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444章第一次朝议(求月票!)

寒门国舅 第444章第一次朝议(求月票!)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444章第一次朝议(求月票!)

第444章 第一次朝议(求!)

后半夜。

张峦刚睡下没一会儿,美梦正酣时,门口传来敲门声。

张峦迷迷糊糊醒了过来,心中一阵烦躁……他这人一点儿都不认床,在美人儿身上宣泄完所有精力后,但凡给他个枕头都能睡着。

软玉温香在怀,触手可及滑腻一片,本该是享受的时候,可惜敲门声一直没停歇,无奈之下张峦翻身起床,随便套了身衣服,挪步走到门口打开房门。

“李尚书?”

张峦好奇打量门口立着的李孜省。

李孜省招呼道:“时候不早,咱得走了。”

张峦看了看天色,为难道:“这就……要走?可是我这边……”

“来瞻,有闲暇以后可以再来。”李孜省道,“但我们必须得趁着天亮城门开启时进城,毕竟一早就要去参加朝议。今天可是新皇登基后第一次朝会,商议的事情还关乎到你的切身利益,你怎能在此恋栈?”

“我……”

张峦瞬间无语。

你大老远把我拉京城外边来逍遥快活,我还以为你一切都给我安排好了。

甚至我可以在这里好几天不出门,就如同在天寿山给先皇选陵寝时一样逍遥快活。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一大早就要回城?

“你可别嫌折腾。”

李孜省正色道,“别的事你可以不予理会,但这是新皇登基后首次召集朝议,你必须得参加。

“昨天登基典礼后没议事,今天肯定有涉及你的议题,不信咱走着瞧。走走走,马车已经备好。”

张峦回头看了一眼。

虽然屋子里面黑灯瞎火的,却让他恋恋不舍。

最后他无奈地进房去穿戴衣物,整理规整后又出来洗漱一番,这才与李孜省同乘马车离开。

……

……

“来瞻,昨晚陪你的那个彭勉敷的美妾,来自于梁芳馈赠。”

马车上,李孜省做了一些注解,“话说梁芳当初为了请动阁老家公子坑害你,可是下了血本的。”

“是吗?”

张峦昏昏欲睡,完全不想听李孜省的废话。

李孜省又道:“这次彭华很可能要被秋后算账……话说彭华这个人素来谨慎,我与他接触过多次,此人老奸巨猾,不好对付。”

“哦。”

张峦继续靠在软枕上闭目假寐。

“看来昨晚你是没怎么睡啊……等散朝后,回府好好睡一觉。”

李孜省道,“昨夜我就告诉你要少喝两杯,枕席间也是尝尝鲜即可,切忌贪欢,结果你这……唉!”

张峦睁开眼,无精打采道:“李尚书,看你这说话滔滔不绝的样子,倒是休息得不错……”

李孜省无奈道:“这种事,我早就看淡了……你说我一个道门中人,会跟你这般贪恋一时之欢?

“但要说大权独揽嘛……你在新皇登基后,无论做到如何程度,怕是都不及我当年。”

张峦心想,啥叫好汉不提当年勇?

你现在不是也落魄了,非得跟我绑在同一条船上,才能求存?

在我面前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时间很紧,进城后,我们得马上往宫门处赶。”李孜省道。

张峦赶紧道:“李尚书,能否让我回府一趟?昨日我回去没见到犬子,有些事我打算跟他商议后……再入宫。”

李孜省笑道:“怎么,只信你儿子,不信我……是吗?之前一直没问你,令郎到底师从于何人哪?他的见地倒也广博,不知出自谁的悉心教导?还是说你有事隐瞒我?”

“不知道啊。”

张峦见李孜省一脸怀疑的表情,连忙道,“我是真不知道……反正那孩子很有灵性,说话办事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候他稍微一提醒,我就能把事想明白,否则的话……唉!”

李孜省道:“那你是得好好培养你这小儿子。哦对了,来瞻,最近……你身边这么多女人……那个,就没见啥动静?”

“什么动静?”

张峦好奇地问道。

李孜省笑道:“就是有没有添丁的迹象?”

张峦脸色尴尬,摇头道:“未曾有。”

“你这不太对劲啊。”

李孜省诧异地道,“按理说你这年岁并不大,莫不是太过纵情声色,以至于身子骨有些垮了?不然得话,你应该添上几丁了。”

张峦心说,幸好这黑灯瞎火的,你看不到我脸上的尴尬神色。

此时张峦明显感觉自己脸上火飘飘的,却还是生硬地为自己辩解:“我没啥啊,身体可棒了,不然昨夜也不会坚持那么久……但有些事,真的很难说。”

“呵呵。”

李孜省笑道,“或许是你觉得两个儿子够了,不打算再添丁?也是啊,有那么好的女儿,又有那么好的儿子,还奢求什么呢?换作我是你,睡着也能笑醒。”

张峦心想,我现在就想躺下来呼呼睡大觉。

真是的,说是给我个机会,让我纵情声色,却大半夜把我叫起来,非要我去皇宫参加什么朝议。

话说这满朝文武,够格参加朝议的人,恐怕就数我的身体状况最差。

“时间真的不够……你就别回府走一圈了。”

