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来啊,自己打自己的脸啊!
“庄老先生,那是因为批注经文实在太过繁忙,所以这些年才没空写诗。”
坐在他旁边的女学者,同样眼神火辣地盯着台上:
“不过,你要论起庄老先生写诗的水平,那肯定是没得讲。”
“当初,年轻的时候,庄老先生可是江南有名的四大才子!”
只见庄韩手执毛笔,在宣纸之上,写下一个又一个连续不停的汉字: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唐诗,宋词,元曲……
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各领风骚的本事。
文坛宗师庄韩提笔所写下的这首
“万里西风助我登上滕王阁,楚江波涛惊起,云层翻腾。远远望去好像船从树梢上驶过去,有时水鸟雀沙边飞落。晚上阴雨遮天,与唐时无异。”
“秋天来临、气蓑悲伤,自叹十年官场浮沉,多次落职乡居。唉,算了算了,不去说它了。天地之大,却没有我落脚之地。”
作诗这种事情,不能只从诗词本身去分析,要想完全理解诗词的内容——
不同的人,来到这滕王阁——
如果说,年轻时候的庄韩来到此地,看到滕王阁景色的如此之壮丽。
却是时间之悲凉,岁月催人老。
前半段,意气风发,磅礴大气。
后半段,垂暮老矣,苍老至极。
任由你一代宗师如何惊艳,可到头来终究也是敌不过时间的摧残。
这一刻,从庄韩所写下的诗词里,
众人体会到了一种极其悲凉的意境。
“不愧是文坛宗师!”
当庄韩,将《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全篇书写于宣纸之上时,
“好!”
像是深有感触一般,一位同样年过古稀的文人,在看到庄韩这篇诗词,老泪纵横,
正如听歌听到动情之处,会潸然泪下一般。
文坛宗师庄韩所写下的这首《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年轻人,在传诵这首诗之时,可能还不会觉得有什么。
可但凡是上了年纪,或者说对生活有点阅历的中年人,在读到这首诗之时,只会觉得一阵感慨。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
任你年轻之时如何惊艳,可到头来,终究,
还是敌不过岁月的侵蚀……
胡翰墨才缓缓从嘴里吐出一句话:“有水平!”
“没想到,还真是没想到,宝刀未老啊!”
他站在滕王阁主楼,执笔所写下的这首《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正当众人对着庄韩的诗词,感慨之时。
直接将桌上的《满江红·豫章滕王阁》竖了起来。
紧接着,站在一旁身穿旗袍服侍的礼仪小姐,立马上前,重新在桌上为铺上了一副崭新的宣纸。
不,庄韩用实际行动,告诉现场的众人——
“庄老,这是要……继续写诗?!”
便已经是极其难得。
这……
“林枫,你再看!”
紧接着,庄韩手中的毛笔,便宛若龙蛇一般,不停于宣纸之上奔走。
他笔下,所写出的每一个字——
《秋日登滕王阁》
【客路逢秋思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
【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
【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
庄韩便用一个极快,甚至是令人吃惊的速度,书写下了这篇《秋日登滕王阁》。
虽然说,这首《秋日登滕王阁》,在质量上——
可是,这首诗,在这文人齐聚的滕王阁百年盛典之上——
这不是妥妥就是在打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