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517章 高枝

寒门国舅 第517章 高枝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517章 高枝

司礼监值房。

怀恩先走了。

覃昌坐在那儿,显得很无语。

将手头上的案牍放下,覃昌小声嘀咕:“什么人啊,爱来就来,想走就走,事情都交给我们来忙活,也不知他成天在操心个啥。”

覃吉闻言赶紧给他端了茶水过去。

覃昌笑道:“我早已不是掌印,你无须对我如此客气。”

“要的,要的。”

覃吉微微颔首,然后正色道,“老朽正在努力学习做事,多得你照拂……”

覃昌笑着指了指门口方向,问道:“先前你瞧出什么来了?”

“什么?”

覃吉愣了一下,赶紧道:“愿闻其详,还请您不吝赐教。”

覃昌叹道:“明摆着的事情,怀恩并不是看李孜省不顺眼,而是看咱那位张国丈不顺眼了。”

“啊!?不至于吧?”

作为长期侍奉太子的前东宫常侍,又跟张家频繁打交道的覃吉,显得异常惊讶。

“是啊,换作一般人,应该都会牢记提拔重用的恩情……”

覃昌由衷地发出感慨,“得人恩果千年记,怀恩最落魄时,乃张国丈在太皇太后面前提及他的名字,大力保举,终于让陛下记得外边有他这么一号人,召他回京予以重用,成了司礼监事实上的老大。可现在……”

覃吉略微迟疑,回道:“可老朽始终认为,怀公公也是知恩图报之人。”

覃昌摇头叹道:“问题是他这个人最讲原则,且还是那种不懂得变通的类型……他觉得张国丈有极大的可能会跟李孜省勾连,重演昔日李孜省独揽朝纲、权倾朝野的一幕,而眼下张国丈的退让和隐忍,或许只是一种假象,蕴藏有更大的图谋,所以他才会显得那么激动,迫不及待要拿李孜省开刀。”

“这……您的意思是说,怀公公这是为下一步向张国丈动手做准备?这……完全没道理啊……”

覃吉百思不得其解。

同样都是为皇帝办事,也都深得皇帝的信任,真的有必要分出个里外人吗?

可问题是,张峦无论跟皇帝有多不对付,那也是国丈,乃皇后的亲生父亲……到现在皇帝后宫中连个妃子都没有,确定就这么去动皇后的娘家人,是什么轻松写意的事情吗?

难道就不怕遭来反噬?

覃昌道:“听我的,别理会,让他们自个儿斗去。咱一心为陛下做事,不就完了吗?呵呵,还得是你,来这里属于镀金的,咱这些人都想当个清闲人,但往往事与愿违,唯独只有你将来有机会清静下来,别的人……很难自处啊。”

……

……

刑部大院。

当天是李华出诏狱后去刑部销案的日子。

内阁票拟、皇帝朱批等程序走下来,张峦请奏的案情得到了正事批复,涉案人等大多都是就地释放,不过还是有官员被罚籍没,家破人亡的也有,但只是极少数。

李华当天显得很风光。

他一身青色官服而来,胸前绣着白鹇,懂行的一看就知道他是正五品官,旁人惊诧之余都心存疑虑……怎前几日还是罪臣,这才过了几天,又重新当上官了?

“见喜,见喜。”

李华走到哪儿都是笑眯眯的,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见人就送请柬,“府上最近有喜,但凡有闲暇的同僚都可以过府来饮宴。不用送礼,只管带着心意前来,哪怕只是坐下来喝杯茶,沾个人气,李某也感激不尽。”

刑部主事张志淳凑上前好奇地问道:“李太史,贵府这是何等喜事?”

李华笑道:“乃敝人侄女要出阁。”

“呵呵。”

张志淳笑道,“嫁女儿算得上是大喜之事,您这个……怎的,平时跟兄弟家的孩子走得近,所以侄女出嫁,当叔伯的也要尽尽心意?”

说话间,刑部那些个官员不时靠过来探听情况。

当京官的,尤其是中下层官员,平时的油水很少,若是谁家真的有喜事邀请他们过府,且不用送什么礼,他们都是乐于赴会的。

尤其李华家底殷实,别人大多都知道,李华是属于先有钱再当官的那种人。

若是李家举行酒宴,档次一定不会低。

李华笑道:“乃自家子侄,如同己出,如今得配良缘,岂能不为之高兴?诸位一定要来啊!”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得脱囚笼不说,还官复原职,真是可喜可贺。”众人都过来说点儿吉祥话,毕竟要去人家府上蹭吃蹭喝,先混个脸熟再说。

而李华也确实没什么架子,挨个发请柬。

张志淳凑趣地问道:“不知令侄女,嫁的是哪家公子?”

“覃云。”

李华笑道,“乃锦衣卫千户。”

这下张志淳笑不出来了。

他心里在想,难怪你能从诏狱里出来,还官复原职,原来是巴结上了锦衣卫千户了?

