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346章 白手套

寒门国舅 第346章 白手套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346章 白手套

张府。

张峦最近几天都在往翰林院跑,为了彰显他是个正经的翰林官,甚至还参与到一些编书工作中去,不过多是负责一些跑腿的活计。

如此一来,倒是把卖贡品之事暂时搁置了。

“也没卖几件啊!”

这天他回来,一边与人说话,一边跨进府门。

张延龄本在西厢那边写东西,听到动静出来,就见到张峦跟陈贵一起进到院子里。

陈贵看到张延龄,先是微笑着点头,可能是觉得礼数还稍显不足,干脆亲自上前来向张延龄施礼问候。

张峦问道:“陈公公,你是奉命把所有贡品都带回宫去吗?你看我,加上之前卖的黄珊瑚,拢共就卖出去十件宝贝,看似不多,但我已经倾尽全力了。

“卖出的具体价格,还有卖给谁,都记录在册子里,你可以带回去细细查看,也可以禀告给陛下,要是陛下觉得其中有不清不楚的地方,可以直接去找当事人求证。”

陈贵苦笑道:“张大人,您实在是多虑了……您能把贡品卖出去,已做得相当好了。且这件事……不宜太过张扬……”

张峦无奈道:“全都是奇珍异宝,普通人不可能持有,我怎能不张扬呢?再者,要卖东西,总要让人知道我卖的是什么吧?且不能让人直接上我府上来选购……我通常都是把物品清单列出来,交给购买人,让他自行挑选。”

“您还真是……”

陈贵颇有些无语。

心说伱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这位陛下缺钱啊。

张峦道:“不过没人具体问这些东西从何而来,问了我也不会说……就这么稀里糊涂卖了几件,现在已经好几天没人上门了。

“嗨,这鬼天气可真热,这都已入夜了,咋一点儿风都没有呢?”

陈贵看看左右,将张峦请到院子一角,小声道:“张大人,有件事……小人想求教您。”

“陈公公,您太过客气了……什么大人小人的,叫我来瞻就好。”

张峦连忙谦虚地说道。

陈贵叹息:“您地位隆宠,不是我等能相比的。情况是这样的,陛下最近打算到城中道观去……静修个……几日,想得几件……有仙气的宝贝,您看……”

“啥?”

张峦满脸不解之色。

他在想,到底我是卖贡品,还是卖法器?我不是给宫里卖东西吗?你怎么来跟我讨要东西?

陈贵无奈道:“陛下就这么一说,我也没办法。按理说这件事……我该找仙家中人来请教,但我……一时找不到人。”

张峦奇怪地问道:“不是有很多有名的方术名家在朝吗?你为何不问问他们?”

明明有李孜省、邓常恩和赵玉芝等一系列位列朝班的修道之人自诩半仙,怎么你非要拿这件事来麻烦我?

陈贵叹道:“张大人,实话实说了吧,这事求助他们是不可的事情。具体缘由,我这边不好说,总之……您要是有办法,就麻烦给操办一下,要实在没办法……也不强求。

“唉!我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这道法……还用得着修吗?”

“……”

张峦闻言无言以对,仙家宝物他是没有的,但那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诸如望远镜、香皂之类的东西,或者可以想想办法,但一切都只能等陈贵离开后去问问小儿子的意见。

……

……

六月十一。

时值一年里酷热难耐的时节。

当天是五皇子朱祐棆加冠礼的日子,张峦随朝臣一起入宫见证,中午宫中会有赐宴,要到下午才出宫。

李孜省也在宫里主持此事。

不过李孜省特地安排庞顷在张延龄陪同下去工坊取望远镜,而李孜省打算在五皇子行冠礼的次日,把这些望远镜送上去。

因为之前朱祐樘只是想让父皇得到更多的望远镜,帮到大明边军,并没有提出非要由他自己来进献望远镜,所以献望远镜的功劳落到了李孜省头上。

如此李孜省也能多一次单独面圣的机会。

“二公子,这黄山云母很不好找吧?本以为都已经绝迹了,未曾想,还能再找到一块,并成功造出望远镜来,实在是福佑大明。”

庞顷知情识趣。

只字不提什么黄山云母就是琉璃之事。

张延龄笑道:“是啊,今天我还要给庞先生引荐一个人呢……乃一个姓秦的徽商,这次的黄山云母就是她的人帮忙找到的。”

“徽商本乡本土,找黄山云母那自然再合适不过。”

庞顷笑着说道,“却不知这家徽商,在这件事上使了多少力?竟能得到二公子还有张翰林垂青?”

