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

寒门国舅 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

刘吉府宅。

锦衣卫指挥使朱骥前来拜访,在次辅刘吉的内堂与之相见。

“张来瞻真把东西收下了?”

刘吉问询。

朱骥点头:“收了。”

刘吉再问:“是说收下你递过去的话,还是说把东西全给接收了?你详细说说。”

朱骥一脸认真地说道:“都收了,包括几十垧地,一处宅院,另有美貌婢女十几人,外加一些金丝楠木打造的桌椅板凳等物,连同卖身契都过给他了。”

“他收得倒挺痛快。”

刘吉揶揄道,“原来也是个贪财好色的家伙。”

朱骥道:“刘阁老,既然他把东西都收了,接下来应当如何?”

刘吉笑了笑道:“还能如何?这叫各取所需,难道你还想检举他不成?关键是,伱要举报他什么?”

“这……”

朱骥赶紧低下头。

虽然在之前追捕亡匿净军的事情上,朱骥感念太子恩德,有心回报一二,但其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眼下是不可能站在太子一边的,除了皇帝盯着外,还在于太子在朝中压根儿就没什么根基,远未到能嘱咐他办事的地步。

且从汪直倒台,西厂被裁撤后,锦衣卫指挥使就成了高危职业,几年间已经换了四五任主官。

想等将来太子登基后带给自己荣华富贵?

不好意思,我能不能熬到那一天还两说呢!

眼前的利益才是最实际的!

“行了,你回去吧。”

刘吉挥手道,“没什么事,不要登我府门,总归还是要避忌一下的……刑科那边有些难缠,但我会出面替你摆平……对了,万中堂那份准备好了吗?”

朱骥道:“都在这儿呢。”

“万国舅那边呢?”

刘吉又问。

朱骥凑上前低声道:“这就是万家三国舅给安排的……梁芳倒台后,皇庄事务多落到万国舅手上,尤其是京营今年采办大权也归了万国舅,不少人已经去送过礼了。”

朝中实权人物倒台,必定有人补上空缺。

李孜省想补缺,但皇帝更相信他最心爱的万侍的两个亲弟弟,也就是目前还在世的万喜、万达兄弟俩。

两个万国舅倚仗姐姐的余荫,已开始插手内府事务。

因为万家一直都在锦衣卫中挂职,本身就跟锦衣卫官员往来密切,在这种情况下朱骥自然要往万家那边靠拢。

刘吉道:“梁芳在的时候,把底下这些人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他跟韦兴被贬谪,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头来了。”

朱骥心想,你这是在暗示什么吗?

我是不是就是那牛鬼蛇神中的一个?

“宫里的娘娘,也就是那位宸妃,最近可能会兼顾宫外事务,说不得有差事安排给你。”刘吉提醒。

“宸妃……”

朱骥有些忌惮。

锦衣卫指挥使跟内宫嫔妃往来,始终是大忌。

但先前万贵妃插手锦衣卫的事也不少,皇帝非但不阻止,甚至还鼓励锦衣卫上下听命办事,等于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万贵妃死后,宫里很多实际权力都落到了邵妃身上,以至于野心大炽的邵妃也想跟万妃一样,来个后宫干政……就算无法真正干涉朝政,也要把与皇宫体系相关的事务牢牢地掌握在手,让朝堂上下对她唯命是从,进而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

朱骥却很清楚,此时的邵妃远没有达到万贵妃当年的权势和地位,在成化帝不想轻易改变朝堂格局的情况下,邵妃的谋划很难实现,自然也就不存在影响朝局的情况。

……

……

刘吉见过朱骥后,便带着另外一份“礼单”,前去拜会首辅万安。

万安看到刘吉送来的东西,眼睛都直了,对着“礼单”看了许久,才问了一句:“确保无碍么?”

