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577章 对人不对事

寒门国舅 第577章 对人不对事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577章 对人不对事

司礼监。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覃昌有意支开了正在那儿整理案牍的萧敬,以便给他和怀恩单独相处的机会。

怀恩早就察觉到覃昌今天的态度不同寻常,却也没有揭破,等人都走干净后,见覃昌过来,他才问道:“有事吗?”

覃昌从怀里掏出一封书函样的东西,皱皱巴巴的,显然不知经手过多少人了,小心翼翼地递给怀恩:“您瞅瞅吧。”

怀恩老谋深算,自然不会随便去看一封来历不明的书函,他甚至都没有伸手去接,直接便问:“这是何物?”

“乃是梁芳写给李孜省的书函,与之商议推动易储大计,让李孜省暗中相助,并提出诸多筹谋,不可谓不详尽。”

覃昌谨慎地道,“这也是东厂最近才发现的证据。”

怀恩摇头道:“到底是最近才发现,还是早就发现了,却压着迟迟不肯拿出来?”

说完,他象征性地把信接了过去,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一松手信便落到了桌面上,却未伸手去接。

覃昌愣了一下,随即解释道:“您也知道,李孜省一直都是以扶持新君上位的大功臣自居,这才能保住今日今时的身份和地位……但问题是,如今虽然有了罪证,但这信仅仅是梁芳单方面写给李孜省的,不见李孜省回信,且后来李孜省也并未按照这信上的约定来做事。

“您要是不亲自看上一眼的话,怎知晓是否有必要上报给陛下知晓呢?”

怀恩一听就抓到了问题的重点,微笑着说道:“不管最后李孜省是否按照信上的内容去做,只要把这信交给陛下,让陛下知晓有这么回事,那陛下对李孜省的信任可说就是荡然无存了。”

“这……”

覃昌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怀恩道:“梁芳和李孜省过往的恩怨,朝堂上下全都知晓……梁芳倒台还是张国丈和李孜省联手推动的结果……因此,说梁、李联手密谋推动易储,确实有些牵强附会。”

说到这里,怀恩只能从桌面上拿起信件,打开来仔细查看。

很显然,怀恩也是“懂规矩”的。

覃昌把这封信拿出来,告诉他里面大致的内容,而他故意不看,也就等于是不准备经他之手报给皇帝……但等回头覃昌自己把这件事上报,当皇帝征询他怀恩的意见时,他却表现得茫然无知,皇帝也会心生隔阂。

怀恩心里很清楚,现在的他,等于是被覃昌胁迫着看这封信。

等一字一句看完后,怀恩叹息道:“梁芳只是说让李孜省在朝中造势,要为兴王摇旗呐喊,却并未提及与李孜省之间有什么盟约……以这封信来状告李孜省,或是直接查办他,还是太过牵强了些。”

覃昌心有不甘,问道:“那意思是,咱不报上去了?”

“咦?你怎么想的?我说不报,你就真不报了?”

怀恩闻言皱眉不已。

显然怀恩从上次覃昌帮他找张峦治病,就对覃昌产生了一定的疑虑,只是这件事的初衷,毕竟是覃昌出自明面上的好意,所以他不好意思直接翻脸。

但这次情况却不同。

覃昌明显有利用他怀恩,去对付李孜省的意思。

覃昌恭敬地道:“我全都听您的……”

怀恩笑着摇头:“你且说,你到底是想针对李孜省,还是针对站在李孜省背后的那个人?以我对你的了解,就算李孜省坏到根子上,你也不可能有这么强烈的进取心……这完全不像你平日的作风。”

“这……”

覃昌神色显得很为难,摇头轻叹,“怀公公,非得明说吗?”

怀恩淡淡一笑,问道:“你不明说,来找我作甚?”

覃昌一咬牙,好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梗着脖子道:“那我就明确说了吧……咱这些人难道不需要为您走之后,朝堂的格局着想吗?”

