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主播收敛点!战忽局真编不下去了 > 第162章 你们还有T800?

第162章 你们还有T800?

第162章 你们还有T800?

“你跟我这说实话,你们这条生产线,一年产量有多少?”

海提督犹豫了一下,开口解释道:“现在T700生产线,年产能有三万吨。”

“我们的碳纤维钓鱼竿,市场份额很稳定,每年能用掉五千吨,剩下的两万五千吨。”

“没想到你们空军和全碳车身加一块,也消耗不掉。”

虽然这样说,确实很伤人,但这就是目前的真实情况。

空军领导和在场的专家,都倒吸一口凉气,众人都怀疑自己产生幻听了。

多少?

年产量三万吨?

听这话的意思,这还是缩减产能,收着点生产了。

钱伟泽忍不住问道:“如果伱们这条生产线,全力生产,一年年产量有多少?”

“不多,如果全力生产,年产量也就十万吨。”

“只是这么多,完全超出了市场的需求,产能过剩,对我们厂家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海提督有些头疼的说。

碳纤维这个,尤其是T700碳纤维,由于价格比较高,所以打开市场比较难。

特别是光威渔具厂,知名度不高,因此打开市场,就显得难上加难。

钱伟泽听到十万吨这个数字,当下嘴角抽搐了一下。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米国这些海外市场,不带着光威渔具厂一块玩了。

去年T700碳纤维全球产量,也就十万吨出头,市场需求量也就十万多吨左右。

这要是光威渔具厂的碳纤维杀入全球市场,这碳纤维的价格绝对会瞬间腰斩。

空军领导这时候,嘴都快笑歪了。

他看着面前的T700碳纤维生产线,此刻简直是爱不释手。

自己这边还在抽卡脖子的要命东西,没想到这边居然因为产能过剩而头疼。

这国外拿高端碳纤维卡自家脖子,卡了这么久,谁敢想,这居然是自己把毛衣穿反了。

他握住李云飞的手,言辞恳切道:“李厂长,既然你们有这么高的产量,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一年五万吨,这个不难吧?”

年产量十万吨,空军确实消化不了,每年新飞机的数量,都是有限额,不过五万吨还是没问题。

李云飞听着这个数字,一脸惊喜:“领导,那咱们一言为定!”

早知道空军下这么一大笔订单,那自己还是愁什么产能过剩啊!

T700碳纤维生产线,要想维持不亏本,最低年产量得维持在三万吨。

有空军这五万吨订单打底,他都有信心给光威渔具厂做成上市公司。

毕竟空军甄选,之后再打开国内市场,难度绝对会降低一个数量级。

到时候,不光钓鱼竿和全碳车身,像高端体育器材领域,建筑工程领域,医疗器械领域,都可以逐步涉足。

努力努力,说不定国内市场,就能将十万吨产能消化掉。

“小李,你别高兴太早,你们这个产能,还是有些低。”

“年产量十万吨,根本不够用,我刚刚说的五万吨,只是我们空军用。”

“海军,二炮,神舟航天这些,也都是碳纤维的大客户。”

“剩下的五万吨产量,根本不够他们分,你还得留出一点产能造鱼竿,造全碳车身。”空军领导看着惊喜的李云飞,开口提醒道。

航空航天这些单位,用其他材料也行,但那只是没有碳纤维的替代选择。

既然有,而且实现纯国产,那岂有不用的道理?到时候别说年产量十万吨,就是再翻一倍,都不一定够用,更别说还有民间需求。

李云飞听了这话,笑着说道:“没事,一条生产线不够,大不了我就再建一条!”

“再说了,我们的T800碳纤维生产技术,马上就要取得突破。”

“到时候,不管产能够不够,肯定还得再建一条生产线。”

如果说T700碳纤维,可以代表蓝星目前最高的碳纤维技术,那么T800碳纤维,就只存在于理论层面了。

理论上来讲, T800跟T700碳纤维之间,简直就是手机4G和5G的差距。

李云飞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赵正和对这个感觉,简直再熟悉不过了。

这简直跟自己的装备设计局一样,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装备一代,展示一代,预研一代。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侄子,你们的T800碳纤维即将研究成果,那T900或者T1000碳纤维的预研工作,是不是已经开始了?”

李云飞听到这话,皱着眉头。

他对光威渔具厂的事情,知道的不多。

也就是之前在报告上看到过,说是T800碳纤维,即将研究成功,别的真的不知情。

海提督和史密斯两人,都大为惊骇。

因为T800碳纤维,已经进入测试阶段,新一代T1000碳纤维的研究,目前已经步上正轨。

这个消息,目前处于绝对保密阶段,除了工厂实验室的负责人,就连厂长都不知道,对方怎么知道的啊?

赵正和见状,叹了一口气,说:“你们别惊讶,我只是猜测一下。”

“你们这科研能力,确实不错,一步慢,步步慢,我们在碳纤维这条赛道上,确实落后的有点多了。”

装备设计局的碳纤维研发,这还没步上正轨, T300还没搞出来,这别人都开始搞T1000了。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技术专家,神枪都有些失落。

尤其是身为领军人物的钱韦泽,更是感受到一股很难抗衡的压力。

“钱老,在碳纤维这方面,咱们起步确实晚了,不过我相信,咱们科研能力不比国外差!”

“咱们当年看国外,什么航母,核潜艇,空间站,不都是个顶个的好东西,你看现在,咱们哪个没有?”赵正和开口安慰道。

史密斯听着,忍不住吐槽道:“老板,你们能不能别这样,我们从九十年代,就开始对碳纤维的研究了。”

“如今已经研究了三十多年,有领先优势很正常,你们这样,我们压力很大啊!”

从国外的视角来看种花家,确实很像是一个怪物。

百年前还是积贫积弱,百年后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的工业国了。

按照目前的全球人口出生率,后续也很难有国家能打破这个记录。

七十年的时间,就追平差距,这个经历,怎么看都像是一本爽文主角逆袭史。

海提督看着史密斯,耸耸肩膀,说道:“没办法,在你们的视角中,除了你们外,蓝星上还有两百多个国家。”

“但在我们的视角中,蓝星上除了我们,那就只有一个外国了,技术不领先,那就是落后。”

“而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不努力不行啊!”

史密斯挠了挠头,作为一个米国人,他很难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他忍不住问:“老板,可我们的技术,不就是你们的技术吗?”

“你们的技术,不就是你们官方的技术吗?”

“咱们现在的碳纤维技术,绝对全球遥遥领先,他们那么纠结干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