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刚登基,成了美帝群主 > 第150章 国际化锦衣卫!市舶司的肥羊们

第150章 国际化锦衣卫!市舶司的肥羊们

第150章 国际化锦衣卫!市舶司的肥羊们到了~

“钱宁。”

“当前的锦衣卫共有多少人?”

李善走后,朱厚照再次叫来了钱宁。

“回陛下的话,当前锦衣卫差不多有六千三百多人。”

“嗯?”

朱厚照眉头一跳,再次问:“朕说的是,你可调动的,真正在职的,没有吃空饷的!”

哪里会有这么多人啊,再多朱厚照就要感觉不安了。

钱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短短的一个多月能控制那么多人?

“陛下,这样算的话,卑职手中可用之人,大概三百多人,金陵这边在职的,大概五百多人,若再算一些编外人员,大概有一千三四百人。”

这才合理嘛。

“今天高铨是怎么回事?李东阳在扬州,干了什么,见了什么人?”

朱厚照再问。

“李东阳抵达扬州后,基本上是闭门养病,几乎没有见其他人。倒是他们同行的一些官员,已经有几个秘密进入金陵,高铨接待的。”

“陛下,这是他们面见的会谈纪录。”

钱宁很有政治敏锐力的拿出了纪录。

“这么说,这一切都是高铨自己弄出来的吗?”

这样也对嘛,依照自己对李东阳的了解,他不是这么冲动的人,怕是他随行的那些官员,按捺不住了。

朱厚照没有看记录。

“卑职不敢妄加揣测。”

涉及南北内阁斗法的事情,钱宁哪敢乱发表意见。

“行。”

朱厚照也不为难他,转化话题:“今天朝会的朕安排的事情,你知道怎么做吧?”

“知道。陛下,卑职已经安排下去,让大家都盯着陛下安排的事情。”钱宁显然很会来事。

“对锦衣卫发展,你有什么想法?”

朱厚照又突兀的问。

“这……”

钱宁有些小意外,不知道朱厚照感受到了什么,这个话题,让他怎么回答。

“可以说说一下伱们锦衣卫的问题。”

朱厚照引导,他现在需要独立思考,有一点灵性的人才,钱宁本职工作做得倒是不错,就是缺少了一点创造性。

自然,也不能怪他,锦衣卫在弘治一朝险些被撤掉,能够这么快恢复能力和业务水平,是看到了他给的希望。

“我们的问题……”

钱宁背后冒汗,不是陛下发现他们一些事情不规范了吧。这是在敲打,还是在提醒?

“陛下,我们的问题,在,在人数太少,收,收集情报的速度还,还距离陛下您的要求有,有一些差距,还……还,还有就是,可能大家在行动的时候,手脚不,不干净……”

钱宁变得吞吐起来,越说声音越低,越发感觉朱厚照高深莫测。

“就这?”看着钱宁紧张,或许是误会了,朱厚照也不纠正,这也是敲打手下的一种手段。

“陛下,卑职,卑职想不到了!”

钱宁一下子跪下来:“卑职愚钝,还请陛下训斥。”

他哪敢再说下去啊。

“唉,钱宁,你们的确距离朕对你们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好吧,朕就指点你一句。譬如说这支笔……”

朱厚照直接随手拿起一支毛笔:“你能从上面入手,拿到朕想要的信息吗?”

“啊?陛下……笔,信息?陛下,卑职,卑职愚钝,陛下不知道需要哪方面信息?”

钱宁差点短路了,朱厚照出的这个题,太难了吧,他完全没有入手的方向。

“呵呵,还需要朕指点吗?你可是锦衣卫指挥使,除了替朕探听情报之外,还兼顾保卫朕的职责。这支笔……它是什么时候来的?是原本就在这里呢,还是朕来了才有?这支笔,谁放在这里的……它的产地是哪儿?为什么我们用这支笔,而不用其他人的笔?”

“还有,这支笔到底是我们自己做的,还是……”

“还有,从历史维度上来分析。我们用这支笔处理奏折……前朝皇帝用什么笔?宋朝皇帝用什么笔,唐朝……汉朝,甚至秦始皇,他用笔处理奏折吗?”

“不说那么远,我大明各皇帝,太祖喜欢用什么笔,太宗……他们难道就用这支笔?”

“然后再远一点……朕用这个笔,交织、倭国、甚至外国用什么东西处理奏折……你们锦衣卫,都知道?”

