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553章 评点

寒门国舅 第553章 评点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553章 评点

张府。

面对怀恩疑惑的目光,张峦道:“王恕是好是坏,是否适合吏部尚书的职位,我没法给出准确的判断。要实在不行,用个吏部的老人来充任这个职务应该也是可以的。”

“您的意思是说……”

“我指的是耿裕,他之前不就是吏部尚书吗?这还是旁人跟我举荐的,我觉得没什么不妥,就列入候选名单了。”

张峦回道。

“旁人?是令郎吗?”

怀恩当即便问,等话问出口后,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冒昧,赶紧道,“不好意思,这是很私人的话题,老朽不该多问……”

张峦笑道:“怀公公见外了,这没什么好隐藏的……其实是李孜省跟我举荐,说要是有人问及吏部尚书的人选,让我不妨考虑一下耿裕。”

怀恩大为惊诧,不敢置信地问道:“乃李孜……尚书,他提出来的?那您可知晓,此二人间有着宿怨?”

“知道啊。”

张峦回答此问题时,显得很随意,一摆手道,“我以前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李孜省他自个儿说的。他跟我讲,以前他跟耿裕间矛盾重重,但一定别让我因此而有所介怀,该举荐贤能就大力举荐,至少昔日耿裕在吏部尚书的位子上,做得还是挺好的。”

“李尚书真这么说?”

怀恩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有些迷糊了。

心里在想,你说的是实情么?

按理说李孜省是绝对不会说这话的,就算他真说了,那眼前的张国丈又是以怎样的心态,把这件事和盘托出,让我知晓呢?难道他不知道我对李孜省这个人有着极大的芥蒂,甚至于水火不容吗?

张峦道:“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我的理解是,他现在一心想寻求平稳过渡,也想帮陛下尽快巩固统治,所以便推荐贤能,不再避忌之前是否有仇怨。”

怀恩笑道:“经您这一说,还真是。”

嘴上虽这么讲,他心里想的却是……你可真会替李孜省开脱。

李孜省要真是这种豁达无私之人,就不会得罪那么多朝官,导致现在人人喊打的局面,或者他就是在惺惺作态,表演给你看的吧?

张峦道:“我的意见就这么多,首选耿裕,要实在不行,就加个王恕。当然王恕那边,我举荐他更多是出自其名望高的缘故,我对此二人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属于一家之言,跟不跟陛下提了……全看怀公公您抉择。”

怀恩赶紧道:“既是陛下让咱家来问的,且现在都已经问清楚了,岂能不如实回禀?耿裕、王恕……张先生,您应该知道这二人的为人吧?”

张峦摇头道:“我说过,我不知道。”

“那您总该明白,他们对您应该是怎样一个态度吧?”

怀恩又试探地问道。

太反常了。

你说你张峦推荐这俩人,都是外人眼中……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那种耿直大臣。

你不会以为他们会像李裕等六部尚书那么好对付吧?

他们回朝后,要是想立威,肯定会先拿你开刀。

什么举荐之恩……他们为了所谓的大义,才懒得理会呢。

哪里会跟我这种老实巴交的人一样,承蒙你的恩德,就对你客客气气,甚至从来没想过要把你给整垮呢?

张峦道:“知道啊,反正我在朝时日不会太长,连吾儿都说,我这性子适合在五军都督府供职,成天混吃等死就行。”

“话可不能这么说。”怀恩笑着摆摆手道,“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陛下也是这么认为的。”

张峦摇头叹息:“我可当不起……我就是个普通人,区区监生而已,还肄业了,就让那些更有本事的人来辅佐朝政,我……安心当个闲人吧。”

……

……

干清宫内殿。

朱祐樘坐在案桌前,面前是堆成小山一般高的奏疏,而旁边的覃昌和覃吉正在帮忙整理,甚至连刚进司礼监的一众佐官也忙碌个不停。

皇帝勤政,连同下面做事的人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陛下,张国丈推荐之人,乃前南京兵部尚书王恕。”

前来复命的怀恩恭敬地说道。

“王恕?”

