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331章 沾沾自喜

寒门国舅 第331章 沾沾自喜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331章 沾沾自喜

紫禁城,干清宫。

李孜省又是单独面对皇帝的召对,他将张峦已成功把第一批贡品卖出去的好消息告知了朱见深。

朱见深放下手头的话本,问道:“这么快吗?卖了多少银子?”

李孜省道:“本以为能卖个五六千两银子已不错了,但张来瞻卖贡品搭赠琉璃镜,一件黄珊瑚就卖出去白银三千两。

“白银都是折色过的,成色很好,这一下……就得了九千两。臣又给添了个整数,共一万两。”

朱见深连忙摆摆手,佯装嗔怒道:“李卿,你花了三千两银子,买没什么用处的黄珊瑚回去吃灰,朕已觉得亏待你了,还用你凑什么整?瞎胡闹!”

“这是臣应该做的。”

李孜省不慌不忙地道,“微臣将所买的那方黄珊瑚,又给陛下您带回来了。不知怎的,臣总觉得这宫里总缺个摆件儿……”

李孜省知情识趣。

臣子买了皇帝的东西,花了钱,最好还是把东西原封原样还回来,以体现自己就是想送钱给皇帝花,并没有想把贡品据为己有的意思,如此大家面子都好看。

“唉,伱又让朕为难了。”

朱见深叹息一声,皱着眉头道,“说好的卖出去……其实这些东西放在宫里,也没多少用处。你花了银子,却给朕送了回来,感情你既做了事,还要舍财,朕岂能让你吃两次亏?不成!不成!”

“这……这是臣的心意,绝无私心。”

李孜省一脸坚决,就差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皇帝看了。

朱见深点点头,看似同意了,对李孜省平添几分满意和信任,随即道:“这样吧,这黄珊瑚,就当是朕重新赏赐给你的,你回去后摆放起来,遇人不用说是买的,就说是朕赐给你的,如何啊?”

“多谢陛下厚赏!”

李孜省一脸高兴的神色,像是得了个天大的恩赐般,就差手舞足蹈了。

……

……

李孜省又捧着黄珊瑚回到家,郑重地把黄珊瑚摆在堂屋最显眼的位置上,还站在那儿一顿欣赏。

他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把闻讯赶来的庞顷给看呆了。

“这是陛下赏给我的。”

李孜省洋洋自得地道,“陛下对我,真好啊。”

庞顷哭笑不得,道:“您自己花银子买下的东西,拿去送给了陛下,回头陛下又赏赐给了您?

“不知银子退还您了吗?”

在庞顷看来,既是皇帝赏赐,那买镜子所花的银子就该退回来,如此方能体现出“赏赐”的概念吧?

“切!”

李孜省嘴角发出不屑的声音,叱骂道:“你懂个屁啊!银子已给了陛下,岂有拿回来的道理?

“就算陛下要退,我也不会要的,不然那成什么了?”

庞顷叹道:“说来说去,就是没退咯?感情您花了大把银子买下东西,回头陛下又从这件东西上卖了个人情给你……这哪里是什么赏赐,简直就是……”

“闭嘴!炳坤,注意你的言辞,我认为你这是在谤议陛下。”

李孜省板着脸喝斥。

“是是是。”

庞顷不敢说话了。

“你知道什么?”

李孜省神色稍缓,沉声道:“你这家伙简直是鼠目寸光,这件事情上我看似花了四千两银子,却给陛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你想想啊,我既让陛下的荷包变得充盈,又让陛下充分认识到我办事的能力,还顺带让陛下知晓了来瞻的能耐,更允许我跟来瞻私下往来……尤其重要的一点,这种机密事,陛下不交给别人,只交给我,这说明了什么?”

“信任?”

庞顷问道。

“嘿,还真让你小子说对了,这就是无与伦比的信任啊。”李孜省道,“自古以来,君臣间谁能做到我们这般君臣情义?”

“呵呵。”

庞顷自我解嘲地笑了笑。

心说道爷你是花钱花出魔障来了吧?

一口气拿出那么多银子,竟还在那儿沾沾自喜?

李孜省笑道:“有了这件事打底,以后再有谁参劾我贪赃枉法,陛下连瞅不会瞅一眼。你想啊,我得来的银子,基本都给陛下送去了……

“陛下缺钱的时候,我会自动补上,那我贪或者不贪,有那么重要吗?或者陛下还想让我多贪一点,以便在他缺银子的时候,由我来给他补足呢。”

庞顷点头道:“倒是有些道理……不过,补足内府窟窿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咱们家给抄了。先养肥,再杀,这可是朝廷惯用的套路!”

“滚,你大爷的,你小子迟早死在你这张臭嘴上。天天忠言逆耳,啥能说啥不能说你会不知道?我看你这不是在献忠言,根本就是喜欢抬杠,拿我逗乐子呢?”

李孜省气呼呼道。

“好了好了!”

庞顷赶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行礼道:“道爷您说什么都对!我这边刚打听到,张翰林已经去过英国公府了,不找人问问他们说了什么?是否涉及军权之事?”

