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刚登基,成了美帝群主 > 第188章 东西方读书人差距!西方被迫出

第188章 东西方读书人差距!西方被迫出

第188章 东西方读书人差距!西方被迫出现工业化?

【美英宗·克利夫兰:读书人?科举制?李陛下说的是学生和官员选拔制度吧?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两个领域。学生或者教育这方面,我觉得这个话题,可以由杰斐逊总统来回答。至于官员选拔制度,我感觉可以由杰克逊总统来参与。】

克利夫兰一下子懂了朱厚照问的意思,自动就把两者分开来了。

【唐僖宗李儇:嗯?什么意思?学生和官员,两个领域?】

这直接让朱厚照疑惑了。

【美英宗·克利夫兰:李陛下,受教育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两个领域。正好我也大概知道你们东方的科举制,上次聊天过后,我也对官员选拔这方面进行了一下了解。你们东方好像是恰好从你们的隋唐开始,读书然后参加一种考试,成为官员。】

【伱们那边读书,太有功利性和政治性,基本上读书是为了做官。】

【但我们这边不一样,我们把读书当做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和载体,和当官员为民众服务,没有必然关系。】

【唐僖宗李儇:嗯?】

【美烈祖·路易十六:克利夫兰,你说清楚点,这又是什么区别?】

路易十六一听,也感觉有些云里雾里。

【美太祖·华盛顿:科举制又是什么?】

【美宣宗·杰克逊:我们这边没有官员选拔制度吧?】

这个话题,又引起了一些好奇。

【美英宗·克利夫兰:好吧,看来又是东西方差距。我一句话科普一下,路易十六陛下,华盛顿总统,东方很早就重视教育、传递知识,并且发展成为了一种,通过从小教育一批公民,然后这一批受教育的公民,通过东方的镇、州、中央等一系列考试测试,成为东方的管理民众的官员,这形成了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有些时候可以让一个农民当到帝国宰相,也算是他们大一统王朝的必然性。】

【而我们西方这边就不一样了。】

【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早期罗马帝国的时候,领主效忠于国王、骑士效忠领主、农民依附于小贵族。教育知识的传递,往往是贵族、家族式传递,普通农民基本上没有受教育的需要。】

【这个时期,农民不可能实现这种阶级跃迁。一般只有贵族和富人家庭受教育。】

迅速带入春秋战国的贵族,门客的社会形态,朱厚照秒懂。

【同样在这个时期,罗马官员的选拔类似一种家族、官员的举荐制度。但后来罗马皇帝也取消了这种举荐制度,因为这种成团的官员,对皇帝的权力是一种挑战。】

【唐僖宗李儇:举孝廉,九品中正制!好吧,朕也知道。】

似乎两边在这方面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区别。

朱厚照甚至更加清楚门阀世族的危害。

【美英宗·克利夫兰:李陛下懂就好,下面一个阶段,可能才是我们东西方出现差距的地方。】

【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们这边学校建立的开端。我们学校建立,是教会为开端,起初教会是用来培养牧师,教会也有很多藏书。教会和修道院的神父们,算是社会上知识渊博的人。所以,一些国王在人才缺乏的时候,会邀请这些人做官。】

天师道、孔老夫子三千门徒,寺院培养。

朱厚照也迅速带入这些东西,例子也有,北魏时期,也有一些和尚当官。

【这就让教会尝到了甜头,开始建立基督教学院,向一些国王输送了很部分的牧师、神父。这使得教会分享了国家权力,成了另外一种顽固势力。】

灭佛运动嘛,佛门势力太过于强大了。

【然后……就到了牛津大学、巴黎大学等等高等学院,这些学校最初创立教授的也是拉丁语和神学的相关内容,后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书籍变多,才渐渐发展成今天的这种教育体系的。这种教育体系,虽然也培养一部分官员,但,没有形成东方通过考试成为官员的制度。我们的官员,依旧被贵族、骑士、教会所垄断。】

【一些普通人到了这个时期,可以通过考试上这些大学,改变命运,得到做官的机会。】

学校,太学,这东西在西汉时期已经存在,刘秀就去洛阳上过学。甚至,还发出了当官就当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豪言壮语。

最终,他的确从一个种地的落魄刘姓皇族农民,成为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但更多的人,会去给教会、贵族、骑士、商人效力,做官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这也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基本面。】

【我们依旧没有诞生考试就能做官的惯例,一般都是普通人参加教会的基层自治和为大家服务,被大家推选出来成为议员,管理一些公共事务。】

这里,就出现了差别。

不过朱厚照也没打断,而且感觉差别也不是很大。

皇权不下乡,大明许多地方其实也相当于官员和读书人共治的局面。

【成为议员后,再经过一步步推选,进入联邦政府。】

【我们东西方做官的本质区别是:东方是靠上级委任官员来管理民众,权力来自上面。】

【我们这边做管理服务人员,是靠给大家主动服务而成为议员,权力来自下层。当然,我们这边当到一定程度后,权力也来自上层,但更多的基层自治,权力多数还是来自公民民众的自发选举。】

