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88章 一环套一环

寒门国舅 第88章 一环套一环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88章 一环套一环

第88章 一环套一环

寒冬腊月。

临近年关,昼短夜长。

庞顷一直到上更时分才回到李府,随即就被传唤到李孜省书房。

但见李孜省正在写一份东西,却不像正式的奏疏公文,更像是份草稿。

庞顷立在旁边看了很久,一直等李孜省写完,他才凑近。

“道爷。”

庞顷恭敬行礼。

李孜省微笑点头:“回来了?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庞顷如实回答:“带张监生去看过宅子。宅院挺雅致的,不过因为年久失修,的确有很多处需要修葺,或要耗费些工时。”

李孜省毫不在意地道:“只管到账上支取银子,数字你看着定。”

在拉拢张峦方面,李孜省完全是不计成本。

当然,给这么多,居中调度的庞顷也能捞到不少好处,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嘛。

“他说了什么吗?”

李孜省站起身问道。

庞顷道:“说的话不少,但多是逢迎和恭维之辞,似乎并无高深见解。道爷,以在下观人的经验,此人或只是个市井之徒,未必有通天的本领,以后未必能帮到您。”

“呵呵。”

李孜省笑了笑,连连摆手,意思是不同意庞顷的看法。

李孜省道:“炳坤,你跟随我多年,见过的人是不少,但大致分为两种。要么是朝中道貌岸然、自诩清流的儒官,要么就是像邓常恩那般同样出自市井,靠夤缘攀附而晋升高位的小人。

“你觉得,张来瞻是他们中的一种吗?”

庞顷仔细想了想,摇头道:“不是,似乎介于二者之间。”

“那不就是了?”

李孜省颇显得意,似乎为发掘出张峦这个宝藏而沾沾自喜,“他出身士林,却不为士林所容,半生劳碌却穷困潦倒,因而也如升斗小民一般有攀附天家的野心,再加上有几分能耐,这正是我所需之人。”

庞顷道:“但……就怕他野心太大,以后不好控制。”

李孜省笑道:“伱想,那自诩清流的儒官,会与我等为伍吗?市井小人一旦上位,通常都不择手段,与我根本就不能和平共处。

“唯有来瞻,他上来目标就很明确,不为当官,一心做国丈……呵呵,这样的人可真少见,若他当了国丈,与我共处互不侵害,又能互通有无,相互帮衬,岂不美哉?”

庞顷担心道:“若他真当了国丈,做事便可跳过道爷您了。”

“你这话可就说错了。”

李孜省来回踱步,道,“若他真将女儿嫁到东宫,他就成了大明说话办事最应该小心谨慎之人,因为届时所有人都会盯着他。

“以其读书人身份,岂敢随便说那怪力乱神之事?

“至于泄露天机,他就不怕危及朝中儒官的利益,被群起攻之,甚至影响他女儿东宫太子妃之地?”

“自古以来,谶纬之事都遭人忌讳,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牵连甚广,包括太子刘拒在内数千人伏诛,有此前车之鉴,来瞻肯定会低调做人,就算在天机上有所发现,也只能假借我手。”

庞顷到底是举人出身,仔细想过后,点头道:“道爷所见深远,在下远不及也。”

李孜省仍旧是一脸得意之色:“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我都不愿与之相处,反倒来瞻这样,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如你所言介乎二者之间,才最为可靠,他需要我,又不完全仰仗于我。

“来瞻从一开始就能将这一切厘清,单就说他这见识就非一般人可比,又怎会是个市井之徒般的小人物呢?”

庞顷拱手道:“是在下眼拙。”李孜省笑了笑,随即将桌上那张纸拿起来,递给庞顷:“你不眼拙,我初见来瞻,也觉得他说话办事水平低劣,有些不放在心上,谁知长久相处就发现他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连连给人惊喜……你再看看这个。”

庞顷接过来,马上看上面内容。

李孜省解释道:“这是给钦天监的一张条子,让钦天监的人做到人人心里有数,若是陛下问及泰山这场地动,他们就按照我所说上奏。”

显然李孜省已经在规划下一步行动,那就是如何利用这场泰山地动来为自己谋求政治资源。

“道爷,您是说,咱要成全东宫,助他稳固储君之位?只怕如此,会引得陛下对您产生嫌隙,被人趁虚而入。”

庞顷以幕宾的身份,劝说道。

李孜省道:“泰山自古便象征国朝社稷江山,因在东方,也与东宫国本紧密相连。如今泰山地动,正是上天降下警示,让陛下轻易不要动易储之心,我如此上奏,不过是尽臣子之本份,何错之有?”

庞顷道:“可朝中上下,从陛下到阁老,再到六部中多数大臣,似乎都不太向着东宫。”

“你是说,我会成为众矢之的?”

李孜省摇头轻笑,“错了,错了,我的意见才是他们的风向标,一个个都是墙头草,有何原则可言?

“我助太子稳固储君之位,功不在当下,而在将来……这点你都看不透吗?”

此时庞顷已经看出来了,李孜省这是仗着自己准确推测出两次地震,成为人人眼中的活神仙,再利用这层身份为自己谋求将来。

在成化朝,李孜省的官基本做到头了。

李孜省为了以后也能享受今日的荣光,自然要在储君身上下本钱。

庞顷道:“泰山地动,也可说是上天对太子不甚满意,乃更迭太子的预兆。如今事是您推测出来的,怎么个说法,都在于您一面之词,陛下都会听取,朝中人也不敢有异议,您又何必逆圣上之意而为呢?”

“唉!”

李孜省叹道,“你以为我不想吗?但陛下要立的是邵妃之子,我与他们母子也无甚往来,何况他们还有陛下和万贵妃相助,我帮了他们母子,他们真会记我的好?”

庞顷想了想,道:“也是,太子如今势单力孤,无依无靠,他定会记得您的恩情。”

李孜省笑道:“还是你懂我……要帮,就帮那种身处绝境,且羽翼未丰者,自古以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样太子将来必然会倚重于我,就算再不济不还有张来瞻相助于我吗?”

庞顷道:“就怕张家女想要选上太子妃不容易。”

“那就要看我怎么出手了。”

李孜省笑眯眯道,“最近太后那边,说要在清宁宫办一场斋醮,经历此番成功预测泰山地动之事,斋醮必然会由我来主持。只要我跟太后稍微那么一提……呵呵。”

“道爷高明,太后娘娘一向站在太子一边,她老人家最希望保证东宫储君之位稳固,您此番又心向太子,在选太子妃这件事上,太后娘娘的意见又占据主导地位,那真就是您说谁那便是谁了。”

连自诩国士的庞顷都佩服李孜省的谋划。

走太子的路径是行不通的,因为太子是储君,身份地位特殊,在没有出来监理国事前,谁跟太子走得近,谁就有谋反的嫌疑。

但跟太后走得近,那就没什么了,反正他李孜省乃道士出身,去后宫办道场,充分利用一下周太后的心思,让周太后帮他孙子选个妃子,一切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眼下最不好办的反倒是陛下的意见。”

李孜省笑容满面,“不过陛下素来信奉天意,我说泰山地动是上天预警,不能易储,陛下就会采纳,到时再以东宫大婚来冲喜,向上天致意……哈哈,那一切不都在我掌控之中了?”

庞顷拱手:“那在下明日一早就将此份东西送到钦天监去。”

李孜省道:“还要让钦天监的人留意,若东宫再有书函传出,一定要及时送给要传达之人。我做这一切,不但要帮太子,还要让太子知道前因后果,这才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是。”

庞顷心里也非常高兴。

因为李孜省得势,意味着他以后可以长期在京城横着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