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79章 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第79章 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第79章 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1989,戌辰之年。

4月4日,按照南方的观点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

事实上,这两天倒寒雨绵绵,也的确算不得什么好天气。

回顾过去十年,从振奋到期待,从迷惑到沮丧,再到后来的反复与混乱……

当无数光怪陆离的真实案例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忍不住开始反思起来:难道我们真的还没做好准备么?或者说……这条路其实并不适合我们。

难道人性真的经不起考验么?或者说……以金钱作为主要考量的价值体系下,人人都会放出心中的洪水猛兽。

带着这种纠结与疑问,我在人间浑浑噩噩地行走了三年;

一直到……前天。

前天并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事情,

不过就是下了一场倒寒雨,淋湿了一群从沿海城市回来的务工者而已;这在每天都有轰动新闻的现今,并不是一件值得特别去关注的事情。

是的,那群角落里的人已经苦难了太久,已经脱离了主流视线的他们,在这四月初的冰寒天气里淋上一场雨,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去关注的事情。

现在的人已经习惯了去关心国际大事,习惯了去关心进与退的大讨论,一群角落里的人淋着一场并不大的雨,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去关注的事情。

但万幸的是,这世间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些人,肯把视线平放,愿意以一种近乎谦卑的姿态,去关注那些视线之外的角落,去关注那些视线之外的苦难。

这件事的起因,源于一家名叫汇丰食品的混改制乡镇企业,源于一个叫做“默默百炸”的休闲食品品牌(本报的新闻通讯板块有相关报道)。

事情从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道的:一家食品企业为了促销,为了给自己的产品做宣传,然后免费把产品发给一群人免费品尝,甚至免费给他们提供回家的车辆,这种类似的事情在沿海城市并不是没有;况且这群返城的务工者怎么看也不像是默默百炸的目标用户的样子,这种行为在稍微懂行点的人眼里,那就更可笑了——说不定还会骂庆丰食品一声“什么都不懂的土包子”。

但当我们派出调查记者去深入了解这件事后,却被震撼到了。

并不是为了庆丰食品的大手笔感到震惊,他们的花销虽然巨大,却还达不到令人震惊的程度。

我们真正震撼的是……

一家乡镇企业不惜倾尽所有,仅仅是为了一丝善念,为了去帮助一群连车票都买不起,只能冒雨徒步上百甚至数百公里回家的人;一个仅有着三家不足十平米小型门店的品牌,声势浩大地搞了这么一个被外人看成笑话的宣传活动,仅仅是为了能有一个能真正做点好事的借口;

我们更加震撼的是……

在主流的视线之外,在我们不曾关注到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幕幕人性的光亮。

那些操弄着四不像的口音,堵在火车出站口,以“受乡亲委托”为由,将人哄骗过来安置的小姑娘……

那些持续工作超过三十个小时,已经脚步虚浮,但依旧哑着声音巡回安抚人群情绪的工作人员……

那些冒着被拦察和被攻击的风险,在雨夜中一个个吼着嗓子下车拉人的私家运营司机……

那些通宵疾驰数百公里,在视野极差的夜里,以近百码的速度,不断来回在各条线上,给抛锚的汽车紧急维修的技术人员……

那些如同罐头般,密密麻麻地挤在车上,却不忘给最需要帮助的妇女儿童腾出足够空间,并且以身挡雨的汉子……

那些在几乎没有缝隙的空间,忍着被挤压的痛苦,齐齐转身,让病重的妇女可以擦拭全身的老乡……

那些主动让出遮雨位,浑身打着哆嗦,在风雨中筑起一道人墙,把所有老弱病患护在里面的善良人们……

那些不断穿梭在各个分流点,膝盖都已经磕破了,却仍然抱着整箱盐水瓶,冲刺着跑向高烧病患的,身份未明的医生护士……

那些喊着肚子不饿,咽着口水,将分流点里面最后一碗储备食品递给旁边人的朴实笑容……

那些彼此素不相识,却羞怯着身子,不由分说将自己凌晨四点爬起来烙的饼,硬塞给那群又冷又饿的汉子的村民……

诸如种种,发生的太多。

这短短的36个小时,给我们的也震撼太多。

有些事情,论迹不论心;但有些事情,却是论心又论迹;

同样是拿出一块钱来做好事,但这一块来自一位身家亿万的富翁,或是来自一位全部身家仅有一元的流浪汉,性质是两码事;

同样是谦虚礼让,但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于并不拥挤的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妇孺;跟在又冷又饿的夜里,宁愿自己淋着冻雨,把遮雨棚的位置让给妇孺老弱,也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我们潜入进去的调查记者曾经过问这些汉子一个问题:“难道你们就真的相信庆丰食品是你们老乡委托过来帮你们的?难道伱们就不怕庆丰食品是别有用心么?”

这个问题很刁钻,很直指要害……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该问这种可能带来极大麻烦的问题。

但出乎预料的是,那几名汉子只是沉默了一下,然后告诉我们的记者:“在这个年头,除了亲人,没有谁在乎他们生死,也没人愿意这么嘘寒问暖地照顾他们……不管庆丰食品是因为什么来接他们……他们就是自己的亲人,他们就是自己的乡亲!”

听到记者转述的这个回答,我沉默了。

“亲人”、“乡亲”这两个词,从此在我心目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过去三年,被浓雾所弥障的那双眼睛,也似乎隐隐被一道光亮刺破。韩非固然有云:“枝大本小,不胜春风。”

但却也同样说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我曾一直在思考,我们这个民族,究竟凭什么能屹立五千年的风雨而不倒?到了现在,我很确定,这是因为我们有着世界上最朴实,最善良的一群人民,这些人有着最质朴和纯良的道德观,善恶观。

我也曾思考过,我们伟大的祖国究竟该如何摆脱眼下的困境,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巅?

