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

寒门国舅 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

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

刘健府。

此时的刘健还没什么地位,在翰林院这种清水衙门里,靠俸禄在京居住,还要做到养家糊口,的确是很不容易。

所以他住的地方很窄小,不过好在是个独门独院,在一众同僚中已算是很不错的了。

谢迁到他府上,甚至还有单独的客厅留给二人叙话。

“司礼监刚派人来说,让你我二人协同太子办什么通州仓的案子,我对情况不太了解,所以特地来问询希贤兄你。”

谢迁直接道明来意。

刘健把刚沏好黄山茶的茶盏往谢迁那边推了推,谢迁却摆摆手道:“你自用便可,我说完事就走,不用那么麻烦”

刘健也不勉强,端起茶盏在唇边抿了一口,这才道:“早些时候,万阁老和刘阁老有意在太子面前提及通州仓之事,你可记得?”

“这才没过几天,我当然记得。”

谢迁说到这儿,不无疑惑地问道,“希贤兄你是想说,其实这件事,内阁早已经关注到了,并已提前做出了安排,我们只需要听命内阁行事便可?”

虽然刘健和谢迁等后起的翰林,瞧不起洗**相公和刘棉花,但人家怎么说也是执掌朝政多年的宰辅大臣,真遇到什么重大事情,他们还是要以内阁大学士马首是瞻。

不怪谢迁非要投靠阁臣,只能说,翰林体系中,资历这东西太重要了,恰恰这又是他身上最缺少的东西。

刘健摇头道:“我也不明白陛下为何突然要让太子插手此事,甚至还让你我出头。”

谢迁笑道:“或是陛下想让太子多加历练……于此时动一动,其实是好事。”

“你是听到什么了吗?”

刘健皱眉。

谢迁看了看四周,显得颇为谨慎,见没旁人这才凑上前,小声道:“就算宫里人不说,但现在有关陛下抱恙在身的消息,已然传遍朝野,想不听到都难。”

“不可妄自非议。”

刘健摆手道。

“我自然知晓。”谢迁摇头叹息,“陛下于此时,或是要考量太子处理朝政的能力,这跟先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易储风波,或相辅相成。若有人故意给太子找麻烦,我们怎么都要为太子保驾护航。”

刘健无奈道:“就凭我们吗?”

谢迁笑道:“不管怎么说,这些日子咱都常伴太子身边……你说太子的性格,难道不正适合如今的大明王朝吗?为何非要整那些不忠不义之事?”

因为谢迁以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而著称,所以他的牢骚话也特别多。

刘健适时伸手打断他的话,提醒道:“就事论事,你我都只是奉命协助太子调查案子,如今所有证据都尚不足以证明通州仓上下有何不法之事……我想,陛下或是觉得太子即便能出宫,也不方便离京,有些事可能会让我们去做吧。”

“哦。”

谢迁点头道,“希贤兄见解独到,实际情况或许真是如此……要调查通州仓,总归要有人前去实地勘察。这点兄长尽可放心,真有什么要紧事,我去就好。”

刘健道:“内阁之人态度不明,咱最好不要主动去招惹他们,就算有人前来传话,你也要谨记,我们只负责协助太子,太子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千万不可贸然造次生事。”

“这……”

谢迁对此似乎难以认同。

他很想问,你觉得太子懂什么?

太子什么都不懂,你居然不提点他,只等着太子来安排我们做事?那有我们跟没我们,有什么差别?

我们作为东宫讲官的特殊地位,又如何体现出来?

刘健感慨道:“通州仓一旦有事,那就是牵扯满朝文武的大案,多少人会因此而落罪下狱,中官来向我传话时,特别提到,户部尚书李敏会出面协同太子,我们不懂的事,自会有人懂,让太子出面接洽就好。”

“言之有理,户部事,自然由户部来牵头,这个安排再合适不过,但能确定这位李尚书……”

谢迁就差说,让户部尚书去查他自己,这不纯扯淡吗?

刘健道:“你就是意见太多,怕会惹来不好的事。此番协同太子,我们最重要的便是要做到谨慎,不可给翰苑同僚带来麻烦,要是真有什么事……需要你我承担的……再出头也不迟。”

……

……

翌日上午,朱祐樘换上了一身便装,带着覃吉和蒋琮二人,以及几个安排过来近身保护的锦衣卫,一行人准备出宫。

“太子殿下,为您准备好了马车,不过规制上会低一些,我来亲自赶车,前后两辆车,我们在后边那辆,与前面锦衣卫的马车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宜走得太急,因为要过很多市井街巷……”

覃吉对太子的安全很不放心。

因为太子出宫经验很少,对面临的危险很可能警惕性严重不足。且一旦有人知道太子要查案,狗急跳墙之下,涉案人等或许会暗中加害太子。

如此一来,不但要防备宫外的人,甚至还要防备宫里人,连皇帝和邵妃都不见得会真心帮助太子……

覃吉觉得眼下是四方受困的局面。

朱祐樘问道:“我们先去见我那岳父张太常吗?”