“我才不会问呢。”

李孜省翻了个白眼道,“等以后有机会,让来瞻亲自告诉我不好吗?去去去,我要再欣赏一下御赐之宝。

“你小子离我远点儿,我不想听到你嘴里发出的声响,听着就晦气……咋走了?不知道告退一下?”

“是您让我闭嘴的。”

“滚滚滚。”

……

……

锦衣卫,北镇抚司。

朱骥这边收到手下禀告,说是张峦去过英国公府,且还在府内跟张懋有单独密会,行迹极为可疑。

成化帝看起来是个昏聩无能的皇帝,任内没有什么像样的政绩,长期不临朝,令大明臣子时刻处在散养状态,导致朝政混乱,贪污**盛行,官场昏暗。

但其对于手下尤其是拥有军政大权的臣子的监视,却做到了全方位无死角。

当然只限于他担心的那群人。

比如说汪直,他在京城怎么折腾都圣宠不衰,可一旦他巡视守边跟边军牵连日深,就受到皇帝忌惮,尽管他屡立军功,却不得不接受贬斥南京最后黜为“闲人”的悲惨境地。

又比如张懋。

其父张辅参加靖难之役,南征安南,灭亡胡朝,“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又参与成祖第三、第四、第五次北征,随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支持英宗发动麓川之役,最后被迫随英宗北征瓦剌,于土木之变中阵亡,谥号“忠烈”的存在。

就是这么一个忠良之后,却受到成化帝打压。不说别的,如果朱见深真对张懋放心的话,就不会在其位内扶持出一个保国公出来,让从底层一路靠军功晋升上来的朱永跟张懋制衡。

补充说明一下,朱永是在成化十七年与权宦汪直一道出兵大同,抵御亦思马因有功才获准世袭公爵之位的,看看汪直的下场,再比照风光无限的朱永,对比不要太强烈。

所以一直以来,在军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英国公府,时刻处在锦衣卫的严密监视下。

张懋也正是意识到自己不得当今皇帝信任,所以才会通过张峦,寻找突破的机会,否则以他的权势地位,根本不屑于去结交一个太子妃之父。

“缇帅,东宫太子的岳父,跑到五军都督府都督的府上密商,这事情一看就透着一抹不寻常,咱是否应该报上去?交由圣裁?”

锦衣卫的人都想立功。

查出掌管军权的张懋跟朝中文臣往来,且还是东宫外戚,这或许是大功一件。

就看皇帝怎么想了。

朱骥不以为意地道:“陛下会在意这种小事?”

“不算小事吧?”

属下质疑道。

朱骥一瞪眼:“我们即便不依附于东宫,也不能暗中使绊子,但凡涉及到东宫事,一律不得随意上报。这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谨记,别想用一些歪门邪道钻营取巧,在我这儿行不通!”

“是!”

几名手下相互看了一眼,只能无奈地领命而去。

……

……

张府。

陈贵亲自带人,给张峦抬来大箱小箱的东西,几乎摆了差不多小半个院子。

张峦把陈贵迎进自家中堂,坐下来后,陈贵没来得及喝茶,便笑着摆摆手:“还是张鸿胪您有本事,几天时间就把黄珊瑚给卖了一万两。

“这不,接到喜讯后咱家又给你抬来东西……这是物品清单,你按照上面所列内容,还有购买时耗费的内府窖银,按这个价售出去便可。”

“啥?”

张峦一听,原来是给我委派差事来的?

这么一院子的东西,我要卖到猴年马月去啊?

陈贵大概也想到这一点,随即让人抬了几件东西进来,大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物品:“张鸿胪请看,这些东西价格极其昂贵,非常适合您搭配销售。

“对了,不是说有镜子可以搭卖吗?想来有多余的,其实宫里的娘娘们,全都在问这件事呢。”

张峦愣了一下,点头道:“那我回头……”

“好好好,张鸿胪您可真是大善人,知道小的难处,这还没怎么说呢,您就同意给几面镜子,让小人可以回去孝敬诸位娘娘!”

“我……”

张峦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被人坑了。

我几时说过要给你镜子的?

我只说回去看看还有没有现货,能不能搭售出去,不带你这么抢话的。

“怎么,张鸿胪,你有什么难处吗?”

陈贵道,“小的以前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您乃大明一等一的能臣……这回帮了忙,以后您有何驱驰,只管知会一声便可。”

张峦心想,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怎样?

“没有没有,回头我想办法弄几面镜子,给陈公公送去。”张峦道。

陈贵一脸感激之色:“小的先在这里谢过张鸿胪了。”

张峦心想,对我还真是恭敬啊,不知道的真就被你给骗了。

估计回头给了你镜子,你就不再把我当回事了。

张峦还是比较谨慎的。

生怕陈贵把部分贡品私自扣下,他愣是对着清单,把上面所列贡品跟实物全都给比照检查了一遍。

换作平时,陈贵肯定没那耐心,但现在他有求于人,自然一脸假笑地跟着张峦一起检查。

一圈下来,张峦发现,一件都没少,不由长长地松了口气。

他心说,原来宫里还是有实诚人的。

陈贵拍着胸脯道:“张大人您放宽心,没人敢在贡品上搞事情,陛下时刻关注此事,谁敢提拎着脑袋玩偷梁换柱这一出?

