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202章 纽带第四更求月票)

寒门国舅 第202章 纽带第四更求月票)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202章 纽带第四更求月票)

覃府门前。

覃吉刚下马车,就在车夫扶着要往门口走的时候,但见一个十岁冒头的小子出现在他们面前,让覃吉顿时紧张起来。

“这位是覃公公吧?在下乃张府子弟,家父张峦,乃刚被朝廷任命为鸿胪寺卿。”

覃吉本都打算从院子里叫人了,闻听这话,他才摆摆手,示意挡在他身前的车夫让开。

“你是……张鸿胪家的小官人?”

覃吉脸上带着几分疑惑。

当他看到张延龄手上捧着用步包起来的锦盒,似乎是猜出张延龄来干嘛了。

送礼的?

我跟他们张家没什么渊源,难道只是为了太子妃进宫后能得到一些照应,才来给我送礼?

太子妃是主,我是仆,犯得着吗?

张延龄道:“是的。家父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方便对外人言,他自己也不便出面,所以才让在下前来拜访。”

“令尊……”

覃吉老脸上带着横皱,皴裂的手指了指张延龄怀中抱着的东西稍作示意,问道:“跟这个有关吗?”

“是的。”

张延龄又看了看车夫,道,“有些事,的确是不方便在外说。但,绝对是事关重大,并非一家之事,而关乎到太子的安危,还请覃公公让在下进去说。”

覃吉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若张延龄真是来送礼的,似乎通报来历留下东西就可以走了,像现在这般满脸谨慎,甚至好像还堤防车夫的样子,让他感觉到事情或真的非同一般。

到底覃吉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在宫里混了几十年,甚至做到了太子身边最信任的忠仆,没点察言观色的能耐那是不行的。

他颔首道:“来者是客,请进吧。”

……

……

覃府的院子是四合院,但只有一进。

这会儿正有个跟覃吉年岁相当的婆子在院子里收拾煤灰,京城之地,因为紧靠产煤的西山,石炭在民间非常流行。

“下去吧,我有话要与人谈。”

覃吉说着,把张延龄请到靠北的正房,让下人上了茶水,又将人屏退。

张延龄随即把东西放到桌上,乃一个大木匣和一个小木匣,而打开大木匣后,里面赫然就是之前彭华之子送给张峦的黄珊瑚摆件。

“这是?”

以覃吉的见识广博,一时也难以辨认这是什么东西。

张延龄道:“今日有人送给家父一样摆件,就是这个,乃海底奇珍黄珊瑚是也。”

覃吉奇怪地问道:“这是珊瑚吗?以老朽所知,珊瑚多是红色的,像这样金黄灿灿的倒是很少见。”

张延龄补充道:“此或乃御用之物。”

“什么?”

覃吉本想伸手去触摸一下,闻言赶紧把手缩了回去,随即用略显骇然的目光望向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

张延龄继续介绍情况:“今日家父前去北雍会见旧日同窗,席间彭阁老家的公子说要请家父治病,送了此物。但家父拿回家后,发现东西不太对劲。”

覃吉道:“觉得不对,那就退回去呗,彭阁老曾长期帮陛下起草诏书,深得陛下器重,或是陛下御赐的呢?”

“覃公公真这样认为?”

张延龄笑了笑,问道,“若贸然去退,会不会打草惊蛇呢?”

“小官人,令尊对这物件儿,顾虑这么大吗?”覃吉再老成持重,显然也不会想到,这件事会跟太子的储君之位有关联。

张延龄道:“这黄珊瑚应该不是宫中失窃之物吧?”

覃吉摇摇头道:“之前从未听说过有此物,且最近宫里都很太平,没人有那么大的胆子,让令尊放心便是。”

张延龄再问:“要是此乃从民间采办,准备送给陛下的贡品呢?”

“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呃……”

覃吉话说了一半,便察觉自己把话说得太满了。

张延龄道:“覃公公,您看会不会是这样……有人采办了一批贡品,半路上失窃,或是以某种方式丢失,却恰好出现在京城,且到了家父手上?

“除了家父外,那些跟东宫有关之人,诸如东宫讲官,或是覃公公您,也收到了类似的礼物?”

覃吉随即好似明白了什么,走到门口打招呼:“谁在值守?快过来!”

一名家仆闻声近前。

覃吉问道:“最近有人到府上送礼吗?”

家仆回答:“老爷不是不允许收受贵重礼物么?年后有前来送礼的,一概没收。”

覃吉皱眉问道:“一件都没收吗?”

