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524章 送功劳?

寒门国舅 第524章 送功劳?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524章 送功劳?

夜幕降临。

李孜省位于京城外的府宅,灯火通明。

张峦故地重游,也是多有感慨,站在廊桥上往远处眺望,正好对面有一队戏子路过,不由多瞧了几眼。

李孜省跟庞顷交待完事情,走过来时,正好看到张峦正在高处瞧那些戏子,还以为他动了心思,便笑着道:“不用心急,等宴席结束,好戏就会上演。”

“啊?”

张峦赶紧把目光收回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摇头叹道,“我……我不是那意思,就是单纯地欣赏……”

李孜省笑眯眯道:“来瞻,你不必难为情,其实这些都是梨园这一行当的规矩,以你如今的权势和地位,他们到这里来演出就该明白怎么做,甚至不用你开口。”

张峦道:“其实我就是突然生出许多人生感悟……这才短短半年多时间,感觉岁月变迁,跟以前来京城的时候心境大不一样,一时竟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来瞻,你与以前是不太一样。”

李孜省满含深意地道。

“不一样?何解?”

张峦一脸懵逼。

“咦?”

李孜省仔细看了张峦一眼,又改口了:“现在看来,却又一样了。根由或许在心态上,你能做到始终如一,不像一些人,骤然有了权势后便丢掉本心……只有你为人这么实在,难能可贵啊!”

“咳咳。”

张峦显得很尴尬。

心里在想,你这儿先说我跟以前不一样,接着又说一样!

感情什么到你嘴里都成了车轱辘话,翻来倒去,完全按照你的想法解释呗?

“入席吧。”

李孜省没过分纠缠这些问题,指着前方的暖阁招呼。

“好。”

张峦把一旁的拐杖重新提起来,拄着就跟李孜省往前方走去。

……

……

席桌上。

李孜省当天给张峦准备了一些度数较低的酒,同时也没有劝酒,大概意思是你喝不喝自便,反正今天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一醉方休。

菜过五味。

李孜省方才开启话题:“来瞻,你可知怀公公为何今日在朝会上提到黄河改道之事?”

“愿闻其详。”

张峦一边应付,一边在想。

这事我怎么先前没留意呢?

没事前问问吾儿的意见,现在你开口询问,我只能谨慎应对。

李孜省见张峦很给自己面子,也不拒绝喝酒,便又给张峦斟了一杯,然后幽幽道:“过去这十几年,四海之内大致也算风调雨顺,没经历什么大的天灾**,唯独中原故地,因为黄河水灾一直不得消停。”

张峦颔首道:“这事儿我知道。”

“你知道?”

李孜省抬头疑惑地看向张峦。

张峦叹道:“过去二十年,我都在兴济之地生活……虽说兴济距离黄河有些远,但每到闹灾的时候,就会有饥民沿着运河迁徙而来,这有何不知的呢?

“一到那时候,兴济官府就得安排赈灾事宜,避免地方上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到了后来,南边黄河一决堤,灾民就齐刷刷往兴济跑,或许是觉得逃到我们那儿就可以活命吧。”

“呵呵。”

李孜省笑着恭维,“来瞻,你在民间几十年,对百姓疾苦了解甚深,难怪能成为一代治世良臣。”

张峦被这一番褒奖之词羞臊得有些无地自容。

心说,感情我过去几十年底层生活,却成了你眼中的磨砺?

为了巴结我,你还真是费尽心思,净找好听的话说啊!

要说变,你李某人变化更大,以前可没这么多马屁话。

真要论起来,还是以前咱交往的时候,你作为上位者,感觉更为真诚。

李孜省继续道:“前朝时,黄河水灾频繁,先皇一直想完成黄河改道,奈何因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太过巨大,加上朝中存在阻力,导致这件事一直未能落实。”

“嗯。”

张峦点了点头,随即拿起酒杯仰头就喝。

李孜省诧异地问道:“你怎还自己喝上了?”

