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 第111章 越发迷人的大姨子

第111章 越发迷人的大姨子

“按最高一档。”

苏羽不假思索道,取出公章开好发放稿酬的证明,交给刘欣武。

刘欣武拿着证明去计财处开好稿费,回到接待室交给许跃新。

许跃新正背着双手,在接待室内浏览《十月》的优秀作品名录。

听到开门声时,他转过身看向门口,见刘欣武手拿数只信封,面带笑容地走了进来。

“恭喜,主编审核过了。”

刘欣武把厚实的信封放到桌上,朝许跃新说道,“稿酬是2435元6角,你点一下。”

听到刘欣武的话,许跃新有些超乎预期。

《悟空传》全文共计24万余字,按照他的事先计算稿费应该在1700左右。

许跃新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刘欣武对此给出肯定回答。

“对,上个月刚发的通知,稿酬标准由2-7元提高到3-10元,我们是按最高标准给你发的。”

“那挺好的,直接涨了快50%。”

许跃新心情愉悦道。

今儿真是个好日子,同样一部小说,到手直接多了700块。

直到走出《十月》杂志社的小木楼时,许跃新仍在为稿费上涨一事高兴。

临别前,刘欣武表示以后有事会用电话联系他。

许跃新一口答应下来,心想是该给家里装上电话了。

1980年,国家批准电信局收取电话初装费,以筹措通信建设资金。

电话也由此步入一般民众家庭,由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享逐渐变为个人通信工具。

刚开始时,初装费还相对便宜,居民花费60元即可安装一部电话。

费用上涨是1982年后的事,因为大家安装电话的热情实在太过于高涨,一路将初装费由当下的60元推高到90年代的数千元。

后世人印象中高达四五千的安装费,已是十几年后的情况。

许跃新骑摩托车赶到市电信局,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最终轮到他取号。

他从稿费中拿出120块,一口气领下两个号,打算在自家和大姨子家各安装一部电话。

别看电信局门口排这么长的队,其实眼下知道这事儿的人按人口比例还不算多。

等到个人可以安装电话一事为大众知晓,排队等待安装的时间会变得更长,费用也更加昂贵。

不如现在就把两边的电话都装上,让生活变得更方便。

经过数天等待后,电信局师傅上门给许跃新家先装上了电话,接着是大姨子家。

装电话时陈巧巧、陈艺雪两个人都在。

等电话刚装上,陈巧巧就迫不及待地试用起来,陈艺雪也在一旁饶有兴味地打量。

“这种电话,跟我以前见过的不一样。”

陈巧巧拿起听筒,好奇地说道。

现在的新装电话有两种可以选择,一种是老式拨盘电话,跟老电影里用的一样。

还有一种是新式塑料按钮电话,和后世的电话一样按下按键就能拨打。

许跃新选择的是多花五块钱,安装后一种。

“你按下上边的数字,再按拨出,就能打通了。”

许跃新在旁边指导媳妇道。

“嗯嗯,我给给咱们中文系打一个。”

陈巧巧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新式电话,听到许跃新的指导后才敢谨慎地操作起来。

这年头的人对于新产品普遍存在一种敬畏,生怕一不留神给鼓捣坏了。

很快,电话接通市总台,接着转接到中文系。

电话拨通的那一刻,陈巧巧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陈艺雪也在一旁扬起唇角。

“喂,老师您好,我是78届的陈巧巧,想请教您一个事情。”

陈巧巧即兴找了个问题,向老师咨询道,“就是关于咱们大四毕业时的实习课,是学校统一安排解决,还是我们自行联系用人单位?”

“哦,你说后期实习的问题啊,目前学校是这样计划的……”

听筒内,老师娓娓道来,声音连贯清晰,每一个咬字都听得清清楚楚。

挂掉电话后,陈巧巧开心地拉起姐姐的手:“这电话可真好用。”

“比我和他插队时公社的电话强多了。”

“记住我家电话号码,有情况给我跟巧巧打电话。”

许跃新向大姨子叮嘱道。

大姨子独身一人住在团结湖,有部电话在更加令人心安。

这正是他为大姨子家安装电话的初衷之一。

冰雪聪明如陈艺雪,一下就感受到许跃新的关心。

“嗯,你们有事也随时联系我。”

“哈,以后想找我姐出来吃饭就方便了。”

陈巧巧抢在许跃新前面表示道。

“走,咱们现在就去吃。”

许跃新豪爽地表示道,“刚好这两天发了稿费。”

“去哪?”