“你且细说一番。”

怀恩脸色谨慎,并没有马上表态。

“你如今健在,人的名树的影,那张国丈只能韬光养晦,表现得从来不与人争,安守本分,但要是您走了……”

“不用说什么走了,直接说我死了吧!”

怀恩一扬手道。

“是是是,若是您老入土为安了,张国丈又入阁,位列宰辅,甚至当上了首辅大臣,光凭如今司礼监几人,谁能与之抗衡?

“如今陛下有什么事,都会先征询您和他的意见,等您走后,陛下遇事会先听何人的意见?”

覃昌一脸憋屈之色。

“可以理解!”

怀恩微微颔首,随即问道:“所以,你想拿梁芳和李孜省勾连之事发难,拔出萝卜带出泥,让张国丈无法在朝中立足?”

覃昌赶紧辩解:“什么无法立足,那位爷毕竟是皇后之父,也乃我大明当下真正的外戚,未来的顶级勋臣,咱是可以让他把路走窄,却无法做到走绝啊!他以后始终还是要位列朝班,唯一的区别就是从文臣做到了武将,仅此而已。”

怀恩神色淡然,继续问道:“就算这位张国丈未来只是个外戚,但只要陛下不时叫他入宫来征询一下他的意见,直接跳过朝议,你就算能领衔司礼监,挡得住吗?”

“这……”

覃昌犹豫了一下,道,“看来怀公公您也详细考虑过这件事。在下认为,即便真如此,也好过于让其直接成为大明的宰辅,让他名正言顺地控制朝堂上下的方方面面……如果只是私下里给陛下出谋划策,作为幕僚存在,并不见得能影响多少朝廷大局。”

怀恩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问道:“看来你做事还挺坦诚的,只是针对人,并不对事,是吧?”

“是啊……呃?”

覃昌刚觉得怀恩是在夸自己,但仔细一想,这哪里是夸奖?

分明是在讽刺他!

对人不对事?

那不就正好说明,无论张峦做的事好与坏,就因为他外戚的身份,就必须要否认他所做的一切?

怀恩笑眯眯地问道:“那你说说看,针对这封信,针对李孜省,你打算接下来怎么做?”

覃昌收摄心神,回道:“还是要报上去,让陛下知晓李孜省两面三刀的嘴脸,再将他之前贪赃枉法之事如实相告,让陛下来决断。我想,这也是身为东厂提督,应该做的事吧?”

“没错,你提督东厂,遇到朝中官员所行违背宗旨法度之事,的确不能因为其身份如何而有所隐瞒,无论如何都该让陛下知晓。”

怀恩说到这儿顿了顿,随即再次好奇地问道,“那你又准备如何将这把火蔓延到张国丈身上呢?”

覃昌一脸笃定地道:“只要李孜省出事,以张国丈与其的良好关系,断不会坐视不理,到时他肯定会替李孜省四处游走。”

怀恩皱眉问道:“这样就行了吗?”

覃昌再道:“还有就是张峦之子张延龄,利用宫禁内的宫人行那织布之事,扰乱了京师布帛行情,做那欺行霸市之举,甚至导致皇室与民争利,令天家蒙羞,可一并参劾。”

“哦,你连张家小公子都不打算放过?看来你准备得很充分嘛。”

怀恩意味深长地说。

“错了。”

覃昌摇头道,“此事乃内阁的刘吉发起,并非在下所为。”

“刘吉?他怎么想的?居然主动掺和进内宫事中来?”

怀恩问道。

“其实……他与在下的想法不谋而合,都不想让张峦入阁,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张峦以外戚之身,扰乱朝纲!

“这张峦,只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忠直罢了,想他所交往之人,竟是李孜省这般公认的奸邪道士,便可料定其做事并无多少底线,将来其所为,或许比之李孜省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只是其现在尚未掌权,故意表现出副低姿态而已!”

覃昌继续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在下所做这一切,并非是出自私心,全为大明朝堂的将来着想……怀公公,以前指望您在朝,能彻底压制他,但如今嘛……唉!光想想就让人难过不已。”

怀恩笑了起来:“你是不是觉得,当初我不在朝时,你和韦泰联手都没斗过张国丈,所以若是我死了,你们觉得自己照样斗不过,才会抢先动手,把他拉下马来?”

