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刚登基,成了美帝群主 > 第220章 大明烽烟四起!天下大乱!朱厚

第220章 大明烽烟四起!天下大乱!朱厚

第220章 大明烽烟四起!天下大乱!朱厚照反向操作!火上浇油!

大明。

河北,安素,一个村庄。

满载了所有收获的边军将士,趾高气扬的缓缓离去,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村庄和道上哀求的百姓,啼哭的孩童。

“天杀的!”

“妈的!”

“从来只有我们劫马!”

“今天竟然被这群混蛋劫了!”

村民之中,有几个青壮捏着拳头,咬牙切齿的目送这支队伍远去后,就开始聚众。

因为他们都不是良民,只是现在在更加暴力的九边将士面前,只能装作哈士奇。

“乡亲们!朝廷无道!他们不仅抢我们的马,今天还抢我们的粮食!这显然是让我们活不下去了!”

“今天,我刘六!”

“我刘七!”

“就反他娘的!”

人群之中两个凶悍男子,终于站起来了。

“反他娘的!他们不让我们活,他们也别想好活!”

在响马盗刘六、刘七的呐喊声之中,这片区域本来就被马政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农民们,瞬间揭竿而起。

原本爆发于正德五年的刘六刘七起义,在九边将士们带来的兵祸之灾的提前引爆之下,霸州的起义军顺势爆发,发展的速度很快,短短三五天,刘六、刘七便是聚集了上万民众,直接在河北腹地席卷开来。

而作为这引爆点的九边将士,也觉得有些无辜。

他们不就是借了一些百姓的口粮么,还给他们留了一些。

怎么至于逼反民众?

他们想不通,自然也不想,甚至也没有平叛的想法,任凭着起义军发展壮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大同的九边将士们空缺后,蒙古数股小型骑兵也冲破长城防线,犹如塞外饿狼,席卷一个又一个村庄。

双重夹击之下,河北、山西等地,很快酿成乱局,快速蔓延至河南、湖广等地。

“这……天下大乱!”

“怎么会这样?”

身处洛阳的马文升等很快就得知这种情况,然后,震惊归震惊……在马文升的号召之下,以洛阳为中心,数十个县城也快速武装割据了起来。

这是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

江西姚源洞。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

“地租已经明明很高了啊!”

“你们还再加一倍!让我们怎么活?”

“活不下去就不要活了呗!”

“我们家老爷也被县太爷他们加赋税!”

“问上边去!”

宝钞炒作的恶果出来了,当一些杀猪盘在各大县城无序扩张酝酿后,当地的地主老财和豪族士绅为了弥补损失,不得不向下压榨。

“这世道,活不下去了,反他娘的!”

“反了!”

原先在正德三年爆发的农民起义,也在农民汪澄二、王浩八、殷勇十、洪瑞七等领导下瞬间揭竿而起,很快聚众数万人,在江西姚源洞这里爆发。

“还要加税!?”

“这是什么世道!”

“狗官们该死!”

而借着这股东风,虽然朱厚照这次在金陵聚集兵力没有加税摊饷。

南方的官员们也得到了刘大夏的警告。

可耐不住底层的官吏们,借着打仗的信息差,借口加税。

这一举动,也很快激起了旁边靖安、高安、奉新等地的广大百姓不满,于是胡雪二顺应民心,与高安的陈福一、罗长一聚众于高安华林为寨,也宣布抗税揭竿而起,初时几百人,很快发展到几千人,更甚至开始攻破县衙。

江西差不多一半地方,全都猛然暴雷了。

”刘老,不好了!”

“江西乱了!”

“广西有人反了!”

江西九江,刘大夏这边也率先接到了消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局面,还是发生了。

他们能做的,只有上报!

这一股东风吹拂之下……南方的广西、四川等地也都纷纷暴雷。

所谓的承平已久的大明,其实基层各地早已经矛盾满满,土地兼并越发严重、赋税一年比一年重,能够维系,只是缺乏一个爆点。整个正德十几年间,大大小小的起义起码有三十来次。

北方九边将士失控,直接成为北方爆炸的引线。

南方……朱厚照弄出来的宝钞金融杀猪盘,也终于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爆了。

……

金陵!

“陛下!河北布政使八百里加急!霸州、沧州等地反了!”

“陛下!河南马文升八百里加急!南阳有人起事了!”

“陛下,广西八百里加急!”

“陛下,江西遍地起事!”

“陛下,陕西巡抚杨一清八百里加急!”

终于,这一天的奉天殿,一道道消息终于是全部汇总到金陵了。

大明仿佛在这一天,除了南直隶所在的金陵片区,所有地方都起事了,大明遍地,烽烟再起。

“这……”

“天下大乱了吗?”

“这……”

奉天殿之中,文武百官们集体哗然,虽然已经预料到这一天会到来,但他们还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来了。

这让一道道复杂目光打在皇位上的朱厚照身上,有幽怨、有嘲讽、有不屑。

皇帝,你终于是玩砸了啊!