刘吉笑道:“均不是出自梁芳嫡系人之手,乃从之前打着梁芳名号巧取豪夺的本地劣绅与商贾身上获取。

“以前梁芳权势熏天,他名下的人鱼龙混杂,谁也不知这些人的底细,让他们成功浑水摸鱼,发了大财,现在水落石出,终于才知道谁在裸泳,自然是一查一个准儿。

“就说礼单上这宅子,在通州乃一等一的好所在,占地近十顷,要是您有时间去游玩一趟,保管大开眼界。里面既有戏班,又有歌姬舞姬,亭台楼阁,假山湖泊,无所不包,置身其间,端的是享受。”

万安白了他一眼,道:“平日这么忙,我哪儿有闲暇跑通州去?宅子卖了,把人给我迁到京师来,我在京师自家宅子里听曲找乐子,岂不是更好?”

说到这儿,万安又笑着道,“届时叫上你一起。”

“多谢。”

刘吉笑意盈盈。

显然这次分赃,对二人来说都非常满意。

万安高兴之余,又谨慎地问道:“这事,跟姓李的说过了吗?分了他多少?”

“一文钱没给他。”刘吉狠厉地道。

万安一听顿时紧张起来,看了看左右,小声问道:“姓李的现在在朝中可说是风头无两,你啥都不给他,不怕回头他给咱穿小鞋?

“你咋想的?”

刘吉道:“这么说吧,要分给他的话,给你的东西至少少一半,通州的宅子还有里面的歌姬、舞姬,基本上都归他了。现在是我们吃肉,但要是把肉分给他,那咱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万安听到这里,瞬间又觉得不分给李孜省并不是什么坏事。

“再说了,李孜省缺咱这点儿?”刘吉嫉妒地道,“陛下如今对他很信任,竟然把朝中官员任免大权都丢给他了,吏部尚书就是个摆设。用人事上,要是没有他的手书许可,吏部都不会往上报,报了也是徒劳。”

万安摇头轻叹:“就算再不甘心又如何?陛下只信他,不信咱啊。”

刘吉冷笑道:“他靠卖官鬻爵,已敛财不少,咱不用为他的身家发愁。倒是我听到一个传闻,他跟太子妃的岳父张峦张来瞻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这事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可如今陛下罹患肝病,祸福难料,你说让陛下知道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会不会对他……”

万安摆摆手:“可千万别想在陛下面前找姓李的麻烦,此人危险得紧,他不来招惹我们就算好的。”

刘吉见万安对李孜省畏如蛇蝎,只得转换话题:“这次所得财物,我让锦衣卫指挥使朱骥给张来瞻送了一份去。”

“给他?”

万安皱眉。

你刚刚还说咱自己都不够分,居然拿出一份给张峦?

光听着就觉得亏得慌。

刘吉笑道:“把他拉拢过来不好吗?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万安催促。

刘吉道:“最近,邵妃的娘家人来我府上拜会过。”

万安撇撇嘴:“你连内宫妃子的家人都敢随便见?你要是接受后妃请托,被陛下追究责任,可别怪我不保你。”

“陛下怎可能会知晓?”

刘吉道,“邵妃的意思很明显,梁芳倒了,现在没人能帮到她。她说,要是我们能帮她儿子登上储君之位……”

“此事休要再提。”

万安抬手,显得很不耐烦,“谁当太子,对咱都没影响……你要是听信了这种话,跑去推动易储,等于是说跟陛下、跟朝廷作对。”

“未必!”

刘吉摇头道:“你也别把话说得太死了。敢问一句,现在朝中人对您评价如何?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清流,不天天中伤你,还有……我么?”

一个洗**相公,一个刘棉花。

二人霸占了内阁唯二的位置,身在相位却从来不干人事,早就为人所诟病。

“他们说了能怎样,你我身上又不会少块肉。”

万安显得很洒脱,“再者说了,哪怕真易了储,就能改变他人对咱的看法?不要总拿出姓李的那套投机取巧的心态来做事,要说他与邵妃走得近一些我还能理解……你我……完全没那必要。”

刘吉叹道:“就怕未来陛下有个三长两短,太子不信咱,只信他身边那群近佞。”

万安眯着眼,瞄过去道:“祐之,这与你送礼给张来瞻,有何关联?你明知他是李孜省的人,还想收揽他?还有邵妃,莫名其妙……张来瞻乃太子岳父,怎么可能出手帮她?还是说,你打算利用这件事参劾他,让陛下觉得太子的岳父是个无能且贪财之人?”

