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299章 太子出宫

寒门国舅 第299章 太子出宫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299章 太子出宫

第299章 太子出宫

张延龄和秦昭乘坐马车往万和寺过来时,正好遇到庞顷的马车返程。

“前面车上是张二公子吗?”

庞顷叫停马车问道。

张延龄掀开车帘,见是庞顷,当即回道:“正是。”

庞顷立即下车,站在路边殷勤地跟张延龄打招呼:“哈哈,二公子,没想到在此与您相遇,我先前还以为错过了呢!”

以前庞顷就觉得张延龄表现出远超其年龄的成熟,经过今日之事后,他更知道张府的外宣事宜基本都是由这小子完成,他对张峦是否有真才实学的怀疑再次加深。

张延龄和秦掌柜一起下了马车,秦昭把好奇的目光落到庞顷身上,以为是个趋炎附势之徒,张延龄则笑着问道:“庞先生,您怎到此来了?”

“送令尊过来的。”

庞顷指了指后方的寺庙,笑着道,“这不,就在那边,之前还见到锦衣卫覃云覃百户。”

张延龄道:“庞先生莫不是担心覃百户会乱说?放心,覃百户会对你的事守口如瓶,绝不会对外泄露一句。”

庞顷摇头:“这倒没什么,本来我家道爷就奉皇命修缮万和寺,只是他把重任转到了贵府和太子身上,我就是来此走走看看,如今看到贵府准备如此周全,也就放心了,正好回去跟道爷复命。”

“那就不叨扰庞先生了,这边还要等着迎接太子大驾。”张延龄道。

“那咱回头聊。”

庞顷说完,朝秦昭点头示意。

秦昭很尴尬。

刚开始她还以为眼前这位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不然怎么可能对张延龄这个小孩子如此礼貌恭顺,当她从二人对话中听出此人赫然是李孜省府上的大管家时,顿时无比震惊,越发觉得张家现在地位真就是不同凡响。

张延龄目视庞顷的马车离开,回过头来,发现秦昭正用怪异的目光打量他,不由好奇地问道:“怎么了?”

秦昭这才回过神来,笑着道:“没什么,只是没想到刚才那位就是李银台家的大管家庞顷庞炳坤,他在京师可是很有名的,没想到如此平易近人。”

“没什么啊,就连李先生到我们家来,也是如此亲切随和……秦当家,反正此地到寺庙也就二三百步,我们步行前往如何?”

张延龄随口回了一句,又道,“话说来此地进香的人着实不少,上次我跟家父一起来,马车不得不停在山脚下,后来也是步行到了寺庙门口,人挤人,差点儿没进去。今天算是近水楼台,咱一起进去进个香如何?”

“左右几步路,走走又何妨?”

秦昭微笑道:“不过烧香就免了吧,还是完成差事要紧。”

张延龄道:“时间充裕,啥时候干不是干呢?我跟前来实地勘察的工匠沟通过,他们说把那些旧料换下来,再做一番整修,大概也就是一两天的事,如果日夜赶工的话,可能一天一夜就能完成,不必太着急。”

秦昭却摇头:“关乎到太后娘娘佛法修为,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还是不要怠慢为好。”

“说的也是。”

张延龄没有勉强,带着秦昭往万和寺大门口去了。

此时万和寺门前,张峦正坐在台阶上,看着一群人在那儿忙忙碌碌,不由有些无聊。

“吾儿。”

当张延龄的身影映入眼帘,张峦就像是看到大救星一样,急忙站起,三步并做两步迎上前。

秦昭向张峦恭敬施礼:“见过张翰林。”

“咦,秦当家?前段时间不是说您不在京城吗?您……怎在此地呢?”张峦先前几乎把秦昭当成透明人,对他而言,现在只有儿子才是世间最重要的人物。

秦昭笑着道:“前几天去了一趟通州,主持调拨了一下货物,但没待多久就赶回京城来了。”

张延龄道:“爹怎么在这儿坐着?不进寺庙去看看?”

张峦回头瞅了瞅,摇头道:“上次来,太多人了,这次就一群干活的在里边,我一时间还不太适应,怕进去后妨碍了工匠做事。”

“里面不是什么工匠,基本上都是京营的士兵……爹应该知道,现在京师周边皇室工程,都是占役的京营士兵在做。爹这次出来,怎么不多带点儿人手?您就不担心自身安危?”

张延龄四下看了看,惊讶地问道。

张峦叹了口气:“一说这个我就来气,你说那姓庞的也是,去咱们家中,心急火燎让我赶来,还以为太子已到了地头,就差我一个了呢。

“结果,我连仆从都没带,更别说坐咱家的马车了,等到了地方,他把人一卸,自个儿先跑了,我反倒成了孤家寡人。”

秦昭听了很无语。

这都啥人啊?

