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197章 给太子下套(求月票)

寒门国舅 第197章 给太子下套(求月票)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197章 给太子下套(求月票)

正月底。

梁芳在京城的私宅,这天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乃是跟他沆瀣一气,一起通过贪赃枉法、铺张浪费等手段中饱私囊,甚至将皇庄小金库挪作私用,被朱见深警告过的御用监太监韦兴。

韦兴刚从京师外回来,而他先前的使命是“上为遣内官诣山川寺观,挂袍行香以祈阴佑(万贵妃)”。

就是万贵妃死后,朱见深为了让自己的爱妃能在阴间得到庇佑,特地派人去各家山川寺观,让他们挂袍行香。

当然朱见深并不希望万贵妃早点投胎进入轮回,至少要等他下去跟其在阴间团聚,做一段时间鬼夫妻后才行。

“梁公公,如今可说是火烧眉毛了。太子一旦大婚,恐再无人能对其储君之位发起挑战,一旦他将来登基,那时你我恐再无安生之日,甚至连性命怕都不保……陛下之言,犹在耳边。”

韦兴一脸惊恐急切之色。

先前万贵妃叫停太子大婚,韦兴还算放心,但这次他从外面回来,得知太子成婚的日子都已经定了下来,顿时紧张无比,不得不来求助跟他一条绳上系着的梁芳。

梁芳不屑地道:“慌甚?宫藏窖金,花销大头都在咱家身上,真要被追责,也是咱家,你不过是被陛下点了两句,何以如此害怕?莫不是还有咱家所不知的内情?”

韦兴无奈道:“并无此事,但就怕……太子秋后算账。”

梁芳此时提笼架鸟,一副悠哉悠哉的模样,淡淡地道:“若一切都等你回京之后再做商议,事情是否迟了点呢?”

“那就是……梁公公您已有应对之策?”

听到这里,韦兴总算是稍微放下心来。

毕竟梁芳过去几年,深得皇帝器重,且其作为御马监掌印太监,在话语权上也比眼前的御用监太监韦兴高得多,就算张狂些韦兴也没觉得如何。

梁芳道:“咱家已暗中知会过李孜省。”

“他?”

韦兴一听又紧张起来,“如今那位李大人,可说是风头一时无两,且他先前几次窥探天机每每应验,算是变相保住了太子的储君之位,无论怎么看……他现在似乎都跟咱不是一条心啊。”

梁芳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意有所指地问:“从广东北上的那批珍玩,如今运到哪儿了?”

“这……不知。”

韦兴一怔。

不明白梁芳为何突然关心这个。

梁芳道:“这批珍玩,是咱家苦心搜罗来的,且刻意跟地方上发生一些矛盾,东西都是进献给陛下的。”

“那……”

韦兴听到这儿,依然接不住话茬。

“咱家已几次在陛下面前提及这批珍玩,陛下对此多有期冀……你想啊,若是北上途中发生什么意外,再或是有人因此而参劾咱家,你猜陛下是否会动怒呢?”

梁芳冷笑着问道。

韦兴隐约有些明白了,感兴趣地问道:“您是想说,这件事要往太子身上牵扯?但……太子……平时从不过问朝事啊。”

梁芳厉目望了过去,冷冰冰地道:“太子是不管,但东宫那群讲官,可是跟朝中科道那群清流谏臣同流合污,只要我动用一些手段,主动把矛盾激化,届时有人在太子面前告刁状,甚至让太子进言于陛下,你猜陛下会怎么样?”

“这……”

梁芳继续道:“太子虽无大才,但他的孝道一直为人称道,陛下也因此心有不忍,因而在易储之事上一直未能成行。

“若是在进献花鸟鱼虫和珍玩这件事上,太子一意孤行要行劝谏之事,你觉得陛下还会认为他有仁孝之心吗?”

韦兴恍然大悟,赞叹道:“公公高明啊。但怕就怕……太子不上套又该当如何?”

梁芳朗声笑道:“太子始终困守宫里边,受到的钳制太多,眼界也有限。且这批珍玩咱家已指定好了去处,路上一定会被人扣押,且跟东宫必定有所牵连。”

“如何个牵连法?”韦兴捧哏问道。

“会有人将部分珍玩,在那些东宫讲官不知情的情况下,送到他们府上。事情一旦被揭发,届时太子为求保护他的恩师,自会替一众东宫讲官说好话,替文臣张目……到时他不想上套,也会主动伸出脑袋来。”

韦兴兴冲冲地道:“需要我做些什么?”

“你无须做什么,回到宫里,一定先把邵妃娘娘那边给打点好,咱以后都要坚定站在她那边,连李孜省都开始指望四皇子殿下将来能助他入阁为宰辅,到时朝廷内外一齐发力,东宫太子的储君之位岂能保全?”