朱厚照思维这一发散,的确发现只是一支笔,可延伸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就延伸一点,锦衣卫如果能做到,当下横向跨越,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王室国王能用什么笔,那就勉强达到他的要求了。

人家克利夫兰都能从一把简单的锁,谈论到锁的起源、发展、样式、各国的锁,还有当下的锁……

大明锦衣卫,本来就是搞情报收集的,连区区的笔都弄不清来历。

那显然和美利坚的情报收集,还有很大的差距。

“啊,陛下,这……这……”

钱宁已经完全被朱厚照描绘的这些景象给吓到了。

这课题太大,但他细细想来,以皇帝的这个要求,他们的确还有很大的努力方向。

“卑职有罪!陛下,卑职一定改!”

他连忙收起吃惊,果断认错。办得到办不到是一回事,态度是另外一回事,锦衣卫的业务,还得加强。

“可以。尽量往这方面去努力吧,你们监察百官做的不错了,但是……朕需要的锦衣卫,不仅仅只会监察百官,你们争取弄到,监察全世界国王、王室吧。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朱厚照格局打开,现在自然不满足于只盯着国内的一亩三分地了。感觉再监察这些酒囊饭袋,没啥意义。

监察全世界王室啊!那锦衣卫有多辉煌。

“卑职一定努力!”钱宁都被这大饼给砸到了。

“还有……锦衣卫也需要改组一下。当前,你们的发展方向是监察全世界……但具体业务,你们也要抓好。一方面是继续做好官员的监视监察,重点做好人的监视。另一方面,你们锦衣卫也要暂时替朕做好银子的监察。金陵钱庄的事情,你也知道。其他全国各地钱庄……万一也出现金陵这种情况怎么办?”

“所以,你们近期重点任务还要加上一块。朕限期你们一个月,弄清楚江南片区这七个省到底有多少钱庄,每家钱庄有多少银子。限期三个月,弄清楚全国钱庄情况,银子储备情况。”

朱厚照给了明确任务。

“啊,陛下,监察全国的银子,我们……我们目前的人手。”钱宁又冒汗了。

“人手不够你们可以招,固定人员先稳到两千人,编外人员你们可以扩充到五千人。”

“这样,朕给你一道密旨,去魏彬那先取一百万贯宝钞,宝钞的价值你们应该知道……朕也不妨告诉你,接下来朕会让宝钞涨价!一百万宝钞,看你们本事能从金陵拿到多少银子,当做你们的经费!”

“总之,你们锦衣卫,距离朕的要求差距很大!若跟不上朕的脚步……朕也不介意重启西厂,东厂……”

钱宁战战兢兢接到了这一系列任务,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这对锦衣卫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

“钢铁。”

“情报。”

“银行,宝钞的升值。”

“金陵内阁的真正建立……两阁制。”

“应该没有什么缺的了吧。”

钱宁走后,朱厚照梳理了一下安排的事情,都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到了一丝疲惫。

这些事他当不了甩手掌柜,都要亲自安排部署。好在,如今有了一个勉强不对抗自己的内阁和朝臣,另外一方面的疲惫相对而言要少了点。

“对了,还有两件事。”

朱厚照很快又想到,还有两件事他没有安排到位。

“刘瑾!”

“小的在!”

“你那有多少银子了?”

他又叫来刘瑾。

“啊,陛下,小的这没,没多少银子啊!”刘瑾完全懵了。

“别和朕耍心思,三十万两拿得出来不?”朱厚照对刘瑾可没那么客气。

“三十万两白银……陛下,小的,小的尽量。”刘瑾头大了。

“没什么尽量!朕又不要你的三十万两银子,交给你一个任务,朕需要你把三十万两银子,全投在宝钞上面!今天朕要你在天黑结束之前,以一百两一万贯的价格,在大明银行吃下一百万贯宝钞。不,有多少吃多少,看你三十万两白银,能收集到多少宝钞!”

朱厚照准备坐庄,亲自拉升宝钞价格了!

“啊,陛下……这……”刘瑾傻眼。

“有问题么?”

“没!没!”

刘瑾哪敢反驳,只能内心滴血。

“对了,把唐伯虎他们叫来一下,朕让他们好好再修改一下美利坚演义!”

朱厚照继续安排未尽之事。

……

而他在继续安排统筹各种事情的时候,金陵大朝会上议定的事情,终于也是经过了短短时间的蔓延,再次让金陵沸腾起来。

“下,西洋?”

“什么,陛下要下西洋?”

金陵码头一酒楼,泉州市舶司的刘海源刚刚和几个同僚乘船日夜兼程,终于赶到金陵。

饭菜还没有上桌,他们就从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中,听到了让他们震惊的事情。

“对啊……哟,你们几个是外地人还不知道吧,今天的大朝会!可精彩了!陛下一连宣布了好几个大事!其中,要属最大的事情,还是这个下西洋的事情!”

