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526章 问策

寒门国舅 第526章 问策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526章 问策

知道要是自己主动请缨去治河,就近乎于被流放,从此与高床软枕、香车美人无缘,张峦再也不着急建功立业了。

随后第二天,张峦也没去上朝,却在上午早朝过后,被皇帝派轿子把他接到皇宫内,说是有要事找他商议。

张峦手里拿着拐杖,坐在轿子里,领略宫门内的一切,心里非常得意。

看看。

我女婿乃当今皇帝,我这个国丈进宫都被人抬着走,这是何等风光?

想当初就算做梦,我都不敢想有这种待遇!

“到了。张先生,您慢点儿。”

轿子到了地方后,张峦掀开帘子钻了出来,立马有人过来搀扶。

张峦好奇打量此人:“不知阁下是……?”

来人穿着身紫色绒衣,戴着顶呢子帽,显得年老持重,笑眯眯地道:“敝人戴义,目前在司礼监供职,见过张先生。”

“戴公公?唉!你看我,连司礼监的人都认不全,太过冒犯了,还望见谅。”张峦赶紧直起身,友好地致歉。

戴义笑道:“能与张先生相识,乃敝人的无上荣幸……咱一回生两回熟,以后再见到,不就认识了吗?”

张峦点头:“这倒是,下次再见面,就知道你戴公公……有劳了。”

“您请。陛下在里面有一会儿了。”

张峦随之被请往干清宫。

等张峦抬起头,看清楚前边还有一段路要走,心里有些不爽。

为啥不直接把我抬到干清宫门口呢?

最后这段路,非得让我自己走吗?

张峦杵着拐杖,刚挪了几步,覃吉已出宫门来相迎。

见到老熟人,张峦终于放开了些,等戴义等人离开后,张峦才小声问道:“覃公公,那位戴公公是什么来头?”

覃吉看了戴义的背影一眼,微笑着介绍:“戴公公乃新任司礼监秉笔。”

“哦,不知现在司礼监内有几位秉笔?”

张峦随口问道。

“呵呵。”

覃吉笑了笑,没有作答。

张峦微微一怔,随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么问是不是太过冒昧了?”

“这……”

覃吉迟疑了一下,道:“您老或许真不该问,内外有别,这些打听来有何用?哦对了,陛下刚下旨,韦泰韦公公即日起于京师赋闲养老,特意安排了屋宅廪食等,眼下已由怀恩怀公公出任掌印之职。”

“啊!?”

张峦一听,我才几天没入宫,内廷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怀恩就这么上位了?

不过再一想,又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

张峦心说,怀恩始终德高望重。

我早就看出来了,近来皇帝只听他的,朝堂上也多是他在发言,果然最后还是由他来执掌内廷队伍。

“那……覃昌覃公公呢?”

张峦很好奇。

司礼监掌印太监卸任,按照内阁的规矩,照理是次辅大学士顶上去,对应宫里边应该也是由首席秉笔太监顶上掌印之位才对。

但现在明显怀恩跃级了!

覃吉摇摇头道:“维持原状,还是由他来提督东厂。”

“那……”

张峦仔细琢磨了一下,忽然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么看来,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内廷又恢复以前的样子了。”

“您是指……?”覃吉想了想,随即灿烂一笑,“说来也是,这正好跟一年多以前司礼监的格局对上了。”

张峦赶忙恭维:“这不覃公公已上位了吗?想来您老在司礼监中,也算是德高望重了吧?”

覃吉赶紧摆摆手:“老朽能力不及,正在学习如何处置政务,以便更好地帮到陛下。”

张峦心说,你这学着学着,才几天就成为司礼监的三把手了……是不是下一步随随便便就要当首席秉笔?

以后你要是大权在握,可别忘了我这个老熟人!

……

……

干清宫内。

朱祐樘仍旧在批阅奏疏,知道张峦前来,他还特地起身迎接,把张峦请到一旁的椅子前坐下。

“陛下,臣站着说话就好。”

张峦恭谨地说道。

“坐下来才好说。”

朱祐樘笑着道,“有点儿事想跟岳父商议一番,也是心中记挂,实在是不吐不快。”

“啊!?”

张峦神色略微有些紧张,赶忙为自己辩解:“臣某些方面确实做得不太好,唯叹身体不允许,但臣已经在尽力做了。”

朱祐樘眨了眨眼睛,一脸好奇地问道:“岳父,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呢?”

张峦看看一旁的怀恩,试探地道:“陛下不是在说梁芳等人的案子么?”

“梁芳和韦兴……”

朱祐樘摇头,“他们的事情不用着急,我想说的也不是这个!”

怀恩笑道:“张先生,做事不用太过心急,梁芳又跑不了,案子就算是拖过年都行。陛下的意思,应以怀柔的策略对待涉案人等,您代表陛下把大多数人的罪行给减免了,已算是达成了陛下的意图。”

朱祐樘颔首:“怀大伴说得没错,岳父已经做得很好了。要是换作我来,可能到现在……事情还悬而未决呢。”

张峦显得很惭愧:“臣没做什么事,不敢接受陛下如此赞誉。”

朱祐樘微笑道:“我是想跟岳父你说说治河之事。”

“治河?”