尤其是高铨等人,这下,到底要看皇帝怎么收场。

这种局面,怕是朱元璋再生,也无法控制了吧!

“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吗?”

李东阳脸色苦涩,忍不住看向朱厚照。

还两京两阁制,现在天下大乱,能够重新平定都不错了吧。

“唉!陛下,实在是不应该啊!”魏国公徐俌也是脸色忧愁。

总之,场中的文武百官们,除了朱佑杬、黄宝、林翰、刘忠等寥寥几人脸色如常之外,其他的文武百官,都是难以保持冷静。

“还有消息吗?今天尽管呈上来吧!”

而面对信使们带来的一个个紧急消息,朱厚照也是脸色如常,仿佛天下大乱的不是他的大明江山,而是其他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陛下,没有了。”

黄宝看了看奏折,平静道:“不过臣估计,其他的八百里加急,也在路上!当前我们大明,应该是除了南直隶之外,其余地方,应该都乱了。目前,北方应该是比我们南方还要乱。”

这个家伙,是怎么能够做到能如此平静不害怕还做这种分析的?

文武百官目光落在黄宝身上,不明白黄宝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平静。

“其他爱卿,还有没有其他紧急的事情要报?”

朱厚照继续看其他人,脸上看不出什么神色。

还能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能比得上这些情况要紧急?都火烧眉毛了,大明都要分崩离析了。

与之一比,大臣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事情要报。

“陛下,臣这里还有其他事情要报。”

然而,还真有。

此刻,工部尚书李善站了出来。

“说!”

朱厚照点头。

“陛下,遵化铁冶的工人们如今刚刚聚集,就被九边将士拦住了,日前他们发来求援信件,请求援助。”

李善一本正经的奏道:“还有,当前我们金陵炼铁工坊修建进度实在是太为迟缓了,还请陛下让总统协调十万民夫给我们……此外,眼下好像不太平,广东、广西一带的匠户们,也不能及时赶到……”

工部尚书李善这个奏本一出,朝中文武百官的脑门上都冒出了一排问号。

不是,哥们?

伱确定这个事,比大明乱了的事情还紧急吗?

“李善,你这事,有必要在现在说吗?”

高铨忍不住呛声道:“陛下说的是其他比我大明更紧急的事情,你们工部在这个时候,说什么铁匠,炼铁的事情?”

“对啊!李大人,您这不算很紧急的事情吧!”

高铨一开口,其他心理有压力的言官们,纷纷不客气的质疑李善。

“各位大人,眼下李大人这事情,的确比较紧急……我可以作证!”

然而面对众人的发难,来自京城工部尚书杨守随竟然也坚定的站在了李善这边。

目前,金陵的官场上,有两个工部尚书。不过,杨守随已经自动成为李善的下属了。

“嗯……杨尚书,你……你……”

杨守随这一出来支持李善,把其他文武百官都整不会了。

“这件事,倒是比其他事情还要紧急!你们不用说了,匠户重要!”

“这样,魏国公,你安排三千新军,直接驾驶大明三号、四号铁甲船,先走海路这边,去北直隶遵化铁坊,接那群匠户!”

遵化铁冶是当前大明最大的铁矿生产基地,工人最多时达2500多人,最少时也有1500多人,是明代中后期最大的铁矿生产基地。

当前金陵新扩建的皇陵,克利夫兰给的五万吨钢铁已经就位。

五万吨铁,一亿斤!

足足有大明四年的铁产量。

朱厚照当前已经认识到钢铁的重要性,无论是先前罗斯福给的铁甲船,还是未来要铺设铁路、也仿造铁甲船。

都需要铁。

因此,先要好好消化这一亿斤钢铁,是当务之急。

优先序列还要在平乱之前。

面对这一亿斤来自美利坚的钢铁,李善和杨守随这两位工部尚书自然是痛并快乐,要消化,要安排,需要巨大的人力……

他们只能紧急调动全国所有匠户来这边,力争用人力的数量来攻克钢铁难题。

此外……朱厚照给的那些铁甲舰,也需要用到大量的匠户。

因为,只有匠户们能开这种船。

技术工人们的优势,直接体现了出来。

士兵好找,农民好找,这些熟练的工匠们,可真不好找。

“是。”

徐俌当前自然也知道这事情,连忙领命。

嗯?!啊?

朱厚照这个命令一出,文武百官再次惊愕,工匠们还真比平乱重要?

“此外,总统,你再召集十万民夫吧,给李善他们补上,金陵的炼铁工坊,也很重要。”朱厚照再做安排。

“陛下,十万民夫……有些难啊。当前金陵周边,已经没有那么多青壮了……”

朱佑杬头疼了,朱厚照给的物资实在是太多了,他还要修建皇陵,还要运输物资……当前,只能采用人力,人力的缺口,的确很大。

“那就再招吧!”

“江西不是起了乱子吗?现在各地不是起了乱子吗?”

“有那么多流民,还怕招不到人吗?”

“这样!林翰,你们吏部下命令……南方各省要是要不了那么多流民,直接让各地的官员们安排让他们来金陵!北方各地也是这样!给那些百姓一条生路,让他们来南直隶吧!朕保证不会饿死他们!”

