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440章 无须当事人(求月票)

寒门国舅 第440章 无须当事人(求月票)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440章 无须当事人(求月票)

第440章 无须当事人(求)

朱祐樘登基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二。

十一这天,张府这边一切如常,却是宫里派人前来,乃由司礼监掌印太监韦泰亲自前来宣旨,赐张家长子张鹤龄锦衣卫千户职,并让他前去锦衣卫官衙履职。

张峦亲自出门来接待韦泰。

随后又恭送韦泰出门。

张鹤龄拿着单独给他颁布的旨意,一脸懵逼状:“我不早已经是锦衣卫千户了吗?怎么又来一次?”

张延龄笑道:“恭喜大哥,之前那次,先皇赐你个寄禄的锦衣卫千户,属于荣誉性质,只领俸禄没实权。

“而这次姐夫却给了你一个实缺,你现在就可以去锦衣卫衙门上任,从此之后能以锦衣卫千户的身份出门耀武扬威,谁都不敢招惹你了!”

“啊?还能这样?”

张鹤龄先是一喜,随即皱眉道,“可问题是……我不想干活啊。”

金氏闻声走了过来,将儿子手上的诏书一把夺了过去,看了看扁扁嘴道:“都说这新皇登基,犒赏功臣,怎只是给了个锦衣卫千户职就算完事了?不是说还要给封赏个什么爵位吗?”

张延龄面对一众贪恋权位的家人,只好耐心解释:“娘,按照道理来说,得等姐夫登基一个月后,才能册立皇后,到时会给爹一个五军都督府的职位,属于是武职虚衔,到时能给您更高的诰命。

“但是……娘,现在爹已经在朝为官,且占据高位。你要是问他,他是绝对不愿拿下目前充任的文官职务,去换什么五军都督府的荣誉官衔。”

“我不问他,谁爱问谁问去。”

金氏听儿子提到丈夫,脸上便带着气愤之色。

很显然,张峦在外面胡搞瞎搞,是不可能一直瞒住妻子的。

每次回家来,张峦精神面貌和身体状态全都不佳,金氏明显感觉到丈夫对自己的敷衍,自然知道张峦外面有人了。

如此一来,家里就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矛盾。

当然这种矛盾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可管不着,那是上一辈的事情,自古以来华夏家庭的长辈恩怨,因为孝义礼法的问题,都不会让小辈参与。

张鹤龄道:“二弟,你且说,我必须得去做官,是吗?其实给我个虚衔我就觉得挺好的,不用干活还有俸禄拿,干嘛让我去当什么锦衣卫千户……我不想天天去衙门应卯坐班,那太累人了!”

张延龄道:“大哥,咱做人能不能有点儿志气?你这个实职锦衣卫千户,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吗?

“不过总的来说,你的岁数不大,又没有实际当官的经验,应该不会真指派个千户营让你统辖,给你安排这差事上边应该另有目的。

“至于回头如何去履职,怎么才能做好这个锦衣卫千户,我教会你不就行了?”

“但是……给朝廷做官,就得听上官的训示,我可受不了。”张鹤龄苦着脸道,“我是想荣华富贵,但也没想自己去干活啊。”

张延龄笑呵呵道:“大哥,你想有实权,就得有人跟你做事,你说有一千个手下成天跟着你,受你驱策,以后但凡是当官的遇到你都得客客气气,就连王公贵胄都对你小心翼翼,更是有各种案子让你查,你还觉得不好吗?”

“是吗?”

张鹤龄瞪大了眼睛,惊疑不定地问道,“你小子以前不是跟我说,这京城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到处都有狠角色,少去招惹是非么?这么说起来,我现在比他们还狠咯?”

张延龄笑道:“狠不狠得看情况……等你当上锦衣卫千户,你就知道了。”

“那行,我先试试吧,要是真的好,我就继续干,要是不好我就赖在家里不去衙门,权当没这回事。”

张鹤龄终于接受了自己新身份。

脸上开始洋溢升官的喜悦。

……

……

张府,内堂。

张峦送走韦泰后归来,见张延龄进房来,有些发愁道:“明天太子登基,说是一切从简,还说我鸿胪寺卿的位子已经另外委派人出任,太常寺卿也不能继续兼着,只保留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再就是挂那个什么礼部右侍郎衔。等于说,我现在想干嘛都干不了。”

张延龄点头表示理解。

之前张峦怎么说也是鸿胪寺和太常寺的主官,无论他会不会办事,至少手下有一群人为他所用。

而且这两个衙门也算是有一定实权,且在朝中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现在变成翰林院掌院学士,看起来官更大,也更清贵、牛逼。

但问题是翰林院就是个清水衙门,所干的事情基本都是务虚的,里面的官员一个个牛逼轰轰眼高于顶,岂会看得起贡生出身的张峦?所以每次去翰林院,张峦基本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非常让人无语。

现在升官对张峦来说,相等于是失业。

张峦随后又道:“这会儿给你大哥安排个锦衣卫千户的职位,大概就是想让我心里平衡一点……却不知太子是怎么想的,我稀罕个锦衣卫千户吗?”