言外之意,你这种舍己为人,帮别人争功劳的手法,还真是少见。

除非那秦氏给了你们天大的好处,大概是金山银山才会让你们家如此眷顾一介商贾。

张延龄叹道:“庞先生或有不知,我们家跟秦家的渊源,从在兴济时就开始了,在我们上京时他们还提供了一些帮助。有时候做人要讲究个礼尚往来,我们相识于微末,自然不能过河拆桥。”

“原来如此。”

庞顷微笑着点头。

心里大概是在盘算,咱们之间的关系,算不算相识于微末?

以后你是否能做到不过河拆桥呢?

……

……

城外工坊。

张延龄亲自向庞顷引介秦昭。

“秦当家,久仰了,之前咱们曾见过几面。未曾想,今日还有机会再见。”庞顷看到张延龄引介的商贾,难得地客气了一下。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未来国丈家的白手套,还是徽州地面上有名的商贾,自然得加以重视。

说不定以后做生意什么的,他还要请求秦昭帮忙呢,谁让徽商行走四方,且关系网遍布天下呢?

秦昭道:“妾身有幸见到庞管家,实乃三生有幸。”

“秦当家说此话就见外了,谁不知道你们徽州商贾在各省各地都有商会?哪怕走到西北、巴蜀、江南、闽粤等地,只要提到徽商,人人都礼重有加,光看秦当家跟张二公子的关系……呵呵,就知道你们徽商不简单哪!”

庞顷的意思是,你们能在张家于兴济微末时,就准确押宝,那得有多好的眼光和远见卓识啊?

这也算是你们时运佳,押宝准,这不就给你们带来巨大的便利么?

换作一般人,打死也不会相信,一个穷秀才将来会有什么大成就,甚至就算半年前有人提到太子妃之家……别人也只会觉得根本就是个摆设,没啥存在感。

谁会想到有朝一日,太子在朝中地位突然跃升,连带着太子妃的娘家人也鸡犬升天呢?

客气一番后,几人进到院子内。

秦昭亲自将一方木匣打开,里面就是十二具望远镜。

“都在这里了。”

秦昭笑着介绍。

由秦昭亲手交给庞顷,这也是张延龄提前精心设计过的流程之一,日后皇帝要是细查这件事,那望远镜、香皂等物也只会是徽州商贾搞出来的玩意儿。

其实并不怕细查,哪怕皇帝把众徽州商贾翻来覆去找寻,也找不到所谓的黄山云母,更发现不了制造望远镜的技术,反正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光学设计和技术就是天书,根本就不怕外泄。

庞顷好奇地问道:“二公子,这是您府上制造的吧?用的真的是黄山云母?”

张延龄笑道:“庞先生,许多事情你知我知就行了,非要刨根问底吗?”

“嘿,你看我,不知不觉就想多问问……其实早前道爷已经吩咐过了,只管拿东西,不问来由。这么好的东西,出自何处又有啥区别呢?”

庞顷笑着说完,将木匣合上。

秦昭好奇地问道:“庞管家不检查一下吗?要是其中有何损坏……”

庞顷道:“秦当家费心了,道爷只说要进献望远镜给陛下,陛下早先便知晓此事,若不进献,那就是欺君。可道爷从未说过要献多少,咱有多少给多少呗,哪怕只是一个,陛下也不会介意。”

“原来如此。”

秦昭说完,不由瞅了张延龄一眼。

好似在说,还是你们张家人厉害,跟李孜省的交情都到了这种丝毫也不避嫌,互相信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看来你们张家想不崛起都难啊!

连朝中大佞李孜省都能搞定,加上有太子撑腰,那将来……最起码都能在朝中混得风生水起吧?

三人围桌而坐。

秦昭有意往张延龄身边靠了靠,桌面上势力划分已很明显。

庞顷却没觉得怎样,笑着问道:“不知秦当家最近在做什么买卖?”

秦昭道:“没什么,就一些游商生意……妾身最近半年基本都在京师,很少远行,中间只是去了通州一趟。”

“哦……以后重点是做京师周边生意了,是吧?”庞顷道,“今年官盐生意做了吗?据说梁芳梁公公被贬谪去南京后,京师的官盐买卖已放开了口子,不少晋商和徽商都卷入进来,不知有没有你家的生意?”