“这……”

覃昌听了这话,觉得怀恩是在揭自己的短,不好意思接话。

“好吧!”

怀恩摇头道:“这事你就当我不知道,你想怎么做怎么做。至于是否报给陛下,全都由着你去……

“当然,也是时候查查,当初推动易储这件事上,李孜省到底参与了多少,或者……他至少是知情不报!想来,通晓事理的张国丈完全没理由偏帮一个……曾经有意加害他女儿和女婿的人吧?”

“是,是。”

覃昌听明白了怀恩话中的重点,露出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笑着说:“正所谓打蛇打七寸,既然张国丈的弱点在李孜省身上,那眼下我们只针对李孜省所为之事进行攻击,暂时先不忙牵扯到张国丈身上……

“等顺利拔除了李孜省这根钉子,剪除了张国丈的羽翼,我们再进行下一步。您老放宽心,这分寸,在下还是能准确掌握住的,不会辜负您老的期望!”

……

……

张峦继续窝在家中装病。

只不过是感染一点儿小风寒,张峦就非要说得自己病情很严重,其实就是为不上朝或是去户部衙门或者翰林院应卯找借口,然后就猫在家里不出门,一连两天都优哉游哉躲在别院,赏舞听小曲儿,哪里都不去。

偶尔还会拿出儿子所编话本和戏文瞅上一瞅,找点儿乐子。

这天下午,庞顷突然登门来访。

“庞先生,这是李尚书又有什么好去处,给我安排好了么?”张峦面带期待之色,眉飞色舞地道,“说起来,为了准备这突如其来的好事,这两天我一直都待在家中,那叫一个养精……韬光养晦啊!”

“我此行并非是为这个……”

庞顷先解释一句,随即哭丧着脸,急不可耐地道:“张先生,大事不好,道爷突然被下诏狱了……你如论如何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啊!”

“什么!?”

张峦大吃一惊,霍然站起,急切问道,“几时发生的事?李尚书为什么被抓?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你快说来听听!”

庞顷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促地说:“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现在连打听都没地方打听去……

“乃锦衣卫指挥使朱骥亲自到银台司衙门抓的人,倒也没动枷锁,只说是请道爷回去问话……人刚走约莫半个时辰……

“我也是在城外做事时听说的消息,当时人都被吓懵了,赶紧找人打听状况却不得要领,这不只好来找您帮忙了?”

“哎呀,这两天我卧病在家,外面的事……还真是一无所知……这样吧,你先等等,我把小儿子叫回来商量商量。”

张峦一点儿都不蠢。

李孜省居然会被直接投入诏狱,这事肯定不会小。

如果这会儿不找小儿子商议,自己莽撞就跑去打听消息,甚至参与其中的话,很容易被人所趁。

“啊对对对,必须得请二公子出马,帮我们好好参详一番!”

连庞顷似乎都觉得张峦眼下这处置策略还挺靠谱的。

至少有事真的在想办法。

能找张延龄来出谋划策,似乎就是眼下最好的应对办法了。

随后张峦出去吩咐一声,让常顺立即去找小儿子张延龄。

“庞先生,在事情发生前,有什么端倪吗?”张峦问道,“我是说,提前真就一点儿风声都没有?”

“确实没有啊……道爷是在衙门口被直接带走的,很多人都亲眼看到了。”庞顷苦笑道,“最近道爷做事很勤勉,朝中事务一件耽搁的都没有。”

张峦迟疑道:“会不会跟内阁首辅刘吉有关?先前李尚书分析过,说可能是刘吉在暗中算计我。没想到,那厮竟同时在算计李尚书?”

“刘吉?”

庞顷显得很意外。

张峦想起什么,猛一拍大腿,道:“哦对了,还有刑部尚书杜铭,这些人居心叵测,很可能是一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