陈巧巧兴高采烈道。

“新侨饭店。”

许跃新微微一笑道,说完领着媳妇和大姨子走向门口,下楼后乘车前往东长安街。

路上,陈艺雪对今天的目的地很感兴趣。

陈艺雪还没去过新侨饭店,不过从妹妹高兴的神情中,她能猜出那应该是家很好的饭店。

抵达新侨饭店后,一行三人下车。许跃新带着媳妇、大姨子走进饭店大门,发现这里的生意变得越发热闹了。

操着粤语的港商、说福建话的华侨,还有金发碧眼的欧美人……

相比起去年以港商为主的顾客构成,今年的人员显得更加多样。

春风,已由华夏吹向世界,各国的敏锐者已洞察到其中机会,试图前来捕捉。

进门后,陈家姐妹二人不出意外成为周围食客关注的焦点。

青春靓丽的陈巧巧,端庄优雅的陈艺雪,就像两颗光芒闪耀的明珠,美得动人心魄。

而许跃新,也成功收获到一波在场男士的仇恨值。

数十道嫉妒的目光中,许跃新带着媳妇、大姨子在餐桌边坐下,接过一本服务生递来的菜单。

嗯,菜肴的种类比去年更丰富,帝王蟹、大龙虾,奢侈得不像这个年代的菜单。

“添了不少菜啊。”

许跃新翻着菜单页,笑呵呵地说道。

“是这样的先生,国家现在组织了大规模捕捞队,所以各类海产品的供应都在大幅增加。”

服务生保持微笑,彬彬有礼道,“我们可以确保所有水产都是新鲜捕捞的。”

许跃新稍一点头,毫不怀疑服务生所说内容的可信度。

这里是新侨饭店,菜品的质量绝不会出问题。

许跃新点了一只帝王蟹,三只大龙虾,还有两瓶葡萄酒,接着把菜单递给大姨子。

“喜欢吃的尽管点。”

“我看看……”

陈艺雪接过菜单,认真端详起来。

“你们吃葱烧海参吗?”

片刻后,她向许跃新、陈巧巧问道。

“我吃。”

“我不吃。”

“好的,那两道葱烧海参。”

“巧巧你点吧。”

陈艺雪把菜单递给妹妹道。

陈巧巧接过菜单,看了看后点下两道菜。

没过多久,服务生率先端来葡萄酒,许跃新打开酒瓶,醒酒后给媳妇、大姨子还有自己各倒上一杯。

陈艺雪率先优雅地举起高脚酒杯,轻启红唇祝贺许跃新:“恭喜你又发表新作品。”

“愿你今后才思如泉涌,越写越好,稿费越来越高。”

自从上次随许跃新在香江游玩后,陈艺雪已经适应这一类高档场所的氛围,举手投足间充满高贵自然的气质。

许跃新看着大姨子的迷人笑容,一时有些感慨。

一年过去了,相比以往,大姨子已变得更加高雅,也更加富有韵味。

在跟随自己见识过那么多世面后,大姨子气质有了进一步提升,变成更加完美的女人。

“谢谢你,干杯。”

“希望我的努力,能让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好。”

许跃新同样高高举起酒杯道。

清脆的响声中,两人手中酒杯碰到一起,杯内的葡萄酒在轻轻荡漾。

接着,陈巧巧也举起酒杯。

“真好,这么快又有新书了,你写东西真是太厉害啦!”

“祝你今后学业有成,写出更多的好书。”

陈巧巧笑得眼睛变成两只弯弯的小月牙,发自内心为丈夫的成就感到高兴。

“干杯!”

接受完媳妇、大姨子的祝贺,这时菜肴陆续端上了桌。

帝王蟹、大龙虾、海参,还有各类精致的素菜……

许跃新怀着新作诞生的兴致,和陈巧巧、陈艺雪吃着好菜,饮下美酒,不知不觉把两瓶葡萄酒喝得见了底。

陈巧巧不胜酒力,率先倚在许跃新肩头,含混地发出呢喃。

当然,作为燕大中文系的文学少女,陈巧巧不可能因为醉酒说胡话,只是在和许跃新说一些两人间发生过的趣事。

时不时地,她还会仰起脸,用深情的目光看向许跃新。

许跃新轻轻摸一下媳妇的脸蛋,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

餐桌对面,大姨子也有些醉意。

只见她往日白皙嫩滑的脸蛋上升起了酡红,看起来更加地令人神往。

清点完账单,总共是310元。

陈艺雪微微感叹:这一顿饭,抵得上普通人半年的收入。

“数一下。”

当着大姨子面,许跃新潇洒地掏出31张大团结,结清账单。

出门后,他带着半醉的媳妇和美人微醺的大姨子,乘出租车回到团结湖。

下车时,陈巧巧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许跃新拉着媳妇的手,和大姨子一块走向几栋商品房的大门。

这时,他注意到对面一家猪肉铺门口的木牌。

“即日起,猪肉敞开供应,不再凭票!”

看到这十几个字,许跃新浑身为之一振。

和朱綝打的赌有结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