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主播收敛点!战忽局真编不下去了 > 第335章 核裂变还是核聚变

第335章 核裂变还是核聚变

对整个蓝星的超级富豪来讲,可控核聚变很重要,把握住风口,确实能让自己身价暴涨。

但是,在寿命延长三十到五十年的生物医药科技面前,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真的一文不值。

萨拉夫对超级富豪这个群体相当了解,只要能续命,就算是砸几十亿几百亿,在他们眼中也只是一个数字。

普通人等几十年都未必能等到的器官移植,这个超级富豪群体,神通广大到不到一天就可以匹配到合适的器官。

李云飞嘴角抽搐了一下,没好气的说道:“要是加钱有用,就能续命延寿的话,那秦始皇早就统一全球了。”

“等着吧,看似临门一脚的技术,谁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真正突破呢?”

陆国峰不懂生物医疗技术,但是他可太懂可控核聚变了。

这种看似就差临门一脚的感觉,往往真的就差那么一下。

可控核聚变的无线能源,清洁能源,安全能源,几十年前就被科学验证可行了,但在工程材料方面,一直还差五十年。

圈内的科学家研究了几十年,工程材料方面都没任何技术突破,这项技术都被称为“永久的五十年”了。

谁能想到。

就是这几年,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就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陆总工程师,为什么一直搞的都是可控核聚变,不搞可控核裂变呢?”李云飞参观着设备,好奇的问道。

“核裂变是原子弹,核聚变是氢弹,聚变的当量要比裂变大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从性价比上来讲,可控核聚变自然要比可控核裂变好很多,方案的可行性也更高。”

“不过这个能量,是瞬间释放,聚变产生的条件要比裂变难得多,至少要求上亿的温度,而且越高越好。”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想要控制这股能量,让它像发电站一样,持续稳定的输出,真的很困难。”

“上亿度的高温,目前蓝星上,绝对没有物质可以承载,这个温度,所以我们就搞了一个托卡马克装置,对了,那个就是托卡马克装置。”陆国峰指着房间里的一个环状设备道。

托卡马克装置拆分下来,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部份。

环状的外壳,真空室,磁和线圈,从而形成一个高温超导的环境。

他拿出装置的剖面图,向两人展示道:“核聚变比核裂变,能量大的多,也安全的多。”

“核裂变会产生高放射的核废物,可控核聚变就不会,他这里,有一个基础的公式。”

陆国峰讲到兴起,他拿起旁边的马克笔,就开始在旁边练习公式。

核聚变的反应时间乘以温度的平方,然后再乘以磁场的强度B的4次方,就能得出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功率。

从理论上来讲,磁场提高一倍,可控核聚变的效率就能提升16倍。

李云飞听着如同天文一样的核聚变方程公式,他下意识就打了一个哈欠。

这种听不懂的东西,用来学习和催眠,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萨拉夫在旁边,表现的更不堪。

中国话他都没怎么听懂,这种专业的知识,听起来就更迷糊了。

不过听陆国峰讲的头头是道,他很认同的点点头,时不时还会竖起大拇指,感慨道没错,yes!yes!

“小子,你真的听明白了吗?”“大哥,你是了解我的,你都没听明白,我怎么可能听得懂。”

“那你yes什么啊!”

“我虽然听不明白,但学习态度至少得端正吧!”萨拉夫理直气壮的说道。

他说完之后,又打了个哈欠,然后压低声音,小声询问道:“老大,这个能不能录下来,我想晚上失眠的时候看,这个催眠效果肯定好!”

“你不是学习态度要端正吗?”

“学习态度是学习态度,听不懂是听不懂,这两个绝不能混为一谈!”

陆国峰听着两人的对话,也没心思再继续介绍自己的托卡马克装置了。

他看着李云飞,说:“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啊!”

“大哥,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就是咱俩不是这方面的人才。”

“没事,无所谓,作为投资人听不懂很正常,只要给钱的时候不含糊就行。”

“陆总设计师,到时候我们沙拉伯的科研人员过来,麻烦您要给他们讲清楚,他们要是听不懂,那问题可就大了!”萨拉夫十分真诚的说道。

陆国峰听了这话,内心感慨万千,这简直就是科研人员的梦中投资人啊!

给钱痛快,问的也少,不会像某些人一样,不懂装懂。

当今市场上。

主流用的还是铜导体的磁场,随后的技术发展路线,就出现了三极分化。

一个是低温超导,一个是常温超导,还有一个就是高温超导了。

“李总,王储殿下,低温超导其实出现的时间比你们想象中的要早,一百多年前就有了。”

“它最大的问题就是上临界值磁场比较低,也就到11~12个tesla,它就会突然失去超导特性。”

“因为上限很低,所以说它的磁场最多也就只能造那么大,你们俩能听懂吧?”

李云飞和萨拉夫两人对视一眼,两人脸上都出现了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陆总工程师,那高温超导呢?”

陆国峰得意的说道:“高温超导的理论磁场,最大可以做到近百个tesla,我们目前,已经可以做到接近40个tesla。”

“这个数值,大概是低温超导磁场强度的三倍,能量输出的五十倍。”

“它的能量输出更高,约束强度也更高,稳定性也有保障,因此也就有了可以量产的经济效应。”

李云飞瞬间就抓住了重点,询问道:“那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尝试建造商业用的可控核聚变设施了?”

“对,没错,只要资金到位,目前确实可以走出实验室,尝试商用建造,高温超导是迈向商用可控核聚变的最后一道桥梁。”

“实不相瞒,其实最关键的技术,我们前段时间都已经突破了,那就是超导的绞缆技术。”陆国峰介绍道。

“这我怎么不知道?”(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