“小人还特地跟锦衣卫那边打过招呼,为防止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人惦记您府上的好东西,您府宅周边……最近都会有锦衣卫的人严密保护。乃覃百户带队……此人您应该认识吧?”

“覃云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张峦点头道:“小女入宫前,他就在我府上行护卫之责,为人踏实可靠,对他我是放心的。”

“老熟人自然最好不过。”

陈贵笑道,“这些东西可是价值连城,合起来怕是有个几十万两银子……”

“多少!?”

张峦无比震惊地问道。

“这……或许真实价值没那么多,有些虚高了,但当初买这些东西,确实花了这么多银子。”

陈贵叹道,“以前陛下或许不太在意这个,可最近……也不知怎的,陛下越看这些东西,越觉心烦意乱,不时发脾气,干脆下旨将其全部送出宫,来个眼不见为净,所以就都送到你这儿来了。”

张峦心说,那可不是?

以前皇帝觉得梁芳是大大的忠臣,自然觉得他买的东西性价比很高,是在为皇帝谋福祉。

现在知道梁芳根本就是个大贪官,方才知晓这些东西原来都华而不实,中间不知道被多少人上下其手,刮过多少层油水,那还能看着顺眼?

估计皇帝现在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正想着怎么及时止损呢。

张峦谨慎地道:“陈公公,敢问您一句……”

“您请讲,不要跟小的客气。”

陈贵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笑脸相迎。

张峦指着清单问道:“这上面我怎么没看到古董字画这类东西?要知道,古董文玩才算是相对比较容易出手吧?毕竟京师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不在少数。”

陈贵道:“这您或就有所不知了,陛下可不好那些东西。”

张峦一听,顿时明白过来。

原来当今皇帝并不“文雅”,不好把玩古董字画,反倒是喜欢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诸如黄珊瑚、奇石、奇花、异草之类的,还有很多本身并不适合拿来变卖,却会让人大开眼界,比如说张延龄提供的望远镜就在此范畴。

既然知道皇帝不是个“雅贼”,张峦也就不再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反而是拿起桌案上一个透明好似琉璃的东西,问道:“这是何物?不会是琉璃吧?”

陈贵惊讶地问道:“您不知道吗?这是黄山云母。”

“黄山云母?”

张峦拿起清单仔细找寻了一圈,却一无所获,当即好奇地问道,“上面有这东西吗?”

陈贵笑道:“这东西,确实不在清单之列。是这样的,此物乃前些日子,由邓常恩邓仙师上贡,说是通过找寻,终于在黄山深处找到了名为黄山云母的东西。难道张大人您不认识此物?”

“咦?”

张峦惊疑不定地问道:“我应该认识吗?”

“您博学多才,咱家还以为您认识呢。”

陈贵笑眯眯地道,“您或有不知,前段时间,陛下那边得到几具名叫望远镜的东西,拿在手上,可以把远处的景致拉到近前,看得那叫一个清楚。”

“是吗?”

张峦故意瞪大眼睛,问道,“世上竟有如此好东西?莫非到最后望远镜也要拿来变卖换钱?”

“那个倒不会!”

陈贵摇头道:“所有望远镜,除了陛下留下一两个自用外,其余的已全都送到西北军前……这么好的东西,陛下说了,不该私人持有把玩,而应该用在边关战事上,利国利民。”

“陛下圣明!”

张峦赞了一句,然后笑着说道:“想想就明白,其物能远远看清楚远方的景致,拿来观察敌情再好不过,统兵的将领完全可以根据敌人阵势的变化,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其作用堪比烽火台了。”

陈贵笑着说道:“据说那东西,乃是太子所献。”

“哦?”

张峦继续装糊涂,摇头道:“这我倒是不知道,等下次碰到太子,我会问问殿下到底是啥情况。”

陈贵惊讶地看了张峦一眼,解释道:“据说那望远镜就是用黄山云母制成,但天底下没人见过黄山云母到底长啥样,据说跟琉璃没什么差别,但又跟一般的琉璃不太一样……反正小的也说不清楚,您看……这要是黄山云母的话,能再制造出几具望远镜,对大明边关稳固可是很有帮助的。”

张峦摇头道:“我又没见过黄山云母,怎知它是不是?”

陈贵强装笑脸,道:“您拿实物去找熟悉的人问问不就行了?这东西据说很难得,之前都说是世间绝无仅有之奇珍。”

张峦笑了起来,嘲弄地问道:“既说是绝无仅有,怎么可能会有一模一样的两块呢?”

“咱都是为大明朝廷。”

陈贵拱手道,“张大人您人脉广,知道的事情也多,就麻烦您帮忙打听打听,要真能找到认识黄山云母,并懂得制造望远镜的人,那就请他们出手帮忙,再制造几具望远镜出来,陛下那边必定龙颜大悦。”

“行吧!”

张峦点头:“那我回头试试,但先声明,尽人事而安天命,不一定真能找到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