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308章 母子情深

寒门国舅 第308章 母子情深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308章 母子情深

转眼已是四月下旬。

这天清宁宫内,朱见深前来向周太后请安。

周太后亲热地拉着儿子的手坐下,上下打量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母子就开始闲话起家常来。

“皇儿,最近你不是在干清宫养病吗?要是身子骨撑不住,就不必过来问候了,为娘知道你心意便可。”

周太后并不是迂腐之人,以她的意思,我儿孝顺,我心里知道就行了,实在没必要拖着病体、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来向世人表现他的孝道,一句话,犯不着。

朱见深微笑道:“母后,儿近来服用了李卿家所献之药,病情好转不少,平时用膳多了,连说话做事也重新有了力气。这不就下床来,先沐浴一新,又到宫里各处走走看看,顺道前来向母后请安么……”

“李卿家?孜省是吗?”

周太后问道。

“不是他还有谁?”

朱见深提到李孜省,脸上满是欣慰,好像那位朝中清流人人喊打的方士才是他真正的指望。

周太后仔细端详儿子的脸,越看越欣喜,眼中都开始有了泪花:“好啊,真好!皇儿看起来,跟先前是有所不同,身上的皮肤好像也没以前那么黄了……记得上次来的时候,为娘看你的脸都快黄成一片了,现在变得白皙不少,足以说明你的病情趋好,可喜可贺。”

朱见深笑道:“母后,也有可能是孩儿一直闭门不出,长久不晒太阳,硬生生养白的……”

“不不,绝对是大有起色……看你精神头,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

周太后感慨地道,“要说这孜省啊,还真有本事,他给你献的什么药?丹药吗?”

“不是,就是个药方,太医院的人照方抓药,朕最近只服用那一种药。”朱见深道。

周太后好奇地问道:“他一个道士,虽精通谶纬之术,但对医术却一窍不通,从哪儿弄来的药方?你可有问过?”

朱见深笑着摇头:“儿没问,也不想问。儿觉得,要是问了,反倒显得朕不信任他。再者说了,之前朕就跟身边人提过,要是民间对肝病行之有效的药方,可以拿来给朕尝试一下,总是靠太医院的人,朕不是很放心。

“这不……听到儿话的人不在少数,但就李卿听进去了,他献的药还挺管用……”

周太后惊奇地道:“这倒是稀奇,他不跟你汇报其中内情就敢献药,而你也不过问。你们君臣间还挺有默契的。”

“哈哈。”

朱见深爽朗地笑道,“人与人之间贵乎交心,李卿的为人朕是清楚的,而且知道他若是没有把握,绝对不会轻易献药,故就算不问朕也放心。而有些人就算是问清楚了,也不敢放心哪!”

“唉!所以说,这人跟人还真不一样。”

周太后由衷地发出感慨,“不过这话又说回来,虽然外人经常聒噪,说是孜省把持朝政,掌控官员任免大权,权势之盛甚至可以用只手遮天来形容,但哀家却觉得,他是能办事,会办事,也敢于办事……这与他人明哲保身的态度截然不同。”

朱见深道:“很多时候,都是外人对他的偏见。”

周太后摇头:“朝中到底清流居多,就说孜省卖官鬻爵这一条,你不都查证了吗?这还能是误解?”

听到这话,朱见深脸色不太好看。

毕竟这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李孜省全都是在为他背黑锅,而这些还不方便跟老母亲直说。

“你知道怎么用他就好,为娘就不多过问了,问多了反倒显得我不识趣。”

周太后语重心长地道,“无论孜省名声如何,但他对你是真心实意的,自古君臣间能有这般默契和信任的实属少见,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从不避嫌,总是做出一些让人惊奇的事情来。”

朱见深先是点头,继而又摇头:“母后,儿也认为,李卿与平常朝臣不同,可到底他并非进士出身,在对他委以重任这件事上,朕还是无法做到放开手脚,有时候想想,还挺愧对他的。”

“好。”

周太后道,“你明白如何用他就行。儿啊,好好养病,你岁数不大,都说这年轻人病好得快,跟老年人大不一样。”

朱见深听了不由微微皱眉。

这是啥意思?

暗示我的万侍是因为年老体衰,所以得了病才会不治而亡?而我得了同样的病,年轻一些,就能痊愈?

“太子最近怎样了?”

周太后忍不住问道,“他过来请安的时候,来去都匆匆忙忙,哀家也没细问。你最近对他可有留心?他做事是否趁你心意?”

朱见深想了想,回道:“儿最近并未特别留意他。大概……还是原来那样子吧,不过似乎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朝中不少事能见到他的身影。”

周太后笑着道:“父子间到底血脉相连,那孩子孝顺是真孝顺,若是再多办点事,性子更稳重一些,或能替你分忧不少。

“话说这朝中事务,最值得信任的还是血脉至亲,外人始终还是隔着一层肚皮,不知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是。”

朱见深听了并没有太当回事,犹豫了一下,终归还是鼓起勇气提出请求,“母后,这趟儿过来,想借您的琉璃宝镜一用。”

“哦?”

