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茫茫白昼漫游 > 第509章 没有工分

茫茫白昼漫游 第509章 没有工分

作者:眉师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2:03

第509章 没有工分

第509章 没有工分

没有工分,没有口粮,但人还要活下去,怎么办?

那个时候的人要活下去,其实比现在困难很多,因为前前后后,都把你堵死了,你没有什么路可走,你自己也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像现在,伱出去随便找个工打打,都还有条活路,那个时候没有的,根本没有工可以打。

别说我们身上没钱,就是有钱,也没什么用,没有票证啊。那个时候,什么东西不要票?在钞票之外,还要有粮票油票布票糖票盐票肉票酱油票肥皂票棉花票豆腐票火柴票香烟票等等,所有民生必须品,你有钱之外,还要有票,没有票,一样也买不了,只能去黑市买。

像我们知青,在城里已经失去了领票的资格,到了农村,农民一大半的票证没有了,只有少量的必须品,生产队会发票。还有像粮油,只有实物分发,没有票证。

我们和生产队失去联系,没有了工分,也就没有了所有一切。

怎么办?很简单,自己想办法,要是你不想等死的话。

我们两个人,就在知青点的院子里,把地开出来种菜,不能去外面种,外面的地都是有主的,不会给你种,你种了也会被人铲掉。

知青点里面,因为不属于公社,公社不管,也已经不属于林场,林场也不管。知青本来县里有个“知青办”在管,不过那时候几派人马斗来斗去,原来“知青办”的人都被斗掉了,新的没上来。

知青越来越少之后,“知青办”变得可有可无,干脆就只留个空架子在那里,实际的工作人员,不是没有,就是抽调去干其他事情了。

但知青越来越少,并没有到没有,我们知青点只有我们两个人,但也不能撤销,你撤销就要给我们安排工作,县林场也不能说把这块地拿回去。这样,我们在自生自灭之外,其实也变成了自我管理,知青点变成了没人管的独立王国。

我们把院子里所有的空地开垦出来种菜,自己吃之外,还挑到化工新村去卖。每天,我们还上山去砍柴、扒松毛丝,也就是落在地上的马尾松针,也挑到化工新村去卖,或者和他们换粮票油票什么的。

特别是几个化工厂的食堂,我们把柴和松毛丝送过去,他们给我们米油和面粉,就这样交换。

还有到河里去抓鱼,摸螺蛳和河蚌,也是拿到化工新村去卖,数量多就送食堂。

春天上山拔春笋,冬天上山挖冬笋,秋天上山捡松树菌,这些东西的去向一样,都是变成钱和其他票证,或者实物。

有了一点点钱之后,我们养了两头猪,多养不起,没那么多吃的给它们,那时候,还没有猪饲料卖,猪就靠吃猪草。每天两头猪要吃的猪草,就需要一大堆。猪草拔回来还要切,还要用大锅煮,很费精力的,养两头,已经很不容易。

猪养到年底,请杀猪佬来把它们杀了,猪肉卖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腌成咸肉,这样,第二年自己也可以每个月尝尝肉味了。

肉票是最难搞到的,根本换不到,大家每人每个月就那么几两肉票,自己根本不够吃,哪里还有多余的拿出来交换。

还有就是养鸡和养鸭,反正知青点房子多的是,鸡蛋和鸭蛋,也是拿去卖,这个是好东西,最受欢迎了。

我们菜地的出产,和养殖的出产稳定之后,感觉日子变得有点好过起来,至少可以计划着过,再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这样过了一年多,哈哈,徐老师竟然怀孕了。

那个时候,还没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怀孕就怀孕,也没有人管,我们结婚证没领,也没人管,农村里本来就是这样,没领结婚证就在一起生活的夫妻多的是。只是,孩子生下来是个黑户,黑户就黑户,我们自己都和黑户差不多,还在乎再来一个小黑户?

那个知青点,就变成了我们的家。那一年儿子回来,说他在哥廷根,哦哦,这是德国的一个城市,我儿子一家在那里,我儿子说他们刚刚买了新房子,一幢独栋的别墅,说是让我们去住一段时间。说到买了别墅的时候,他还很得意。

徐老师笑话他,别墅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小时候,就是出生在别墅里的。我们可是大户人家,住的是几幢房子连成的别墅,哈哈,还真的是,知青点那不是别墅是什么,不是大户人家是什么,几百个平方的房子,就我们一家三口。

李老师说到这里笑了起来,盛春成也跟着笑,盛春成问:

“李老师,那你们后来是怎么离开那里的?”

“上大学啊,我们两个都考上了大学,就带着儿子离开那里,来杭城读大学了。”李老师说着笑起来,“说起考大学,也是笑死,很偶然的。

“那天是徐老师挑着一担青菜,带着儿子,儿子都已经会走路了,牵着她的衣角,他们到化工新村去卖菜。我是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下地收菜,一捆捆用稻草捆好,装在两个畚箕里,天亮了,他们挑着上街,我就去房间睡觉。

“菜卖完了,她带着儿子在街上走,走到新华书店门口,看到很多的人在排队。她很好奇,就去问了,结果人家告诉她,说是国家决定恢复高考,那个时候,已经是十月二十几号了,当年的十二月,也就是还有一个多月之后,就开始高考,这些人都是在排队买教科书的。

“没错,现在高考都是在夏天,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七七年,那年的高考,是在冬天,十二月举行的。

“她问人家,是不是谁都可以考,人家告诉她说报纸上已经写了,工农兵学商,谁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徐老师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我们离开这里的唯一机会了,她马上买了一整套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匆匆忙忙回家了。

“我一听这个消息,当然也很兴。报名是在县里报名,我们当天下午就去了县城,结果没报上名,又回来了,报名处的人说,知青的话,要先到公社开证明,带着证明就可以去报名了。

“我们跑到公社去开证明,公社的人看到我们,都吓了一跳,他们还以为我们早就自动消失了,没想到还在那里,知青点居然还有知青。

“公社的人听了我们的要求,说是要去参加高考,倒也没有为难我们,马上给我们把证明开了,本来就是两个外地人嘛,他们为难,一定要把我们留在当地,也是个麻烦,你说对吗?”

谢谢从上往下排第三、一上一下两条鱼的打赏!谢谢很用心333、windinwing、qtdjb的月票!谢谢所有的推荐票和阅读!祝大家晚上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