张峦闻言,眼神从涣散变得凝聚,有些尴尬地道:“我还以为自便呢。”

“嘿,你还真是个实在人,那咱就自便,各喝各的。”

李孜省笑着又给张峦面前的酒杯斟满酒。

张峦道:“李尚书,你继续说,我对朝事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急需你指点。”

李孜省道:“有些事,其实朝臣知晓的也不多,因为先皇染恙前,经常召见我,跟我说许多过往,我才比别人更多了解到朝廷的秘辛。先皇对于黄河改道之事一直记挂在心上,或许多次在太子面前提及,所以陛下才会这么上心。”

“哦。”

张峦恍然大悟,感慨地道,“这对对上了,咱这位陛下,可是个仁孝之君,登基后想做点儿实事,以告慰先皇在天之灵,还能造福百姓,故促成黄河改道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李孜省微笑着点头:“就是这意思。”

张峦迟疑道:“可是……”

“来瞻,我知道你的意思……黄河改道如此大的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古以来,但凡涉及大江大河改道,多半是经历过惨痛教训,比如说大河决堤,洪水泛滥,泽国千里,最后河水自行改变流向,找到一条更适合其入海的通道……但也正因为如此,每次改道也都意味着白骨累累,生灵涂炭啊……”

李孜省说这话的时候,突然变得感性起来,眼眶都有些红了。

张峦心道,这些话从你李孜省嘴里说出来,可真不容易。

李孜省再道:“先皇曾派人到地方上多次进行勘探,挑选了一些能完成黄河顺利改道的备选方案,可惜一直都没有上佳的策略……你也知道,这黄河跟其它河流可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张峦赶紧问询。

李孜省好奇地反问:“你学识渊博,又精通谶纬之术,难道对地理没有研究?”

张峦强行挽尊:“我……不知李尚书说的是哪一点,这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吧?却不知哪些才是重中之重。”

“嗯。”

李孜省接受了这个说法,耐心解释,“黄河泥沙太多,每年下来,都会有大量沉积,导致疏通河道的任务变得极其繁重,河堤不堪重负也是经年累月累积的结果。”

张峦点头:“我明白了,这一次水灾过去,等下一次水灾再来,只会比上一次更加严重,因为泥沙淤积得更多,导致河床变得更高,甚至成为陆上悬河?”

“对。”

李孜省重重地点了点头,道,“且黄河水灾以桃花汛居多,这跟其它的大江大河是不一样的,而往往桃花汛时又是北方各地春播时,一时难以征调太多的劳力去河边守护堤坝和进行加高加固处理,这就导致每次的水灾都来得那么猝不及防。”

张峦道:“这倒是,春播时哪家会愿意接受朝廷摊派徭役呢?不但黄河,就算是兴济本地的河流,也会涉及水灾的防治,有时也会大量调拨人手参与……黎民百姓不胜其扰啊!”

李孜省笑道:“那不就得了?谁都想一次性根治,但现实哪里有那么容易?我也在想,要是来瞻你能帮陛下完成这一切的话……”

“啊!?”

张峦大吃一惊,连忙摆手,“李尚书,莫要言笑,在下何德何能?我对于治水等事可说是一窍不通。

“再则说了,先皇时规划那么久,最终不也是无果而终吗?”

李孜省道:“正因为先皇曾派人去实地勘察过,还特意跟我说过这件事,我才会留意,今天也才特意与你商谈。

“情况就是这样,先皇时派去勘察的人,以及他们调查出的结果,还有哪些人是做实事的,哪些人只是混日子的,我这边可说一清二楚。”

“李尚书,你的意思是说……”

张峦越发疑惑不解了,奇怪地看着李孜省。

“来瞻,这件事,最后还是全得靠你才能完成,不是吗?”

李孜省一脸严肃地说道。

“啊?靠我?”

张峦继续懵逼。

李孜省笑道:“来瞻,你有通天的本领,难道就不能推算一下,黄河从哪里入海,以何种方式入海,能安定个几百年?

“只要你把具体的方案给做出来,我帮你找人去具体执行,至于开销等……虽然庞大,但要是地方上真的能做到一次性根治水患,我相信……就连一般百姓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吧?”

张峦沉吟一下,颔首道:“在下明白了,这重修河道,可以在农闲时节进行,而防灾则必须要在春汛春播时。”

“正是如此!”

李孜省哈哈大笑,确定的同时,又夸奖道:“所以说来瞻你不是不明白,就是不去深思,这不被你一点就透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黄河改道怕是要历经数年,调动的人力和物力的确难以想象,要是真能完成的话,就算不是利在千秋,那也是功在当代吧?”

“对,对。”

张峦心中激动莫名,心想,李孜省这是要送我天大的功劳?

不对!

他要是有本事完成,那为什么不在前朝就替先皇完成?

那先皇对他的信任不就更大了?

这种既耗费钱财,又耗费人力,甚至还需要堪破天机提前找准河道之事……真就不是他李孜省能完成的。

坏了!

差点儿被这老小子给蒙骗了。

张峦心想,难怪他来跟我说这件事呢,原来他并不是想白白送我一场泼天的富贵,而是想从我身上攫取功劳吧?

让我替他成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