朱厚照一挥手,转眼就给朱佑杬解决了难题。

啊?

这……

文武百官再次愕然,这又是什么反向操作?以往战乱的流民是最为头疼的,谁拿着都要犯难。

可现在,这些流民在朱厚照眼里,竟然是劳动力。

他们不理解,很震撼。

“是!”

“是!”

然而对于朱厚照这样的操作,朱佑杬和林翰完整的领命。

“陛下……那么多流民,我们工部人手可能又不够了……”

李善却再次犯了难。

“那就增派人手,该找地方安置他们,该修小屋的修小屋……”

朱厚照都有些烦躁了:“你们要多自己主动动一下,不能什么都让朕来解决吧?”

“这……是!”

李善和杨守随只能头大的继续接下这任务,不是他们不想自己动,而是最近一段时间,压力最大的就是他们工部。

“陛下,不可!让那些流民来金陵了……我们的粮食,我们的一切,可能……”

就在这时,有些官员也反应过来了,想要再次提出意见。

“这不是你们言官该考虑的!”

“你们实在是要闲的慌,直接去工部报道,让李善和杨守随给你们找活干!”

朱厚照直接怼了回去,动不动就是十几二十万人的管理,也需要大量的基层认字干事员。

为此,李善和杨守随都早就和他抱怨多少次了。

“好好好,陛下,这样好!”

李善闻言大喜过望的看着那些言官,炽热的眼神直接都让言官们果断闭嘴,这些天工部的忙碌他们可是看在眼里的,不是人干的活。

“还有呢!李善,杨守随,你们不准再说了!”

解决此事,朱厚照继续看向其他人。

“陛下,我们户部……现在也很缺人手。”

礼部尚书刘忠兼户部尚书也忍不住抱怨了,各种粮食也压得他们气喘不过来。

“给总统汇报!一样的处理方式!”

朱厚照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直接把这事情再转给了朱佑杬。

朱佑杬:……

“陛下……当前的事情,应该是解决全国各地的叛乱吧?”

眼看朱厚照他们越扯越远,李东阳终于忍不住了,赶紧拉回正题。

“叛乱是要解决的!不过……议长,这事情按理说不应该是你们管的,但如今正值用人之际。议长,朕给你们一道旨意,你们负责派人通报全国各地布政使、知府,让他们就地招兵买马,组织团练平乱。”

朱厚照终于回到正事上来了。

“陛下!不可!您这是军权下放,会造成各地尾大不掉,会酿成藩镇割据情况!东汉末年就是这样的!”

此话一出,魏国公徐俌便是下意识的开口劝慰。

嘶!

这会儿,在场各文武百官也深吸一口凉气。

大明还不到这个情况,朱厚照怎么要把兵权擅自下放了。

“也对,有点问题……要不,各藩王可以回封地了,朕让藩王他们招兵买马,组织平乱?”

朱厚照目光玩味的看向在场藩王。

“陛下!不走!我们还要在这里祭拜太祖呢!”

“陛下,我们不行的!我们已经养尊处优那么多年了,不行!”

“绝对不行!”

宁王、安化王、益王等人一听就连连摆手。

这一看就是一个大坑,虽然听到这么多叛乱起,宁王等人也有心思了。

现在他们一回去,用脚指头想想他们都要被迫和朱厚照站在对立面,机会可能有机会。

可现在……绝对不能表达出一点意思。

“陛下,这不行吧。”

徐俌和李东阳嘴角一抽,皇帝还能再靠谱一点么?

虽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大明还没有人称帝,也不至于乱到极点,是朱厚照鬼使神差的一招让所有藩王汇聚金陵。

可要再把藩王放虎归山,那就真的是昏招了。

“怎么不行!现在天下这么乱,藩王他们只是个人前来,他们也还有家人……”

“太祖祖训都说了,大明遇到最危险的时候藩王们就是用来守护大明的……”

“所以……”

坑!这是一个坑!朱厚照越这么说,宁王、安化王他们反而越发心惊肉跳,不敢上当。

“陛下,我们坚决在金陵和陛下一起守护太祖!”

“对!陛下,我们坚决在金陵守护太祖!守护祖陵!”

藩王们一个个连忙表态。

“算了!你们不去也行!就先这样安排吧!李东阳,你们通报全国……让各地组织团练!”

也就稍稍试探试探,想要一举解决藩王问题。

但他们不上当,朱厚照就把此事先放下。

“魏国公,你继续扩军到二十万,操练新军。此外……可以先各地派三千人到五千人,协助各地平叛吧!”

“大家也不用担心,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军事用兵上,不用你们操心!”

“就这样……”

“散朝!”

面对这样风雨飘摇的大明紧急情况,朱厚照的这一系列安排,说实话。

让大部分文武百官还是看不懂,总觉得朱厚照的安排,太过于儿戏。

不仅过于儿戏,还有火上浇油的嫌疑。

是嫌大明不够乱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