“拔出萝卜带出泥,我才不会如此不智!”刘吉摇头道:“其实有些事,我到现在都没琢磨透彻。”

“啥?你让人送礼给张来瞻,却无法自圆其说……这算几个意思?”

万安有些恼火。

刘吉叹道:“大致是如今张来瞻似突然就得到陛下器重了。”

“张来瞻受陛下器重?请问具体表现在哪儿?哪怕他是鸿胪寺卿,又进了翰林院,能左右朝局吗?”

万安一副不屑的神色。

“可是……这次梁芳,却是被他给搞垮的。”

刘吉提醒道。

一句话就让万安沉默下来。

“且张来瞻受陛下器重之事,乃是宫里流传出来的,连邵宸妃似乎都有意收揽张来瞻,可见不是空穴来风。”刘吉道。

“哼哼……还是那句话,邵妃一心让她儿子当太子,她哪里来的胆量敢招揽太子岳父?吃饱了撑的慌?”

万安冷笑不已。

刘吉神秘一笑,道:“太子岳父而已,这关系……说近也不算近。我仔细思忖过,这张来瞻可不止一个女儿。”

万安一时愣在那儿,认真思索后方才问道:“你这话有何道理?难道说,邵妃也想跟张来瞻结亲……”

刘吉叹道:“谁知道呢?反正我这次送礼给张来瞻,主要是想堵住他的嘴。无论怎么说,梁芳都是被他给搞垮的,要是他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将来必定会计较。再者……宫里人有旁的打算,我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万安皱眉不已,道:“说来真稀罕,宫里边的人竟都把主意打到张来瞻身上了,此人何德何能哪?”

刘吉道:“这事儿你得问问李孜省,他对张来瞻的偏爱就让人捉摸不透。张来瞻参劾他,他非但不怒,还帮张来瞻进入翰林院,又助其入值东宫当讲官,咱不信邪都不行。”

“哦?”

万安眉头紧锁。

“我还听说,陛下居然让张来瞻负责变卖贡品,对其信任明显超出了太子妃之父的范畴。谁知道,这张来瞻会不会是第二个李孜省?”

刘吉开了一番脑洞后,这才得出结论:“咱既要防着他,又要随时收拢他才好。”

……

……

城外李府别院。

上灯后,亭台楼阁间,又在唱大戏,所唱正是先前李孜省拿到宫里排的那两出戏。

贵宾只有张峦一个。

李孜省与张峦对饮,旁边斟酒和陪酒的都是金丝雀一般可爱的妙龄女子。

“来瞻,这两天,你府上贡品,可有人上门打听情况?”

李孜省笑着问道。

张峦道:“正要与李尚书说此事。三件黄珊瑚,包括您买的那一件,现在全都卖出去了。”

李孜省一怔,问道:“都是三千两卖出去的?”

“是的。”

张峦道,“昨天保国公府派人登门,跟我谈了这件事,今天就直接送了银子过来,把黄珊瑚给带走了。”

李孜省问道:“只带走黄珊瑚吗?”

张峦笑道:“自然不是,除了黄珊瑚,还有一面镜子,说好了搭售,总不能临时不送了吧?”

“另一件呢?”

李孜省又问。

张峦道:“乃英国公府买走的。”

李孜省点头道:“英国公府以前乃我大明绝对的第一勋臣世家,但在今上登基后,保国公府异军突起,两家在京营事务上多有针锋相对之意,未曾想,连买个贡品都要争先恐后。那……来瞻,除了这两家外,就没旁人了?”

“还有。”

张峦介绍道,“但基本上都是来打听消息的,知晓是三千两银子一件,都说回去考虑考虑。”

“那英国公和保国公二人,没有亲自露面是吗?”