李孜省道,“你与我一道入宫,路上我还有事与你说……今天朝会上我不会与你一致对外,我们得保持一段距离,在人前装装样子。这样或许还能保全你的名声呢。”

……

……

奉天门。

早朝。

作为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这次出席的人并不是很多,比如翰林院的中低级官员就没有参加,不过在京正五品以上文官以及勋臣武将基本都来了。

张峦以翰林院掌院学士的身份参加朝会,在文臣中位列几位尚书之后,仅次于左侍郎,跟右侍郎平级。

所以挂尚书衔的李孜省反倒是站在了张峦前面。

天刚蒙蒙亮,朱祐樘便已到来。

这让在场大臣感受到,以后恐怕没好日子过了,得每天都来参加朝会,很可能风雨无阻……

像成化朝时期那般一年到头上朝不了几次,甚至每次上朝都是临近中午……去衙门都可以拖延和请假……这种混日子的生活就此一去不复返!

在新君朱祐樘身边,立着司礼监目前三位地位最高的太监,乃是韦泰、覃昌和怀恩的排序。

简短的开场礼数后,朝议正式开始。

先由韦泰宣读一份份旨意,涉及到最近这段时间朝廷人事方面的变化,尤其是裁撤在京的僧、道,将一些番僧发送回原籍,并且将道士驱离京师。

再便是通报了有关裁撤传奉官的决定。

到最后,韦泰还当众宣读了一桩大案,就是有关邓常恩和赵玉芝等人蛊惑先皇,扰乱朝纲之事。

一套说辞下来,把李孜省吓得够呛。

因为李孜省知道,眼下他既无兵权,也无皇帝的信任……总的来说就是待宰羔羊,如果皇帝真的要下一道圣旨把他给办了,他还得出来谢恩,然后束手就擒。

就在韦泰宣读圣旨时,很多人都将目光往李孜省身上飘,心里在琢磨,既是有心惩戒佞臣,为啥不把最大的这个祸患给解决掉?

当初我们可是受了他不少气,更是在官职升迁调动方面,被他拿捏,到现在还有很多官员外放甚至不得不赋闲在家。

朝堂上呈现出的乱局,很大程度都是拜这人所赐。

韦泰最后道:“先皇宾天后,最近朝中对旧臣的参劾和攻讦,与日俱增,很多都查无实证,陛下之意,乃将此事搁置,科道言官之前参劾的,俱都记录在案,尚未参劾的……暂且放下,等过一段时间再行整理。”

言外之意。

你们现在党同伐异,相互攻击得太过厉害,搞得人人自危。

不管有理没理,你们都先把自己看不对眼的人给参劾一通,就算那些看起来很正直的官员,只要觉得他不是跟你们一伙的,至少也给其安上一个“阻塞言路”的罪名。

这么闹下来,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的,之前没提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新皇都登基了,新朝新气象,你们可不能再胡来。

李孜省听到这儿,稍微松了口气。

这意思是……我的难关暂时渡过了?

参劾我的奏疏那么多,皇帝却让大家暂且放下,并没惩戒到我头上来,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已经可以安全过关了是吗?

大理寺卿冯贯出列道:“启奏陛下,朝中科道言官交相参劾,是为正朝廷风气,不该阻拦。否则将会让奸佞危害朝政……仅以目前朝堂论,就有奸邪长期占据高位,必要将其铲除才可。”

矛头直指李孜省。

之前群臣纷纷上疏参劾李孜省,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皇帝惩戒的名单中并不包括李孜省。

眼下皇帝又说不允许再增加新的参劾。

那似乎就意味着,李孜省可以摆脱制裁,继续留在朝堂上作威作福。

对于朝中大臣,尤其是那些受过李孜省刁难的官员,现在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岂能不当着皇帝的面把李孜省给整垮?

什么一切以大局为重,又什么以稳定为先……他们才不顾呢。

前朝时我们见不到皇帝的面,话递不上去,言路都被李孜省给掌控了。

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岂能让李孜省继续为虎作伥?

韦泰警告道:“陛下的话,你们没听到吗?眼下要以先皇的丧事为先,不宜把事态扩大化……一切等朝局稳定下来再说。”

冯贯讷讷退下。

万安果断出列,有意引导新话题:“陛下,如今您已登基,年号应该定下来,臣等已罗列多个年号,请您定夺。”

皇帝登基后要改年号,这是惯例。

这次是新皇登基后第一次朝议,照理说应该及时把年号定下来。

万安此举也是在警醒冯贯等人,无论你们有多瞧不起李孜省,或是瞧不起我万安,至少现在还有更重要的“国事”需要商议。

难道把国祚定下来,不比你们参倒几个所谓的佞臣更加重要?

怀恩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已确定来年年号,是为弘治,明年就是弘治元年。”

在场的人都有些猝不及防。

年号之事,朝会上群臣不是应该旁征博引,广为商议吗?

怎么成乾坤独断了?

不过最终拍板的还得是皇帝本人,毕竟这关乎到他未来的江山是否永固,人家想定啥就定啥。

“事情无须再行商议。”

怀恩道,“另外涉及先皇陵寝选址之事,已有定夺,正式定名为茂陵。即日开工建设,以保国公朱永为提督,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为监察,工部左侍郎陈政主持营造。工期三月,在此期间务必将玄宫完工,让先皇风光下葬!”

(今年最后一天,求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