周太后很好奇。

朱见深面色尴尬,竟忍不住挠了挠头,解释道:“是这样的,儿平常对着铜镜,看不出眼睛里的颜色,覃昌他们总说,儿的眼白已没有先前那么黄了,听多了这种话,也不知他们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于是儿便想用您的镜子,对着光好好验证一番。”

“呵呵,这是好事。”

周太后眉开眼笑,抓过朱见深的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背,颔首道,“吾儿这是在意自己的身体,对咱皇室而言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既然吾儿有需求,为娘岂能专享此宝物?来人啊,去将镜子取来,让吾儿带回去。”

“母后,儿不是这意思。”朱见深连忙道,“儿不想夺母亲所好,母亲平常使用的东西,儿岂能带走?”

“你看看你,一个镜子而已,平常为娘用铜镜也可,没那么精细。倒是你,平常对着镜子看看,对你病情恢复信心方面大有助益。”

只要能为儿子好,周太后从不吝啬,她知道自己的权威和荣华富贵来自于谁。

就算孙子对她也很好,但到底中间隔了一辈,再孝顺能有亲儿子孝顺?

朱见深道:“那儿用过后,就给母后送回来。”

“不用不用,为娘再去找太子夫妇要一面回来便可。”

周太后慈眉善目道。

“……”

朱见深不由一阵无语。

你这个当奶奶的真有长辈风范,东西被你儿子拿走了,转眼你就跑去跟你孙子要?

关键是……

他们还有吗?

“老祖宗,镜子拿来了。”

常侍太监把银镜捧了过来。

“给皇帝吧。”

周太后一抬手,待银镜送到朱见深手里后,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沉声道,“吾儿,为娘希望你的病能快些痊愈,大明少不了你。

“你看看现在国运昌隆,四海升平,天灾**全都消失不见了,这就是你的功劳。要是没了你,朝廷出什么乱子,咱对不起列祖列宗,知道吗?”

“母后提醒得是,儿一定好好养病。”

朱见深情真意切地看着母亲,无比动情地说道。

……

……

朱见深带着银镜走了。

回到干清宫后,朱见深对着镜子,越看越喜欢,这关乎他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病情变化,一时间竟爱不释手。

毕竟得过肝病的人,尤其是肝硬化后,黄疸症状几乎是无法更变的,没事看看自己的眼白的黄色是否变浅,几乎成了病人的日常,朱见深也不例外。

而周太后这边,视若珍宝的镜子被人拿走,就算是亲儿子,她心里也空落落的,好像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东西正离她而去。

皇帝那边珍藏的贡品多不胜数,而她这个太后一年到头也得不到多少好物件儿,平常偶尔获取一些金银玉器什么的,她就稀罕得不得了,常拿出来把玩,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块琉璃镜,却送给儿子……

那种滋味,不好受啊!

这天德清和永康两个小公主前来向周太后请安,嚷嚷着要看镜子。

周太后面色不善,喝斥道:“小丫头片子不学好,年纪不大怎有那么多爱靓的心思?等长大后再面对镜子臭美也不迟!”

以往周太后并不会跟小辈置气。

但这次她实在忍不住。

因为小孙女跟她要的东西,她自己都没了,想想就不得劲儿。

德清公主赶紧认错:“皇祖母莫要生气,是孙儿错了。”

永康公主则撅着嘴,好似不服气。

两个小公主各有各的脾性,德清是那种稳重端庄的性子,而永康则活泼好动,还有几分俏皮。

“唉!祖母越活越回去了,怎么会跟你们小辈置气?德清,永康,祖母跟你们说实话吧,那面小圆镜,哀家给你们父皇了。你们父皇那儿别指望,祖母给你们指个明路,你们真想要的话就去跟你们嫂嫂说。”

周太后道,“就连哀家也等着他们小夫妻俩过来请安时,顺口提一嘴呢。”

永康公主瞪大眼睛,似乎是看到某种希望。

原来那好东西,不是父皇送给皇祖母的,而是自己那小嫂子拿到宫里来的?

“你们平常会去东宫给你们兄嫂请安吗?”周太后问道。

“不曾。”

德清公主摇头道,“父皇没交待,我们不敢去。”

周太后笑道:“太子乃储君,太子妃也是未来的皇后,你们兄嫂都非常人,正所谓长兄为父,长嫂为母,有时间的话你们记得过去看看,相互间多走动的话可以加深你们兄妹和姑嫂间的感情。”

“是,谨遵皇祖母教诲。”

永康公主这次居然抢先作答。

显然为了得到面银镜,她已在心中做出决定,那就是按照皇祖母所言尽早前往东宫向兄嫂请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