到了现在,我觉得,这个浩大的工程,可能未必只是单纯的用“经济”、“军事”、“路线”这几个词就能概括。

对比于这些,我反而认为,俯身垂视,把目光聚集在那些我们平时可能忽略的角落,那些平时可能忽略的群体身上,从而让那些华夏民族特有的人性火种留存、发扬光大,可能更加重要,且可能重要的多——还是那句话,我并不认为一个单纯的、以经济为唯一标的物,以金钱为唯一驱动力运行的社会是一个美好而健全的社会;我也从不认为,人活一世,就真的只图那点三瓜两枣了。

最后,我想说,周易有云: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虽然改革坎坷前行了十年,中间多有不堪直言之事,但在我看来,只要肯俯下身子,肯把目光聚焦在真正的劳苦大众身上,保住我们的根本……

一切尚不为晚!……………………

嘶~!

看完这篇新闻评论,穆大小姐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篇明显是某位主编操刀的文章,虽然大部分篇章都是在表达自己对庆丰食品的赞赏,但后面寥寥两三百字,却写的极为大胆。

商兑未宁,介疾有喜?好刚烈的谏词!

作为一个好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小知识份子,穆大小姐自然知道这句话远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

不过她还是有些疑惑:“杨默,这篇文章虽然写的还算比较有煽动性,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火车站现场支持默默百炸,甚至不惜用捐款的方式?”

她不是傻子,这年头,没有傻子会傻到去现金换一张白条,而那些“散客”将白条视若珍宝似地仔细收好的样子,她也不太相信这些人以后会真的会来兑现——说白了,这些人里的大多数,就是过来以另一种形式来送钱的。

杨默笑了笑:“不是说了么,因为这篇文章啊……这篇只是新闻评论而已,前面还有一篇通讯,两篇文章要结合着看才行。”

穆丽雅翻到了报纸第二页,果然发现了那篇同样是超大篇幅的通讯,上面还有七八张照片——虽然这些黑白色的照片明显是偷拍的,并不是很清楚,但配以那干巴巴的文字,却足以将一个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

飞快地看完那篇通讯,穆丽雅又重新翻回了那篇评论,沉思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我还是不懂。”

杨默自然知道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微微一笑:“也难怪……你自小家庭优渥,自然不懂。”

穆丽雅闻言,眉毛竖起,不悦地看着杨默,似乎他要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立马就要翻脸。

杨默瞅了她一眼,想起这两天欠下的人情,终归还是叹了口气:“好吧……那些人之所以会忽然出现在火车站点,之所以会傻到拿现金来换白条,就是因为两篇文章里都反复提到了【乡亲】、【亲人】这两个词。”

穆丽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低头琢磨了一会,忽然问道:“杨默,我有一个疑问……以庆丰食品的资源和实力,去触碰这种每日涉及到数千人的超大型活动,虽然出乎我的预料,目前并未出现什么大的纰漏,但我就想知道……当初你就怎么敢?”

看了看那张眉宇间全是迷惑的漂亮脸蛋,杨默呵了一声,眼神却有些遥远:“咱们这个民族,或许经不住一些细枝末节的考验,但每逢遇到大的灾难,却是守得住自己的底线的……这场冻雨虽然说不上什么灾难,但这在个年头,这种一地就波及到数以万计的强制遣返者的事情,其实在他们那个群体里,也不算小事了。”

穆丽雅摇了摇头:“为什么你两个问题的答案我听起来都有些似是而非?”

杨默看了一眼她,轻轻笑了笑:“似是而非么?其实我告诉你的是最真实、最根本的答案……也就是因为这两天你的确帮了我们不少忙,我欠你个人情,否则我就会拿出一套各种各样的社会学、经济学理论来糊弄你了!”

穆丽雅闻言,表情顿时严肃起来:“杨默……请你告诉,这是为什么?”

杨默自然知道她问的是什么,当下重重叹了一口气,嘴角边露出一丝苦涩的讥讽:“因为……你真的不太懂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这些人……对于这些已经可以算作是一无所有的穷哈哈来说……他们唯一骄傲,唯一值得拿命去守护的,就只有他们的尊严了!”

说到这,杨默静静地看着穆大小姐:“所以……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再饥寒交迫,也没有人愿意去自作聪明地占小便宜,也不会因为安置条件简陋闹事的原因……这就是那些散客为什么即便自己不富裕,但依然肯拿出身上最后一点积蓄,帮助其他人的原因!”

嘴角再度露出一丝讥讽,杨默轻轻说道:“你们这些上位者往往都会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不以为然,但却很少能明白为什么一旦国家有难,身先士卒的永远是那些最底层的人民。”

“那是因为你们不懂……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已经一无所有,除了身上这点最后的尊严……我们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穆丽雅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很有些陌生的男人。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深有感触的样子,但不知为何,总觉得这番话有种格外的悲凉。

正当她咬了咬嘴唇,想要安慰他几句的时候……

忽然,杨默松了口气,整个身子松懈了下来:“谢天谢地,市里面总算来援军了……我们也该退位让贤了!”

穆丽雅扭头看去,只见一队又一队,扛着彩旗,穿着制服的人源源不断地从火车站入口走进;一辆接一辆的大客车,也在门口有序停成一排。

呵……

援军……么?

穆丽雅想起杨默刚才的那番话,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

(PS:本章是删减版,许多想说的东西没能出来,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