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477章 榻前问策

寒门国舅 第477章 榻前问策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477章 榻前问策

随着寒暄深入,皇帝、皇后登门探病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朱祐樘挥挥手,让怀恩和覃吉等人去把慰问品送进府来,同时让妻子去跟老岳母金氏相处,倾述别后衷肠,而他自己则留了下来,继续跟张峦说事。

本来这种私下奏对,应该把所有人都给屏退,但朱祐樘自己也知道张延龄在张家的地位,所以把小舅子也给留了下来。

这样张延龄就可以正大光明站在张峦身边倾听二人对话,原则上只要没人问他,他是不能随便出声的。

朱祐樘开始介绍他了解的情况:“岳父受伤后,怀大伴与我说,现在朝中有人怀疑,说岳父是诈伤。”

“没有,绝对没有这种事。”

张峦摇头苦笑,指着自己的腿道,“陛下您也亲眼看到了,这可做不了假。”

“我知道啊。”

朱祐樘很随和,笑着道:“岳父好端端的,怎么可能诈伤呢?不过怀大伴他们说,现在让别人觉得岳父乃诈伤或是好事,正好可以借此整顿朝务,对此我不是很明白。”

张峦琢磨了一下,微微颔首:“其实……怀公公说得不无道理,但就看要整顿谁了。”

朱祐樘道:“我刚登基,很多事都不明白,全靠怀大伴、覃昌他们提点……他们跟我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父皇在位时那些个尸位素餐之人给悉数撤换掉,但需要一个由头,否则会让人觉得我忤逆不孝,不按照父皇设计的施政方针和路线行事。”

“嗯。”

张峦先是点头表示认同,随即才想起看儿子一眼。

他想看看儿子是否有别的表示,让他回答出个不一样的答案。

但看张延龄气定神闲的样子,儿子似乎也认可这种说法。

朱祐樘叹了口气,道:“可我是真不懂……怀大伴一直说,让我以梁芳案为基础,慢慢扩大化,多牵扯几个人进来,这样就算不把涉案的相关人等问罪,他们也会知难而退,主动上疏请辞,如此就达到新老更替的目的。”

张峦想起儿子曾经提醒过他的话,心说这下可算是有我发挥的舞台了,平时跟儿子多聊聊天,从他那儿取取经,现在不就派上用场了?

看来工夫没白花啊!

“陛下,您看是否这样……朝中老臣,咱能不动的暂且先别动。”

张峦建议道。

朱祐樘非常惊讶,圆睁着眼睛问道:“连岳父也认为,如今不应该大动干戈,是吗?”

张峦一怔。

心想,我这女婿是来我这儿找认同的吗?

为啥他眼神如此神采熠熠?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难道他不该想,如何扶持自己人上位?

对了对了,吾儿曾说过,咱这位皇帝女婿性格比较内向腼腆,他不喜欢瞎折腾,尤其怕见生人,连朝会他都不想见一些生面孔,所以尽量把朝议规模缩小到一定范围。吾儿还说这种内向的人最怕麻烦,有时候在人际交往上,会显得惰性十足。

吾儿英明啊!

心中有了底,张峦正色道:“确实应以不动为主,但有几个关键位置还是要动一动的,以安天下人悠悠之口。”

朱祐樘好奇地问道:“那岳父认为,应该动哪些人,又有哪些位置不宜进行更迭呢?”

张峦问道:“陛下觉得,现在内阁事务,是否走在正轨上,能否及时完成对天下政务的审核,甚至做好陛下顾问之事?”

“这个……”

朱祐樘没想到老岳父如此专业。

要不要动其位置,并不看亲疏远近,全看是否能胜任工作。

能者上,庸者下!

内阁设立之初,阁臣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内阁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直到仁宣年间,地位才日益受到尊崇,而到了景泰、成化年间,内阁开始兼管六部尚书,终于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在方便新君掌握朝政的前提下,业务考核应从内阁开始。

“好像确实不太行。”

朱祐樘摇头道,“我几次让人去内阁就某件朝事询问阁臣的意见,可惜他们的处理策略根本就不如怀大伴他们这些司礼监秉笔,非常让人失望……这不像是一个胸有韬略的文官魁首应有的表现……”

张峦调笑道:“万安年轻时或许有些才能,但现在嘛……人称‘万岁阁老’,除了高呼‘万岁’外,别的啥都不会做,简直是尸位素餐的代表人物……就先动他,把他撤换下来,让刘吉当首辅试试,或许能改变当下悬浮的官场环境。”

朱祐樘问道:“刘吉不是人称‘刘棉花’吗?概谓其人富于权术,善于看风使舵和自我伪装,虽经常被御史言官弹劾,但却一直不失官位乃至继续升迁,倒是弹劾他的人被贬官去职,就好像棉花耐弹甚至越弹越发一样……哦对了,这还是岳父……以及延龄跟我说的呢。”

“呵呵。”

张峦听到这儿,不由笑出声来。

看来自己以前说的那些话,对女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至少给了女婿一个从不同角度看待朝廷问题的契机。

通过综合对比,让朱祐樘知道,原来万安这个首辅就是一切弊端的罪魁祸首,至于刘吉嘛,那就是个善于扯皮的昏聩官僚。

张峦分析道:“陛下,您看情况是不是这样……万安把持内阁的时间太长了,朝中门生故旧遍布,且他恋栈权位不肯松手,导致朝政松弛,要想让吏治恢复清明,只能让他退位让贤。这样就算刘吉还是那个‘刘棉花’,但只要有徐阁老撑着,想来朝廷就不会出太大的偏差。”

朱祐樘皱眉:“岳父,你能说得清楚一点吗?”

