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211章 妖风又折回来了(求订阅)

寒门国舅 第211章 妖风又折回来了(求订阅)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211章 妖风又折回来了(求订阅)

送走韦泰后,韦兴明显慌了。

“一个月时间,要弄出十副望远镜,谈何容易?还有什么黄山云母,光听起来就很扯淡……梁公公,您说他究竟是何意啊?”

韦兴说话的声音都变了。

梁芳咬牙切齿道:“这还不够明显吗?覃昌是算准了咱家要遭殃,先来个落井下石,让咱家听命于他!”

韦兴皱眉道:“他哪儿来的胆子?以前怀恩在的时候,他连个屁都不敢放!”

梁芳怒不可遏:“你没听韦泰说吗?覃昌现在作为司礼监掌印,乃内相,意思是咱这些中官,都要由他来做主!这不是落井下石是什么?”

“不过……”

“在京徽州商贾,与咱有往来的有几个?”梁芳转变话题问道。

韦兴一脸难色:“其实也没几个。想必您也知道,现在最好做的买卖就是行盐,而积存盐都是咱的人占着,徽商守支的多,有的甚至已是常股……这两年为行盐事,徽商已基本不与咱往来了。”

大明的盐政,到成化朝末期基本已崩坏。

说是把粮食送到西北前线就能支取盐引,但盐引给了,到盐场去支盐的时候就成了大麻烦。

盐场产出的盐一定是权贵先支取,就算不支取的也会当作积存盐给圈占起来,等着以后再来支。

而普通商贾手上即便有盐引,也支取不了盐,只能守在盐场外苦苦等候,称之为“守支”,而往往十几年以上都支取不出来的盐引,就称呼为“常股”。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除了权贵恣意侵占外,盐引滥发也是主要原因。

照理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运到西北前线多少粮食就发多少盐引,不会出现有盐引却拿不到盐的情况,但官府印盐引的目的就是为了多获取粮食,多得好处,相关衙门自然不会守着金山银山,按照常规做事。

代表粮开中的盐引,以及代表以铜钱为货币基础的大明宝钞,基本上都是在成化年间逐步走向彻底败亡的。

梁芳道:“感情是徽州商贾借贡品一事,想摆咱家一道?他们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给咱家好好查,到底是何人弄出的黄山云母,那望远镜又是什么个情况!”

“是。”

韦兴先是领命,随即作出分析,“以目前的情况看,最有可能的就是那些行盐大户,他们想站在太子那边,跟公公和朝中占着积存盐的人作对,此举根本就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但这节骨眼儿上……咱是不是……先容让一下?”

“你这话是何意?”

梁芳皱眉。

韦兴为难道:“如果没有徽州商贾相助,咱能找到黄山云母吗?或许他们早就推算到今时今日的情况,故意藏匿了部分原材料,就等着……跟咱谈条件呢?”

梁芳终于冷静下来。

他在认真思索韦兴的提议后,也不由点了点头:“那就按照你说的,先行试探一番,把徽州商贾中生意做得比较大的,尤其是今年行盐的,一并找出来,由你亲自带人跟他们谈。定要把所谓的黄山云母找出来!”

“太子那边……”

韦兴又是一脸为难的样子。

言外之意,咱现在该怎么对付太子?

本想借助贡品失窃并被官员非法侵占之事,想请皇帝废黜太子呢,结果却是现在咱自身难保。

“现在关键要把覃吉的情况调查清楚,看看他背后究竟与什么人往来!还有……要不惜一切办法,把制造望远镜的工艺搞到手,若我能一次造几百几千个望远镜,太子的鬼话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梁公公果然高明,就是这事儿……呃……”

“你想说咱家痴人说梦,是吧?咱家绝对不相信,覃吉那老匹夫能将天下绝无仅有的东西找出来献给太子,这东西一定能经咱家之手造出来,狠狠地打太子的脸!不信咱走着瞧!”

……

……

李孜省府上。

梁芳突然来访。

李孜省本来不愿意接见,但梁芳终究是举荐他的恩主,且当下手里还掌握着御马监这一庞大的力量,轻易得罪不起,于是便耐着性子,将梁芳请进了自己书房。

“梁公公大驾光临,实在是蓬荜生辉。说起来最近在下也想前去贵府上拜访,却愣是忙于政务没腾出工夫来,贫道这儿还准备了一些薄礼,难得梁公公亲自驾临,离开的时候一并捎上吧。”

李孜省显得很上路。

梁芳耐着性子道:“你我之间,客气的话就不用说了,宫里发生的事,想来李大人应该知晓了吧?”