李孜省关切地问道。

“是。”

张峦点头。

李孜省会心一笑:“也对,买件东西而已,有下人出面就行了,未必需要他们亲自登门。”

“不过……”

张峦突然又说了一句。

“不过什么?”

李孜省紧忙问道。

张峦道:“是这样的,英国公府虽然给了银子,却说让我明后两天亲自把黄珊瑚和镜子送到他府上。我正在犹豫是否要登门拜访,您也该知晓,我作为太子岳父,身份尴尬,到底……不太方便。”

李孜省听到这儿,不由笑道:“让你去,你就去呗!”

“可是……”

张峦显然不太想接受李孜省的建议。

“来瞻,你是觉得,你去接触了英国公,会让人觉得你有不轨企图,是吗?放心吧,这朝中人情往来,其实是稀松寻常之事!不要以为你能代表太子……其实……谁都代表不了,更何况……呵呵。”

李孜省笑着摇摇头,没把话说得太明白。

其实他是想说,就算太子亲自去见张懋都没什么,因为皇帝一直都认为他儿子是个窝囊废,要是太子真有胆子算计他老爹的皇位,至于被他老爹这般轻视么?

“那就是可以去见咯?”张峦问道。

“这是自然。”

李孜省道,“其实我觉得,你去见见没什么不好。正因为英国公府和保国公府两家为了京营的提督权,明争暗斗,他们才会试图拉拢你。也正因为这样,你才有机会在他们中间巧妙周旋。”

张峦惊疑不定地问道:“我只是去送个贡品而已,不至于涉及那么多事情吧?”

李孜省笑了笑,道:“那你知晓,英国公是怎么想的吗?明明东西他可以让下人带回府去,却偏偏不这么做,让你亲自登门送货,你还没品出味来吗?”

“这个……”

“再者。”

李孜省道,“哪怕你无心染指军权,也要与他们有一个沟通的渠道,这贡品给了一个你与他们建立起联系的绝佳机会,难道不好?”

“联系机会?”

张峦显然不太明白这么做有何必要。

李孜省有些着急了,道:“来瞻,你是故意跟我装糊涂吗?以前看你做事,可说是手段高明至极。你要是真不懂,今天左右无外人在场,我跟你说道说道倒也无妨……你们都先退下去吧。”

“是。”

一众陪酒的美貌女子全都行礼后告退。

如此一来,亭台上只剩下二人。

李孜省道:“来瞻,我且问你,你先前推算过,说是我的大运还有半年,这事现在还是如此吗?”

“您的大运?”

张峦诧异地道,“李尚书,我可从没这么说过。我一直都很尊敬您,并未推算过你的前程……且这种事,根本就推算不出来。”

李孜省心中暗笑,心说我本想诈你一下,结果什么都没诈出来,你个老小子心理防线还挺牢固,这是酒没喝到位吗?

“那我且问你,要是半年后,朝中发生剧变,有人想……图谋不轨,独揽朝纲,甚至……你明白吗?”

李孜省即便说要坦诚,但有些话他还是不太敢说出口。

张峦问道:“你是说行那废立之事吗?”

“嗯。”

李孜省颔首,道,“太子宽仁,朝中支持他的人不少,但君王嗣位从来都不是说你有人品有德行,就能站稳脚跟的。要是到那时,有人对太子图谋不轨,禁军等大权已落到他们手上,你该如何?”

“我……”

张峦哑口无言。

李孜省道:“别以为我是在这儿危言耸听。我所身处的位置,让我所知晓的情况比你多得多。

“哪怕现在万妃已亡故,梁芳也被你给搞垮了,但宫廷上下支持邵妃母子的仍旧占据大多数……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陛下不喜欢太子?”

张峦紧张地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你可知陛下为什么不喜欢太子?”

李孜省笑着亲自给张峦斟满酒,才接着道,“因为陛下觉得太子不像他,且太子身世……在外间人看来,根本就是个谜团,很多人也都说,太子不像陛下……你知道当年太子之母纪妃的事情吗?”