克利夫兰简要的介绍了一下东西方教育和选官的区别。

他说得很清晰明了,路易十六、华盛顿他们全都懂了。

朱厚照也终于发现了东西方在这里的细微区别。

乡贤乡老,他们这边没有功名,到死了也是小吏,哪怕他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做官。

除非像是宋朝那些造反了被招安做官。

大明在这方面,已经充分打好了补丁,没有取得功名,永远别想真正掌握权力中枢。

其主要原因,读书人太多了!

当然,大明立国的时候,没有这么多读书人,一些乡贤乡老,哪怕秀才也能当官。

只是特殊时期特殊出现,主流还是读书人当官。

【美太祖·华盛顿:这样看来,我怎么感觉我们这边更加民主呢?东方国王又不清楚某个地区的具体情况,直接通过一场考试,就把一个不熟悉的人派来当领主,算是领主是吧?】

【美英宗·克利夫兰:可以这样理解。】

【美太祖·华盛顿:这,有些太不负责任了吧!一个陌生人来领导一个地区的公民,他行吗?公民的利益不受损吗?】

华盛顿再次感觉到了东西方差距。

【唐僖宗李儇:慢着……什么,华盛顿,我们不民主,不负责任?你确定……由本地自发选择的官员,你们真不怕他们成为豪强势力吗?豪强鱼肉乡里的事情,你们那边没出现过?若没有外来人员,那些被欺压的百姓,甚至都没有机会向上述说冤屈!】

【还有,他们裹挟百姓造反怎么办?】

【有灾情他们隐瞒不报,怎么办?】

【我们中央朝廷,不派外人过去,能知道吗?】

【能及时调动周边或者举国之力营救吗?】

【你们这种,类似于自家人管自家事情吧,富裕了还好。可受灾了,就各扫门前雪吗?】

什么叫不民主,不负责!

朱厚照几乎第一时间就反驳了华盛顿,他们这边更多的是基于国家整体考虑。

注重的是风险托底,反而更加有责任感好吧。

【美太祖·华盛顿:这……或许,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他们遭到了上帝的惩罚?】

华盛顿一时间被问住了,但转眼他就把责任抛给了上帝。

【唐僖宗李儇:……不敢苟同!】

过于离谱,朱厚照再次感觉到了东西方差距,西方这套东西,不在意弱小吧。

弱小了受灾,就是活该是吧。

【美英宗·克利夫兰:咳咳!两位不需要争执,其实还是基本的观念差距。李陛下您是抱着国家是一个整体观念来统筹调度和管理的。我们这边更多的是自治,不希望联邦中央插手这些。都有好的方面,都有坏的方面。】

克利夫兰连忙解释了一下,知道这里分歧的基本逻辑。

【美烈祖·路易十六:反正我懂了……在李陛下那边,其实不看血统,不看身份,只要普通人能够读书受教育,然后通过帝国的各种测试,就能当官或者当贵族是吧?】

【唐僖宗李儇:对!】

【美烈祖·路易十六:这还真不可思议!有些无法接受,我敢肯定……只需要这么容易就成为贵族,我们这边的贵族,怕是第一个就要反驳我们。】

意识到这种情况,路易十六觉得东方多多少少有些礼乐崩坏了。

他们这边的贵族,绝对不可能坐视这种事情的发生!

【美宣宗·杰克逊:这的确不可思议,但……怎么我感觉李陛下他们这种选官制度,对广大公民来说,要显得更公平,更民主一些呢。谁都有机会成为贵族,权力不再被贵族垄断把持,社会好像更加具有流动性?】

杰克逊一下子感觉,东方科举制,在当下他们这种精英政治垄断下的优点了。

【美世宗·罗斯福:我也觉得李陛下他们这种官员选拔考试……似乎能够用在当前联邦新招收的官员考试上。因为当前联邦官僚制度,都固化了。】

罗斯福也感觉到了一丝收获和可借鉴的地方。

【美世祖·林肯:我也认为有可借鉴的地方,但觉得,只考读书考试,就成为官员,还是有些任性和草率。应该,中和我们东西方优势,让他们考试前,有地方治理或者基层服务经验?】

林肯更是也意识到只考读书选官的弊端性。

【唐僖宗李儇:这点朕赞同,单单通过读书科举,就让他们成为官员的确是草率。甚至,有些人只会读书了。】

林肯指出的弊端朱厚照是承认的,其实大明在这方面也进行了避免,也让一些读书人去地方历练才能当大官。可惜弄着弄着就变味了。

【唐僖宗李儇:这点,朕认为不讨论了吧,反正各有所长。朕现在好奇另外一点的是,你们那边读书人,不止当官这一条路,那他们大部分人,去干了什么?对增强国力,有哪些方面的好处?】