“听说陛下是为了把永乐时期三宝太监下西洋的辉煌事迹,借此以太宗一脉后人的名义,向太祖汇报呢!”

“他已经命令,好像是八天之后……金陵第一支下西洋小分队,就要出海了!”

酒楼自然是消息来源最广的地方,更何况还有外地人当捧眼,当即酒楼之中的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早上大朝会发生的七件大事,和大家听到这件事的反应,都说了。

“总统……副总统……”

“总统是兴王,副总统黄宝,哪儿来的……”

“这,岂不是我们大明要有两个内阁了!?”

“陛下就不怕两阁对立,引起我们大明分裂吗?”

当然,刘海源他们也顺势听到了其他事情,顿时他们就有更高的政治敏锐了。

“嘁?大明分裂?”

“你们怕是想多了!”

“哪里有两阁!陛下在的地方,才有内阁!京城那个内阁,嘿……等着像是我们金陵这边养老去吧!”

“他们内阁,那么多年了干了什么事情?”

“我们这边内阁总统……要不是总统和副总统他们前两天力挽狂澜,大家的银子还能要回来吗?”

“而京城内阁,做了什么事情?”

“对了,不说了!各位,大家手上有宝钞么!今天我们掌柜宣布了,用宝钞结账,可以优惠三成!”

“三成!你们掌柜算盘打的响动,怕是秦淮河的姑娘们都听到了!”

“我敢打赌,今晚的宝钞价格,还能创新高!我已经打探到内幕消息,陛下虽然要增发两百万贯宝钞,但也宣布,将在五天后的忌辰上全部烧掉!”

“藩王他们再不收宝钞,怕是要大大的不孝了!”

“今天我敢打赌,宝钞价格肯定会到八十两一万贯!”

“……”

很快,酒楼之中的话题,又转移到了炒宝钞上面来。毕竟朱厚照宣布的七件事,对大家来说,只是平添谈资,与他们息息相关和自身利益有关的是当下宝钞升值上来。

这个话题,就触及了这些市舶司官员们的知识盲区了。

他们听得一度很懵。

“海源兄……我们……我们来得太迟了吗?金陵这风向,怎么我都看不懂了!刘尚书他没告诉您?”

在一片议论之中,一个市舶司的官员忍不住看刘海源。

毕竟,刘海源的父亲可是朝中重臣刘大夏,对他们来说,是顶天的大佬级人物了。

“这事情……父亲没有给我书信,或者书信还在路上吧,谁,谁能想到,陛下一下子能到金陵……”

“让我想想……金陵这边有谁是我父亲的门生……”

“对……林翰,我记得那个林翰,好像通过我父亲,得了一个金陵守备吏部尚书!”

“看来我们要去见一下他了,不然……他们说的这些,太乱了。”

刘海源当下也没有吃饭的心思了,想了大半天,终于想到金陵这边他们的门路。

没办法,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北方是权力中心,对于之前一直被无视的金陵,这些官员,他们还真不熟悉。

甚至黄宝,他们也更加不熟悉。

“好,走,走走……”其他市舶司官员也坐不住了,当下就准备离开。

“各位!赶紧!大明银行宣布……今天开始兑换宝钞了!两百万贯再加上陛下开恩的一百万贯!今天足足有三百万贯宝钞兑换名额!手快有,手慢无啊!”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酒楼门口突然冲进来一个人,激动的宣布了这个消息。

刹那间……

“走走走!快走!那可是钱啊!”

“二十两一万贯的宝钞,只要买到转手就翻倍买到七十两一万贯!”

“这是捡钱啊!”

“老板先记账啊!”

哗啦哗啦,顿时酒楼之中的宾客争先恐后的鱼贯而出,刹那间……酒楼就不剩下多少人了,直接弄得刘海源等一群市舶司的官员们,再次懵在原地。

“掌柜的,发,发生了什么?”

刘海源不禁问那酒楼掌柜。

“还能怎么……捡钱呗。”

酒楼掌柜颇为无语道:“一时间和你们说不清楚,你们可以去西华门那边看看情况就知道了……”

“捡钱……”

市舶司官员们又愣住了,看向刘海源:“海源兄,我们是先去拜访……还是跟着先看一下热闹?”

“去看一下热闹吧。”

刘海源想也不想,准备好好看看,金陵百姓怎么捡钱的,真有他们出海捡得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