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5章 徽州来客

寒门国舅 第5章 徽州来客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5章 徽州来客

第5章 徽州来客

孙府门前,停了一辆辆马车,正有人从马车上往下卸货,一袋袋东西被力夫扛着进入府门。

张家父子三人到了门前。

张延龄特地打量了一下,麻袋里似乎都是粮食等物。

“这不是亲家老爷吗?”

孙府的下人认识张峦,热情接待,随即道,“小的这就进去通禀。不过我家老爷正在迎客,恐怕要稍微怠慢一些。”

张峦觉得很别扭。

身为亲家公,虽然落魄了,但亲自登门,你们不出门好好迎接,怎么都说不过去。

“那我就……等等吧。”

张峦为了在两个儿子面前彰显身份,腰杆挺得笔直。

过不多时,门子又出来,笑道:“我家老爷正在接见南边来的客商,实在抽不出空……请您先进内,到偏厅等候。张老爷,里面请。”

“嗯。”

张峦本来面色就不好,听到这儿,更觉得孙府的人怠慢自己。

带着两个儿子进到院子,听见正堂那边有声音传来,张峦也不等门子引路,径直就往正堂而去,显然老马识途,轻车熟路了。

“张老爷……往这边……”

门子想上去阻拦,不料张峦抢先一步过了门廊进入正院,而张鹤龄也一马当先给他老爹开路。

张延龄则比较识趣,慢吞吞跟在后面。

总归是来退婚的,很快就要扯破脸皮,又不是来喝茶,干嘛要装斯文讲礼数呢?老父亲这脾性,倒也对他胃口。

“张老爷,您不能进啊。”门子本以为张峦身子骨单薄,随随便便就能挡住去路,谁知这会儿怎么都拦不住。

张峦道:“我听到里边似有吴侬软语传来,莫非是江南来的客人?正好见识一下……想来你家老爷不会见怪!”

说话间,张峦已行至正堂门前,但见敞开的堂门里面主位上坐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旁边客首座上坐着个二十来岁芳华正茂的女子,而在女子身后还立着个好似帐房或丫鬟、年不过十四五的小妮子。

“何人在外喧哗?”

女子先开口询问。

主位坐着的正是孙府老爷,孙伯坚的父亲孙友。

孙友看到张峦,急忙起身:“此乃本地张生员……张家与我孙家乃秦晋之好。”

张峦笑着打招呼:“孙兄,可是打扰你会客?说起来多日未曾登门,实在想念得紧。”

张延龄不由斜看老父亲一眼。

老爹,伱说话咋这么好听咧?

孙友满脸尴尬,却也好面儿,不得不迎出门来,笑着拱手:“来瞻兄亲自登门,有失远迎,还望海涵……全因府上有贵客,不敢怠慢。”

“孙兄说哪里话?我又不是外人,当然要以客人为先。”张峦嘴上客套,视线却不离跟着孙友迎出来的女子,“不知这位是……?”

孙友道:“此乃徽州秦掌柜。”

“秦掌柜?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

张峦嘴上说着奉承话,“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如此年纪轻轻便操持家业,难怪都说徽州商贾走天下,就连妇孺都不可轻视,果非虚言。”

“张老爷谬赞了,小女子抛头露面,实乃情非得已,多得各方贤达善待……既是孙当家故旧,里边请吧。”

秦掌柜显得很客气,但连落在后边的张延龄都看出此女脸上满满的嫌弃。

人家在这边闭门谈生意,你一个孙家未来亲家公突然闯入,还对我一个女性客人评头论足,不觉得失礼吗?

……

……

张家父子三人,进到孙家正堂。

孙友继续坐主位,只是秦掌柜对面多了三个不速之客,张峦端坐客次位,而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俩好似左右护法一样立在老父亲身后。

“孙兄,看来你们要谈的生意不小啊。”

张峦笑望一旁桌子上堆成小山般的礼物打趣。

其实一眼望去没什么贵重之物,倒是有一套文房四宝很是显眼。

秦掌柜矜持地道:“小女子造访前,听说孙当家颇有文采,好笔墨丹青,特地以徽州特产为孙当家一用。”

张峦闻言脸上涌现一抹惊喜之色,起身走到桌子边细细端详:“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徽州四宝?”