秦昭微笑着摇头:“没有。我秦家今年并没有做官盐买卖,不过往常年倒是留下一些盐引,派了人在两淮盐场等着支盐。”

庞顷道:“哎呀,如此说来,那是有些麻烦,不如回头敝人试着找找关系,帮忙说和一下,或许能把盐早些兑出来呢?”

“不用。”

秦昭似乎并不想领庞顷的人情,尤其是在张延龄面前,她把事情拎得很清楚,“多谢庞管家好意,排队就排队吧,两年内总是能兑出来的,不用太过着急。”

“心态可真好!要是换作一般的商贾,早就满京师托关系去了……不过说实话,找的关系多半都不搭边,能真正牵扯进盐场支盐的官员少之又少,许多官员借机坑蒙拐骗,尤其是打着同乡名义敛财,回头还不好意思追究。”

庞顷似乎很清楚京师官商的门道,摇头感慨。

秦昭微笑着颔首示意,却并不吱声。

张延龄笑道:“庞先生这边肯定有不少人求着办事吧?毕竟庞先生在京师官场混得风生水起,认识很多高官。”

“有倒是有,但不多,作为道爷府上之人,出门还是要低调行事,不敢胡乱招惹麻烦!”

庞顷脸上带着几分自信的笑容,道,“有关官场事,找道爷或者是找我,还有点儿作用,但要是涉及户部、工部营生,我所知真不多。

“欸,不知秦当家,你们徽州府在京官员不少吧?背靠徽商,他们可说是财大气粗,做官可比他人顺利多了……”

秦昭先是点头,随即又摇头,道:“有是有,但都不怎么往来。”

“哈哈,那是,有了张家这样的大靠山,还有徽州本地官员什么事?他们关系网再大,有张家神通广大吗?”

庞顷说到这里,竟哈哈大笑起来。

张延龄谦虚地道:“庞先生,您这是在取笑我们张家人啊。也就是家姐入宫,家父入朝当个小官罢了,哪来的什么神通广大本事?”

庞顷连连摆手,道:“二公子自谦了,不算令尊,即便是您怕是也能把这朝堂搅得浪潮汹涌。这还是如今的情形,等将来……你的造诣定将不可限量!”

……

……

日落时分。

李孜省一脸疲惫地回到家中,等他看到庞顷端过来的木匣,不由感兴趣地拿起里面的望远镜,瞬间变得生龙活虎。

“好东西,可真是好东西啊!”

李孜省拿起一具放在眼前,对着院子看,口中发出感慨,“果然如当初来瞻送我的那个一样,随便拿在手上瞅瞅,远处景致便一览无遗,端的是无比神奇。徽州商贾果然非同一般,这种好东西他们也能找到。”

庞顷皱眉不已,意味深长地问道:“道爷,您真相信这是徽州商贾捯饬出来的?”

“切。”

李孜省看完一个,又拿起别的望远镜,逐一检查,口中道,“我管它是谁造的呢,来瞻这么说,我就这么信。哦对了,今天可有见到那徽商代表?”

“见过了,一个姓秦的女人,早前便打过照面。”庞顷道。

李孜省问:“试探过了吗?”

庞顷点头:“试探过了。”

“那她怎么说的?通州仓之事,可与她有关系?”

李孜省追问。

“她说她去过通州一趟。”庞顷想了想回道:“其他的我没问。”

李孜省放下望远镜,抄起脚就想往庞顷身上踹,却被庞顷巧妙躲开。

庞顷抗议道:“道爷,你怎突然就不讲理了?”

以前斗嘴归斗嘴,但好歹要文斗不要武斗,这次怎么还动手动脚呢?

“你拿老子寻开心,不踹你踹谁?你不是说已经试探过了吗?”李孜省道,“别说你他娘的给老子忘了!”

庞顷无奈道:“只问了她有关盐引之事,得知她今年并没有做官盐买卖。至于通州仓的粮食,我是这么想的……你说过来瞻的从兄张岐,曾做到辽东巡抚,河间府乃至北直隶不少官员都与他府上往来密切,他要知晓通州仓的内幕,还需要靠徽商给他指点?”

李孜省略一琢磨,点头道:“被你这一说,好像有点儿道理。”

“那道爷,陛下对通州仓之事,可有动作?”

庞顷追问。

“没有。”

李孜省摇头道,“覃公公跟陛下提了,奏疏留中不发。陛下作何打算,我又不能直接问。只能先等着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