张峦摇头道:“不知。”

李孜省道:“万妃当初独宠后宫,陛下虽对万妃宠爱有加,却还是会时常临幸旁的妃子。对于陛下的风流,万妃并不在意,可是在生儿育女这一方面却没给别人留任何机会。”

张峦不解地道:“咱陛下子嗣可不少啊。”

“那是在万妃已无生养能力后的事情了。”

李孜省道,“你也不想想,陛下登基最初那十几年,一直到成化十二年四皇子诞生,陛下正是春秋正盛的青年时期,怎就一个子嗣都没活下来呢?”

“这……”

“哦,当然,这中间漏掉了当今太子殿下。”

李孜省笑道,“太子出生于成化六年,算是唯独遗漏的独苗。他能活到被立为太子,更多是因为……万妃根本不知此子存在。”

“那是……为何?”

张峦觉得自己脑子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李孜省道:“就因为,当时万妃还能生养啊……一直到成化十一年,太子都立了,万妃也不能生养了,这才有了四皇子并顺利降生。也就在成化十一年,咱这位万妃,受封为皇贵妃。你当是为什么?”

张峦恍然道:“那是陛下补偿万妃吗?”

“你看,跟你一说,你马上就懂了。”

李孜省道,“有些事,其实不用咱谤议,或者说这是不是事实都不重要。咱会这么想,你以为陛下就不这么想吗?陛下为何要给他的万侍封为皇贵妃,还给万家人那么多赏赐,且由着他们胡来?

“你知道万二当年活着的时候,在京师闹腾得有多凶?这不都是为了让万妃心里好受一些吗?”

“这……这……”

张峦实在不知该如何评价。

这种事若出自他儿子之口,他或许会选择信与不信,再或是觉得儿子是在那儿瞎说。

但要是从李孜省口中说出来,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因为李孜省可是皇帝身前最受宠的臣子,李孜省知道的内幕显然比他人更多。

李孜省道:“来来来,喝酒,一边喝,我一边跟你细说。”

“好。”

张峦赶紧端起酒杯。

“今天打开了话匣子,我也就畅所欲言了。”

李孜省借着酒劲儿继续道,“咱就说说太子的身世。纪妃当年不过是西南外族女子,据说生得花容月貌,且知情识趣,一时惹得陛下垂怜,可鱼水之欢拢共也不过一两次,偏偏就让她诞下了太子。”

“啊?”

张峦显得很惊讶。

一两次?

就能生下个太子?

“人生际遇,往往就是那么玄妙。”

李孜省道,“外人都道,宫里有人把纪妃母子给藏起来,让万妃不知有此事,一直到太子五岁时,才为陛下所认。但以我所知,情况并非如此。”

“那是怎样?”

张峦急忙问道。

李孜省道:“陛下对我也没说得太明白,且隐约提到,其实太子诞生时他就亲眼见过。你说要真如外间所传,五岁父子才相认,陛下会立其为太子吗?”

“那是说……”

“连陛下自己都知晓,这孩子若是被万妃知晓,怕是活不了几天,前有薨太子之事,无论其死是否为万妃授意所为,但陛下心中早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李孜省说着,又招呼道,“喝酒,喝酒。”

张峦满饮一杯后问道:“那就是说,陛下是怕太子变生不测,才故意将他们母子藏起来?”

“可能吧,谁知道呢?”

李孜省笑道,“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波折,才让太子幼年受尽磨难,几乎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体虚多病不说,性格还异常软弱。而万妃对此子更是不喜,经常在陛下耳边吹风,说此子非陛下亲生,或是什么野种。”

末了李孜省又补充一句:“来瞻,我只是转述他人的说法,这可不是我的真实想法。”

“明白,明白。”张峦赶紧道。

李孜省道:“因而,陛下有易储之心,乃为防止大明皇室血脉有丝毫混杂的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一些奸邪小人,明知万妃已故,易储之事不可能实现,却还一直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的原因所在。

“而来瞻你,眼下要做的,就是……为太子的将来……扫清一切障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