等等,在京城这地方,一个锦衣卫千户能干嘛?

旁边有人继续问道:“可是司礼监覃公公的侄子?”

“好像是,听说最近风头无两啊。”

有人感慨道。

这下张志淳等人心中的疑惑方才尽去,完全明白过来。

原来你李华攀上的高枝不是别人,乃曾经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如今提督东厂的首席秉笔太监覃昌?

那就难怪了!

……

……

李华官复原职,风光无限。

他无须在人前表明自己承蒙的是张峦的恩情,不过在心底,他已经把自己当成张峦的嫡系门人。

可惜我侄女嫁的并非张府中人啊。

想到这里,李华心中便难免有些遗憾,但他仍旧不忘到处撒请柬。

似乎让人觉得他巴结上的是前内相覃昌,也没什么不好。

与此同时,当天刑部衙门,也有一人前来打听自家的案子进展,乃前阁臣彭华的夫人刘氏。

尽管彭华在朝中有一些同情他的旧僚门生,但刘氏还是处处碰壁,好在别人都知道彭华现在不一定会被朝廷判死,也可能会跟李华一样免罪甚至恢复殊荣,所以没人会去直接得罪刘氏。

更多是一种敷衍。

你本来还是戴罪之身,找我们打听案情,我们愿意跟你说上几句话,已经算是客气的了。

“夫人,您请回吧。”

一名刑部属官走了过来,准备将刘氏赶走。

他不过是个正九品的刑部检校,乃是监生做官,也是靠之前成化朝时期大封传奉官而到刑部履职,这次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所以才没有对刘氏动粗。

而是温言相劝。

刘氏凄声道:“家夫如今正在牢中,他年老体迈,身子骨不好,奴家想给里面送点儿东西,尤其是过冬之物。”

属官皱眉道:“夫人要想做这些事,只能是按步骤往上报,只是眼下刑部案子积压严重,几乎所有的大人都在全力以赴办案,怕是没人会给你审核。不如再等一个月,那时候刑部或许就清闲下来了。”

“可是接下来一个月,家夫怎么熬啊?咱说话间老天就可能会下雪……”刘氏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色,一脸担忧地说。

属官无奈摇头:“人都在大牢里了,还顾得上下雪?相信彭阁老的身子骨没那么虚吧?牢房里经常会死人,但要说冻死,都多年未曾听闻过了。”

刘氏抹了一把眼泪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也就是说,彭阁老以前没受过苦,所以身体吃不消呗?”

属官叹道,“夫人啊,奉劝您一句,这衙门口还是少来。彭阁老的案子,或许还有一些转机,但依然很渺茫,全得看天意。”

刘氏疑惑地问道:“天意?”

属官道:“就是皇恩浩荡,为何非要我说得那么清楚呢?走了走了,再不走,被刑部里的堂官看到,少不得要怨责咱没把衙门口看好,让你一个妇道人家来这种地方撒野……小心被人嫌啊!”

“家夫的案子……”

刘氏仍旧不忘提及案子。

不过她自己也知道,跟一个如此微末小官去提这件事,几乎是毫无意义。

但她现在也苦于没有门路能往上递消息。

属官道:“怎还没完没了了?非要让人驱赶才甘心吗?给彼此留下点儿脸面可好?你现在早不是什么官家夫人了,具体怎么个情况,非得让人言明吗?”

刘氏别提有多尴尬,委屈得直掉眼泪。

这时一旁当值的衙役走了过来,挥起杀威棒准备赶人。

刘氏一看架势不对,颇为识趣,赶紧行礼告退,拔腿便往外走。

她也知道,现在也就是当官的不跟她计较,若是落到差役手里,动辄会被饱打一顿,且还无处说理,甚至进衙门问罪的话,很可能被打的那个人反倒会是她。

本身她作为罪眷出来四下走动,就已是过错了。

“这位官人,能问一句,那位爷是谁吗?”

刘氏一边走,一边望向衙门内正兴冲冲四处给人发请柬的李华,好奇地问道。

属官笑答:“那位爷乃钦天监的李监正,风光得紧呢,谁都知道他家底殷实,别人当官是为了发财,而他发财了才想当官……况且他本身的本事也很大。”

“钦天监李监正?他不是跟家夫一样,被判了死罪吗?”

刘氏惊讶地问道。

属官道:“那就有说道了……人家靠山硬,随便一句话,死罪变活罪,流徙变罚奉,回头继续给朝廷当差。也可能是钦天监没人了吧……谁让精通风水、谶纬之说的邓常恩之流倒台了呢?嘿,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刘氏急忙问道:“朝廷不是说有大赦吗?有朝官还替家夫说情来着。”

“没有的事,不知你从哪儿听闻的。”属官不耐烦地道,“赶紧走,再不走的话我可就不客气了。”

刘氏这才无奈行礼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