16.3%的股份,以及带来的种种连锁反应,刘仙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正当他想张口说些什么的时候,杨默那不紧不慢的声音传来:“虽然按照常规,有新股东加入,原有股东应该按照比例各自稀释自己的股份……也就是鑫泰公司占股32.7%,刘经理占股33%,双林村集体占34.3%的股份。”

“但是……我觉得既然国家在大力推行股份制改革,那不如我们做个示范,由鑫泰公司、刘经理和双林村集体三方各自拿出1%,凑足3%的股份,拿出来放入预留股份池里,用于激励未来在食品厂的经营中,表现出色的职工和管理人员……所谓有激励才有动力嘛!”

“再说了,国家推行股改本就是在尝试探索出一条符合咱们国家国情的路子,并没有规定什么路数……如果咱们庆丰食品加工厂能够做出成绩,说不定会一炮而红,成为先进典型哦……想想看,国企 集体 个人 激励配股的股权架构,想必应该很有吸引力吧?”

不得不说,杨默的这一手打一棍子给一个胡萝卜的手法还是有些溜的。

丢失了经营管理大权的刘仙福,在品出了其中的奥妙后,原本有些发灰的脸色竟然泛起了红光。

这个建议咋听之下还是刘仙福吃亏,毕竟要从他本就被稀释的股份中再拿出1%的股份来放入股权池。

但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像刘仙福这种情况的乡镇企业老板,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食品厂股份,而是他能否在村集体里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这里面很有些拔出萝卜带出坑的玄妙意味,懂的都懂。

鑫泰公司这边委派过来的经理是否会遵守“不常驻”的承诺暂且不提,单单留出来的那3%激励股权池,就足以让他大做文章。

没瞅见那3%的股份是要奖励给“未来在食品厂的经营中表现出色的职工和管理人员”么?

虽然有鑫泰公司在一旁监督着,但只要他和他的手下不是废材,那3%的股份不是铁板钉钉地落在他这边人的手中?3%加上32%,他这边的股份占比就一举超过了村集体的股份,只要他别傻到去触怒鑫泰公司,他在村集体中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不,甚至要比以前更稳固,毕竟以前他明面上的股份还没村集体多呢!至于说村里面会不会同意鑫泰公司的这份股份调整方案……

呵呵,你要搞清楚,没有人家的挂靠和“注资”,这个村里面投资规模最大的食品厂就得等着完蛋,事关一大票子的生计,由得你乐不乐意?

再说了,人家是央企单位,虽然没有口含天宪那么夸张,但人家是按照国家的指示来的,你几个胆子,竟然敢反对?

………………

看着这货嘴巴都要咧到耳后根,后世深愔这种乡镇小老板德行的杨默不出意外,又是一棍子打下来:“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得按计划把这些人彻底搞定!”

轻轻拿出一份简易的计划书和一张手写名单递过去,杨默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刘经理……不,刘副经理是聪明人,看了文件后,应该知道我所说的搞定是什么意思……”

“总之,你可以将这看做是这次合作的前提,如果搞不定……虽然鑫泰公司还是会如约让庆丰食品厂挂靠,但是……那241万的授信额度,以及后续的股改方案,统统作废!”

统统作废!?意思是到时候那32.7%的股份就要从自己身上割了?

刘仙福打了个寒颤,然后赶紧弯着腰接过了杨默递过来的简易计划书和名单。

“嘶~~!”

五分钟后,刘仙福瞅着那份简约到令人发指的计划书和名单上那二十几个颇有些熟悉的名字,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丫的,好眼熟的手段!这年轻人,真的是从国企来的?——————

PS:拜托,不要再说主角毫无目的地瞎混了,这一章的伏笔已经够明显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