家仆愣了一下,突然想到什么,连忙道:“倒是有个摆件,乃是盆栽的苍松,昨日下午刚送到……那人说是您老家的人送来的,以解老爷思乡之苦……老爷昨日不是没回吗,事情本身也不大,就忘了向您汇报了……”

“拿来……”

覃吉即便再沉稳,此时脸上也呈现愠色。

……

……

不多时,一块半人高,用陶瓷长盆承载,上面置有一块整石,而石上生着一株苍松的盆栽,呈现在覃吉面前。

覃吉屏退下人,回身把房门关好,围着盆栽转了好几圈,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盘桓的苍松像不像一条腾空的青龙?”张延龄打量几眼,笑着道:“覃公公,看来此事,家父又猜对了。”

覃吉赶紧望向张延龄,道:“单看此物,倒也不足为奇,会不会……”

张延龄摇头道:“以覃公公的谨慎,自然不会随便收受贵重之物,但若是像这样一盆绿植,覃公公却不会太过在意,因为这东西有价无市,在一般人眼中充其量只是奇草异石。”

“嗯。”

覃吉苦笑道,“看来有人想在陛下和太子面前搬弄是非……”

话又是说了半截便不再多言。

覃吉毕竟对张家人也不太放心。

张延龄知道这会儿应该拿出点干货,让覃吉知道,有些事不用他提点,张家人也能做到洞若观火。

张延龄道:“若除了覃公公这里,还有不少与东宫有关之人也收受过此类东西,事情一旦被揭发,恐怕都要因此而被问责。

“以太子的仁厚,恐不会置身事外,定要跟陛下陈述原委求情。但这些毕竟是贡品,太子所作所为,将有不孝之嫌,且有不查之责。”

“那就应该早些把东西退回去……”

覃吉一听急了,连忙道。

“不好退啊。”张延龄道,“或者说,应该往何处退?京师如今这官场风气,送礼的人很多,像这种不署名的奇花异草,本身不能出售变现,只能作为观赏之用,各家收礼后谁会太过留意?”

覃吉点头道:“嗯。即便找到事主,对方也会矢口否认。”

张延龄道:“阴谋诡诈已在酝酿中,亟待爆发,或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人出面检举揭发,届时会让太子处于进退两难之境地。

“为今之计,只有先行告知太子,由太子前去揭发此事,方能做到……先声夺人。也可避免更多无辜的人卷入其中。”

覃吉迟疑道:“话虽如此,但……”

张延龄问道:“莫非覃公公认为,这件事太子殿下应该完全置身事外,不管不问吗?若真如此,以后陛下再提……易储之事,朝中谁人会替殿下说话?”

“什么?”

覃吉脸色立变。

虽然有些事是摆在明面上的,但像张延龄这样直来直往的还是少见。

皇室中人,谁会随随便便把“易储”二字挂在嘴上?

张延龄道:“需知,收到礼物的,很多都是未来的朝廷栋梁,心都向着太子。”

覃吉吸了口凉气,显然他最初就没往朝中那些支持的文臣这方面想,只想这件事尽可能让太子置身事外。

等参透其中关节,他才明白太子“进退两难”,现在的状况是如何的惊心动魄。

你去提,就是不忠不孝!

你不提,看起来是能置身事外,但支持你的人却要倒一大片,以后朝中再也没人敢替你发声。

“此事关系重大,且尚未发生,让太子如何去提?”

覃吉脸上呈现忧色。

张延龄随即把旁边的木匣打开,道:“说起来,陛下跟前,一切都应以彰显太子孝道为先……这里还有几份特别的礼物,覃公公可以转交给太子,再由太子呈于圣驾前,或可解燃眉之急。”

“不知……这是何物?”

覃吉是有头脑的,稍微一琢磨便明白其中关节,旋即又皱眉道,“于此时呈物于圣前,的确能彰显太子孝义,也让太子有机会将事和盘托出,但……”

话并未说完,又是卡到一半就顿住了。

大概意思是说,你们随便找点什么东西,就想比贡品更好,讨得皇帝欢心?

你以为皇帝那么容易被糊弄吗?

张延龄道:“覃公公不亲眼看一下,又怎知陛下不喜欢呢?这几件东西最起码……乃世间绝无仅有,此物名为望远镜……另一件……乃名香皂……”

……

……

张峦坐在路边摊,面前放着一碗杂酱面,香气四溢,却怎么都不想动筷子。

头不时回过去,看向覃吉所住胡同口方向。

最后他干脆把凳子调过头来,就在那儿眯着眼,好一通打量……

没错……

读了半辈子书,加上以前家穷四壁没钱买蜡烛和灯油照明,张峦眼睛早熬坏了,是个高度近视眼。

“这位官人,看您面都放凉了,要不要加口热汤?”店掌柜倒是得体,生怕招待不周砸了自家招牌,贴心地近前问询。

张峦就好像浑身带刺一般,恼火地喝斥:“我在这里坐一会儿,碍着你事了么?我可没白坐。”

“官人您误会了,今日小摊子上也没什么客人,您想坐多久就坐多久。我只是想问问您,面都坨了,需要加点热汤么?”

店掌柜很委屈。

好心当成驴肝肺。

你是属疯狗的么,一叫就咬人?

张峦道:“那就再上一碗面,记得肉多加一点……对,吾儿喜欢吃加两份肉的那种。”

说完,“哗啦”一声往桌上多丢了几个铜板,冷声嘱咐:“若有剩的,买个清静,莫来扰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