朱厚照很快也意识到,大一统制度和他们分封制讨论这种选官,注定没有结果。

他索性转移话题。

【美英宗·克利夫兰:这点,就要杰斐逊总统说了。他在教育领域,应该有发言权,毕竟届杰斐逊总统退休后,就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也一直提倡公民受到教育。】

克利夫兰果断提及杰斐逊,这方面杰斐逊真有发言权。

【美太宗·杰斐逊:好吧,我就来谈一谈,单纯的教育吧。听了李陛下和克利夫兰说了那么多,我的确感觉到,李陛下你们东方受教育或者学知识,更加功利和政治一点。不过你们已经把受教育和政治绑定,那势必有这种结果。】

【但我们这边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这边普通人受教育最好的出处,当官成为贵族,因为国家权力和利益被贵族、教会集团垄断,这条路其实已经被堵死了。普通人只能在核心利益之外,喝点汤汤水水。】

【受教育的学生们,不得已被迫走向其他的选择。】

【基于他们已经被排除核心利益之外,我们给他们受教育的权力,是希望他们清醒的认知到,自身命运不能改变,然后让他们认识、并且遵循我们制定的规则、法律,成为一个更加容易受管教的公民。】

【毕竟,知识被贵族垄断,贵族制定出来的法律框架……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管他们。没受到教育的人,反而会行事无所顾忌,如同野兽一样,会打破规则。但如果教会他们懂得法律框架,他们就只能在贵族制定的法律框架下行事,要更好管理一些。】

【我们管这个叫文明。】

杰斐逊一下子就揭露了人类受教育的本质。

【唐僖宗李儇:这……精辟!】

朱厚照真的是惊讶了,万万没想到杰斐逊能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剖析教育本质。

他甚至感觉好像在哪儿看过或者听过这样的论述!

对,他爹弘治帝好像在他懵懵懂懂刚刚读书的时候,说过!

李东阳他们这些读书人,干的好像就是这个事情。

对,他们就是这样干的,儒家教化那些番邦蛮夷,他们就擅长这一套。

但他爹和李东阳,从来没有从另外一个维度给他说。

大部分掌握教育的,其实已经垄断了很多权利和好处,之所以放开科举,也是给了一些普通人进来一起享受权利的机会。

其他没有读书的人,就被排除在核心利益之外了。

【美烈祖·路易十六:我们这边的法律,还能这样理解吗?】

路易十六直接就感觉涨了见识,真没有人和他说过这些。

【美太宗·杰斐逊:法律条文的设置,早期本来就是管理普通人的,贵族……真的受到了这种制裁吗?】

杰斐逊直接一个反问,让众人都深思了一下,然后不由自主的点头。

他们这群掌权者,那个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制裁啊。

更何况,杰克逊、克利夫兰这些人,都是法律出生。

在这点上他们早就清楚明了的知道。

【美太宗·杰斐逊:我继续之前的话题吧。我们给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又加上好处被贵族都占据了。这些读书人或者具有智慧的人,他们会自发寻找他们的利益,或者为了从贵族那争取到利益。】

【这种基于寻找自身利益,或者通过服务贵族得到利益的,驱使他们运用数学为商人算账,改进珍妮机为商人赚取更多利益得到奖励……从而,数学、工学、机械学,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学科被创造,然后……慢慢的形成了科学。】

【科学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衣食住行变得比中世纪更加优质,然后……东方的火药传递了过来,促使火枪、火炮等等的出现,然后……科学又让各种资源被充分利用,种种的巧合之下,诞生了工业,国家财富就在这种科学或者工业的催生之下,慢慢壮大……】

【所以……才有可能导致克利夫兰和罗斯福你们说的,可以无限量提供武器装备,投入战场……】

【以上,是我听到你们说的这些改变,又结合我的认知,感受到的新东西。】

【我认为,我们美利坚未来的发展,可能离不开这种被迫寻找其他利益的受教育的人的推动,或者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种共同的认知提升,这或许就是一种,智慧。学习思考的人多了,就变成了整个国家的智慧,整个人类的智慧……】

杰斐逊的这一套说辞,更是说得云里雾里。

但朱厚照却是听懂了。

好像一句话就能总结,他们东方读书人的智慧都用在政治和官场上了。

西方因为官场这个巨大的利益,被贵族垄断,读书人不得已只能在官场之外的其他地方,用读书的智慧,找到其他的路,然后鬼使神差的发展出科技,推动工业形成,使国家财富壮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