孙友无可奈何,不得不起身来到张峦身边,仔细打量那文房四宝。

“正是。”

秦掌柜缓缓起身,莲步轻移,来到桌边轻声细语介绍,“此乃徽墨、歙砚、澄心堂纸和汪伯立笔。”

“好东西,好东西。”

张峦忍不住想伸手去摸,却不好意思触碰。

因为就连见闻浅薄如张峦都知道这么套东西拿到市面上起码值个十两银子,真不是一般人家用得起的高贵之物。

秦掌柜又笑道:“小女子还带来家乡的茶叶,特地给孙老爷品尝……此乃黄山云雾。”

“这些年敝人经常听人提及黄山云雾茶,谓其芽肥毫显,香浓味甘,实乃茶中极品,早就想品上一品,可惜一直未曾买到正品。”

孙友两眼冒光,脸上满是喜色。

本来对方送来礼物,自己也不好意思问都是些什么东西,不料张峦的到来打破了这种缄默。

“是吗?若真是黄山云雾茶,确实是不得多得的珍品!”张峦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见到什么都觉得新鲜,此时更是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张延龄很想提醒老父亲,咱就算家道中落,你也不能在人前表现出馋样,刚才那一往无前的气势呢?

眼见张峦情绪有些不可控,张延龄赶紧出来打圆场:“听说黄山云雾乃当世名茶,而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距今已经四百多年历史,且经久不衰,乃茶之上品。”

本来秦掌柜只是想彰显一下自己送来的礼物有多贵重,闻言含笑望过去:“这位小公子,你对黄山茶的历史倒是了解颇深。”

张延龄心说,这不正好巧了么,我研读医书时正好涉猎过这方面的内容,后世康熙年间成书的《徽州府志》中详细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眼下你们黄山所产茶叶,还没到贡茶的地步,但已广泛流传,我知道并不稀奇。

且黄山云雾乃有明一朝的名茶,可惜制作工艺失传了,有人说跟后来的黄山毛峰有继承关系,但缺乏考证,毕竟黄山毛峰是在光绪年间才被研制出来的;还有人说黄山汤口茶继承了云雾茶的衣钵,但实际上后来的汤口茶出自清初戴氏家族传承,跟宋代和明朝的云雾茶还是有所区别。

不管黄山毛峰还是汤口绿茶,后世都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广受好评。

但既然你喜欢听好听的,那我不妨再说上两句。

“我还听说,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不知真假?”张延龄补充。秦掌柜饶有兴趣,颔首不已:“小公子言之凿凿,让人钦佩不已。关于云雾茶,民间的确有如此说法,但从未曾像你这般归纳总结过……不知小公子从何处听来?又或是从哪本典籍中见过呢?”

徽州商人,也就是徽商,在明朝中叶逐渐掌握经济基础后,开始对家乡文化追根溯源,并且进行推广。

听张延龄说的东西符合他们的需要,自然想问个清楚。

这要是市井之人说出来,秦掌柜或许不会在意,但问题是张延龄是秀才家的公子,这可就有说法了。

张延龄笑着摇摇头:“我也不记得从哪儿看来的,不过的确见过。”

“小公子不妨仔细回想一下。”秦掌柜有些着急。

张延龄继续摇头:“真记不得了。”

秦掌柜大为失望,不由往张峦身上瞟一眼。

她大概理解为,自己先前对孩子父亲有所轻视,身为人子义愤填膺,怎可能如实相告?其实事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张延龄这段话出自日本大和尚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虽然荣西是十二世纪的人,但这书的内容要等进入信息社会后才会传到华夏。

不过这也说明,海外之国已在几百年前就对华夏的养生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

……

……

双方重新坐下。

秦掌柜对张家父子三人的态度大为改观,接连问询几个问题,全都是针对张峦的。

“张老爷可曾到过徽州?”