人家李孜省府上的大管家,京师政商圈子里一等一的贵客,把你送过来,你还嫌弃人家给你找麻烦?

果然你们家的人,在做事思路上跟别人迥然不同。

你儿子是表现太过优异,让人捉摸不透,而你则恰好相反,屡屡向下突破极限,让人大跌眼镜。

张延龄笑道:“秦当家,让您见笑了。”

“怎会?”

秦昭礼貌地客套,“张翰林贵为东宫姻亲,如今已在翰林院中站稳脚跟,言谈中的豪迈之气,直冲云霄,实乃我等升斗小民所不及也。”

张峦听到这话,多少有些得意。

心说可不是么,我现在口气大得很,区区庞顷根本不放在我眼里。

张延龄道:“爹,好歹您才是协助太子做事之人,咱先进去把场地看过,具体事项我也跟您交待一下,稍后见到太子,由您去跟太子详细说明情况。”

“算了算了。”

张峦一摆手道,“太子是你姐夫,你当内弟的自己去讲吧,我就不掺和了。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

秦昭一听,这口气……

真大到没边了。

果真是没把自己当皇室外人啊!

……

……

太子出宫,还要出城,虽然没有太多礼数,但出宫时还是要调集大批侍卫护驾,彰显出太子在大明王朝的崇高地位。

好歹是储君,大明二把手,这次虽然没惊动朝堂文武百官,可宫里边还是派出了大太监陈贵协同,锦衣卫是以指挥使朱骥亲自带队随驾保护,而这次万和寺提前来维持秩序的队伍,也是为了保证太子的绝对安全,由朱骥精心安排的。

梁芳和韦兴倒台后,朱骥对太子可说是极尽逢迎,就差好好向太子彰显一下自己的忠诚了。

临近中午时分,太子仪仗终于抵达万和寺。

此时的朱祐樘一身便服,在山下下了马车后,走路时脚步轻快。

这算是他第一次获得自由出宫出城的机会,不用按照既定路线走,沿途甚至能停下来看看风景,算是平常课业外最让他感到舒心之事。

张峦老远就见到自己的女婿前来,赶紧拉了儿子一把,道:“延龄,你看,你姐夫跟上次见面的时候一模一样,但好像气色更好了。”

张延龄道:“成家立室后,阴阳协调了,可不就气色好了。”

两人身后的秦昭听了,不由皱眉。

心说这是我能听到的内容?

覃云此时精神抖擞,带着他的人整齐列于道路两旁,昂首挺胸,目光坚毅,像是在等太子检阅一般。

张峦带着张延龄一起走了过去。

秦昭则没有跟随,选择留在原地。

“臣张峦,参见太子殿下。”

老远的,张峦就开始参拜,以彰显他很懂朝堂礼数。

老丈人突然来这么一下,把朱祐樘吓了一大跳,他先是愣了愣,随即赶紧冲过去相扶:“岳父,您不必如此客气,应该是晚辈向您行礼才对。”

旁边的陈贵笑道:“太子殿下,您是君,他是臣,向您行礼是应该的。天地君亲师,您在他之上呢。”

储君也是君。

周围的人一琢磨,这话没毛病。

朱骥赶紧招呼身后的人进入万和寺内布控,把所有可能威胁到太子安全的防御死角全都给牢牢地堵住。

张峦站直身体后,意气风发道:“与太子见面,转眼已过去两月,不知太子最近身体可好?”

“还好,还好。”

朱祐樘说着,从怀里拿出张玗的信,迫不及待地道,“岳父,这是令嫒,也就是太子妃……让我交给您的。还有一封是给延龄的……他是延龄吗?”

说完看向张峦身后站立的少年郎。

张延龄上前拱手行礼:“臣张延龄,见过太子殿下。”

张峦诧异地问道:“太子不认得他了?当日迎亲的时候,延龄就站在一边。”

朱祐樘显得很尴尬。

虽然他跟张延龄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但上次他哪里有心思去留意人堆里一个半大小子?

经过这两个月与张玗朝夕相处,方才知道原来张家有个牛逼的少年郎,筹划了从张峦谋取乡贡,到后来张玗应选太子妃的全过程,这才知道原来他的小舅子是当世小诸葛。

张延龄道:“父亲,咱先不要在这里说话了。赶紧请太子到万和寺内,见过万和寺的主持和觉义禅师等人才是重点。”

“见谁?”

张峦皱眉。

心说,没人跟我说还要见什么主持和禅师啊。

张延龄解释道:“父亲或有不知,在京很多寺庙,都有各地僧侣挂靠,尤以西僧居多。而万和寺内就有这样的僧侣,其中不少都是有朝廷封号的得道高僧。”

张峦婉拒:“都不认识,我还是不要去见了吧。”

朱祐樘听到这话一怔。

他侧头看了张峦一眼,好似在说,你怎么把我想说的话给说出来了?