朱祐樘仔细回想了一下,问道:“是那个在民间官声不错,甚至连在京官员都交口称赞的王恕王介庵是吗?”

怀恩微笑着回答:“是啊,陛下,连您都知晓此人?”

“以前听东宫的先生提及过,说是即便他人在南京,但父皇对他的奏疏仍旧很重视,有时候甚至他的奏疏没来,所有人都在等,甚至以他所奏请的内容以确定事情是否能推行,足见其能力不俗。”

说到这儿,朱祐樘道,“但是我没记错的话,他年岁应该不小了吧?”

怀恩道:“是啊,陛下,他已年过古稀。”

“那他为什么一直没有到京来任差,其在部堂的履历基本都在南京呢?”朱祐樘问出个看似很刁钻,却在他自己看来一针见血的问题。

怀恩一时间也无从应答。

朱祐樘问道:“那……怀大伴你觉得我岳父这个人选推荐得如何?”

“这……”

怀恩仍旧保持了谨慎的姿态,“奴婢不好说,要是陛下觉得此人可用,或是想知道他是否可用,大可回头拿到朝会上公开讨论,在廷推的时候,适时把人提出来便可。”

“好。”

朱祐樘点了点头。

怀恩突然想到什么,又道:“哦对了,张国丈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人选。”

“哦?是谁?”

朱祐樘本来已经重新拿起笔,准备批阅奏疏,闻言又重新看了过去。

“乃前吏部尚书耿裕。”怀恩道。

“耿裕?我记得他曾长期担任经筵讲官,又在国子监任职多年,后在吏部尚书任上被父皇厌弃,驱逐出京,此前刚调任南京兵部尚书,此人……”

朱祐樘本想评点几句,但随即摆摆手道,“一并拿到朝会上去说吧。看来岳父他确实是用了心了,我不过是临时想到这件事,他就能给出不错的人选供我参考。看来以后有事情,确实可以多问问他的意见。”

……

……

皇帝的无心之言,让怀恩心中生结出疙瘩来。

连最着紧的用人之事,今后陛下你都会问张峦的意见!?

那不就跟当初的李孜省一样了?

还真是有什么样的父亲,能生出什么样的儿子。

“怀公公,那张国丈还真是不拘一格,竟能想到重用前南兵部尚书王恕……你说他怎么想的?”

覃昌跟怀恩一起回司礼监值房,路上,覃昌直言不讳地问道。

怀恩脸色显得很平常:“张国丈心怀坦荡,他推荐贤能有何不可?”

覃昌笑了笑,摇头道:“他又没跟王恕接触过,怎知道这个人贤能?名声这事儿,向来是做不得准的。”

怀恩面色有些阴沉:“其实说起来,张国丈自己也是这么说的。”

“他说什么了?”

覃昌这下有些好奇了。

“以张国丈所言,他对王恕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之所以会举荐,是因为此人官声很高。我猜想,是因为先皇时用的是李裕,但暗地里却以李孜省的用人意见为先,这导致朝中有关升迁任免等事,请托的情况非常严重。

“所以在张国丈看来,找个不接受请托,且大公无私的人到中枢来做这个吏部尚书,对大明朝吏治的清明和稳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怀恩一通分析。

覃昌听完后不由目瞪口呆,问道:“张国丈是这个目的么?”

“否则呢?”

怀恩脚下丝毫也并没有停顿,只是把头斜过去打量覃昌,道,“他跟王恕之间谈不上任何私交,怕是连面都没见过,更无私下里的沟通。且王恕这个人最恼恨他人请托办事,绝对不可能去求一个外戚帮他运作到京城来当尚书。”

覃昌苦笑道:“这倒是,他明明都退了,年岁又那么大,颐养天年都来不及,怎会自找麻烦呢?”

怀恩满含深意地问道:“那你又认为,张国丈是出自怎样的目的,才会提出要以王恕来做吏部尚书呢?”

“这……”

覃昌一时无言以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