“不不。”

覃吉提醒道,“按照规矩,应该先去见户部尚书李敏。从东华门出去后,要先过东安门,再从城东转到城南,到户部衙门附近后,会有专人先进去通传,安排个好一些的地方会面……这件事属于机密,每一个步奏最好都不要出错。”

朱祐樘知道待会儿要见陌生人,还是户部尚书这样的高官,显得有几分紧张:“可我见了李尚书,不知道应该说点儿什么才好。”

覃吉道:“太子无须担心,见面后您只需要随口问上几句就行。”

“那……那能问出什么来?”

朱祐樘显得很不理解。

去找李敏,只是随随便便问上几句?那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覃吉低声道:“问户部尚书,只是走个流程,您也知晓这件事乃是由张太常揭露出来的,自然张太常是对此事非常清楚,回头找个不起眼地方跟张太常见上一面,太子或就能把事整件给理顺了。”

“哦。”

朱祐樘脑子并不笨,听到这里恍然道,“我知道了,见李敏就是打个幌子,让人觉得我是在跟户部的人接洽事务,其实主要是听取岳父的意见,对吗?”

“没错,的确是如此。”

覃吉也很高兴。

虽然他觉得自己已把话说得很明确了,但要让太子这个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其实还是挺不容易的。

……

……

朱祐樘出宫后,直接去跟户部尚书李敏见面。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二人只是在户部衙门外的一个茶寮简单见了次面,还是李敏找的地方。

随后朱祐樘便迫不及待要去张府拜访,却被覃吉告知,已提前找人通知到张峦,相约在城南一个路边不起眼的酒肆会面。

朱祐樘不明就里,只是坐着马车,跟着前来带路的人走。

等到了地方,进入酒肆雅间后却发现张峦没来。

“岳父最近应该很忙吧?”

朱祐樘问一旁的覃吉。

覃吉正在往酒肆门口张望,闻言点头:“张太常最近刚接手太医院,甚至连太常寺陛下也交给他来打理,平常还要进出干清宫为陛下叩诊,自然是没有太多闲暇。不过有些事,稍微说几句就好。”

正说着话,酒肆门口有人进来。

覃吉看到后不由眼前一亮。

“那不是延龄吗?”

朱祐樘一眼就把自己的小舅子认出来了。

而张延龄身后,跟着近来身体猛蹿了一大截的张鹤龄。

弟兄俩一起进的酒肆,没有四下张望便直接向雅间走来。

店小二正要上前询问,被张延龄丢了几个铜板过去,让其不要过来打扰。

“给姐夫问安。”

张延龄走进雅间,笑着打招呼,“外面寻的地方,人多眼杂,说话不方便,请恕不能给姐夫见礼。”

覃吉笑了笑。

心说你这小子真是个自来熟,这姐夫长姐夫短的,别人真不能从你的话中,猜出咱这位太子殿下的身份。

“延龄,快坐吧,你姐姐经常提到你,这是……?”

朱祐樘忍不住打量张鹤龄。

张鹤龄显得有些拘谨,道:“喂……老二是你小舅子,我也是啊。我也要称呼你一声姐夫的。”

“啊!?”

同样是说话,显然朱祐樘不太适应张鹤龄说话的方式。

覃吉笑道:“这就是张家大公子鹤龄了。”

朱祐樘恍然大悟,笑道:“看我,怎就没想到呢?鹤龄啊……你姐姐……”

话说了一半,突然就说不下去了。

本来朱佑樘还打算跟评价张延龄一样,说他姐姐经常提及她这个大弟,随即就想起自己妻子基本上就没在他面前提到过这个弟弟,就好像这个人从来不存在一般,自己也仅仅知道妻子有两个弟弟而已。

而朱祐樘又是个实在人,当着人的面说谎这种事,他觉得不应该去做。

张鹤龄兴奋地问道:“姐姐在宫里边也经常提到我吗?呵呵,看来姐姐是喜欢我的,就是平常没表现出来,回头跟姐姐见面时,我一定要……”

“行了,大哥,你先别打扰我跟姐夫说事。”

张延龄实在听不下去,直接把大哥的话打断。

“行行行,我不说话,我在旁边站着听就行。”

张鹤龄一点儿都不在意。

反正在家里他都被父母训斥惯了,现在弟弟也时常训自己,他也没什么脾气。主要是智商什么的被弟弟全方位碾压,偶尔想反抗,可关键财政大权把持在弟弟手里,连父亲母亲都默认了弟弟对他的管教权,他就更没资格跟弟弟叫板了。

还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跟着弟弟总能吃香喝辣,走到哪儿都有牌面,甚至还搞了个锦衣卫千户的官职回来。

跟弟弟斗,对他没任何好处。

“延龄,令尊呢?”

坐下来后,朱祐樘急切问道。

张延龄回道:“家父去宫中为陛下治病了……这两天他经常出入宫门,其他时间安排要随着陛下作息而随时更变。”

“哦。”

朱祐樘释然点头,“那边的事情更重要,我的事暂时不着急。”

覃吉善意提醒:“公子,听张二公子说说,其实效果也……差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