“啥事?”

李孜省睁着无辜的大眼睛,一脸好奇之色。

梁芳一听怒了,喝道:“你在咱家面前装什么糊涂?太子再次进献贡品,摆了咱家一道,现在陛下限时让咱家弄出十具望远镜来……咱家现在找不到完成任务的办法,只能来李大人这里寻求帮助了。”

李孜省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额首道:“望远镜?可是那如同长筒之物,能将远处光景拉近到眼前?没错,我的确在乾清宫见陛下摆弄过,但我实在不知那是何人所献……难道不是梁公公你的杰作吗?”

梁芳有些傻眼,不知道李孜省这货到底是真糊涂还是故意装糊涂。

不过想想也是,今日今时的李孜省,在朝中权势之盛用只手遮天来形容也不为过,在官员人事任免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撒着欢做他的权臣,宫里那些腌臜事李孜省未必会知晓。

还有就是覃昌和韦泰他们会如实相告?

也不可能!

梁芳转变咄咄逼人的态度,苦着脸,有些懊恼地道:“咱家本以为那是地方上所献贡品,所以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说是随时能置办回来,殊不知……”

李孜省打断他的话问道:“谁曾料想,太子会抢占先机再次上贡?陛下因此而苛责梁公公您?”

“嗯。”

尽管梁芳本不想承认,却还是无奈点头。

“那……既如此梁公公如实跟陛下上奏,禀明情况不就行了?以梁公公一直以来的受宠程度,陛下应该不会加以怪罪才是……毕竟大批贡品都呈上了,还差那一两件?”

李孜省用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口吻说道。

梁芳听出李孜省话里的敷衍,板起脸来,大声喝问:“你放个话,到底帮还是不帮?”

李孜省皮笑肉不笑道:“梁公公,你的举荐之恩,贫道铭感五内。但该回报的,这几年我没少报答吧?你举荐上来的官员,我哪个没把他们安插到满意的位置上?如今你遇到难事到我府上来,我自不会拒之门外,甚至还会出手相帮。但你这态度嘛……”

梁芳听出来了,现在连李孜省都想压他一头。

心里破口大骂,全都是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等我顺风顺水的时候,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李大人见谅,咱家这不是着急吗?”梁芳放低姿态道。

李孜省点了点头,道:“梁公公的心情,贫道能够理解,且深表同情。但就是这望远镜嘛,我也只是看陛下摆弄过一次,就算要出手帮你……也得花费一点时间先调查清楚情况才行。”

梁芳拱手道:“李大人人脉广泛,只要肯帮忙,定能有所收获,咱家感激不尽。时候不早,就先告辞了……”说完便站起身来。

“梁公公不多坐一会儿?来人呐,把礼物整理一下,交给梁公公……”

“不必了!只要李大人肯出手,那就是最好的礼物。等完成陛下交给的任务,咱家也定会送上一份厚礼答谢。还请李大人务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要抓紧啊。”

……

……

等李孜省送客完回到书房,庞顷已在那儿等候。

待李孜省将事大致一说,庞顷皱了皱眉,不无疑惑地问道:“他只是来请道爷您帮忙找望远镜?为何连细节都不说清楚,只是把情况大致介绍了下?凭他提供那丁点儿信息,咱能帮到多少?”

李孜省冷笑不已:“他这是真把我当棒槌了!韦泰已将造望远镜需要到黄山云母之事,悉数告诉他了,此番来见跟我却只字不提,这摆明是怕我知晓望远镜所需材质,提前找人把原材料渠道给他断了,让他没东西拿出来交差。”

“啊!?”

庞顷非常惊讶地问道,“他既想请道爷您帮忙,还如此小心防备,那在易储之事上,咱们还能信他吗?”

“我信他奶奶个腿!”

李孜省当即骂了起来。

此时的李孜省也很懊恼,先前自己似乎上错了贼船,差点儿被人拖下水。

庞顷感同身受:“道爷请息怒,事前谁能想到,东西竟能被太子提前找到?这事儿谁都不能怪,要不然怎么连陛下都不相信他儿子,而宁愿去信一个家奴呢?”