秦掌柜找机会问道。

张峦摇摇头:“未曾有机会造访。”

秦掌柜本觉得,一个孩子说的话,必是长辈平时教授。

谁知上来张峦就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孙友看了满脸失望之色的秦掌柜一眼,不由生出帮衬之心,问道:“来瞻兄,看来你对养生术颇有研究,可是之前曾听闻过黄山茶之事?这不,承蒙秦掌柜馈赠,家里刚好有一些黄山茶,便借花献佛,你走的时候带一些回去。”

“多谢多谢。”

张峦当然不会拒绝。

连孙友这样的富绅都难得一见的名茶,自己有幸品尝,今天算是赚到了。

孙友道:“那你……”

“我是真不知道。”

张峦也不藏掖,微笑道,“只是听说徽州是个好地方,尤其是黄山,乃仙家养生之所,轶闻传说多不胜数,想来有其独到之处……秦掌柜,是这样吧?”

“呵呵。”

秦掌柜听到他胡扯,只能苦笑一下。

张延龄见秦掌柜眼神暗淡,感觉眼前的女人开始不把自己父亲当个人物,认定没投资价值,当即笑道:

“父亲,您不是说过,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且如此胜地,产出的茶叶必定有延年益寿之功?还曾说过,您有一位朋友,曾在那里记录下很多东西,全都列在文章里,只是还没有刊印出来。”

“是吗?”

张峦皱眉望向儿子。

他当然知道儿子完全是在扯淡,不过当他看到对面女人那重新变得热络的眼神,登时明白儿子为什么这么说。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唉!不提了。”张峦摆摆手。

他不是不想提,而是真没什么可提的。

自己不想吹牛逼,反倒是儿子帮他吹。

关键是他什么都不懂,什么徽州,什么黄山,他只是道听途说罢了。

孙友打起了圆场:“无妨无妨,以后有机会,一定请来瞻兄的朋友饮宴,好好聊聊。不如我们换个时间再谈?”

“也好。”

张峦自然乐于接受。

秦掌柜起身:“今日与孙当家大致谈完生意,这便回去了,不敢再多叨扰二位。”

“岂敢岂敢?”

张峦起身就要相送,孙友赶忙阻止:“来瞻兄,你且安坐,我这边送秦掌柜即可,回来再好好招呼你。”

“你太客气啦。”

张峦也不推辞,施施然坐下,翘起二郎腿,读书人的风骨消失无踪。

张延龄不由摇摇头,自己这老父亲果然不靠谱,连个逼都不会装,白瞎你儿子给你铺的路。

……

……

“回头打听一下,这位张老爷到底是何来历,为何对我徽州之事如此了解。”秦掌柜出门,正要上马车,忽然想起什么,冲着一旁的小丫鬟吩咐。

丫鬟撅着嘴,不乐意道:“奴婢听那小子讲的,分明就是牵强附会,什么延年益寿的仙茶,可能就是临时起意瞎编的吧。”

秦掌柜道:“那你知道黄山产茶从何而起?”

“不是宋朝吗?”

丫鬟想了想,瞪大眸子,“听他说,好像是嘉佑年间,那是何时?”

秦掌柜叹道:“问题就在此……最近我走访不少名家,才大致判断出时限,未曾想从他口中随便就说出来,还能把时间说得那么准确,且少年之口通常不会遮掩,可见那位张生员是个装糊涂的高手啊。”

这话要是被张峦听到,一定嗤之以鼻。

什么装糊涂的高手,我是真糊涂好不好?

“未曾想,这小小兴济之地也是卧虎藏龙,看来还真要在这里多盘桓几日。”秦掌柜道,“霸州那边就不过去了。让老宋他们过去打个招呼,就说我有事要耽搁,回头就南下返回徽州。”

“小姐……”

“别说了,最近我奔波不少地方,也是时候休息一下了,正好留下来,看看这兴济的风土人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