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97章 缘尽于此?

寒门国舅 第97章 缘尽于此?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97章 缘尽于此?

第97章 缘尽于此?

姐弟二人进到房间。

张延龄替张玗把信打开,随意瞥了几眼便递了过去,道:“姐,你识字,应该知道他所写内容吧……”

张玗没精打采地坐在那儿,耷拉着脑袋,闻言问道:“延龄,你帮我去跟爹说说,看看事情能不能有转机,行不行?”

在婚姻大事即将泡汤,前途一片灰暗的时候,张玗似乎只能求目前在家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弟弟前去说情。

“姐,你放宽心就好,爹只是说气话罢了……能嫁到东宫固然好,若实在嫁不了,有达官显贵上门来请求联姻,以咱爹的性格,伱觉得他会拒绝吗?别开玩笑了……”

张延龄一点儿都不在意张峦放出的狠话,小声劝解。

张玗一听,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

老父亲就那么个人,既死要面子,又想通过联姻来为家庭和个人谋求好处。

一旦进入东宫没了指望,以张峦的性格,肯定会迅速改弦易辙,找个大户人家把女儿嫁过去,以改变家庭当前窘迫的处境。

到了这个时候,张玗终于有心思看信,但信上的文字,她并不是全认识,有些词句的意思也比较晦涩难懂,需要弟弟在旁帮忙解释。

“延龄,我怎么觉得,好像把这个人给害了呢?他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就这么通信,相互倾述心事,看字里行间,他好像对我……有些想法吧?”

张玗具有非常敏锐的意识。

因为朱祐樘在信中提到,想与她一起在春日里游园,赏海棠花。

也是先前那首词让朱祐樘内心产生极大的波澜,以至于其在用一种少男的情怀,对一个完全不知根底的人袒露心迹。

张延龄笑着摇头:“姐,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件事可以暂告一段落了。”

“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爹不是让我写回信吗?”

张玗侧过头看向弟弟,一脸不解地问道。

刚开始,她只是拿出戏谑的心态,跟弟弟一起捉弄那个不知底细的文绉绉的笔友,谁知现在的她却有些于心不忍,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害人。

张延龄却有着自己的主见,柔声道:“姐,你不是要应选太子妃吗?这个时候要是还跟别的男人保持书信往来,是不是不太好?

“现在得悬崖勒马,当作之前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样就算将来通信曝光了,谁也说不了什么。”

以他的睿智,自然能瞧出关键点,这会儿再往东宫去信,明显不合时宜。

首先是时间节点,这都要选太子妃了,东宫备受瞩目,再有什么书信往来,很容易被人查知。

再就是,既然张家决定了让自家女儿参选太子妃,那之前一系列动作都必须要停止,如此才可彰显张家女儿洁身自好……毕竟之前鸿雁传书,只是闺中女儿家无意中的手笔,情感上没有倾向性,也就不存在私德有瑕的问题。可一旦夫家有了明确的指向,那就要避免与其他男子瓜田柳下。

最后就是,你们俩可能很快就要相见了,再这么通信下去还有意义吗?张玗道:“你实话告诉我,这个人到底是谁?为什么神神秘秘的,一直不肯跟我讲清楚?难道是哪家公子哥?”

“呃……”

张延龄想了想,据实说道,“其实这个人就是东宫太子。”

张玗蹙眉,拿出小女儿家的羞态骂道:“逗我玩呢?这怎么可能?”

张延龄无奈耸耸肩,道:“说了你也不信,那你就把他当成一个世家公子就行了,且还是深情似水,对人一心一意那种。”

张玗听说写信的对象不是太子,反倒信了,似突然想起什么,急声道:“你说过,他是家中长子,但后娘和亲眷都想谋夺他的家业,他孤立无援且束手无策,是吧?那他……真的挺可怜的。可惜……我以后再也没办法安慰他了。”

说完一张俏脸上布满了忧伤和同情。

“呵呵。”这话让张延龄忍不住哑然失笑。

真实的你不信,讲个故事你就信了?小姑娘家家的心思还真难猜,不过看你这有情有义的样子……若知道那人就是你未来的夫婿,你该作何想法?张延龄道:“姐,虽然这信我们很可能不回了,但有些东西,我还是要教你一下。”

“教我什么?”

张玗不解地望着弟弟,“古灵精怪的,你不会又想捉弄姐姐吧?”

张延龄笑道:“怎么会呢?先前那首词,姐姐觉得怎么样?”

张玗点点头:“还行吧,虽然我不太懂诗词,但这位世家公子应该是懂的……既然连他都称赞你的诗词写得好,想来应该不错。”

张延龄笑道:“他是在称赞姐姐你……姐姐可别忘了,对外你就说,那首词是你亲自写的。既然姐姐的人设是个大才女,只有一首词傍身怎么行?我还要再教姐姐两首,以备不时之需。”

……

……

清宁宫前。

一场隆重的斋醮仪式正在进行。

宫里负责此事的是周太后信任的御用监太监陈贵,而主持这场仪式的人则是皇帝跟前宠臣李孜省。

场面弄得很是浩大。

李孜省一直在留意清宁宫里的周太后是否在暗中窥探,可一直到他拿着桃木剑从祭台上走下来,也没有任何发现。

陈贵殷勤地上前,笑着递过手帕。

李孜省摆了摆手,婉拒道:“陈公公有心了,贫道暂时还不累。”

这个时候,李孜省只能把自己当成道士看。

陈贵收回手帕,笑道:“李天师您辛苦,还有什么需要的,只管知会一声便可。”

“没什么。”

李孜省将桃木剑递给一旁的道童,装腔作势地看了看四周,故作好奇地问道,“太后娘娘就没出来欣赏一下?”

陈贵道:“李天师您是知晓的,太后娘娘她老人家礼佛,平常这种斋醮,她是不会出来的,虽说这佛道算一家,可在一些事上又不尽相同。”

李孜省心想,难道我不知道老太太礼佛?就算知道了又怎样?

她让我来主持道家的斋醮仪式,摆明是要跟我来场政治交易,却一直都不肯露面,也不召唤我前去相见,莫非是想甩脸色给我看?我该如何应对才最为稳妥?“天师,这斋醮还有多久结束?”

陈贵问道。

“快了。”

李孜省面色不悦,随口道:“完成之后,自会跟陈公公讲。”

“您辛苦,咱家就不打扰了。”

陈贵识趣地退到一旁,看李孜省个人表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