梁芳说到这里,脸上露出几分凶恶之色。

似乎就算万贵妃死了,他也要继承其遗志跟太子缠斗到底。

……

……

正月二十九。

张府。

张峦特地让人把张殷请到家中,还让家里婆姨精心准备了一桌席面,还备上好酒款待。

席间,张峦把河间府官员通过考核之事,挑重点跟张殷讲了。

张殷面带疑惑之色,道:“此事我也有所耳闻,来瞻,你说这一切都是你在背后运作?你……可千万别贪功啊。

“这种事,有便是有,没有便是没有,若你无能力,却非要在人前撑面子,为自己争功,事后只怕会徒惹人笑。”

张峦一听,瞬间好像被人从头到脚泼了一盆冷水,一脸不爽道:“你是在怀疑我?”

张殷无奈道:“并非怀疑,只是不知你从何处寻到的门路,竟有如此通天之能?我听说你那位姻亲,也就是新任吏部右侍郎徐学士,到京后并未参与到此次京察大计中,除了他,你还有旁的道可走?”

“我……”

张峦一时有些为难。

本就不想告诉张殷有关李孜省的情况,可到底有些事是他通过李孜省私相授受才做成,若是不把李孜省提出来,李孜省自个儿又不便对外明说,外人是不太相信这一切都是出自他张峦手笔。

张峦只得摆出一副不耐烦的神色,冷声道:“我是找过人,只是找的人,不便对外人言。你信不过我?”

张殷叹道:“不是我是否信你的问题,而是要看咱河间府的官宦是否会采信!如今人家都有官品在身,我就这么贸然去跟他们提,说全是咱兴济张氏的功劳,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谁会信呢?”

张峦心中有苦却说不出,一张老脸憋得通红。

恰在此时,张延龄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一壶酒,道:“爹,我按照您的吩咐,从北院地窖提了一壶御赐好酒来。”

“儿,过来,过来。”

张峦看到张延龄来了,那叫一个欣喜若狂。

果然关键时候还是要靠小儿子来解围,不然都不方便自己在张殷面前装逼。

张延龄亲自把张殷面前的酒杯给斟满,然后放下酒壶。

张殷笑道:“延龄长大了,懂事了,是该给他找个先生好好读书了。”

“已经找到了。”

张峦面带欣慰笑容,道,“人还是他自己找的,才学什么的都挺不错,乃山西那边的秀才,平常他会跟着先生做学问,将来或还能应个科举什么的,光宗耀祖!”

“科举?那还是算了。”

张殷听到这儿,不由摇了摇头。

这随口说出的话似乎又伤到了张峦的自尊,他仰着脑袋好似个好斗的公鸡一般,问道:“你是不信张家在我这一房还能出个人才?”

张殷苦笑道:“你都与东宫结下姻亲了,还让自家孩子应什么科举?以后在五军都督府混个差事,或是给延龄谋求个锦衣卫的差事,不挺好的吗?以延龄如今的状况,能有心思用心做学问?”

张峦道:“听你这么一说,好像也是……外戚之家想出个进士,确实挺难的。”

张殷不由摇头叹息,好似在无声质问,你张来瞻真他娘不要脸,心里对自己难道没点逼数吗?你就只是个生员,侥幸混了个监生的名头,现在居然想让你儿子考进士?你咋不说让他考状元呢?

“爹,先前姑父来过,问咱有关河间府官员考选的结果,他好去跟银台司李侍郎禀告。”张延龄道。

张殷一听,瞬间好像发现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一般,急切问道:“延龄,不知是你哪个姑父?”

张峦看到张殷的反应不由一怔。

随即便明白过来,张殷以为自己儿子童言无忌,暴露了家里的大秘密,所以才这么迫切抢白问询。

张峦心中暗笑不已,心说,就算你是只机关算尽的老狐狸,也斗不过我儿的算谋和运筹。

张延龄道:“就是沈家姑父啊。”

“啊,对对对。”

张峦故作糊涂一般道,“他姑父先前的确来问过,你也知道,银台司经历,在李侍郎那儿还是有点儿地位的。”

张殷连连颔首,道:“有人说你跟李侍郎有些渊源,看来不假,莫非真如外间所传,咱侄女应选太子妃大获成功,也是那位李大人暗中相助的结果?”

“呃……”

张峦赶紧求助地望向儿子。

这种试探性如此明显的言辞,不是他张峦能够招架的。

眼下应该说“有”,还是说“没有”呢?

说“有”乃事实,但自己又不想如此轻易就被张殷知晓内情,但要是说“没有”……怎么解释李孜省相助河间府官员考选的事?

又怎么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愁啊!

张延龄故作好奇地问道:“爹,二伯所说的李侍郎,是先前来咱们家拜访的那位李大人吗?”

“啊?”

不但张峦惊讶,连张殷也惊呼出声。

张峦惊讶的是,自己儿子今天怎么这般坦诚?竟把自家跟李孜省来往之事,如实跟他二伯说了?

先前你不还特意提醒你爹我,要对此保守秘密,免得被张殷利用这层关系搞事么?

张殷眼前一亮,问道:“来瞻,可有此事?李侍郎亲自到你府上来?那你们……”

“这、那个……”

此时的张峦脑袋完全处于懵逼状态,根本就不知该如何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