你不想见,我也不想见啊!

陈贵到底知晓太子的性格,知道这位小主子怕见生人,于是上前道:“二公子,见僧侣之事,先且放放吧,不如带太子到万和寺内走一圈,说明一下有关修缮的难点和重点在何处,这样太子回宫后,若被人问及,才好做到应答自如。”

“对对对。太子殿下,请随吾儿到寺庙里边去逛逛,我这儿子,平时最是机灵不过,有什么事问他,比问我清楚多了。”

张峦显得很客气。

好像一点儿都不打算跟儿子争抢功劳。

张延龄听了直想跺脚,忍不住在背后揪了张峦一把,似在提醒老父亲,您拿出点儿牛逼的样子来,别怂啊。

朱祐樘看了看万和寺大门,似乎那儿跟龙潭虎穴一般,但他却强忍内心极大的不适感,朗声说道:“那就请岳父和延龄陪我一起进去走走吧,路上若遇到什么人和事,我……我不知该如何应对。”

陈贵宽慰道:“奴婢在旁,也可为太子指点一二。”

“有劳了。”

朱祐樘非常有礼貌,微笑着对陈贵表达了感谢之意。

此举让陈贵心潮澎湃。

以前在皇帝和太后那儿,他几时享受过这种被人礼遇的滋味?

朱祐樘正要进寺门,突然看到门口站了个女人,不由好奇地往那边瞥了一眼,驻足不再往前。

张延龄指了指门口已不知整理过多少回衣衫的秦昭,微笑着道:“忘了给太子引介,这位秦当家,乃徽州商贾,这次能第一时间筹措到修寺所用石木料等建材,全赖她居中运筹之功。”

“有劳了。”

朱祐樘主打就是个一视同仁,对一个陌生的女商贾,也是点点头表达感谢,把个秦昭激动得热泪盈眶,产生愿为太子效死的冲动。

……

……

张峦父子俩,陪着朱祐樘在万和寺内转了一圈。

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朱祐樘既不会修房子,也不会留下来当监工,包括张峦和张延龄父子在内,三人均不会在这件事上实际出多少力,最多是当个啦啦队,如此正大光明在人群中走一圈,算是给干活的人提个醒……

你们是在给太子做事,给未来的天子做事,但凡有优异的表现就能得到奖赏,还会有美好的未来……

很快朱骥便护送朱祐樘回城,连陈贵也跟着走了。

张峦立在万和寺门口,此时的他,更像是万和寺主持,抬头看着远去的车队,由衷地发出感慨:“想不到我张来瞻,也有这一天。”

此时秦昭已经去张罗石木料的调运了,庙门口只剩下张家父子二人,没有什么顾忌的张延龄笑嘻嘻地问道:“父亲这是觉得自己扬名立万了?”

“儿啊,太子这性格……不太好哈?”

张峦话锋一转,又道,“我好像明白了,为何梁芳他们敢参与天家易储之事,或是太子自身还存在诸多不足吧。”

“嘿,您又知道了?”

张延龄以奚落的口吻道。

张峦扁扁嘴,道:“我眼不瞎耳不聋,心眼儿也没被塞住。太子啥样,我看得清清楚楚,性子还是太过软弱了,一点儿魄力都没有,不像……为人君者!”

张延龄提醒:“爹,那可是您女儿的丈夫,是咱老张家未来荣华富贵的保障,您这话说得很不中听啊。”

“中听的话那不是忠言,我说的话算中肯吧!”

张峦道,“上次他来接亲,没说上几句,我还不觉得怎样,这换作平常相处,我就能明显感觉出来。我似乎也明白了,陛下为何一直存有易储之心。”

张延龄道:“爹,这样不挺好的吗?要是太子异常英明神武,有您和我什么事?”

“我……”

张峦瞬间感觉自己被儿子用话给呛住了。

“爹,这两天您可能要一直在这边盯着……有什么事,就去找秦当家本人或者她派来的人接洽,我这边还有旁的事,就不奉陪了。”

张延龄说完拔腿就走。

张峦一把揪住他,问道:“喂,你……你……你这就走了,我咋办?”

“这不是有马车给您留着么?可供差遣的人手都有好几个,回头大哥也会过来,您怕啥?”

张延龄道,“下午可能工部的人还要前来视察一下,您得出面接待。剩下的,就是走走看看,发现有人偷懒提醒两句就行。”

“我靠,我又不会盖房子,这里有我什么事,我为啥要一直留在这边?”张峦显得很无语。

却也无可奈何。

似乎他自己也知道,这种当监工的活儿,由他来干最合适,因为儿子是要做大事的,写说本、写戏文、开书场、开作坊,啥都离不开宝贝儿子,这边只能由他来一力担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