“这个……”

张峦看向小儿子,手一摆,“让吾儿说说吧。”

“延龄,你来说。”

朱祐樘随即就把目光转向小舅子。

张延龄丝毫也不怯场,侃侃而谈:“家父的意思是说,现在内阁之所以不做事,主要是万安这个头带得不好……只要让万安致仕,那内阁上下就会有一股紧迫感,本来不做事的人也得做事,那个‘刘棉花’说不一定突然就变得勤政起来,成为陛下的有力臂助。”

张峦点头:“对,就是杀一儆百的意思。”

朱祐樘欣慰地笑道:“听岳父和延龄这一说,我终于明白了,换什么人以及换多少人,其实效果大差不差,重要的是把那个最不会做事的人给挑出来,让他离开朝堂,端正为官风气,是这意思吧?”

“对对对。”

张峦笑着回应。

朱祐樘道:“可是……以什么理由呢?最近很多人都上了请辞的奏疏,唯独……万安没有上。”

张峦一时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回答。

张延龄却在旁暗笑。

万安在成化朝末期,也就是朱见深病重期间,曾多次上疏请辞,是因为他知道不走的话可能会被成化帝秋后算账。

而随着新皇登基,万安以拥戴之功自居,这会儿让他走他都不会走。

朱祐樘的意思是,万安此人不识趣,不肯自己上请辞的奏疏,总不能让我直接赶他走吧?

作为一个以仁义为立身根本的皇帝来说,这种事我不能干啊!

张峦此时显得非常自信,道:“陛下,其实您不必着急,万安自视甚高,他会自己犯错的……

“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做出令人深恶痛绝之事,逼着他非离开朝堂不可。陛下只管耐心等待。”

朱祐樘笑问:“岳父怎知道?”

“这个……”

张峦说话间,下意识往儿子那边瞅了一眼。

心里盘算着,正因为我有个“活诸葛”一般的儿子,平常跟他交流多了,发现再来应付这个当皇帝不久稍显稚嫩的女婿,那就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这大概也跟我平时接触的都是李孜省、徐琼这种老狐狸有关,能跟他们高谈阔论,还应付不了你这只小雏鸟?

朱祐樘微微颔首:“那我就只能先等等了。”

“对,只需静待事情发生就好。”

张峦点头附和,随即自我解嘲,“可惜臣这腿伤得不是时候……希望能早点儿痊愈,好回去为朝廷效命。”

“岳父,你不用太过着急,有事的话,我会让老伴他们过来问你,只是可能会辛苦你一下了……有时候我这边真得靠你来出谋划策。”

朱祐樘脸上带着几分歉意。

看看,我来探望你的病,却又让你为朝廷做事,我内心有愧啊!

张峦却觉得,我这是大权独揽的节奏吗?

待在家中养伤,居然还养出福气来了?

皇帝以后会不时派人来问策?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就算不入阁,也能以皇帝岳父的身份,为皇帝参谋国事?

难怪李孜省现在拼命巴结我,原来谁跟皇帝关系近,谁就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张峦赶紧表态:“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再说老躺着也着实无趣,能为朝廷做点儿事,为陛下分忧,臣心甘情愿,日子也过得充实些。”

“呵呵。”

朱祐樘笑道,“岳父能有啥说啥,这样很好!我身边少有像岳父这般说话如此坦率直接的……与你交谈,不知怎的……就会觉得很轻松,啥烦恼都没了……”

张峦一怔。

我这么亲善吗?

以至于让一个自闭的少年都对我敞开心扉?

不对,那是因为我跟他已经很熟悉了……

吾儿又曾跟我说过,这自闭的人一旦有人能打开他心扉,他不会介意与之相处,甚至相处起来比一般人更加热情和开朗。

张峦笑着为自己解释:“臣为人就是这样,在世人看来或有些不正经,但臣不喜欢藏着掖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这样有时候连得罪人都不知道!”

“得罪就得罪吧,道不同不相为谋,只要我欣赏岳父的好就行了……以后我这边有什么事情,岳父只管提出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期待岳父能助我成为一个有为的明君!”

朱祐樘说完还冲着张峦鼓励地点了点头。

显然他这个皇帝也觉得,一个人诚实些,总比时时叫人去猜其心思和动机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