张延龄笑道:“爹,我听说,今天一早,朝廷派去天寿山勘查皇陵选址的人就回来了,这会儿估计已经把第一份奏报呈递给太子了。”

“这么快吗?”

张峦吸了口凉气,随即担忧地问道,“你选的那个地方,到底行不行啊?你小子去实地勘察过吗?就敢瞎选?”

张延龄道:“行不行我不知道,但太子一定会坚定地站在您这边。爹,正面交锋的时候到了。”

张峦精神一振,问道:“那是不是说,为父马上就要入宫与人对质?”

“不用。”

张延龄笑道,“就算有交锋,可能也是在无形中进行,爹您只需在家里等着。我估计现在宫里的人已经在做事了,明天登基典礼前,这件事很可能就会有着落。”

张峦摇摇头道:“我才不信呢……以前朝廷有什么事,不拖个十天半个月,都对不起这身官服。现在办个事能有这么高的效率?

“再者说了,不过是个坟头选址问题罢了,有什么好争的?问题再大能大到哪儿去?肯定等明天太子登基后,再做筹划。”

“爹,等着瞧吧。”

张延龄微笑以对,好像对自己的判断很笃定。

……

……

正如张延龄所料。

皇帝派去天寿山考察皇陵选址的人已经回来,并且做了有关张峦和倪岳上报的两处选址的对比,在不清楚哪一处是谁选的情况下,等于是开盲盒一般,他们把自己的理由详细说明,再呈交上去。

因为这件事是由怀恩所推动,实际上也是怀恩回朝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

所以这件事,也是由怀恩呈报给太子。

随即太子让人把倪岳和李华二人传召入宫,并没有叫张峦来。

当倪岳和李华来到文华殿外,李华显得很紧张,问道:“倪侍郎,为何咱不是去干清宫?为何不见那位张侍郎的身影?”

倪岳道:“入宫的时候我已经问过,这次太子只传召你我二人,这说明,无论是谁都会觉得你的选址更好。

“你且先莫要多言,安心等着便是。”

等了不多时,司礼监目前的三巨头韦泰、怀恩和覃昌都来了。

三人先是进到文华殿内,不多时,覃昌走了出来,传二人进去觐见。

“参见太子殿下。”

倪岳恭敬行礼。

朱祐樘招呼道:“倪先生,事情比较多,我也不多言了……你们先看看其他人去天寿山实地勘探后的结果。怀大伴,你拿给他过目。”

“是。”

怀恩随即把一份众多考察人员所罗列选址理由的奏疏,转交给倪岳。

倪岳看过后,一个脑袋两个大。

很显然,这奏疏看起来非常专业,但实际上所提的都是风水之说,很多内容牵强附会。

倪岳道:“太子明鉴,臣到天寿山后,一直与钦天监李监正一起考察,中途并无怠慢,考察出结果后,马上便呈报给了朝廷。”

怀恩出言问道:“那为何不先跟同去的李银台和张学士做商议呢?”

“他二人……”

倪岳提起这件事就上火,“他们到天寿山后,就一直未露面,据说还因为天气炎热等缘故,找了处避暑乘凉的地方歇息,更是在第二天下午才第一次露脸,还不肯跟我等坐下来商议。”

怀恩道:“可是张学士的上奏中,并不是这么说的……他说你到天寿山后,故意不给其商议的机会,且刚愎自用,在选址上再三拖延,故意选了处不好的地方搪塞了事。”

“诬陷!”

倪岳道,“他这是信口雌黄!太子殿下,您英明神武,一定能察觉出其背后的真相。”

朱祐樘其实对风水之说并不太懂,再加上他一直想当个老好人,不太想为难倪岳,所以就没发话,而是把说话的权力交给了怀恩。

怀恩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人,可以说就算把万安、刘吉等人加在一起都未必是他的对手,更何况是区区倪岳?

你一个曾经明面上帮太子争取文华殿视朝,但其实就是暗地里使绊想触怒皇帝,让皇帝动易储心思的人,这点阴谋诡计能瞒得了我这只千年老狐狸?

你道行还浅了点儿!

但怀恩也不会上来就表明自己的倾向,只是以就事论事的态度道:“照理说,应该信倪侍郎,毕竟你在朝中也算是老人了。但你所说实在是于理不合,因为张学士参劾你的奏疏,是在你们到天寿山的第二天就已经传回京城。而你和李华的奏疏,则迟了两天才到。”

倪岳皱眉道:“他这是恶人先告状。”

怀恩道:“好,哪怕如你所言,但问题是现在派出多路人马去探查的结果,都说张学士所选皇陵地址,更符合风水之说,乃皇陵的不二选择,与陛下的生辰八字等非常契合,这又作何解释?”

倪岳咬牙道:“不可能!”

“你自己看。”

怀恩道,“上面列出的内容很多,但每个人都说张学士所选的地址更好,难道这中间你就没有任何疑问吗?

“倪侍郎,你必须得做出合理的解释!

“为何张学士先你们两天上奏,老早就把皇陵地址选好,且所有人都认为他选的地方更好些。而你的奏疏足足晚发了两天,却怪张学士他怠慢差事,而你所选的位置又不尽如人意呢?”

(十二月只剩最后三天了,天子求支持!拜托啦!谢谢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