这是在安慰李孜省。

你看看,当皇帝都看走眼了,你李孜省偶尔选择错误也不足为奇。

就别伤心难过了,咱收拾旧山河重新来过!

李孜省似乎突然想起什么,问道:“最近张来瞻没来过府上吗?”

庞顷无奈道:“道爷,这我可就有话要说了,是您自己吩咐下来的,不但要挡张来瞻,连那位沈经历也要拒之门外。您不会现在倒打一耙,认为是我等办事不力吧?”

“呸!少在这儿跟我扯嘴皮子!”

李孜省白了庞顷一眼喝道。

“不过嘛……”

庞顷丝毫也没受到影响,话锋一转,笑着道,“太子献给陛下的贡品中,虽有那位张鸿胪一份……也就是黄珊瑚,他还亲自跟您提过。但想来望远镜和香皂等物,应该与张鸿胪没什么关系吧?”

“既然张来瞻与覃吉有过往来,我看这事十有**就跟张来瞻有关联!否则,谁人有这般手眼通天的能耐?”

庞顷微微点了点头,旋即轻描淡写地问道:“那……道爷,您现在到底帮谁?太子?还是梁公公?您不会真打算帮梁公公把望远镜造出来,替他解围吧?以敝人所见,宫里这股妖风似乎又折回来了,咱需要早做打算!”

“你……”

李孜省瞬间怔在那儿。

随后他便用恶狠狠的眼光瞪了眼庞顷,好似在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小子很不上道啊!

打人不打脸知道不?

我他娘的,之前帮太子顺利渡过危机,谁都以为我是太子一党,然后改弦易辙准备帮梁芳推进易储大计,现在眼见风向不对又要掉头……

你在嘲讽我是墙头草吗?

“如果姓梁的下次再登门,我就说老子生性愚钝,对此无能为力!哼,看他能把老子怎么着!”

……

……

张家。

这天张峦没有出门,就在家中院子里修心养性,放空自我。

摆了张几案在手边,上面放着茶壶和茶杯,张峦优哉游哉地躺在竹子制成的躺椅上,拿了本书盖在脸部,一边沐浴春日阳光,一边喝茶享受安逸。

张延龄上午出门时便宜老爹咋样坐着,回来的时候还是那个样,不由啧啧称奇。

“过来、过来。”

张峦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拿下遮掩在脸上的书本,招呼张延龄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作为父亲竟然给儿子倒了一杯茶。

张延龄却不领情,捂着肚子道:“爹,能不能等我上一趟茅房后回来再跟你细说?都快憋一天了。”

张峦教训道:“没个出息,出门不知道找个茅厕方便一下?为父今天都不知去几趟了……”

张延龄心说,还得是你啊。

在自家院子喝茶,还猛往自个儿肚子里灌水,这哪里是在享受嘛,简直是在跟你膀胱过不去。

等张延龄方便完,一身轻松回来对面而坐,张峦才道:“儿啊,为父也在好奇,你说都已把望远镜呈上去了,怎么这两天外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你要不要去覃公公那里打听打听?”

“我才不去呢!”

张延龄回答得很干脆。

“你这孩子,真是的……为父心中有些惶恐不安,让你去探个消息也这么难?”张峦有些急切,“要不然……为父亲自去?”

“爹,你可别犯傻,现在案已发,覃公公府上必定被人时刻盯着,你随便去他府上,要是被梁芳的同党知道了,有你好受的。”

张延龄此时总算知道老父亲叫住他的目的,连忙出声阻止。

张峦瘪瘪嘴,问道:“这个案发那个案发的,不就是几个望远镜吗?事情不至于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吧?还说这事儿关乎到太子的储君之位,会不会……是咱太把那玩意儿当回事了?”

“呵呵。”

张延龄笑了笑,一副鄙夷的表情。

老父亲虽然是秀才出身,有一定学识,但总归政治经验不足,根本就不知道党争的险恶,那是你死我活,不留丝毫余地的。

说到底,老爹就是个乐天派,还总想投机取巧,跟他解释再多也白搭。

见儿子这般摸样,张峦火冒三丈就想出声训斥,让他知道什么是尊老爱幼,可惜张延龄早就起身一溜烟跑没了。

张峦不由摇摇头,脸上满是无奈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