张峦一下子愣住了。

怎么现在谁都想跟我聊治河?

本来我挺感兴趣的,但被我儿子好一通吓唬后,现在我就抱着混吃等死的心思,治河那种名留青史的壮举,还是留给别人去做吧。

我一个半身入土的老人,让我去干辛苦活,就为了攫取功名?

不好意思,我可没有那么伟大的奉献精神。

朱祐樘道:“有关黄河频繁发生水患之事,岳父都知道吧?”

“这个……”

张峦先看了看怀恩,见对方也笑眯眯往自己这边看,这才低下头回道,“臣市井出身,又长居运河沿岸,怎会不知情呢?黄河最近连年水灾,又是春汛又是夏汛的,把百姓折腾得不轻。”

朱祐樘点头:“父皇在的时候,就一直说,要重新规划黄河河道……我想替父皇完成这个心愿。”

张峦问道:“陛下,河工之事耗费巨大,朝廷目前承担得起这么大的开销吗?”

“让怀大伴说吧。”

朱祐樘显然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或者说,他也是被挑拨的那个。

随即他便把问题抛给了侍立一旁的怀恩。

怀恩介绍道:“张先生,是这样的,治河开销,以及人力物力等基本上都是地方所出,这件事能给地方上带来巨大的利益,想来会获得官民的一致支持。”

张峦苦笑了一下,继续问道:“地方上对于治河,真有这么大的决心?”

“岳父,你这话是何意?”

朱祐樘不无诧异地问道,“看来你对此事有所了解,可以说来听听吗?你见多识广,听取一下你的意见,或许可以弥补我在这方面的不足。”

“啊?”

张峦一时有些尴尬。

他心想,还好先前李孜省,还有吾儿延龄,已跟我提过治河之事,正反两方面都有所阐述,算是提前给我打了小抄。

不然今天我来面圣,骤然听到这个问题,啥都回答不了,那不丢人现眼吗?

张峦定了定心神,朗声道:“陛下,臣只是有一些浅见。”

“说吧。”

朱祐樘急切道,“先前怀大伴也说了一些。”

张峦谦虚道:“臣可不敢与怀公公这样见识广博的人相比。臣的想法是……这黄河治灾,往往都具备一定滞后性。”

“何为滞后?”

朱祐樘好奇地问道。

“就是说……得发生规模很大的水灾后,才能让朝廷和地方官民,下定决心做那改造之事……”

张峦娓娓道来,“这几年虽然黄河沿岸一直都有灾害发生,但远没到让地方上承担不起的地步,所以要重修黄河河道,只怕从朝廷到地方,能得到的响应寥寥。”

朱祐樘皱眉:“岳父这话跟怀大伴说的倒有几分相似。”

“是吗?”

张峦心中庆幸不已。

还好还好,能把我跟怀恩这种人看齐,这已充分体现出我的价值了啊。

再看怀恩。

果然怀恩看过来的目光,变得慎重了许多。

这就说明,人家开始尊重我了。

终于可以抬起头,扬眉吐气。

朱祐樘续道:“可是我始终想不明白,既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为什么非要等大灾后再去治理呢?非要死伤遍地,灾民无数,从上到下才能坚定治河的决心吗?”

张峦道:“恐怕只能如此。毕竟黄河治灾跟旁的地方不同,黄河以春汛为主,到了夏天多雨时节,反倒是南北的江河更容易闹水患,而此时黄河水患……却不常见。”

怀恩赶紧附和:“诚如张先生所言,春灾治理,与农忙重合,会给地方上带来诸多不便。”

朱祐樘点了点头,像是明白了什么,又问:“请问岳父,黄河改道的难点在哪里?”

怀恩笑看张峦,那小眼神好似在说:来吧,又到你表现的时候了。

张峦这下更有底气了,直接用“眼神杀”回怼,好似在说,你瞧不起谁呢?

你要是出门带小抄,也不会胆怯啊!

这就得说我张某人运气好,身边有懂行的人,随便胡诌几句都能应付得了场面事。

张峦正色道:“陛下,以臣所见,黄河改道最重要的并非是需要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反而是河道选址问题。”

“嗯。”

朱祐樘点头,“你继续说。”

“可是呢,没有经历过大灾,黄河没有自行选择入海的途径,想自行挖掘一条河道,这并非一件易事。自古黄河改道通常都是发生在大规模决堤后,由其自由选择流向,再以其流向来规划河道。”

张峦从容回道。

朱祐樘道:“要是河道规划得不好,的确会出现问题,就算把黄河水引过去,也未必会很通畅,很可能几年后……又会因为地势等问题,导致河道泥沙重新淤塞,再次出现水患,是这意思吧?”

张峦笑道:“陛下英明。”

朱祐樘点了点头:“看来应该先派人去地方上勘察,以寻找最佳的河道选址方案。接下来呢?”

“如果选好了河道地址,就要动工了。”

张峦道,“江淮之地,冬天也是会上冻的,挖掘河道只能趁着入秋前,或是开春后……但因为开春后马上就会面临大灾的考验,时间非常紧迫,想赶在来年春汛前完成……这……”

朱祐樘赶紧道:“没有那么急,只要未来几年能修好,都是可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